本人曾在2010年初寫過一個中國十大荒謬經濟現象,受到很多網民關注,引起熱烈討論。該文所談我國市場經濟中出現的十大荒謬經濟現象,根源就是我國央行實行錯誤的貨幣發行辦法。
央行是我國為市場經濟提供貨幣和管理貨幣的政府機構。市場經濟總是需要很多貨幣,例如,我國市場上流通的廣義貨幣,按照央行公布的數據,到2020年底,已經高達218.7萬億;央行直接發行的基礎貨幣,也就是人們日常持有的現鈔,也高達33.04萬億。它們是央行印制的,成本幾乎為0,是根據國家交給央行的印鈔權獲得的。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需要的貨幣還在不斷增多。按照央行編著的《中國金融統計1952-1991》提供的數據,1976年國家發行的基礎貨幣,包括流通現金和銀行現金,共507億元,不到如今萬分之二。央行幾乎每年都會增發巨額人民幣,僅2016年就增發了3.26萬億元現鈔,從1976年到現在,央行平均每年增加發行基礎貨幣15.86%。央行應該使用這些貨幣為國內經濟發展服務,這是央行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廣義貨幣則是商業銀行發行的。如今人們進行的絕大多數交易都是通過商業銀行轉賬實現的。人們將現金存入銀行,現金就歸銀行所有,而銀行發行的銀行卡則記錄這筆資金,就可用于各項支出,當貨幣使用了。商業銀行發行的廣義貨幣,又稱衍生貨幣,也是受央行控制的,而且是以央行發行的現鈔為基礎的。央行要求商業銀行發行衍生貨幣,必須按比例向央行上交準備金,央行調整準備金率,就可以改變商業銀行發行衍生貨幣數量。
不管怎么說,央行掌管我國貨幣發行和管理。人大為此制定中國人民銀行法,規范央行施政行為。按照該法第二條,我國央行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第三條則特地規定,央行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也就是說,為我國經濟服務。
央行法雖然有53項條文,但對央行具體怎么實施,并無非常具體的規定。自1995年3月人大出臺央行法以后,央行在過去25年很少執行央行法,它們常常不是為國內經濟服務,而是為戰略對手服務,很多行為都嚴重違背央行法以及央行法沒有提及,卻是人人都應知道的常識,十分荒謬。本文特請教央行,解釋如下十大荒謬現象。
1、 央行為什么從不購買國債,給我國政府提供資金?
央行是因國內市場需要增發貨幣,這是國內經濟發展帶來的貨幣需求,也是國內經濟發展帶來的貨幣收益,應歸本國人民所有,交給本國政府。西方國家央行印制貨幣,主要購買國債,將發行的貨幣交給自己的政府。如果央行發行貨幣總是購買國債,即使國債到期,歸還央行,但央行必須繼續購買國債投放這些歸還的人民幣到市場,維持市場上貨幣數量,滿足市場需要,其結果仍是交給政府。加上央行獲得的國債利息除了很少一點辦公費用,都必須上交政府,也就等于發行貨幣都免費交給政府了。
雖然各國央行法和我國央行法一樣規定,央行還必須維護金融貨幣系統穩定,需要被動接受國內商業銀行的抵押貸款要求,部分增發貨幣交給了商業銀行,由于大部分抵押債券是國債,大都間接交給政府。而且這部分占比例很小,例如,美國央行在成立的100多年的大部分年份,都約占十分之一,而90%左右基礎貨幣都直接交給了本國政府。
歷史上美國長期不設立中央銀行,根本原因,就是美國是聯邦制國家,中文翻譯為州的,在美國都是一個個經濟上相對獨立的邦,各邦各自辦銀行印鈔,和如今的美聯儲一樣,交給自己的邦政府使用,不愿將貨幣發行收益交給美國聯邦政府。
我國央行法第二十三條第五款要求央行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國債、其他政府債券和外匯,要求首先是購買國債。但是,自1995年央行法發布以來,央行從不購買我國國債,發行的人民幣從未借給或交給我國政府。為什么西方央行印鈔都交給本國政府,我國央行印鈔卻不交給本國政府,這難道不荒謬嗎?
