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豬肉猛漲一倍就不降了?真是豬瘟鬧的?
你為什么買不到便宜豬肉?因為大資本進入養豬產業了
張若沖
2020年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全球經濟遭受重創,中國也有很多行業下滑。在這種情況下,按理說人民收入少了,物價應該穩中有降才對。事實上,多數商品和生活物資的價格確實是這樣。但有兩個怪物卻牛氣十足,一是生姜,零售價再次突破10元,達到13元;一個是豬肉,釘在30元左右紋絲不動。
生姜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已經被爆炒過幾輪,民間俗稱“蒜(算)你狠”、“姜(將)你軍”。它根本不是什么供求關系導致的。正常情況下,蒜和姜的價格差距不大,都在3塊錢左右。可是今年蒜正常,姜卻再次被炒到十多元。
如果說姜“發瘋”是舊病復發,那么豬肉居高不下又是什么鬼?
我國的養豬業(養殖業)由于市場大、養豬戶分散,豬肉價格一直較穩定,波動也屬于正常范圍。但去年以來,在非洲豬瘟的刺激下,豬肉價格一飛沖天,立地翻了一番還多!
當時人們都還能理解,畢竟非洲豬瘟不常見,確實死了不少肉豬。可如今過去一年了,豬肉價格依然高高在上、巋然不動,這就有點不正常了。
現在飼料喂養的的肉豬,出欄周期早就從一年縮短為一季,即三、四個月。即便有豬瘟,其影響也應該只有一到兩個周期,豬瘟過去后就應該恢復正常??墒且荒赀^去了,豬肉價格并不見下降。還怪豬瘟嗎?
今年春季確實又聽到有豬瘟的聲音,但聲音微弱,只是局部的,影響并不大。豬肉供應早應該恢復去年漲價前的水平才對,可是偏偏沒有。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不妨稍稍回顧一下我國養豬業的概況。
2017年中國豬肉產量為5353萬噸, 消費量為5494萬噸, 共進口豬肉122萬噸, 另從美國進口17萬噸。2017年我國進口種豬11000多頭, 美系、法系和加系種豬占我國進口份額較大, 具體美國進口5600多頭, 占進口總量的50.2%, 總體看種豬進口量不大。(來自百度百科詞條)
“2018年全年豬肉產量5404萬噸,下降0.9%,2019年期間能繁母豬存欄量繼續下滑,生產績效邊際效應遞減,預計2019年豬肉產量將下降6.7%。2010-2018年,我國生豬出欄量保持在6.6億頭以上。2019年上半年生豬出欄量31346萬頭,同比下降6.2%(本節數據來自網文《2019年中國養豬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分析》)”。
迄今為止,我國養豬業市場份額基本還是散戶為主,規模企業為輔。近三年市場總規模如下:
按國家統計局數字,2017年我國生豬存欄43325萬頭,同比下降0.4%;出欄6.9億頭,同比上升0.5%。豬肉產量5340萬噸,增長0.8%;2018年全國生豬存欄42817萬頭,比上年下降3.0%;生豬出欄69382萬頭,下降1.2%; 2019年,生豬出欄54419萬頭,同比下跌21.6%,年末生豬存欄31041萬頭,同比下跌27.5%。2019年豬肉產量4255萬噸,下降21.3%。這造成2019年豬肉價格上漲42.5%。
數據表明,豬肉減少的幅度遠低于價格上漲的幅度,后者是前者的兩倍多。也就是市場價格做出了過度反應。是誰炒高了價格?下面有詳細解釋。
根據公告顯示,2018年九大上市豬企(溫氏、牧原、正邦、雛鷹、天邦、天康、羅牛山、龍大肉食、金新農)共出欄4476.3萬頭,占據了6.45%的市場份額。而2017年,這九大企業共出欄3442.46萬頭生豬,占據了4.9%的市場份額。
請看2018、2019兩年的養豬業市場20強排行:
【截圖】
2019年20強(22個企業)減少到6208萬頭,減少了9.37%(信息來源:豬業高層交流論壇)。這表明雖然養豬大戶2019年的出欄數也是下降,但幅度遠小于總體下降水平。生豬市場散戶還占據絕大多數份額。
豬肉暴漲催生豬企大富
因為豬肉的暴漲,各大養豬企業利潤大幅上升。據上市公司2020年中期業績公告,生豬養殖行業風光無限,甚至有養豬企業半年業績暴漲70倍!
