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高喊了好幾年了,住建部等多部門也約談了全國重要的房企,史上最嚴的房企“三條紅線令”出臺了也已經好幾個月了,按理說全國各地的房價應該降下來了,至少應該是穩住不再漲了。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全國各地的房價還在高位橫盤,不少地方還在陰漲,河南省的房企竟然抱團結盟抗拒房價自然下跌。中國的樓市是個非常明顯而標準的政策市,難道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方面政令真的就出不了中南海?!
有人說房價穩不住而瘋狂上漲是由其財富升值效應所決定的。而且云云:房價上漲能極大地提高國民的財富尊嚴感。對于已經實現了自住目標的多套房用戶而言,房價上漲既可以直接轉化為租金增長,也可以高位套現,能帶來直接的收入增長,對消費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對于絕大多數以自己或子女居住為主要目的和用途的人來說,房價上漲雖然能實現身價“水漲船高”的虛像,但更多只是一種財富幻覺,無法、不敢、也不可能賣房變現;一旦房價大跌,凝聚在已購住房之上的多年辛勤勞動積累價值就會大幅度縮水。這也就是那些無恥改革者們抓住國人所謂的“買漲不買跌”心理大肆圈錢、瘋狂“割韭菜”,且能屢屢斬獲頗豐的根本原因。
那么中國的房價為什么能一路狂飆猛漲、調控不住呢,甚至越調控越瘋漲呢?!
最核心也是最關鍵點就是土地制度問題。從理論上講土地是全體人民共同所有,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國家受全體國民所托管理全國的土地資源。但無論是從立法層面,還是從實際運作層面來看,人民根本無法監督、約束國家的土地行政行為,具體而言就是無法有效地監督并約束各級政府的土地管理行為:政府愿意賣哪塊地,愿意賣多少,愿意什么時候賣,愿意賣給誰,愿意賣多少錢,賣了之后蓋不蓋房,蓋的房子好不好,賣了地的錢怎么用,錢都到哪兒去了…人民參與不了,也不從知曉,更談不上監督和糾偏了。土地制度的巨大管理漏洞導致了各級地方政府可以從炒地皮中獲得巨大的利益,進而推動了銀行空手貸和放水貸,助長了房企空手套白狼,促進了李嘉誠之流們大肆投機捂盤吸金行為,烘熱了炒房客們瘋狂炒房推升房價行為,最終產生了大量剛需們被動而無奈地接盤,幾輩人的財富被洗劫一空,被瘋狂割韭菜的悲慘命運。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塌下來。當各級政府都在瘋狂地炒地皮的時候,銀行為什么要把天量的資金投入到氣息奄奄的實體經濟去呢?!李嘉誠們為什么不捂地皮瘋狂榨干圈地政府的錢包呢?! 還有多少企業家愿意傻呼呼地費錢、費時、費力、費人去做實體經濟呢?!能躺著掙大錢,炒房客們為什么不蜂擁而上炒房子呢?!御用學者、經濟專家們為什么不喪良昧心地為房地產拼命地搖旗吶喊而而獲得幾根骨頭呢?!于是房地產市場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就進入到一種惡性循環狀態。
土地財政極易抬升GDP,而且能產生虛假的、表面的經濟繁榮,而且很“巧妙”地掩蓋了各級政府財政行將破產的事實,這其實是一種虛胖或者虛腫;而且能很“巧妙”地掩蓋了各級政府和官員治理能力極其低下的事實,很容易出政績、出高官、出大官;而且很“巧妙”地掩蓋了各種復雜而尖銳的社會矛盾,能讓各級政府、銀行、“李嘉誠們”、房企、炒房客們、“公知”和“專家”們同床異夢,實現共同繁榮。這也就是各級地方政府經常陽奉陰違,甚至樂此地不疲出臺限價、限購、限跌令的真實動力,也就是銀行經常利用人們害怕通脹心理,屢禁不止地偷偷放水,趕錢進樓市的真實動機。部分資金違規進入樓市后,能局部地抑制一點通脹,能部分短期地解決一些無技術含量、無創新要求人群的就業問題,能部分地解決一些上下游連帶產業低層次生存和短期發展問題。但這一切不過是揚湯止沸、治標不治本的短視行為而已。如果實在撐不下去了,就擊鼓傳花給下一任和下一波,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最后傳不動了,就象當年的美國和日本一樣,房地產乃至于整個國民經濟因巨大的泡沫破裂而崩潰。
所以,哪怕“房住不炒”高喊了好幾年,但只要地價總是在屢創新高,房價就不可能穩住,房地產經濟的“三穩一保”和國民經濟的“六穩”目標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啟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模式也注定是一場夢。
通過以上分析,很明顯地可以看出所有的調控手段第一個應先通過立法的方式約束政府的行為,即控制政府的地價,用法律手腕重拳打擊各級地方政府的炒地皮行為,惟其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房價問題,才能從根子上徹底解決中國經濟的長效健康發展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