如今我國政府幾乎每隔10年就要更新貨幣,防止偽幣,公安人員配合央行,打擊偽幣制造者,國家花費成本,維護貨幣系統,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印鈔獲得資金。如今央行印鈔,卻不遵照央行法要求,購買國債給自己政府,單純讓政府花費成本,卻不能獲利;而是荒謬透頂地將印制的人民幣都拿去兌換西方貨幣,交給了西方,交給了戰略對手。參見第2點。
2、 央行為什么發行人民幣主要兌換西方貨幣,免費交給戰略敵人?
我國央行印鈔,主要兌換美元歐元等西方貨幣,而美元歐元都是西方精英印制的,也就等于交給西方精英了。央行精英們需要美元歐元嗎?它們其實不需要,因為它們換來歐元美元,都拿去購美國國債,西方各國國債,又交回給西方精英了。替它們辯護的專家則說,可以獲得西方國債利息,其實西方國債利率低于西方的通貨膨脹率,購買西方國債,實際上連保值都做不到。從而等于將發行的人民幣都免費交給西方精英了。最多時,送給西方精英27萬億元人民幣現鈔,等于每個中國人提供了2萬元。直到現在,免費交給西方,沒有收回的人民幣仍然高達21萬億。
很多人理解不了這一點,大家可以設想100年后,我們將借給美國的美元收回兌現了,但其實際價值,即使將美國支付的國債利息都算上,仍然比100年前下降了,即使忽略這個貶值損失,我們也不過是保有100年前的價值,什么也沒有得到。顯然美國精英免費獲得了這筆人民幣在這100年的使用權。就實際來看,美元如今購買力不倒100年前1%,等于基本損失了。也就是說,央行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完全免費將發行人民幣送給美國和西方了。
央行是我國發行人民幣的唯一機構,發行的人民幣是我國市場上人民幣唯一來源。長期以來,央行發行的人民幣都免費交給了美國和西方。雖然我國自1995年以來,每年增發的人民幣都很多,增長迅速,從1.1萬億增長到33萬億,每年增發量都遠遠多于此前,國內卻常常短缺人民幣,其根源就是增發人民幣都交給了西方,主要是美國。
我們知道,美國精英們早就多次公開宣布,中國是美國的戰略敵人了。特朗普下臺前,曾公開了美國政府內部文件《美國印太戰略框架》,就十分清楚地介紹,中國是美國最大敵人。就現實來看,美國也經常以中國為敵,諸如經常派軍艦侵犯我國領海;還經常出售武器,支持中國的分裂勢力臺灣當局。
發鈔購買西方貨幣是英國最早為其殖民地毛里求斯定制的貨幣發行辦法,發行的紙幣都按固定匯率兌換英鎊,交給英國政府,后來在西方各國控制的殖民地普遍實行,例如,香港就長期依據英鎊發行港幣。二戰時,英國就借助在殖民地的貨幣發行權,通過增印英鎊到殖民地換取殖民地基礎貨幣,購買殖民地物資,從殖民地獲得140億美元物資支持戰爭。對比中國當時的中央政府在國內每年獲得的收入不過6億美元,抗戰八年國民政府收入僅為英國4年從殖民地掠奪財富的三分之一。
過去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常常發行軍票,強迫占領區老百姓當貨幣,從而可以免費拿走大量物資,以戰養戰。如今我們的戰略敵人不僅不需要用武力強迫我們,而是我們的央行心甘情愿,甚至高價購買外匯交給西方,又將換來的外匯購買西方國債,鼓勵西方印鈔換取央行印制的基礎貨幣,實際等于免費送給西方使用,讓西方印鈔購買我們的工廠等財富。
央行印鈔不給本國政府,反而免費交給我們的戰略敵人使用,其荒謬程度,可以說冠絕古今中外了。央行究竟什么時候收回交給西方的21萬億元人民幣?