牧原股份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為210.33億元,同比增長193.7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07.84億元,同比增長7026.08%。牧原也因此財富暴增,一舉超過溫氏成為新的行業老大。
原養豬龍頭溫氏股份和新希望的凈利潤也穩步增長。7月13日,溫氏股份公告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0億元至42.5億元,同比增長189.24%至207.32%;同日,新希望公告預計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1.5 -32億元,同比增長101.68%-104.88%。
這就是說,因為豬瘟豬肉價格暴漲,養豬大戶們利潤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牧原股份同比增長更是達到驚人的7026.08%!這說明什么問題?
去年豬價暴漲前的生豬售價,2017年在14.2元/公斤左右,2018年在14.84元/公斤左右,有地域和季節差異(來源:豬價格網http://www.zhujiage.com.cn/)。這基本是8月份非洲豬瘟發生前的狀態。
2019年下半年生豬和豬肉暴漲。肉豬價格高達36元/公斤(我家年底買的就是18元/斤),豬肉價格則是56元/公斤,這是整豬銷售價。
如果按18元每斤的豬價收進,我們屠宰銷售豬肉能賺多少。一般的肥豬出肉率能達到70%左右,也有80%的。出肉率在0.6-0.8之間。年豬一般較肥,我們按0.75計算。
一頭200斤的豬,活豬收購價200x18=3600元。屠宰售肉150x28=4200元。每頭有600元的毛利,毛利率16.7%。這筆毛利包括活豬和豬肉的運費、屠宰費等。也就是說600要運輸者、屠宰者、豬肉零售共同分擔。毛利率16.7%算是正常情況。
而養豬企業則不同,每斤活豬售價從8元左右到18左右,凈漲10元。顯然其它方面的因素不可能有這么大漲幅,所以養豬大戶們都賺得盆滿缽滿,甚至一夜暴富。
這輪豬肉暴漲,養豬企業是最大的贏家。相對于散戶,他們更有養豬技術,尤其是防疫技術。即便有豬瘟,他們也更容易防范。
從兩方面的數據我們可以說,去年的豬價暴漲,主要是養豬企業推動的:
一、生豬的出欄數減少比率(21.3%)遠低于豬價上漲率(42.5%);
二、養豬企業的獲利遠大于企業屠宰獲利,養豬20強全都獲利豐厚。
為什么是這樣?因為互聯網巨頭和地產商大亨進入了。豬瘟只是個由頭或契機,養豬大戶借此炒作才是實質。去年若沖就曾懷疑,所謂非洲豬瘟可能就有人為因素。
地產大鱷進軍養豬業,可能是豬價暴漲不跌的原因
四月份有消息說地產龍頭萬科也要進軍養豬業,這已不是第一個進入養豬業的地產大鱷。習慣于地產大資本炒作的地產商,顯然是看中了養豬業這快巨大的蛋糕。而到前年為止,由于養豬業市場太大太分散,一般的資本撬不動,即便是外資也不敢輕舉妄動,所以基本是一塊處女地。這就是豬肉價格一直比較穩定的原因。即使受養豬周期的影響,價格波動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萬科、萬達、碧桂園、恒大等地產界大佬們紛紛養豬,說明這個行業利潤可觀。
恒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表示,恒大投資3億首批援建的200個農牧業產業化基地,其中就包括110個養殖基地。
7月31日,新希望發布公告:
