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培:外企這樣撤出是好事
左大培(2021年5月18日)
近日偶爾在網上看到一篇短文,感到說得不錯,先轉錄如下:
董伯娛樂——
近年來,國內一些大型外資企業,紛紛將重點轉移到了東南亞或者印度。中國市場的優勢并沒有減弱,為何這些外企巨頭都要選擇搬出中國呢?其中三星蘋果高通這些都有各自核心技術的外企,選擇離開中國,或許是出于不想技術外泄的緣故。然而像耐克阿迪達斯這些服裝行業的外企巨頭,也都選擇從中國轉移重心,似乎他們已經不看重中國這個原本很有潛力的地區。
或許事情并非如此,這些外企一些是出于在國內市場發展受挫的原因,才選擇轉移發展重心。還有一些則是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美國在打壓中國企業上想盡了辦法,它不擔心會受到什么影響。然而這些美企就不同了,如果因此受到中國的制裁,他們將損失更多利益。而且東南亞地區的勞動力成本更加低廉,服裝行業本來就是講究勞動力成本的行業,轉移到東南亞等地,能幫助這些外企獲得更多利潤。
而像蘋果高通這些原本在國內市場擁有很大話語權的企業,隨著國內競爭對手的產品優勢顯著提升,他們想繼續掌握核心市場越發難以做到。不過,蘋果高通自然不會輕易放棄中國市場,看似他們選擇逐漸轉移發展重心,然而其產品很大一部分還是由中國消費者買單。從這件事不難看出,中國的企業近年來競爭實力進一步增強,開始走出國門向國際市場發展。而這些曾經很有優勢的外企,在國內市場發展不下去了,選擇向國外轉移,但這并不能改變他們被動的狀況。即使到了國際市場,中國的產品也不一定就難以保持競爭力。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中國的企業從原來專注低端制造業,逐漸在高端制造業中取得突破。到將這些外企擠出中國市場,這是中國企業崛起的體現。
或許這些外企選擇搬出中國,不是個明智的選擇。中國市場的優勢是其他廉價勞動力市場無法比擬的,一個產業的轉移,涉及到眾多相關的配套要求。像工人的質量,所在地區產業鏈的配套情況。這些都會影響這些核心技術企業的發展。
相比美企面臨更窘迫的狀況,其他外企就沒有那么迫切需要轉移出去了。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在中國市場就能輕松地運營下去。面對國內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情形,這些外企想保持其市場份額也不容易。
援引完原文之后,我要發表自己的評論。
大型外資企業是否正在搬出中國,這是個事實問題。對這個事實問題我沒有研究,不想多說。問題的關鍵在于大型外資企業為什么想搬出中國。
看此文強調的重心,是說大型外資企業在中國國內已經難以與中國本土企業競爭。此文在解釋大型外資企業特別是服裝業外資企業想搬出中國的原因時,說它們在中國國內的市場上發展受挫,中國的企業近年來競爭實力進一步增強,那些曾經很有優勢的外企,在國內市場發展不下去了,選擇向國外轉移。在中國,外企的國內競爭對手的產品優勢顯著提升,他們想繼續掌握核心市場越發難以做到。這就使這些外企萌生了退意。而將這些外企擠出中國市場,這是中國企業崛起的體現。
如果外企真是因為上述原因而撤出中國,那就是天大的好事。最近二十年來,外企擠進中國就是壞事一件,它們將中國人民的生產變成了外國資本家的收入,由此減少了中國的國內收入。最壞的是,外企搶走了中國本土企業的產品市場和生產資源,妨礙了中國企業成長。現在它們被中國企業擠出了中國市場,說明了外企畢竟沒有擋住中國企業崛起,這抵消了外企進入中國的害處。這樣的外企撤出是大好事。
中美貿易戰爆發后美國竭力打壓中國企業。本來,就是為了以報復方式來阻止美國繼續打壓中國企業,中國也應對在華美企進行對等的打壓。但是商務部等部門中的某些人卻一直阻撓以打壓美企反擊美國。而這篇文章說,在華美企自己害怕中國報復而想退出中國,這當然好得很。這些妨礙中國企業發展的美國鬼子滾蛋,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無論如何是好事。只不過這件事之好要打點折扣:美企主動逃走給了商務部中的那些外企代言人新的理由,使他們今后可以繼續制造輿論說,不需要采取打壓外企的措施。
上述文章還猜測說,三星蘋果高通這些都有各自核心技術的外企,選擇離開中國,或許是出于不想技術外泄的緣故。外企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撤出中國,這對中國倒不是什么好事。進入中國的外企唯一可能帶給中國的好處,就是它們可能會向中國企業傳送一些用其它方式得不到的先進技術。有這樣的先進技術的外企退出中國,有可能放慢中國的技術進步。但是,我首先就不相信進入中國的外企會帶來中國用其它方式學不到的先進技術;更重要的是,那些因為害怕技術外泄而退出中國的外企用退出中國的行動本身說明了,它們根本就不會容忍中國企業學到它們的先進技術。像這樣根本不想向中國傳授技術的外企,對中國就只能是禍害,早滾蛋早好。
總之,外資企業感到在中國混不下去而想退出中國,這是大好事。這樣的事越多越好。真希望它不只是發生在服裝業這樣的行業中,而是擴散到日用化工、汽車制造之類的行業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