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我,人民幣國際化是怎么回事。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回答。
首先,堅持人民幣主權情況下的國際化,是自然而然的。完全收復人民幣發行權的情況下,即禁止引進外資、禁止出口創匯、爭取人民幣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結算支付權、禁止開放金融,人民幣,即便不出國門,也可以國際化,而且這種國際化,是自然而然的,是不傷害別國金融主權的。這里,所謂禁止引進外資,其實是指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對中國市場上的直接投資,因為這是國際壟斷金融資本控制人民幣發行權的最關鍵的渠道。所謂禁止出口創匯,就是要爭取人民幣的結算支付權,不能支撐美元的結算支付權;爭取人民幣在中國對外貿易上的結算權支付權,就是用中國生產支撐人民幣的國際信用、瓦解美元的國際信用,而拋棄人民幣結算支付權、擁抱美元的結算支付權,就是用中國生產打擊人民幣的國際信用、支撐美元的國際信用,嚴格說來是一種出賣國家主權利益而資助敵人的行為。禁止開放金融,更加重要。在中國金融機構未開放的情況下,華爾街金融寡頭控制人民幣發行權,還需要通過中國銀行這道麻煩,而開放了中國金融機構,取消了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限制、投資額度限制、持股比例限制,就是說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就可以直接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基礎貨幣和衍生貨幣,不必受中國銀行的干擾,中國方面也無法控制其發行貨幣的行為,當然也無法防范其制造金融風險的行為,而只要讓外資金融機構掌握了人民幣發行權,則無可置疑,一方面這些國際金融機構會利用人民幣發行權控制中國產業、破壞中國工業、掠奪中國資源、壓榨中國勞動力,同時,也更會制造中國金融災難,這些都是防不勝防的。
堅守人民幣主權,即堅持人民幣發行權、結算支付權和定價權,人民幣自然而然就“國際化”了。這個道理,其實十分簡單。中國由于工業水平很高,生產能力巨大,技術能力也很強,技術提升速度極快,所以,商品生產和出口能力也必然極其強大,與其他國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經濟互補能力極強。如果中國進出口用人民幣結算,那么,必然是順差很大,與華貿易的外國,會儲備相當數量的人民幣。如果人民幣幣值穩定,這些國家之間的貿易,也可以用人民幣結算支付。這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
為什么人民幣不出國門,也能國際化呢?這個也很簡單。如果那些保留了相當數量人民幣的國家,按照中國方面的要求,把人民幣儲存在中國銀行(這類結算銀行可以設在國外,即使設在國外,也意味著人民幣沒有離開國門)手里,如果他們對華貿易或者相互之間貿易,由中國銀行負責結算、支付,這就意味著人民幣不出國門,就國際化了。
當年,毛主席、周總理在對外貿易方面,一方面爭取人民幣結算支付權,使人民幣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打擊了美元霸權,促使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另一方面,又堅持人民幣不出國門,照樣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
其次,當前情況下的人民幣國際化,是一種陷阱。當前情況下的人民幣國際化,其實是一種騙局,是針對中國人民、中國政府、中國企業、中國經濟的大騙局!對中國人民只有害處、沒有益處。
當前,由于中國市場完全開放、中國金融完全開放、完全不拒絕美元結算(最近似乎有些排斥美元結算的意思)、完全不承認美元紙鈔是廢紙、是騙局卻認為美元是硬通貨,即使在美國無底線量化寬松的條件下,仍不改其志,又優化營商環境、內外資一視同仁、通過外資投資法、保護外資知識產權。這種情況下的人民幣,其實不是中國人民的貨幣,沒有主權特征,其實是華爾街控制的美元代用券。在中國金融買辦、經濟買辦的配合下,這種人民幣的發行,完全由華爾街金融寡頭來決定,發行多少、發行給誰、以什么方式發行、發行到哪個領域,完全由華爾街金融寡頭控制,甚至不用和中國各級政府商量。簡單地說,就是只發行給外資金融機構和企業,不發行或者少發行給中國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只發行給其感興趣的領域;而且,發行給外資企業、外資金融機構的人民幣,是以撥款方式發行,不用還本付息,要多少有多少;中國企業、中國政府、中國人民要得到人民幣,或者出賣資源讓外資開發,或者出賣企業讓外資參股控制;或者出賣勞動力,讓外資壓榨。或者就是貸款,但是有苛刻的條件,要按時還本付息,甚至有抵押。這樣當然極不公平。
