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乾寧:論如何應對美元放水?
如何應對美元放水?中國要改變打工掙錢拼命掙美元思維,對美貿易要參考一攬子物價,不能只認美元。尤其對美貿易要進出平衡,貿易平衡也就是貨換貨兩頭樂。否則就讓美國坑了,紙鈔甚至一個電子符號換一大堆實物。
看到新聞說:運中國商品出口美國的貨船居然空著回來,也不拉美國農產品。因為當誤事。不如跑回來再裝貨合算。
現在看多出口越多,就是把美元寬松的水往自己家引。所以現在開始一定要把持進出口貿易平衡。
因為企業出口賺回的是美元啊,國內也給企業兌換相應的人民幣。而出口的實物到美國了,但國內錢多了。國內物價豈能不漲?
古語說開闔有度。開闔宜時。一味地開放就好事,沒這個道理。所以說,如今哪個再叫囂說擴大開放,就是腦殘,一根筋。
有些人把今天的經濟學已經搞成了賺錢學。發展經濟不是為了保障供給豐富人民生活。而是賺美元。
什么是經濟學?人類的一切生活所需都需要勞動創造。所以說經濟學是研究如何有效利用人類勞動創造人類財富的學問。毛澤東的經濟學思想就是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毛澤東的經濟學是真正的以人為本而不是以資為本。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充分的利用自然規律。自然之道,取材于自然而煉造出了鋼鐵。人類社會生存所需都是由勞動創造的。如同古人發現了自然生殖規律而進行種植養殖,才能“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人是有欲望的,有主觀能動性的。而且正是人的欲望驅使的主觀能動性產生了人不符合自然之道的主觀妄為。所以中國人主張不能“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今天有人說如何叫懂政治,依我看有些人是既不懂政治也不懂經濟。更沒有把國家當成一個整體的巨系統。不懂勞動價值論,只想以錢生錢賺錢。根本不懂一個國家的持國之道。認得錢,但不明白貨幣的本質。以系統論的觀點,在一個獨立的貨幣體系內,錢就是一個貨幣符號而矣。它是商品流通目的是實現價值交換,商品交換,滿足人民需求的工具。根本上來說還是進行的勞動價值交換。而單純的引進外資而不是伴隨著物品的實物購入,沒有任何意義。
有些人掌著國家宏觀經濟大權卻掉在錢眼里,在今天還哭著喊著讓人家承認市場經濟地位。錢可以代表資本,但不是資本本身,錢就是印出來的紙幣而已。而現在世界流通美元,把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如此美元這個資本符號可以跨國界自由掠奪利益,但是人這個勞動力卻不能自由流動。中國人犧牲了資源,破壞了環境,制造了商品賣給美國人,換來美元這個信用符號。美元作為國際貨幣而不盡國際義務,相反他把大量經費用于軍事,以武力保護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不能說今天中國市場經濟迷們是神經病,更是腦殘。
以資本的發展方式大家都熟悉。資本現在已經發展到貨幣符號、電子符號手段(貨幣資本)。所謂的投資,投多少億的資(貨幣信用)開始啟動生產這個程序:征地、建廠、購置設備、組織工人生產、銷售產品、回收資金得利,得利再投資,形成一個循環。在這個運轉程序中,人是能提供勞動力商品的被雇傭者,人成了資本的奴隸。再看現在的虛擬經濟,其本質就是通過資本憑證(股票、證券等)的交換,在交換過程中利用交易差價賺取貨幣資本。這個交易過程本身并不創造任何可利用的實物和實物價值。但它可通過把資本憑證虛擬增值方式炒高,進而獲得更高的貨幣資本。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就更不必說了,他連資本憑證都懶得炒了,直接炒資本憑證交易本身了,人徹底淪為了金錢的奴隸——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資本經濟。
現在的金融——紙幣的實質是人們以信用的方式達到實現物品交換目的信息。就電子貨幣而言就更是信息化了。現在國際上流通以美元為結算工具,而這個信息或叫信用的制造者——美國的私人央行卻不受國際社會的限制,使美元信用成了美國金融霸權漁利世界的工具。各個國家為了從本國外得到物品必須已出售商品的方式獲得美元的信用即美元紙幣或電子貨幣。而美國則靠著發行美元信息無償的得到了商品。而大家以美元買回的美元國債恰恰體現了我們白送給美國的商品已經被美國消費了的價值。