3、 央行為什么將發行人民幣的依據都放在西方精英手里?
央行專家們經常在主流媒體上寫文章,宣傳介紹貨幣發行依據十分重要,沒有依據就發行貨幣,十分危險,如民國時代發行的金圓券就很快沒有依據地濫發,最后變成廢紙。央行專家委員會委員,北大教授周其仁先生曾在報紙上發表系列文章討論,后來集結出版了一本書,就是專門宣傳這個道理的。所謂貨幣發行依據,就是央行發行人民幣后,購買的票據或物資。過去西方央行發行的貨幣,部分用來購買黃金,聲稱貨幣可到央行兌現黃金,黃金就是貨幣的發行依據。現在都購買國債,存在央行對應市場上流通貨幣的是國債,貨幣發行依據就是國債。如果購買外匯,央行存的就是外匯,貨幣發行依據就是外國貨幣。我國央行主要購買西方貨幣,銀行人民幣發行依據就變成西方貨幣。另一方面,央行卻將這些作為人民幣發行依據的西方貨幣都拿去購買美國和西方國債,從而將人民幣發行依據都放在美國和西方精英手里。
過去薩達姆政權和卡扎菲政權也曾經將大量美元存在美國,后來美國要攻擊它們,就凍結沒收了它們在美國的美元存款。央行精英們難道不擔心,美國精英沒收凍結我們的人民幣發行依據嗎?這就等于讓央行發行的人民幣依據消失,從而變成和民國政府一樣,沒有依據就發行貨幣?美國如今如此敵視我們,我們難道不應提防嗎?
這顯然也是荒謬透頂的行為。當然,如果不購買美國和西方國債,而是存在央行倉庫,一樣自動貶值消失。現實就是如此,例如,現在的1美元購買力和100年前比,僅剩下1%左右,基本等于沒有了,一樣讓人民幣發行依據消失。央行的根本問題是不應當用西方貨幣當人民幣發行依據。
4、 央行為什么說,央行印鈔換來的外匯儲備都不屬于中國?
2009年初,美國遭遇金融危機,倒閉多家大銀行賴賬,聯邦政府也放風賴賬了。華裔教授陳志武則在中國的電視上公開宣傳美國政府賴賬有理,引起國內恐慌。當時北大教授張維迎提出,將央行儲備的部分外匯分給老百姓,以免借給美國政府被賴掉。央行則在官方網站上發布聲明,“外匯儲備形成過程中,企業和個人不是把外匯無償交給國家,而是賣給了國家,并獲得了等值人民幣。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價和自愿的原則,企業和個人的經濟利益在外匯和人民幣兌換時已經實現。”,也就是說,這些外匯資產與中國老百姓無關,同時又聲明,政府和國家也不能無償使用這些外匯,暗示也不是國家的。
央行代表國家印鈔,印出來的人民幣就能購買國內各種財富,包括工廠。然而,央行卻說,它們拿印制的人民幣,換來的外匯就不屬于中國了,國家為什么將印鈔權交給央行,讓央行給外國人印鈔?實際上,最近26年,央行印鈔,大都給了西方。
這顯然是荒謬透頂的觀點,但央行大人們卻堂而皇之地,而且一直放在央行官方網站上,按照該理念施政,參見:外匯儲備熱點問答(二)(第6和第8)
http://yinchuan.pbc.gov.cn/yinchuan/120050/2624895/index.html
5、 央行為什么以西方精英發行的自動貶值賴賬的欠條為發行依據?