“繼續加大在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建設 17 個生豬養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為537,131.58 萬元。”川企“一哥” 劉永好半年猛“砸”200億。
【截圖】大資本進入養豬業時間表
由此可見,早在豬肉價格飛漲以前,養豬業就有大資本進入了。看了這個表,我們或可以理解,2019年豬肉暴漲有其必然性。任何一個行業,一旦有大資本進入,必將掀起血雨腥風。
尤其是靠燒錢起家的互聯網巨頭,和將房價炒到天上去了的地產大亨們,更是胃口大著呢。
原本中國的養豬業是家庭式散戶的天下,后來出現了養豬專業戶,再發展成養豬企業,又壯大成龍頭企業。
養豬企業大致可分為三種模式,一是以飼料帶動養豬的劉永好;二是 “公司+農戶”合作式養殖模式的溫氏股份;三是“自繁自養一體化”養殖模式的牧原股份。據說后者開創的“輪回二元育種體系”養殖的二元豬,具備肉、種兼用的特點,在能繁母豬缺乏的情況下,公司可直接從商品豬中挑選二元母豬進行留種。牧原股份稱,其銷售的商品豬中二元豬占比在95%以上。半年賣了600多萬頭豬。正是靠著二元豬, 2019年豬瘟年牧原股份的總市值首次超過溫氏股份。
如果說,以上養豬企業還是遵循養豬生產規律的,那么網易、阿里巴巴、京東這些互聯網大佬以及萬科、萬達、碧桂園、恒大等地產大亨可能完全不安常理出牌。他們慣于大資本運作,胃口也大。從此,這個行業還會太平嗎?
沒有大資本進入前,我們并不缺豬肉,反倒可以大口吃肉。從養殖模式來說,如果你有選擇權,你是喜歡吃散養的豬肉,還是大養豬場出產的豬肉?恐怕喜歡前者的更多。
豬肉價格誰說了算?
2018年3月份中美豬肉平均價差12.4元/公斤,國內豬肉高于美豬肉價格均幅121%,中美活豬平均價差3.02元/公斤,國內豬價高于美豬價均幅34%。
看到這組數據,你是不是非常驚訝?想不到中國的豬肉價格比美國高這么多!而且肉價比豬價高的幅度驚人!各位,這還是去年豬價翻番以前!
中國的豬肉價格為何如此高?
在全球十大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名單中,來自中國的萬洲國際、雨潤集團、溫氏食品集團占了3席,其中萬州國際以生豬年屠宰量5180萬頭排名全球第一。
萬洲國際可能知道的還不多,可是雙匯卻無人不曉。萬洲國際即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014年1月21日,雙匯國際宣布更改公司名稱為萬洲國際有限公司。從那時起,它已經不是中國公司了。雨潤集團也有外資入駐。
知道了豬肉市場操縱在外資手里這一事實,就能理解為什么豬肉價格飛漲而不跌了。
“養豬大王”秦英林曾說,養豬市場就像一個金字塔,散戶雖多但處在金字塔底部,他們對于生豬的存欄量及實時豬肉價格走勢難以把握,所以帶有較大的盲目性。
我們把這段話翻譯一下,就是養豬市場中散戶份額雖大,但把控市場價格的是那些金字塔尖上的大資本。這好比股市,雖然散戶資金總量更大,但興風作浪、超控股價的總是大戶。散戶只有跟風、搭便車的份。
豬肉價格到底是屠宰終端決定的,還是養豬大戶決定的?以現在中國的行業資本結構,恐怕兩者都有,而在地產大亨進駐之前,恐怕是屠宰供應巨頭掌控這豬肉價格。
如今投資顧問們也在研究養豬市場,他們盯著與國際接軌呢。以后還會搞出什么花樣,價格又會漲到什么程度,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從此中國的老百姓想買便宜豬肉,怕是奢望了。
(本文圖表均來自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
張若沖2020.8.3.草稿8.7.修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