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地產巨頭,撐不住了!
近日,又一個地產巨頭,大折扣賣房了。
這個地產巨頭富力,世界500強,位列中國房企TOP10。
這一則廣告,在不動聲色之中,又透露出一個信號。
上周,一張《富力25載 員工感恩回饋》的海報,在地產圈瘋狂刷屏。
海報顯示,2020年12月23日-2021年1月22日,凡富力集團、全國及海外各分公司、子公司的員工,購買2020年全國在售項目,均可享受最低75折優惠。
可免費更名,可轉賣客戶,且不限套數,但是,必須全款認購。
這真的很神奇。
一家巨頭企業,居然以這種形式,感恩回饋員工——大折扣賣房、且可更名轉賣,其本質就是,富力地產的全體員工,變相成了地產中介。
大折扣賣房,年初恒大,年末富力。
稍微不同的是,富力的全員賣房,手段比恒大更狠,尺度比恒大更大。
折扣超大,招式兇狠,緣于富力的巨額債務壓身。
1,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富力的總負債高達353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高達2381億元;
2,2021年,富力有695億元非流動負債到期,即便全面停止拿地,還存在500億元左右的融資缺口。
所以,大折扣“賣房”給全體員工,富力不是感恩回饋,而是一切為了回籠現金(必須全款認購)。
現在想來,李思廉(富力董事長)肯定后悔了,三年前,189億元接盤萬達73家酒店的資產包,李思廉一度以為是撿漏了。
瘦身者萬達,現在平穩了,而貪吃者富力,卻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未來半年,富力或許沒有恒大那般好運,借助一股強大隱性力量的托舉,最終平安落地。
時勢已變,房企憂傷。
這個冬天,無數的房企,注定寂寞傷感。
抑樓市,挺實體,促創新,這不僅是政治正確,本質上,也是經濟正確——房企的緊箍咒,三條紅線,就是這一調控邏輯下的必然產物。
所以,不要再迷戀炒房了。
剛剛,住建部部長王蒙徽還在《人民日報》發文稱,“擴大小戶型、低租金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這與我之前的判斷,是一致的,未來的大城市,保障性住房是要擴大的。
房價是冰冷的,但是,城市必須要有溫度。
未來,一二線大城市的房價,整體不可能大降,局部還可能小幅勻速上漲,但是,又必須要吸引和留住廣大年輕人,故而必須兩手抓,一是穩房價,二是穩房租,且通過穩房租,進一步促進穩房價。
最后,說幾點2021年的預判:
1,房企的破產潮,在2021年仍將持續。
現在,中國樓市,已經進入房企的薄利時代,進入半市場半計劃時代。
樓市的半市場半計劃,這是我提出來的,現在,土地是限價的,新房是限價的,這難道不是半市場半計劃嗎?!
2,一二線大城市與三四五線中小城市的樓市,2021年將加速分化。
大城市房企整體穩定,局部仍有升勢,但是,超過80%的中小城市,房價將迎來巨大的壓力。
所以,還是那句話,非剛需,勿買房,買房盡量買大城市(或大城市的周邊)。
3,2021,樓市的消費屬性,將得到強化。
消費屬性的強化,核心標志就是房產稅。
在《這一次,房產稅真快了!》一文中,我已經預判,2021年房產稅大概率將通過立法,2022年大概率將出臺。
房產稅不出臺,持有房產不需要繳稅,這有利于投資,更有利于炒房和屯房。
房產稅一出臺,持有環節就必須繳稅,這就是消費屬性。當然,基于中國特色,未來的房產稅,對中等和低收入群體應該沒什么影響。
所以,建議大家,還是買與真實經濟實力匹配的房子,不要搞什么高階設計。
火熱多年,終于入冬。
只有讓樓市過冬,中國經濟才可能迎來春天。
只有讓房企傷感,實誠的實體企業才有寬慰。
2021,繼續吧!
作者簡介:楊國英,著名財經評論員、實戰投資家、獲雪球2019年度最具影響力財經自媒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