美元歐元等西方貨幣,都是各國政府發行的自動貶值賴賬的欠條。這是美國金融教科書介紹的常識。例如,美國常用金融教科書,金融專家米什金教授所著《貨幣金融學》一書中,清楚地寫道:“聯邦儲備銀行券(參見原書,就是指美元)是美聯儲向持有人開具的借據,也是一項負債。但是,和大多數債務不同,這些借據承諾用聯邦儲備銀行券償還持有人。” (米什金,中文第6版第368頁,英文第七版第358頁,中文第九版在第324頁)。也就是說,貨幣是政府開出的不兌現欠條,你如果要求兌現,美國央行就印幾張類似的鈔票給你兌換,不負責給你兌換其他東西。在Stephen G. Cecchetti 著《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第2.2.1節商品貨幣與不兌現紙幣,指美元是不兌換欠條;17.1.2節明確指出,央行發行的現鈔是央行負債。第15.2.1節 低而穩定的通貨膨脹--中央銀行的主要目標之一,指美聯儲實行通貨膨脹政策,美元每年貶值,等于自動賴帳。這也是美國前任美聯儲主席伯克南在其著作中介紹的,西方各國央行正在實行的施政目標。
這些金融學教科書所介紹的關于美元本質的觀念,是有法律依據的,其根據是美國聯邦儲備法。該法第16條第1款的題目就是,聯邦儲備券的發行;債務本質;還明確指出,聯邦儲備券是美國政府的債務,是法定貨幣。因此,美元是美國政府開出的自動賴賬的不兌現欠條,由政府強制規定的交換工具,是法定貨幣。
過去西方依據黃金發鈔,拿黃金作為貨幣發行依據,現在主要以國債為發行依據。然而,我國央行卻以美元歐元等作為人民幣發行依據,這個依據其實是很不穩定的。1971年美元還是美國政府承諾的可按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也就是說,每一個美元代表1/35盎司黃金,約等于1克黃金,如今黃金價格已經上漲到1721美元,最高時,超過1900美元,一美元僅值0.02克黃金了。雖然購買美國國債,獲得利息可以抵消部分損失,但仍然遠低于貶值速率。從歷史來看,1971年后的十年,按照美元計算的黃金或石油價格都上漲了25倍之多,平均每年上漲38%,而美聯儲給定的國債利率,最多也不過20%。也就是說,必然自動貶值了。
就是按照匯率計算,人民幣的發行依據也是不斷發生變化的。例如,1995年央行發行人民幣,由于當時央行是拿8.6元購買1美元,儲備的人民幣發行依據1美元,對應的是市場上流通的8.6元人民幣,如今在市場上只能兌換6.4元了,也就是說,當時發行的8.6元人民幣,到現在,其中有2.2元人民幣已經沒有發行依據了。
央行使用外匯作為人民幣發行依據,顯然十分不靠譜,也就很荒謬了。為什么央行不學西方,用靠譜的國債,而要用不靠譜,而且一直自動貶值賴賬的西方貨幣作依據?直到現在,約70%人民幣發行依據是西方貨幣。
6、 為什么央行不以穩定國內物價為主要施政目標?
我國央行法規定,央行的唯一施政目標是穩定國內物價,從而促進經濟增長。自1995年央行法公布后的20年時間,央行一直依據外匯儲備發鈔,在這種貨幣發行模式下,發行的人民幣都拿去換西方貨幣,由于西方國家從不儲備人民幣,實際是國內企業出口物資到西方,獲得西方貨幣,賣給央行,從而實行貨幣增發。等于國內市場上商品減少了,央行反而增發人民幣,從而在兩方面促進物價上漲。
如今央行推動的低人民幣匯率和藏匯于民政策,仍然推動西方印鈔買走大量中國物資,讓我們的物質財富不斷減少,礦產資源價格一直在穩步上漲,從而年年都推動物價上漲,還常常出現嚴重通貨膨脹。例如,2011年和去年都出現很嚴重的通貨膨脹。由于我國技術進步和生產力投入的不斷增加,帶來產出增加,加上政府政策性限制國內收入增長,抑制消費,也就在一些年份保持物價穩定。但在西方需求旺盛時,由于被動地兌換西方貨幣為人民幣,讓西方買走物資過多,從而產生通貨膨脹。
央行顯然沒有遵照央行法施政,而是完全違背央行法,嚴重違背習總提出的依法治國的要求,這顯然是十分荒謬的。
7、 為什么央行依據外匯儲備被動發鈔,將發行貨幣權力交給西方?