因為完全開放市場、無限制引進外資,加上出口創匯,中國手里便有了巨量的美元,而美國是禁止中國用手里的美元采購美國商品、并購美國企業、投資開發美國資源的,如果允許中國采購、并購、投資,那么,美國本土市場必然面臨極大的通貨膨脹壓力,也是其經濟和資源的重大損失。所以,中國手里的美元根本花不出去。美國給中國手里的美元找了個“極好”出路,就是在中國外匯管理部門的暗地配合下,把中國手里的美元交給所謂國際資產機構打理,用來購買美國的國債、股票、期貨、虛擬貨幣等金融產品,就是千方百計阻止中國用這些美元采購美國商品、投資開發、并購企業。為此,美國十分在意自己的金融市場,不斷推高股市、債市、期貨,并推出虛擬貨幣等金融市場,開動宣傳機器,吸納中國手里的美元。
前不久,還有人提出所謂“XXX謎之問”:為什么美國的經濟那么壞,但是其股市等金融市場卻能高漲?好像沒有人能夠回答此問題似的,有些唬人,客觀上替美元騙局打了掩護。其實,很簡單,就是美國要通過推高自己的金融市場,誘騙中國把美元投入其中,給中國一個保值增值的虛假印象,以便于繼續讓中國開放市場、引進外資、出口創匯、儲備美元、開放金融。而且,推高股市、債市、期貨、虛擬貨幣市場,非常容易,沒有任何難度,只要把華爾街金融寡頭量化寬松后的美元,投入進去一部分,就可以辦到了。這個做法,炒股的莊家,都會,沒有任何奧秘,也沒有任何難度。
因為以上這個美元金融騙局極其成功,所以,所謂美元霸權,甚至是美元的信用,其實是建立在中國經濟開放的基礎之上的,或者說是寄生在中國經濟之上的。是中國經濟支撐了美元霸權和美元信用,讓其在全世界為非作歹。美國當然不愿意放棄這個寄生關系,所以,要拼命掩飾這個寄生關系,要反擊中國收復人民幣發行權等金融主權的斗爭。
如果中國識破了自己手里的美元其實毫無用處,不能用來采購美國商品、并購美國企業、開發美國資源,因為美國已經對華禁售、拒絕中國并購其企業、拒絕中國開放其資源,只能投入美國的金融市場,只意味著虛假的保值增值,中國當然就會停止引進外資、出口創匯、開放金融、儲備美元等錯誤政策。如果中國真的這樣做,美元霸權就喪失了最關鍵的寄生體,就很可能崩潰。這讓美國方面如何不心焦?
所謂百年大變局,我認為就是中國掙脫美元的束縛,收復人民幣主權,而不指其他。
如何繼續這個寄生?美國人,還有其豢養的中國的各領域的金融買辦,搞了個“以外匯儲備為基礎的人民幣國際化”新騙局,就是中國繼續以前的開放市場、引進外資、出口創匯、開放金融政策,獲取的美元繼續投入到美國的金融市場以便保值增值,而在美國控制中國金融主權的情況下所發行的人民幣,實現國際化。這樣,中國人民的眼光就轉向了所謂人民幣國際化問題,似乎這對中國是一種極大的成功,對于手里的巨量美元只能投入到美國的金融市場、獲取保值增值的虛假收獲,就不那么上心了,就心理平衡了。這樣,美元霸權就可以繼續寄生在中國經濟之上。老實說,這個連環毒計的如此完美,欺騙性如此之強,每個環節都有很多名氣極大的左派、右派的學者、媒體、專家、智庫、官僚為之站臺,想識破、打破并不容易。
因為人民幣發行權完全掌握在華爾街金融寡頭手中,發行對象、發行領域、發行方式、發行時機完全由華爾街金融寡頭控制,人民幣是完全是華爾街的貨幣,是美元借尸還魂、貍貓換太子。這樣的人民幣國際化,是美元國際化的變種,是美元霸權的改頭換面,本質還是美元的國際化,是美元利用中國經濟為接力站、中繼站,實現其對全世界的新的殖民統治。而且,一旦中國人民幣出現危機,美元則又可以金蟬脫殼,不必承擔任何損失和責任,手里有人民幣的全世界各國,都可以向中國討債,而中國經濟,如何能夠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這是我能看出的最歹毒的毒計。
第三,即使人民幣完全恢復了金融主權,即完全掌控了發行權、結算支付權和定價權,也不能追求美元那樣的國際化。據前面的分析,美元的國際化,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須想方設法拒絕發行到海外的美元再次回流到美國市場,不能允許這些輸出到外國的美元回到美國采購商品、并購企業、投資開發,只能誘導其投入到美國的國債、股票、期貨、虛擬貨幣等金融市場,廢除其貨幣功能,防止對美國構成通貨膨脹壓力,保護本國市場、經濟和資源。甚至也不允許這些美元采購美國在海外控制資產,不然,就是美元霸權的不可承受的重大損失。
如果中國推動美元那樣的所謂國際化,那么,首先,中國有沒有辦法阻止輸出到國外的人民幣回流中國市場?有沒有辦法禁止外國用人民幣采購中國商品、投資開發中國資源、并購中國企業?有沒有相應的辦法把這些輸出到國外的人民幣引誘到中國的股市、期貨、國債、虛擬貨幣等所謂金融市場,廢除其購買力?如果有,那中國就是騙子,和今天的美國一樣;如果沒有,那中國就是傻子!
所以,即使在人民幣主權完整的條件下,中國也不能搞美元那樣的國際化,不能指望通過這種人民幣國際化去剪全世界的羊毛!
愿意和所有經濟、金融、貿易、貨幣、國際關系、歷史等領域的專家、學者、教授、官員、智庫、大學、研究機構商榷,請不吝指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