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一點理解
20200616
這篇小文章,純粹向廣大網友請教或者說商榷,也只是我的不成熟的看法——真的是不成熟的看法,不是謙虛——,請大家批評,也請大家思考這個問題。
幾年來,我想到了貨幣發行問題,認為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主權問題。誰掌握了發行權,誰就掌握了這個國家的經濟主導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那么,貨幣發行權,決定著經濟基礎,至少是經濟基礎的關鍵支柱,間接決定著上層建筑。
貨幣發行權,就是指決定貨幣發行數量、發行方式、發行對象、發行領域(行業)、各領域(行業)發行比例、發行時機的權利。
發行數量,不難理解,就是發行貨幣的總數量。
發行方式,就是撥款、貸款等方式。撥款不用還,而貸款要還本息;預訂產品,或許也是一種貨幣發行方式,似可以歸為貸款類,無非是我向你這個企業定貨,你用我的錢所生產的產品要以談好的價格,優先供應給我,在未完成對我的供應之前,不能到自由市場上出售。
發行對象,區分為發行給全民所有制國營企業(即撥款方式發行,是否可以認為,這就是基礎貨幣?),還是發行給私有企業(即貸款方式發行,是否這就是衍生貨幣?),發行對象應該不可能是外資企業。
發行領域(行業),是指貨幣發行的經濟行業,比如重工業、軍工業、電子業、石油業、鋼鐵業,或者房地產、教育業、醫療業、娛樂業之類,發行給前者,就必然推動尖端工業的發展;發行給后者,就是發展第三產業。
發行比例,就是各行業所得到的貨幣量所構成的比例,這涉及到各行業的配套,不能有的行業產量過多,有的產業產量過少,導致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一些產品浪費,一些產品不足。
發行時機,是指何時對何行業發行貨幣,對經濟發展最為有利。我意識到有這個發行時機問題,但是,我還沒有想透,還說不太清楚。
我覺得,提到貨幣發行時,很多文章講到流動性,即市場上流動貨幣的總量,講到增加流動性以刺激經濟,美國的所謂量化 寬松就是這個意思。但是,我幾乎沒有看到誰的文章提到(可能我有井蛙之嫌),這些貨幣,是如何到市場上去的,很多朋友也都跟著忽略了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其實就是忽略了貨幣發行方式(撥款、貸款)、發行對象和領域等關鍵問題,這是很不應該的。
貨幣發行,就是從銀行到市場上的過程,我理解主要有兩個渠道,一個是貸款,一個是撥款;訂貨可以視為貸款。所謂貸款,就是企業或個人,從銀行借錢,然后,到期還錢并付息;訂貨,可以視為以產品頂替還款。而撥款,是不用還的,也不用付息,但是要專款專用,比如用于生產石油的錢,不能用來搞房地產,不能用來發獎金,到時候把使用這些錢所研究生產的成果、產品,交給國家、由國家支配即可。
比如,人民政府把錢撥給了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用來研究生產“兩彈一星”等尖端工業產品,那么,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領導、科研人員、工人,經過一段時間,付出艱辛努力,用這些錢開采、冶煉、研究、制造出了最終的原子彈、衛星、青蒿素、結晶牛胰島素、大飛機、輪船、槍炮、石油等等輕重工業基礎和產品,當然,也用這些錢購買生活用品。這些基礎和產品,就是撥款所追求的成果。國家是不需要這些企業事業單位上繳利潤的,也不需要歸還本金。國家、人民,并不因為這些國營企業事業單位白花了人民的錢,而有什么損失,相反,還有重大收獲,就是這些先進的工業成就,就是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
講到這里,應該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那些發行給國營企業、不用歸還的貨幣,最終去了哪里?是不是都沉淀在市場里了?不是。因為國營企業要用這些撥款采購原料,其價格由國家根據勞動價值規律來確定,這些錢自然又去了另外一家下游的國營企業。這意味著,這些錢,實際上又回到了國家(就是貨幣發行者)手中,即貨幣在發揮交易媒介、價值尺度功能之后,又被國家回收了,不再在市場上流通,不屬于所謂流動性。
國營企業,也會用這些錢,向私有企業或個體戶采購原料和生活用品,那么,這些錢就真的流向了私人,即所謂有流向了“自由市場”。私人和私企得到這些錢之后,可能就保存在自己包里,或者存在銀行里。這部分錢,是國家銀行未能回收的錢,就是沉淀在市場上的錢,大約就是所謂流動性。
私人或者私有企業,可以用這些錢,到市場上大量采購,這些采購行動,當然處于國家計劃之外。這種采購,實際上可能導致物價上漲。而國營企業的撥款,因為專款專用,即使發行貨幣稍多,也不會導致物價上漲,但可能會錢花不出去,實際上沒有什么不良后果,無非是下步修正經濟計劃而已。
講到這里,我們對所謂“通貨膨脹”應該有新的認識,所謂通貨膨脹,發行貨幣過多,只是原因之一,屬于表面原因;發行對象、發行領域很可能是決定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如果公有制經濟比例足夠大,即使撥款過多,由于專款專用,也由于相關原材料由國家定價,所以,只可能錢花不出去,不可能造成物價上漲。如果私有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例過大,則貨幣流向私有經濟的比例就越大,這些私有經濟掌握大量貨幣,過度采購甚至炒作行為可能發生,導致自由市場上的物價上漲,即通貨膨脹。
公有制社會,有足夠的國營企業、完善的供銷體系、種類豐富質量過硬的產品,以合理的價格、向市場出售產品,來回收自己發行的貨幣,其貨幣信用才能有保證的。私有制社會,因為沒有國營企業,所有企業都是私營的,國家(貨幣發行者)不向社會提供任何產品來回收自己發行的貨幣,所以,私有制國家的貨幣,雖然也充當了交易媒體,基本上都是沒有信用的,必然是不斷貶值的。
發行貨幣,是調動社會人力、物力資源、組織大工業生產的關鍵手段,是政權的關鍵權力。撥款,是發展重點工業的重要手段,是貸款無法取代的。
貸款,我感覺只能給私有企業和個體戶,可以由其提供產品方式還款,也可以要求其按期歸還本息。
那么,從金融或者說貨幣發行的角度看,可不可以認為,享受撥款的企業事業所構成的經濟,就是計劃經濟;而享受貸款的私有企業、個體戶所構成的經濟,就是市場經濟,當然,私有企業、個體戶,也可以不貸款,但仍然屬于市場經濟體,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產品有一定的議價權。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我認為,還真是互補的。不能一味排斥市場經濟,更不能有“割資本主義尾巴”這種形左實右的行為。不過,計劃經濟必須占據主導地位,這樣才能政權才能領導工農業發展和重大建設,充分調動社會資源,發展尖端工業、構建獨立完備的工業體系,貨幣信用才能得到保證。但是,由于中國現階段還有大量小生產者,基本生活物資,如果沒有小生產者的生產供應,則群眾生活會受到影響。毛主席說,農村的老大娘到集市上賣雞蛋,你能不讓她賣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