按照央行吳曉靈副行長的說法,央行是“依據外匯被動發鈔”。周其仁在文章中寫道,第一次聽到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女士講這個詞時,就覺得準,并以為沒有在第一線承受過巨大壓力之輩,講不出這么一個詞來。“被動”者,由不得你也。究竟有多少外匯流進中國,究竟央行為購匯要擔負多大的基礎貨幣負債,再也不是央行“主動的貨幣政策”的結果。……進多少外匯就決定了央行“被動吐出”多少基礎貨幣。(周其仁,被動超發貨幣的教訓——匯率與貨幣系列評論之51 經濟觀察報2011年9月12日星期一)
這實際上是將貨幣發行主權和發行收益都免費交給了美國和西方。當西方需要從中國進口物資或投資,就可以印美元歐元到中國購買物資或工廠,同時讓央行增發貨幣。當西方不從中國進口物資,央行因這個發行辦法,就不能增發人民幣了。
央行等于將貨幣發行權力完全交給戰略敵人,這顯然是荒謬透頂的行為。
8、 為什么央行一直在不遺余力地維護美國物價?
央行一大功績,就是使美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物價長期穩定。雖然美國號稱是最正宗完美的實施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歷史上從未實現長期的物價穩定,不是通貨膨脹,就是通貨緊縮,很少能保持連續5年的穩定(參見威廉 格雷德著《美聯儲》,2013年中文版 680頁),然而,自1995年以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美國已經很少生產工業消費品了,公認的產業空心化,卻實現了長達20余年的物價穩定。無論是2008年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還是2020年美國因新冠疫情,第二季度經濟下滑35%以上,股市在8個交易日連續出現4次熔斷,央行印鈔3萬多億美元,使基礎貨幣增加100%,都不能動搖美國經濟。其根源就是央行積極為美國經濟保駕護航。
按照央行專家周其仁教授的介紹,就是央行印鈔高價購買美元。從而讓美國人拿一美元,就可以獲得更多人民幣,從而低價購買中國產品,也使中國進口美國產品價格被人為抬高,從而減少從美國進口物資,美國物價自然就很穩定了。在1995-2014年長達20年期間,央行一直如此操作,是貨幣兌換市場最大的交易者。本人曾估算,因低價賤賣給美國免費供應的物資高達20萬億美元以上,給整個西方高達30萬億美元以上。
歷史上,美國精英曾人為高估美元含金量,從1933年羅斯福上臺規定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到1971年,當時美國物價已經是1933年3倍多了,但美國政府卻不改變美元含金量,從而可以保持高美元匯率,低價從西方盟國進口物資,當時西方害怕蘇聯的坦克洪流,需要美國的軍事保護,只好一再妥協。但是,美國低價買走西方盟國物資的結果,就是西方各國物價飛漲,無法穩定,老百姓意見很大。1971年5月初,西方各國精英忍無可忍,紛紛停止兌換美元,讓美國無法印鈔從西方盟國進口物資了,致使美國此后十年進入十分嚴重的通貨膨脹狀態,按照黃金或石油價格計算,十年上漲25倍,平均每年上漲38%。
如今我國央行主動制定低人民幣匯率推動賤賣。我國生產能力大,到2009年,我國大部分工業產品都超過美國巔峰時期數倍,很多產品產量都超過美國巔峰時期十倍以上,賤賣美國的影響對國內經濟影響比當時西方各國小,加上國內實行低工資比較優勢理論,壓低國內消費,物價雖然經常上漲,卻較少出現嚴重通貨膨脹。
然而,筆者和很多學者長期發表文章,批評央行,反對央行印鈔購買西方貨幣,影響也很大。2014年9月以后,央行不得不停止印鈔購買外匯,卻從未解釋其荒誕行為,也從未糾正以前的錯誤,兌現儲備的3萬多億美元西方貨幣欠條。而且此后,央行又推銷藏匯于民政策,推動民間購買外匯,從而購買美元者很多,投入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多,人民幣匯價自然下跌,從而讓美國人印鈔,一樣可以換來更多人民幣,低價購買中國物資,保持美國物價。多年來,美國對中國都是保持數千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都是等于美國印鈔數千億元“買”走中國物資。同時一樣推動我國物價不斷上漲,甚至在去年初物價又一次出現過快上漲。
