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當代中國需要什么樣的政治經濟學?

池艷慧 · 2020-06-04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當代中國不需要那種脫離了歷史唯物主義科學指導、脫離社會主義本質、脫離中國基本國情而照搬外國經濟理論炮制的“教條”政治經濟學,不需要把那種似是而非的社會主義理論觀點與外國市場經濟理論進行瞎拼亂湊的“洋奴”政治經濟學,不需要那種以解釋國家領導人講話和國家經濟政策為主要內容的“附庸”政治經濟學,不需要那種用數學公式為財團大亨和經濟人們預測能掙多少錢財的“錢眼”政治經濟學

  當代中國需要什么樣的政治經濟學?

  池艷慧*

  

  內容提要:當代中國不需要那種脫離了歷史唯物主義科學指導、脫離社會主義本質、脫離中國基本國情而照搬外國經濟理論炮制的“教條”政治經濟學,不需要把那種似是而非的社會主義理論觀點與外國市場經濟理論進行瞎拼亂湊的“洋奴”政治經濟學,不需要那種以解釋國家領導人講話和國家經濟政策為主要內容的“附庸”政治經濟學,不需要那種用數學公式為財團大亨和經濟人們預測能掙多少錢財的“錢眼”政治經濟學,而是需要用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為理論根基,在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本質和中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創立的 “以經世濟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目標為己任” 的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關鍵詞:二維歷史唯物主義  社會主義本質  中國基本國情  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一、四要四不要

  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共產主義目標的核心理論,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制定領導政策、實施領導措施的理論依據,更是中國共產黨人凝聚人心、共謀發展的理論旗幟。由此決定了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就是“四要四不要”:

  一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本理念和基本研究方法而創立的政治經濟學,不要那種脫離了歷史唯物主義科學指導、脫離社會主義本質、脫離中國基本國情而照搬外國經濟理論炮制的“教條”政治經濟學;

  二要在歷史唯物主義科學理論指導下,在科學認識了社會主義本質、科學認識了中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而創立的雄宏的、科學的、自信的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要那種拋開歷史唯物主義指導,把似是而非的“社會主義”理論觀點與外國市場經濟理論進行瞎拼亂湊的“洋奴”政治經濟學;

  三要在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而形成科學嚴謹、給人民以堅定信念、強大解釋力和指導力的政治經濟學,不要那種以解釋國家領導人講話、解釋國家經濟政策為主要內容的“御用”政治經濟學;

  四要那種以經世濟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產主義奮斗目標為己任,能科學揭示經濟規律、政治規律、文化規律以及三者互動規律的政治經濟學,不要西方那種脫離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用數學公式為財團大亨們預測能掙多少錢財的“錢眼”政治經濟學;

  二、三個問題

  在上述“四要四不要” 中,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社會主義本質問題和中國基本國情問題始終是研究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和兩個最基本的邏輯起點。

  1、歷史唯物主義發展問題。

  雄宏的、科學的、自信的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既然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為研究方法的,那么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發展問題就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至關重要的首要問題。馬克思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是劃時代的,它從根本上把人們對社會發展歸結于神秘力量精神支配或英唯人物意志支配等各種唯心主義的認識觀中解脫出來,把社會歷史發展的內在動因第一次安置在真正的物質基礎之上,為人們開始探索復雜多變、樸溯離迷的人類社會運動規律提供了科學方法,為人們開始以科學般地完整嚴密地研究社會運動提供了科學工具。列寧指出:“物質利益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整個世界觀的基礎。”1初創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把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都看成是“利益”關系,是以“利益” 為單一邏輯關系的歷史唯物主義,以至當初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過程中,把貨幣關系、商品關系、市場經濟、勞動價值論統統看成是資本主義“利益”經濟關系,統統納入“資本主義” 范疇,同時作為構建商品經濟的一系列規律和范疇的剩余價值規律也被關進“資本主義” 的牢籠里,所以馬克思當初所設想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取消了貨幣關系、取消了商品關系、取消了市場關系、沒有剩余價值規律的社會。然而在二十世紀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運動中,先后有蘇聯、中國等許多國家建成了社會主義制度。同時人們也看到了一系列不爭的亊實:這些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并不是馬克思當初設想的“社會物質生產力高度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成為物質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桎梏” 的情況下建立的,而是在社會物質生產力十分落后、資本主義關系剛剛萌芽、封建經濟關系還占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建立的;同時無論是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還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商品經濟關系不但未被消滅,而且還得到了迅猛發展;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開始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也是在“計劃” 與“市場” 之間的非此及彼的搖擺中進行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在世界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在商品經濟這個基礎上,既聳立著資本主義社會也建立著社會主義社會,商品經濟是當今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共同依賴的經濟形態。在這些重大問題面前,許多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者、理論者和建設者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

