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銀行的信貸產品——彩禮貸,尚未正式上市,卻意外走紅。倒不是因為它急丈母娘之所急,想新郎官之所想,為人民群眾雪中送炭,而是資本靈敏的嗅覺再一次撥動了人們敏感的神經。
彩禮,作為封建陋習之一,有買賣婦女的嫌疑,在中國革命時期的根據地和建國之后的婚姻法中,均被廢除。在六七十年代,人們結婚也需要“彩禮”,但以實物的形式出現,價值也只是相當于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大致相當于現在的幾千塊錢,在人們的承受范圍之內,已經不是原來意義的彩禮了,而屬于正常的人情禮節。
七十年代之后,彩禮開始東山再起,要求也越來越高,從最初的“三轉一響”逐步發展到九十年代末期的高額貨幣。新世紀以來,則是不斷上漲,現在北方地區的彩禮十萬以上十分常見。排名第一的就是就是九江所在的江西,達到38萬,據了解,當地的彩禮起步價格就是15萬,20萬以上非常普遍。
這天價的彩禮,不光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普通小伙難以承受之痛。但是,天價彩禮并非從天而降,它是如何死灰復燃的呢?
天價彩禮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一種現象,不能不是社會發展本身的反映。
據統計,天價彩禮多流行于北方和西部落后的農村地區,而經濟發達的東部彩禮反而不高。為什么呢,因為隨著私有制復興,貧富分化加劇,城鄉差別加大,農村男青年成了婚姻市場上最弱勢的一方。
私有制復興導致貧富分化加劇,社會保障不足,擁有了金錢,這些問題統統可以迎刃而解,而金錢也自然成了身份的代名詞。不管是為了女兒還是父母,不管是出于面子還是里子,在結婚這個人生頭等大事上,多討些錢,總是沒錯的。連彩禮錢都出不起,人家父母怎么放心把女兒交給你呢?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社會有著廉價甚至免費的醫療、教育住房等保障,人們在女兒出嫁時還會如此顧慮重重嗎?結婚的不自由,正反映了人們整個社會生活的焦慮和艱難。
再加上出身農村的男青年,一般沒有什么競爭優勢,例如高學歷或者良好的家庭背景等等,想討個老婆,只能出高價了。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東部彩禮低,那我去東部討老婆好了。大錯特錯!天下可沒有免費的午餐。你想在東部娶媳婦,丈母娘可以不要彩禮,但要你買房買車,或者出身名門,你辦得到嗎?
封建陋習復興,自然有深刻的社會根源,而資本則為其蔓延推波助瀾。
資本擁有最敏銳的嗅覺,哪里能發財致富,哪里能多榨出一分錢的利潤,他們都像嗜血的鯊魚一樣撲面而來,狠狠撕咬。雖然說資本的行徑常常為人所不齒,但其的確是反映社會的晴雨表。在資本這里,極少含情脈脈的人情世故和虛偽的仁義道德,多是赤裸裸利益爭奪,例如“裸貸”“套路貸”等等,管你傷風敗俗,管你家破人亡,能賺錢,就是王道。
《資本論》曾引用到,“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這話一點都不夸張,九江銀行推出的這個“彩禮貸”,年利率還不足5%,就這,它已經開始公然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藐視法律了。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天價彩禮”不合法,九江銀行公然支持封建陋習,真是太壞了。不敢想象,如果真有什么生意有100%的利潤,它會干出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
當然,我國已經邁入了社會主義新時代,容不得這些資本家小丑們上串下跳,各大媒體紛紛亮劍,誓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把利劍將惟利是圖的資本家小人斬于馬下。
央視評論道:“彩禮貸”看似解決了個人“結不起婚”的痛點,但撩撥了社會的痛點。借貸以“編制”為條件卡人,實質上并不能真正解決大多數人的問題。廣大消費者還是量入為出,理性消費,遠離過度信貸的營銷陷阱。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這評論果然是一針見血,狠狠打在了九江銀行這個小資本身上,讓對方無力還口。也為這天價彩禮的“社會痛點”提出了解決方案:理性消費。
可是,都急得娶不上老婆了,還怎么理性呢?
彩禮貸,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風浪,一股更大的風旋即又將它吹平,整個社會又風平浪靜,好像什么也沒有發生。但是,這一起一伏,讓我們一不小心看到了這個社會的另一面:封建陋習、資本剝削與強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痛點仍然存在,但我們依然可以活得愉快!
紅色衛士
2021年3月17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