特朗普上臺后發起貿易戰,對進口中國約占60%的產品征收高達25%的關稅,這等于給這部分進入美國市場的產品增加25%價格,由于中國是美國的主要消費品供應者,約占美國老百姓消費的商品三分之一左右,必然讓美國物價大漲,推動減少進口中國產品。但是,由于央行推銷的藏匯于民政策,人民幣匯率大跌15%,等于完全抵消了征收關稅帶來的價格上漲,結果就是美國物價不但沒有上漲,反而出現通貨緊縮危險;同時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和貿易順差都反而增加。
另一方面,央行就是堅決不給政府提供發行的貨幣,去年為新冠疫情,曾與財政部門公開爭吵,央行官員污蔑財政部的要求是赤字貨幣化,當年央行發行了6000億元現鈔,一分錢都沒有給政府。其主要目的,就是阻止政府因此獲得一筆額外而巨大的收入,可以用于國內建設,促進國內消費,從而阻礙給美國和西方供應了,就可以繼續維護美國和西方穩定物價了。對比美聯儲發行了3.26萬億美元現鈔,等于人民幣21萬億元,大部分都交給美國聯邦政府,其余則交給了美國政府控制的公眾公司。
著名學者張庭賓公開指責央行是美聯儲的分行,執行的是美聯儲的指令。這顯然十分荒謬。
9、 不準中國人自主辦銀行,必須西方精英參與才能辦銀行設印鈔機構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曾在2006年1月12日公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從2月1日開始執行,該辦法第七條第四款規定,設立股份制商業銀行法人機構,還應當符合其他審慎性條件,至少包括:發起人股東中應當包括合格的境外戰略投資者。
也就是說,中國人在中國開辦銀行,必須有外國人參加,等于要求外國人批準和分享印鈔機構和印鈔權,實際施政時,這個境外戰略投資者主要是指美國和西方精英,后來雖然又發文修改,刪除了境外兩字,但實際上還是繼續如此執行。
美國的金融教科書都講授的金融學常識,就是商業銀行都是印鈔機構,主要銀行的經營風險都是政府承擔的,是沒有風險,坐享利潤的半政府機構,精英們卻要將開辦權交給外國人批準,而且主要是交給美國和西方精英,等于是交給戰略敵人,可以說是荒唐至極。
央行作為我國銀行業唯一的政府管理機構,卻允許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臺這樣一個規定,而且這個委員會是2003年成立,主要人員都是來自央行,顯然與央行密切相關。
這顯然是央行一大荒謬現象。
全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b/g/200603/20060301696560.html
10、 央行批準將四大銀行股份送給西方
2005年以來,我國四大銀行,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以及中國農業銀行都陸續到海外上市,低價賣出股份,引入西方投資者。國內還有很多銀行也將股份出售給西方。2007年6月25日,中央民族大學證券研究所主任張宏良教授公開發表講座,公布其研究結果指出,四大銀行在國內也幾乎同時上市,股價卻是海外上市股價數倍,結果僅賤買銀行股就被外資一年拿走了上萬億,我們去年全國工資總額才兩萬多億元,去年全年GDP增長部分也就是2萬億。
更嚴重的問題在于,美國和西方精英印鈔,就“買”走了中國的主要印鈔機構,等于免費送給西方這些印鈔機構的股份,讓西方分享利潤。而且央行人為規定較高的存貸利率差,讓這些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大銀行都成了最賺錢的機器,國內產業利潤,大部分都交給了這些銀行,幾年時間,都成了世界500強企業,年年給西方資本家分紅。
央行作為我國銀行業唯一的政府管理機構,顯然是如此荒謬行為的主要推手。
總而言之,在過去26年里,央行的荒誕行為還有很多,例如,央行行長周小川一方面指出,沒有公認的資本項開放標準,另一方面卻聲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用自相矛盾的理由推動我國資本項開放,參見附錄文章,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筆者和很多學者公開發表了很多文章,包括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批評央行的荒誕行為。例如,中國演化經濟學會主席,中國人民大學賈根良教授曾在去年底,在網上公開發表文章,批評央行開放金融主權,讓西方印鈔購買中國,金融界不是反思錯誤,而是完全刪除該文章。筆者曾在一次與金融界管理層交流的會議上介紹,美元是欠條的金融常識,卻遭到他們的一致反對,它們理直氣壯地自動忽略美國金融學教科書上介紹的常識,忽視我們的批評。
