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十四五”規劃中貫徹落實基本經濟制度的建議
項鏡泉 張昌廷
【提要:這是一些共產黨員就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在“十四五”規劃中的貫徹落實所提的意見建議:在貫徹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制度方面,提出了在提高公有制為主體的認識基礎上,擴大發展各種形式的公有制,增強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發展、調整私有經濟和引進外資外企不能沒有限制政策的建議。在貫徹落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方面,提出了提高對分配不公危害和按勞公配為主重要意義的認識基礎上,著力實現按勞分配兩個為主的建議。在貫徹落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提出了要糾正一些學者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正確解讀的基礎上,著力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促進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穩定發展和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的建議。】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我們熱烈擁護,并在學習領會的基礎上,結合我們對現實情況的一些了解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要求,對《決定》規定的基本經濟制度三個組成部分在近期的貫徹落實情況交流了一些看法和意見,現整理歸納匯報如下,作為我們一些共產黨員對制定“十四五”規劃的建議。
一、貫徹落實“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制度方面
大家指出,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規定,首先是規定了所有制的制度,即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制度。這充分體現了所有制的重要地位,因為所有制是社會生產方式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四中全會還同時指出,在多種所有制中公有制是主體。這進一步體現了所有制的性質及其地位,即所有制決定了社會制度的性質、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社會,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制度,從而明確指出了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必須首先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的地位。因為這是《憲法》和《黨章》關于所有制的首要規定,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經濟基礎和堅強保證,起著主導的作用,是向社會主義方向發展的決定力量。這從理論上肯定了堅持和完善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必要性。
從實踐上來說,大家一致認為,在“十四五”期間,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的主要地位,必須要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因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所有制改革,過多地側重于滿足美國和歐州一些國家為承認我國的所謂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而實行私有化的要求,不僅限制了我國各種公有制形式的發展,而且,采取了“化公為私”政策,使公有制企業的規模和數量嚴重減少,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喪失[1],國有經濟主導地位嚴重削弱[2]。對這種違憲的現實,全國人民嚴重關注。因此“十四五”期間,必須大力發展公有制,恢復它的主體地位。
如何大力發展公有制,恢復她在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中的主體地位?大家提了以下建議:
首先要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要求。一是要扭轉對國有企業的規模和數量只減少不增加的做法,大力發展國有企業,根據中央和地方發展經濟、增加財政收入來源、增強對經濟調控能力和擴大就業等等實際需要,創辦各種類型的國有企業,以保障國有企業在所有制結構中的比重得到提高。二是要端正國企的經營思想,扭轉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資本主義經營目的,堅持以滿足國家和人民需要為己任,以回擊一些人對國有企業是“權貴資本”的攻擊,從而解放思想,回到和落實為人民的理念,激發出做強做優做大國企的強大動力。三是發揮國企自身的規模優勢,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以創新為動力,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創建世界一流國企,以擴大我國國企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四是對現有國企的改革,包括“混改”(即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改變國企名稱、進行企業管理制度和調整國有企業布局等等改革,不僅絕對不能搞讓外資和私資來控股等退讓所有權、控股權、轉讓資源和市場、出賣國有資產等等縮小國企陣地的做法,確保國企盡可能多參股或控股私企和外企,實現國有經濟在現有規模和數量穩定的前提下發展。五是要停止用國企的經營資產來彌補社會保障資金不足的政策。因這是竭澤而漁萎縮國企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的作法,違背做強做優做大國企的要求。六要按照擴大國企影響力控制力創新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要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做優做強做大國有企業。