  上述社會主義運動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又是重大的實踐問題。這些問題無疑說明:以“利益” 為單一邏輯的一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存在著時代局限性,對社會主義運動中遇到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的解釋力在降低。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理論,科學的理論都是一定時代的科學理論,都是需要按照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科學的理論如果不發展,就變成落后于時代的教條了。要令人信服地科學解釋和解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遇到的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必須發展,必須將單一“利益”維度的歷史唯物主義發展成為“利益” 與“生產力” 雙維度的歷史唯物主義。

  然而要把単一“利益”維度的歷史唯物主義發展成為“利益” 與“生產力” 二維度的歷史唯物主義,必須首先認識“兩重經濟關系原理”和“社會成員二重主體性原理。”

  生產關系包含的兩種不同本質的經濟關系。本文把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形成的不以一定利益意志為轉移的、由人的勞動進行人與自然物質轉換與不同勞動相互交換相統一的、以生產力積累為發展的、并反映生產力本性的經濟關系稱為生產力經濟形態。主要內容包括一定的生產力、相應的分工協作和不同勞動的交換關系;把一定社會利益主體按自己利益需要而選擇確立的一定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的、以反映利益本性的經濟關系稱之為利益經濟形態。主要內容包括所有制關系和分配關系。

  其實生產關系包含的兩種不同本質的經濟關系并不是今天才發現的,我們的先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季氏將伐顓臾》中指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資本論》講到:“商品生產按自己本身內在的規律越是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生產,商品生產的所有權也就越是轉變為資本主義的占有規律。”2后來斯大林在《論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指出的“不能把商品生產與資本主義生產混為一談。這是兩種不同的東西。”3等等語境都包含兩種不同本質的經濟關系。人類社會經濟就是在生產力經濟形態和利益經濟形態這兩種不同本質的經濟關系運動中發展的,從生產力經濟形態發展看:人類社會經歷了原始經濟、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從利益經濟形態看:人類社會經歷了原始社會經濟形態、奴隸社會經濟形態、封建社會經濟形態、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態和社會主義社會經濟形態,將來還要經歷共產主義社會經濟形態。

  既然人們在進行的各種經濟活動中相互之間形成了兩種不同本質的經濟關系,那么每位社會成員也就是這兩種經濟關系的活動成 員,既要參與利益經濟形態的經濟活動,又要參與生產力經濟形態的經濟活動。在參與這兩種經濟關系的經濟活動中,每位社會成員又與這兩種經濟關系形成了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一定的社會成員是認識和駕馭這兩種經濟關系的主體,而這兩種經濟關系就是被一定的社會成員是認識和駕馭的客體。為了明確認定這兩種不同本質的主體,筆者把認識和駕馭生產力經濟形態的主體稱為生產力經濟主體,把認識和駕馭利益經濟形態的主體稱為利益經濟主體。每一位社會成員既是生產力經濟主體又是利益經濟主體,這就是社會成員二重主體性。

  將“兩重經濟關系原理”和“社會成員二重主體性原理”嵌入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中,就成為“利益” 與“生產力” 二維度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了。

  二維范式歷史唯物主義運動邏輯示意圖

  0.jpg

  這個原理簡要表述如下:

  人與自然界的物質轉換關系形成了一定的生產力,而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著人的勞動分工,勞動分工形態決定著不同勞動交換方式,生產力與交換方式相統一形成生產力經濟形態;生產力經濟形態產生相應的生產力經濟主體,生產力經濟主體經過社會成員二重主體性相互轉換,成為利益經濟主體;利益經濟主體中上升為統治地位的階級(或集團)轉換為社會經濟主體,并同時成為相應的社會文化主體和社會政治主體,三者的統一又成為一定的社會主體;一定的社會主體又能動自主地選擇和確立適合自己經濟利益、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發展需要的社會經濟形態、社會文化形態和社會政治形態相統一的社會形態。