過幾天,人大又要開會了,按照國家制度,政府官員們必須向人大匯報,接受人大代表的質詢,那位人大代表能幫草民問問,讓央行的官員們給我們普通老百姓一個公開的解釋。
參考:
1. 賈根良. 對陸磊教授主持金融開放的專業水平的質疑;原文已經被網管全部刪除,但其主旨可參見:趙建. 美國能用“印鈔機”買下中國嗎?——兼評賈教授與陸局長的“金融開放之爭”-股票頻道-和訊網 http://stock.hexun.com/2020-10-13/202221327.html;另參見:黃衛東:紙幣的本質是什么? - 評趙建:美國能用印鈔機買下中國嗎?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0-10-14/250493.html. 2020.
2、黃衛東:美國的金融洗劫為什么能夠得逞? – 發表于《海派經濟學》2017年第15卷第2期,全文: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8-03-12/163581.html
3、黃衛東 -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建議 – 本文公開發表在2013年5月10日出版的改革內參上(總第910期,本期不涉密),略有修改,原題目《中國人民銀行法》亟需修訂。本文列入該期封面要目文章。全文見;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58003.html
4、黃衛東:短評2020年中國吸收外資逆勢增長,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 學者觀點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1-01-26/259500.html
5、黃衛東:修訂《中國人民銀行法》應維護我國貨幣主權,對央行修訂央行法建議稿的意見,已提交央行,http://www.juliangmedia.com/e/mp/content.php?classid=15&id=426818
6、央行依據外匯儲備被動發鈔的官方證據 - 黃衛東 - 草根網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78174.html
7、科學網—依據外匯儲備被動發鈔帶來的九大問題 - 黃衛東的博文
http://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do=blog&id=1155353
8. 張庭賓. 十問周小川:您是完美的“美聯儲北京分行行長”嗎? - 文章 https://weibo.com/p/1001603883668115475403. 2015 2015年9月5日 11:01 [cited 2020.9.25.
9、黃衛東評周小川數字金融演講:缺少貨幣主權觀念- 學者觀點 - 紅歌會網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0-12-07/255013.html
10、黃衛東 | 評周小川主張的供給側改革:減少政府干預導致的價格扭曲 - http://www.juliangmedia.com/e/DoPrint/?classid=15&id=359317
11、黃衛東:強烈質疑周小川推動人民幣資本項可兌換的理由 - 學者觀點 - 紅歌會網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403/46452.html
12、黃衛東:打虎重要,反對金融高官賣國更重要 - 民族復興網 - 手機版
http://www.mzfxw.com/m/show1.php?classid=12&id=13547&style=0&cpage=342&cid=12&bclassid=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