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所謂財富的本質
作者:吳銘(20210414)
國庫,通常的解釋是國家各級政府存放貨幣或者說錢的地方,現在是各級銀行存放貨幣的地方。國庫空虛,代表著國家窮了,缺錢了。國庫充實,代表國家富裕了。
國庫里的錢,或者說貨幣,代表著財富嗎?本文討論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很多人搞不清楚,特別是掌管政權的人搞不清楚,經濟、金融、貨幣、貿易領域的專家、學者、科研機構,搞不清楚此問題的,更多。當然,老百姓懂這個問題的也不多,所以,容易上當受騙。
國庫里的錢或者說貨算不算財富,要看對誰來說。
以前的貨幣如秦半兩、漢五銖、開通元寶,今天的紙幣,都是印的或者說是鑄的。如果愿意“量化寬松”,可以隨便鑄或者印。這些貨幣,都不是既有使用價值又有貨幣意義的黃金、白銀,沒有任何使用價值,都不是什么硬通貨。所以,對于政權——在能夠清醒地意識到貨幣發行權的情況下——來說,錢,或者說貨幣,可以隨便印的,就只是一種工具,一種調動主權范圍內的人力從而調動物力的工具,絲毫不代表財富——真正代表財富的是普天下的能夠為政權所用的人力及物力。國庫失火了,燒毀了幾萬億的紙幣,是不是意味著國家損失了幾萬億財富?當然不是。這只意味著國家損失了幾間房子,加了一些紙,還有印制貨幣的人工。就這么點損失而已。要挽回這些損失,是非常容易的,只要再蓋幾間這樣的房子,再印這么多貨幣就可以了。
現在的貨幣據說是數字貨幣,存放數字貨幣的地方,應該用不了幾間房子。發行這樣的貨幣,也不需要紙和多少人工了。
前幾年,江西南昌發掘了西漢海昏侯劉賀的墓,出土了十噸五銖錢。海昏侯是地方官,他可以把錢當作財富,但是,如果在漢宣帝手中,這些錢就不是財富,只意味著一堆銅及鑄制的人工。如此而已。
所以,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是:從擁有錢多少的標準來衡量,皇帝,如果有貨幣獨立自主和完整的發行權的話,不可能富裕;而沒有貨幣發行權的人,才可能富裕。
那么,要是國庫被盜,對于國家來說,是不是損失呢?
當然是損失。雖然錢對于國家來說,并不是財富,但是國庫被盜卻又是國家的重大損失。比如,被盜了十萬億元,就意味著國家損失了十萬億財富。
怎么這樣呢?火燒毀了十萬億紙幣,不算國家的損失,而被盜走十萬億就算是國家十萬億的損失呢?是不是矛盾?不矛盾。
因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天底下的人力、物力,都是皇上的。天下,就是皇上的人物、物力庫,或者稱國庫也可以。而貨幣,只是皇上調動天下人力進而調動天下物力的一種工具。所以,國庫起火,錢被燒毀,只是工具毀了,可以重做。要是錢被盜走了,即是工具被盜走了。強盜可以利用皇上發行的貨幣這個工具,在國家主權范圍之內,采購自己想要的商品,驅使人力。這些被強盜購取的商品、資源、人力,國家就用不上了。這當然是國家的損失了。
調集全國的人力從而也調動全國的物力,推動生產發展,進行重大經濟、軍事行動,這是政權的權力和權利所在。貨幣,或者說發行貨幣,只是調集人力從而也調集物力的手段之一。手段者,政權也。政權,不可以對外人分割,當然也不可以開放。
國庫被盜,意味著強盜掌握了一部分政權。
前幾天,賴小民被判處死刑。從賴家搜出了17億現金人民幣。這些錢,對國家來說,是不是意味著財富?當然不是,只意味著一堆紙。是不是意味著國家挽回了這部分損失?不是,這部分損失,已經造成,能不能挽回,要看其他執法機構能否追回賴小民由此送給其他人或機構的財產、資源即物力。這些錢,只意味著阻止了未來相應的國家損失,不意味著挽回了賴小民已經造成的損失。
這些錢要不要上繳國庫?上繳也行,反正不代表財富,不過,可以節省些紙和人工;不上繳,就地銷毀,我看也可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是,這些錢在賴小民手中,在其他任何企業、個人手中,都是財富。因為,這些企業、個人可以用這些錢采購商品、驅使人力。
認為國庫里錢多,就是國家富裕;國庫里錢少,國家就窮,那是極其混帳的觀點,極其缺乏金融常識。
儒家的歷史學家,經??洫勎鳚h“文景之治”,說國庫里串錢的牛皮都爛了,錢很多,所以,文景時期漢朝很富。這個儒家的歷史學家,是沒有金融常識的。
國家的財富,或者說國庫,就是普天之下的人力和物力,國家財富情況,取決于國家能否有效的征集、使用這些財富。具體到貨幣上講,就是中央政權必須完整地、獨立地控制貨幣發行這個手段,天下的人、諸侯,必須接受中央發行的貨幣,且不能自行發行貨幣,以便于確保中央政權征調、使用全天下的人力和物力,用之于重點方向、重大建設、軍事行動,當然,也有封建王朝的內部奢侈生活。
至于國庫里存的錢多還是少,其實無關緊要。只要獨立地、全面地控制貨幣發行權,錢要多少就有多少,并不需要都保存在所謂國庫里。數字貨幣時代,尤其如此。
今天中國是什么情況呢?因為引進外資、出口創匯、美元結算、儲備美元、開放金融,人民幣的發行權旁落于外資,特別是華爾街金融寡頭。就是說,華爾街金融寡頭,可以憑借其所控制的人民幣發行權,在中國征集人力進而調集物力;如果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了,那么,華爾街金融寡頭就可以憑借控制人民幣發行權而征集天下的人力物力。而中國政權,卻喪失了運用人民幣發行組織人力、物力進行生產、建設、軍事行動的最關鍵手段。中華之物力、人力,皆與國之歡心了。
有人說,中美脫鉤,對中美兩國都不利;中美合則兩利,斗則兩害。所以,堅決反對中美脫鉤。
這種人,既不懂貨幣的本質,又不懂中美究竟“鉤”在哪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