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循環,或者說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大市場為輔,是擺脫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重獲經濟金融上獨立自主,推動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正確路徑。
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國內大循環,這對于重新掌握中國出口的定價權,爭取人民幣結算權,極其重要。
這是個時髦的話題,這個想法也很好。
但是,是不是可以問一下,所謂國內大循環,需要準備哪些條件?是不是一廂情愿,頭腦一拍,然后,喊幾句口號,過上十天半月幾年,國內內大循環就實現了呢?
當然不是。國內大循環,有其本身的內在條件,不滿足這些條件要求,則國內大循環只能是畫餅充饑、空中樓閣。
毛主席時代,中國的國內大循環搞得非常好。以此為基礎,我們實現了人民幣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結算權,人民幣成為當時全世界國際貿易的重要結算貨幣之一。中國根本不需要什么外匯,也照樣把外貿搞得非常熱火。
毛主席是怎么做到的?有沒有留下什么教材?主席是教員,應該有這方面的教材。而且,應該通俗易懂,應該為數不少。
于是,我就非常賣力地找了找,果然,找到了這樣的教材。這就是老電影《葡萄熟了的時候》,由著名導演王家乙導演,著名藝術家杜德夫、于洋等演出。
我覺得,這就是一部關于如何抓住定價權這個樞紐,進而協調好工業、農業、商業關系,搞好國內大循環的絕佳教材。應該是主席手把手教我們如何搞經濟建設工作。
農業合作社的社員們種的葡萄熟了。可是,國營的供銷社不收購葡萄,因為葡萄不好保存,容易賠本。只有私有商人才收購葡萄。而私有商人,當時叫作投機商人,給出的價格非常低,600元一斤、700元一斤,好說歹說,也才900元一斤,農民們根本就賠本。國營的供銷社向農民出售水車,用于給葡萄澆水??墒牵r民的葡萄賣不出好價錢,自然也不愿意購買、也買不起供銷社出售的水車。同樣地,國營供銷社的其他商品如香水、鏡子、毛巾等生活用品,雖然便宜,也賣不出去,因為社員們沒有錢嘛。
怎么辦?
合作社支部書記對供銷社主任進行了批評。他主張供銷社收購葡萄,而且,價格是2000元一斤,比私商高出一倍多。
那么,供銷社收購的葡萄,價格那么高,賣給誰呢?賣給國營的葡萄酒廠,這是新建立起來的廠子。
這樣,就達到了以下目的:
一是國營葡萄酒廠的建立,解決了社員葡萄的銷路問題,供銷社不必擔心葡萄爛在自己手里。
二是國營的采購銷售體系建立,就打擊了私有商人壓低葡萄價格的投機行為。
三是國營采購銷售體系的定價,確保了社員有足夠的收益。
四是社員有足夠的收益,確保了供銷社的商品能夠順利、足量售出。
五是廠家為收購葡萄預支了部分錢款,我想銀行也可以貸給供銷社,專用于收購工作。這就是金融對公有制工業、商業的支持。
六是因為政府居中控制定價權,確保產、供、銷三方都有適當的利益,所以,工業、農業、商業關系非常和諧,這個供銷社的經濟情況運行當然很好:農業好、商業好、工業發達,三者形成良性互動。此之謂內循環。所謂國內大循環,無非是范圍更大一些。
這里的關鍵在于,不能任由“市場”——其實是私有商人居中操控物價。
就是說,定價權,是確保工農商三家關系和諧、經濟運行良好的關鍵。
就是說,限制私有投機商,確保政府對價格的控制,是確保經濟運行的關鍵。
這個私有投機商,其實就是“市場化”,就是“企業家成了市場主體”。如果政府把收購工作交給私有資本,那么,這個資本極力壓低收購價格的情況下,必然導致以下后果:一、農民種葡萄賠本,下年肯定不會再種,這就影響農業發展;二、農民貧窮,則無錢購買供銷社的生產資料水車、及毛巾鏡子等生活資料這些商品,則商業陷于倒閉;三、水車也是國營工廠生產的,水車賣不出去,則工業發展受到破壞,甚至是私有工業也受到嚴重影響。
也就是說,要想實現國內大循環,政府必須有足夠的國營工業、國營商業,必須發展農業,最最關鍵的是,政府必須控制定價,必須排除私有商人對定價的操弄。
現在,中國搞的是市場經濟,不要說私有商人唯利是圖,就是國有企業,也是以贏利為主要追求。如同電影里的私有投機商人,拼多多地壓低葡萄的收購價格,讓農民賠本,讓農民喪失了發展葡萄的積極性,讓農民沒有錢采購其他生產資料性商品和生活資料性商品。這樣,因為采購銷售環節被私有商人控制這一個因素,則農業與工業的關系被割裂,農業發展直接受到破壞——葡萄沒有人種了;工業發展間接受到破壞——水車沒有買了。
要想實現國內大循環,我想,商業、定價,是個關鍵問題。如果一味追求所謂市場化,讓企業特別是私有企業成為市場主體,把商業、定價權完全交給了企業,這種情況下想實現國內大循環,我想是南轅北轍,是緣木求魚,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我的意思就是一句話,要想實現國內大循環,就必須發展國營工業、國營商業,必須由政府控制定價,并對主要商品定個合理的價格。讓唯利是圖的企業成為市場主體,政府聽之任之,不控制商業,不控制定價,這樣的經濟不可能實現國內大循環。
市場化,是國內大循環的天敵。
究竟我講的對不對?
愿一切經濟金融貿易領域的官員、專家、學者商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