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
10月23日遼寧省AAA國企華晨集團私募債違約,11月10日河南省AAA國企永城煤電超短融違約,特別后者突發性實質違約,著實讓市場驚慌。
為什么說永煤違約,有點不好的苗頭,
一是河南省此前沒有像東北、西北和西南一樣有違約征兆;
二是AAA級煤炭國企在供給側改革和去產能后竟然還是經營困難;
三是永煤十月底剛成功發行10億中票半個月就不見了,疑似被母公司豫能化占用。
這幾點是完全超出市場預期的,目前國企債務負擔到底有多重,還有多少一直在拆東墻補西墻,這里面簡直就是秘密森林。
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的20年是依靠債務的,到如今這些投資產出的毛利潤僅能覆蓋債務利息甚至無法覆蓋利息的情況下,爆雷是不是才開始?會不會進一步傳導?大概率是一定的,否則為什么近兩年大力推行直接融資(IPO加速)。
這個時候不要迷信無形的手,達里奧經濟運行模型中也說的很清楚,過了擴張期肯定要經歷緊縮期,周期是客觀規律和事實。如何不被歷史的滾滾車輪甩下,可能是優先需要思考的事情。
國企違約其實以前也發生過,但這次永煤的違約有兩點特殊。
一是在違約前提前轉移資產。永煤集團事先將手頭比較優質的資產——中原銀行的11.57億股權無償劃轉給了另外兩家當地的國企,這個行為普遍被稱為“逃廢債”。非常之惡劣,可以用不講武德來形容;
二是永煤有河南省政府的信用背書,但目前這個書政府不背了。
永煤集團的大股東之一就是豫能化集團,而豫能化集團為河南省國資委、河南省政府全資持有。
換句話來說,債務違約事件能否順利解決,取決于河南省政府的態度。
違約事件出現后,河南省政府并沒有及時處理,認為“企業不行了,救不了,只能市場化出清”。
因為按照傳統,省政府是應該要兜底的。他也承認,他說確實債券違約了。但他先是無償轉讓股權,再是一個“市場化出清”,這顯然是有備而來。
這兩個特殊性,導致此次違約事件對市場沖擊非常大:其影響在于國企信用、地方政府信用都遭受到了嚴峻挑戰。
在去剛性兌付的大背景下,搞的有政府信用背書的優質債券也和當年的P2P差不多了,相當于只要是借錢就有拿不回來的風險。
對此,市場已經給予強烈反抗:已有當地債權銀行表示,如果此次事件不能處理好,以后河南發行的任何債券銀行都不會參與。嚇得旁邊山西省政府馬上發文《致山西省屬企業債權人的一封信》,承諾省屬企業債券不會出現一筆違約。
債券違約事件不少,只是AAA級的債券違約實屬罕見。今年由于疫情影響,很多國企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比如員工工資、住房補貼等資金照發,地方政府也有意保護,所以真正的危機并沒有浮出水面。伴隨疫情緩解,相應呵護也逐漸減少,不排除后續國企類似的爆雷事件再次出現。
這些個AAA級債券,說違約就違約,掏空資產來逃廢債。
看看我們前天推送的文章《“得個感冒就進了太平間?”老牌國企的償債誠意受質疑。》,這帶了不好的頭,就有其他地方效仿。
12月5-7日,中誠信董事長毛振華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表示,永煤事件驚動中央,中央看的很真很準,要打擊國企逃廢債,樹立國企信仰。
如果河南省政府不出手,即將引發河南省全省企業的債務危機。現在我們看河南處理這個債務上花了很多心思,現在已經說這些債務要還,現在已經還了一半,另外一半也很快,預期連本帶息都要還
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于12月5日-7日在北京舉行。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毛振華出席并演講。
毛振華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政策的重心由防風險兼顧穩增長調整到穩增長為主兼顧防風險。
在其看來,目前,市場需求下降,經濟形勢嚴峻,但債務規模擴張,就一定有更多的企業有償還債務的風險。“現在不僅僅是民營企業違約,地方國有企業違約,地方政府的平臺也有違約,我們以前講的‘國企信仰’、‘平臺信仰’都在逐步打破”。
“最近有三家重要的國有企業不能如期償還債務,甚至走上破產之路”,毛振華透露,“其中有兩家是我們的客戶,我們的壓力就很大。為什么壓力大?這都是AAA級的企業,過去認為他們既有本身的競爭能力,還有政府的背書。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問題”。
他談及河南永城煤電債務問題,稱很多人正進一步關注河南,“如果政府背景不起作用,我們要重新審慎河南省的企業,他們自身構不構成AAA級,如果河南省政府不出手,即將引發河南省全省企業的債務危機,這是客觀存在的”,毛振華說。
“好在中央把它看得很明顯,看得很真,看得很準,要打擊逃廢債,堅決樹立國有企業償還債務的信心,這是對我們體制的信心。現在我們看河南處理這個債務上花了很多心思,現在已經說這些債務要還,現在已經還了一半,另外一半也很快,預期連本帶息都要還”,毛振華說。
毛振華坦言,“我們評的AAA級的公司出了事,當然有問題,但其實這不是我們一家公司的問題,是全社會的問題,全社會的人都無比信賴國有企業,不是我們評級公司,我們不是這個社會制度之外的人,我們跟大家一樣。國企的信仰還要進一步打破,還要堅定企業按照自己的條件得到級別,來融資,建立這么一個邏輯。評級公司所面臨的行業恰好就是在這樣一個危機中,能夠在陣痛中更加科學、更加理性地走上一條發展的道路”。
“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但也是一個機遇,也是我們這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契機”,他說。
整理自:公眾號"債市研究",知乎用戶“藤原豆腐”,“MVP大白熊”
編輯:原人大經濟論壇壇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