特別是恢復工人階級主人翁地位,恢復“鞍鋼憲法”的企業管理制度,加強黨的領導等措施,因為這些措施對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增強企業活力、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起著巨大的作用,是做優做強做大國企的政治思想基礎和保證。總之,要多方著力,恢復并增強憲法確定的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同時,要大力發展集體所有制經濟,特別是農村集體經濟。這是6億農民共同致富的康莊大道,是鞏固工農聯盟、協調工農業發展、扭轉城鄉失調和消除城鄉差別的關鍵所在。實踐已經充分證明,長期實行的名為承包實際單干的政策、正在實行的土地確權流轉的政策,以及依靠種田能手搞資本主義農場的政策,不僅實現不了農民的共同富裕,也解決不了“三農”問題的各種矛盾,而且加深農村的兩極分化,阻滯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進程。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要發揮政府的引導和組織作用,并做好總結和推廣河南南街村、河北周家莊等等集體經濟搞得好的先進經驗。還要把城市中的個體戶組織起來,發展成為各種形式的集體經濟。這對于促進生產力發展,提高勞動者的收入,克服個體經濟力量單薄而難抗風險的弱點有重要意義。做好這些的關鍵還是要發揮政府的引導和組織作用。
十九屆四中全會也做了“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規定,在“十四五”期間也要認真貫徹落實。但要根據公有制主體地位失落的實際情況,采取新的貫徹方針政策。首先是堅決抵制美國壓我搞私有化的要求,改變前六個五年規劃時期大力發展私有經濟的政策,以杜絕美國瓦解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謀。同時對現有的私有企業實行區別對待的原則:一是對于實行雇傭勞動較多的私有制企業,引導其實行職工持股的制度和推行職工實行聯合勞動的制度,以擴大其集體的成分。二是引導其進行有國有經濟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三是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發展前途、經營守信、深得群眾贊譽的,可以繼續適當擴大規模發展。四是對不符產業政策和沒有發展前途的,對經營不當和管理不善的,對群眾不滿反映強烈的,則須進行淘汰、整頓和調整。五是對私企的涉公活動分別實行鼓勵和限制的政策。即私企利用自己的經營、資金、資產為國家為社會為百姓做有益的公益活動,實行褒獎的政策,對其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損害公共利益和行賄等腐敗行為的,實行懲治的政策。六是取消從中央到許多地方公檢法機關所作的私資企業所謂輕微違法可以不予追究的規定。因為這一規定不僅違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正原則,抹黑社會主義法制的形象,而且更加促使私營企業違法經營,不利私有制企業健康發展。這些,各級黨政特別是中央政府應按照憲法的規定發揮好引導和促進私有經濟健康發展的作用。
關于引進外資和發展外企問題,大家認為,在現階段引進外資和外企對我國經濟發展、加強國際合作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都有好處,是非常必要的,一致擁護中央引進外資和擴大開放的政策。但對一些學者和學者型官員著書發文立說,認為引進外資和發展外企越多越好,并主張讓外資外企來控股我國的國有企業和國家銀行,還把美歐一些國家的壟斷企業美其名曰“戰略投資者”,大家是不贊成的,指出這些觀點和主張不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忘記了或者忽視了資本的階級屬性和帝國主義及其資本擴張的本性。實踐充分證明,資本主義投資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為了利潤無孔不入,無論是破壞生態、濫采資源,或是對勞動者的安危和壓抑薪酬都無所顧忌,這些嚴重破壞性和剝削行為無處不在,而帝國主義及其壟斷企業對發展中國家投資的本性和目的就是擴張和掠奪。對外資外企的這些嚴重負面作用,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力措施嚴格限制,不能熟視無睹。而且外資外企的發展畢竟是發展資本主義,它的擴張必然要侵害我們的公有制經濟,擠壓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削弱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因此,我們不贊成這些學者放棄數量限制、控股限制、產業政策限制、政治管理限制等無底線引進外資和發展外企的主張。
二、 貫徹落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方面
大家在學習討論中指出,貫徹落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存在的一些模糊不清認識必須大力糾正和克服,而在理性問題上要努力提高認識,特別是在兩個重大問題的認識上:
一是對我國現實的社會收入分配嚴重不公及其后果的認識。據媒體的報道和學者研究公布的資料,在全國14億人口中,不到2% 的人占有全國80%的社會財富,而有9億多人月收入僅有2000元人民幣,其中1000元收入的高達6億多人。這種少數人發財、多數人貧困是多年來存在的客觀現實。這是兩極分化在經濟上反映的必然結果。兩極分化在政治上反映出來的結果則是:少數發財的人政治地位上升使資本勢力在上層建筑領域增強和擴大(如人大、政協等組織中富人富官人數的大增),同時是雇傭勞動群體的擴大,而雇傭勞動者由于受剝削等原因,其政治地位低下,導致無產階級的主人翁力量和工農聯盟作用被削弱(如人大、政協等組織中工農等勞動群眾數量大減),這也是我國客觀存在的現實。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忽視《憲法》規定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制度,沒有貫徹落實按勞分配為主的原則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不明確這一認識就不能正確認識按勞分配為主體制度的重大意義,不利于這一制度的貫徹落實。
二是要提高對按勞分配的理論認識,特別是產生按勞分配制度根源的認識。就是說按勞分配制度是在公有制基礎上才能產生的,離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任何私有制社會,都不可能有按勞分配制度;我國現處于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決定了我們現階段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明確了這一認識才能把握落實的方向和主次,才能有利于正確貫徹這一分配制度。