對于一個獨立的貨幣體系——國家系統而言,完成生產到消費的流通,貨幣僅僅是流通媒介的作用!要知道,錢是印出來的貨幣符號——流通媒介。所以對于一個國內生產到消費的流通過程而言,問題的關鍵不是資本——貨幣符號,而是生產所需的技術人員、材料、設備等。因為發行貨幣的權力是國家的。
三十年來干的最傻的事情,就是在外匯儲備沒地方花的時候,還在大量引進外資——用句民間俗語形容就是賣兒招女婿——引進外資的貨幣符號,而對外商而言在國內生產要使用人民幣流通工具,所以央行就要印刷人民幣,把外資美元換成人民幣給外商使用,而把收來的美元用來買美國國債靠利息增值賺小錢。外資利用央行印刷的人民幣經營賺了大錢。與其這樣為什么不能央行直接給中國的國內企業借貸或投資?那樣企業最終歸屬還是國家的。
如:一個人民共有的國家系統而言,對于鐵路發展首先規模要適度,但要說鐵路發展缺資金簡直是笑話。因為每年的行政人員開支是多少?每年的三公消費是多少?有錢養公車而沒錢去搞投資修鐵路?如持家之道一樣,只能說明我們持國之道有問題,錢這個貨幣流向有問題——就如同一個好吃懶做的家庭錢都用來吃喝玩樂。修鐵路就應該國家投資,而不應該讓鐵道部自己借貸。況且鐵道部的負債對于國家而言是內債,而不是外債。說鐵道部負債多少如何如何,國家直接增資不就得了,難道現在鐵路不是國家的?國家對鐵道部增資,這個錢就如同從左手換到右手一樣。毛澤東時代發展全民所有制企業采用的就是國家撥款的形式。而鐵路需要跨越式的發展高鐵國家有沒有責任?難道僅是鐵道部的事情?為什么不能國家撥款?
現在的事,美國與我們經濟脫鉤。誰不愿意脫鉤呢?我說是資本。因為資本貪婪無厭。比如最近馬云在金融論壇上的大放厥詞就是例證。而現在促內需,實踐經濟內循環的時候,讓螞蟻上市斂財實則為不合時宜。現在搞經濟學內循環,擴大內需。讓螞蟻金服上市公司圈錢實為不當。 ???造少數富翁對國民經濟是實實在在的損害。金融一體,股市抽血是對實體店買經濟損害。股票鎖定一定資金。股票交易有占用一定資金空轉。我們要有整體思維,通盤考慮。
以我們現在的生產能力與美國脫鉤。我們不賺美元了,經濟以內需為主。我們的人民可以生活的更輕松,更多時間旅游休息學習。更不用什么996加班加點勞作。現實是,有多少勞動工人不受勞動法保護,有多少人沒有雙休日。因為我們的生產能力提高了。生產能力提高,但在經濟學變成賺錢學的情況下實現不了。
傳統認識是資本主義是工業化時代的產物而其實農業社會也有農業資本主義。現在更有金融資本主義。所以說資本主義的一個共同特征既是以資為本而參與社會勞動生產成果的分配。且現實是按資分配不是按勞分配。
一個人開看出許多荒地,他就可把地租出去收租當地主。由此我們考慮資本如知識的產生一樣也是勞動。但要如知識產權保護一樣,有個收益實現期。而不是現在對資本無限制一勞永逸。
在自然界的規律中只有“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生息,而沒有錢生錢,利生利的生息。人們類發明利息的目的還是不勞而獲。所以很早以前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就提倡禁止利息。金融危機的成因說一千道一萬歸結起來就是錢生錢利生利的舊金融體制造成的。如高利貸的最終會崩潰就是因為勞動創造財富的增長比不上利息的增長。
如同每個人的心臟它本身并不制造血液。而銀行本身也不創造價值,更不應該創造虛擬價值。而是服務與流通實現自身價值。結束金融食利的時代根本就是取消利息。如同電網的電阻在消耗電能,所以人類在不斷探索一個電能傳送的超導。現在的經濟過程中金融體系也是如此。變以資為本為以人為本其實不是消滅“資本”而是消滅利息。當然金融系統畢竟需要人工作也需要有合理的報酬開始實現應該是金融已服務實體經濟為目的,不以盈利賺錢為目的。利息,盈利收入以滿足勞動成本為好。
以人為本.以勞為本就不是讓銀行以錢生錢牟利。國家應以無息信貸發展經濟。現在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物資商品流通工具。我們應該明確金融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需要金融?是物流手段價值尺度。所以說金融業的從業人員工資辦公設備等及利息都是我們為了這一目的付出的成本。生產如果比喻成做蛋糕,那么金融就是在與生產分蛋糕,而且分的蛋糕太多。信貸體現了對資源的支配權。公平獲得信貸的權力才能保證人民公平利用自然資源與社會生產資料進行生產活動。如果說電的超導我們在研究,取消利息是經濟的超導。現在制造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合理的貸款。少數人貸到了款調動公共資源個人致富。所以說利用金融手段保證公平也很重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