根據以上認識,大家圍繞“十四五”規劃時期貫徹落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出了以下建議:
1、希望高度重視上述不合理的分配格局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不忘初心的嚴重不利影響,從宏觀全局上抓好經濟發展和社會收入的協調平衡,提出扭轉社會分配不公的對策和規劃,重點是控制少數富人的收入,增加廣大勞動者的收入。
2、要認真落實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制度。這是貫徹落實的首要所在。這里的關鍵是要實現兩個為主:首先在社會收入分配的總體上實現按勞分配為主,同時在企業的收入分配上實現按勞分配為主。
3、實現社會收入分配在總體上體現按勞分配為主,要抓好兩個環節:第一要抓好公有制發展,減少不受剝削的雇傭勞動者人數,擴大社會主人的工人階級規模,就能做到社會收入分配在總體上實現按勞分配為主。因為前己講到只有公有制才有按勞分配制度。如何發展公有制經濟,已在前面提出了建議,這里就不重復了。第二是在企業的收入分配上實現按勞分配為主。
4、實現企業的收入分配上的按勞分配為主,關鍵是要正確處理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關系,堅持按勞分配為主的原則,著力保護勞動所得,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能讓其他要素分配擠占了按勞分配。同時要堅持多勞多得的原則,不搞平均主義,還要運用稅收等手段做好收入分配的調節,等等這些,已有許多文章提出了建議,這里也不重復了。
5、做好以上工作,中央政府要安排有權威的主管部門統一來抓,克服目前沒有統一主管部門、工作不力的狀況。
三、 貫徹落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
對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何貫徹落實,大家提了以下的看法和建議。
1、要糾正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宣傳解讀的錯誤。這個錯誤就是一些官員學者把經濟體制等同于經濟制度,兩者是平起平坐、相互對等、互不為謀的關系;有的學者還把市場經濟說成是一種社會形態,要作為永久的社會經濟制度加以維護和完善。這種錯誤認識非常不利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正確貫徹落實,應當糾正。
2、要正確分析和處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這兩大基本經濟制度的關系。就是要按照唯物辯證法的作用與反作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等原理,根據所有制和社會分配兩大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變化的要求,正確確定和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并發揮好這一市場經濟體制對社會主義所有制關系、社會分配關系的穩定和發展的作用。
3、要使人們特別是從事經濟工作的干部分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區別。我們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雖然也是為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和各種市場機制的作用,但有許多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不一樣的區別。例如生產關系的主體不一樣,我們是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又如商品和市場的范圍也不一樣,人口、黃賭毒、權力、生態環境等等,是不許買賣的;還有共產黨的領導、嚴密制訂的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年度計劃和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等等,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在。人們了解和把握了這些優勢,就有利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正確貫徹落實,促進科學社會主義穩步前進。
4、要著力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推動和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由于經濟體制對資源配置和經濟管理,對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對教育、科技、文化、醫療,對進出口貿易,對自主創新和國際交流等等,都聯系密切,能推動和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此,一是要加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各項建設,二是要根據經濟發展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經濟體制,使其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推動社會主義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9-20)
[1] 據一些主管經濟領導人的講話和主流媒體的報道:私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巳占據“56789”的地位。即全國私有制經濟在全國經濟中占有的份量是:在國家的稅收中超過50%,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都超過60%,在技術創新和專利中超過了70%,在城鎮就業中超過80%,在企業總數中超過了90%。
[2] 據媒體報道,我國“國有企業的市場份額一直在持續下降。加上政府的公共服務,國有經濟(引者注:包括國有銀行)在GDP中的占比不足40%。國有企業中,很多已在境內外上市,實際上是混合所有制企業,100%的純國有企業已經極少。大型國有企業中,也有大量的子公司控制權已讓渡給民營企業。即使是中央國有企業,相互之間也處于競爭之中。20多年前軍工企業改革時,每個行業都分出兩家(引者注:國企和私企)以上公司。當前,民營和外資幾乎可以進入所有行業、所有領域,只有極少的法律和政策限制。”(見2019年6月17日《金融時報》、新浪財經網和各大媒體的報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