  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與一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相比較,既有一脈相承的世界觀又有相互區

  別的方法論。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分為三個不同本質的運動段:一是從一定水平的生產力發展到相應的生產力經濟主體形成的運動段。由于這一運動段不反映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本性,只反映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生產力本性,所以稱之為生產力本性運動段;二是從利益經濟主體到相應社會形態的運動段。由于這一運動段不反映生產力本性,只反映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因而稱之為利益本性運動段;三是從生產力經濟主體到利益經濟主體的運動段,內容就是社會成員二重性主體轉換關系,因而稱之為社會成員二重性主體轉換運動段。生產力經濟形態和利益經濟形態是二維范式歷史唯物主義的兩個基本維度,社會成員二重性主體轉換關系是生產力經濟形態和利益經濟形態運動的交匯維度,所以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具有三維運動脈絡。一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是從單一的“利益” 維度分析人類社會問題的,這是混淆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區別的重要原因。而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是從“利益” 和“生產力” 兩個維度分析人類社會問題的。也就是說,分析國家一定時代的社會狀況,不僅要從“利益” 維度去分析,還應從“生產力” 維度去分析, 每一個國家時代主體的利益訴求都是一定經濟結構的利益訴求,而不是超越經濟結構的利益訴求。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仍然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為基礎,以一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為依托起點進行研究的,特別是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經典著作中到處都能找到兩種經濟關系的語境,這些語境為歷史唯物主義從一維范式向二維范式發展奠定了基礎。馬恩兩位導師既是一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創立者,又是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啟蒙者,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發展。

  2,社會主義本質問題

  社會主義本質問題,或者說“什么是社會主義”問題,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躲不開、繞不轉、必須正確回答的基本問題。這個問題直接決定著社會經濟為誰建設?中國共產黨為誰執政?社會文化為誰發展?司法為誰法治?國家政府為誰駕馭經濟規律?社會民主為誰服務?社會提倡誰的價值觀?社會制度保障誰的利益?等等問題。所以,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本質問題是研究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進行頂層設計的根據。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本質就是事物固有的內在規定性,一種事物或一個事物只有具備了這個本質的規律性,才能成為這個事物。社會主義也有質的規定性,這種質的規定性是社會主義固有的、不可改變的東西,是能夠與資本主義、共產主義以及人類發展歷史上的任何形態的社會都能區別開來的依據。自《共產黨宣言》的發表以來,許多社會主義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理論家都對社會主義本質進行了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見解,其中對社會主義運動影響比較大的有以下幾種:

  在《共產黨宣言》發表的前一年,即1847年2月,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指出:

  “共產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學說”4。

  列寧在《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起草提綱中提出:“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秩序+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等等+ =總和=社會主義。”5列寧的社會主義本質論并沒有完全觸及到社會主義本質。

  在二十世紀社會主義運動的初期,社會主義運動的理論家把社會主義概括為“是生產資料公有,消滅剝削,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6其實這是社會主義特征,用特征代替本質了,兩者混淆,本質轉稼了。

  中國進行改革開放以來,又把社會主義的本質概括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7其實這一認識并不是社會主義本質,而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所決定的社會主義任務。用任務代替本質,也出現了本質轉稼問題,把屬于“利益” 范疇的本質轉嫁到“生產力” 范疇。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經濟建設任務雖然是社會主義發展的頭等大亊,但頭等大亊也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頭等大亊決不應該超越本質,代替本質。本質就是本質,本質具有唯一性,但它決定的特征和任務卻具有多樣性。

  把本質轉稼到特征,或轉稼到任務,都能導致人們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發生異化,形成似是而非的理論觀點,這些理論問題是由于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者局限于一維度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而形成的。似是而非的理論觀點是經不起科學推敲的,也是不能構建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大廈的。準確定位社會主義本質的范疇,準確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的內涵,只有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

  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是“利益” 和“生產力” 兩個維度。社會主義本質并不是“生產力”范疇,而是“利益”范疇。恩格斯提出的“共產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學說” 是立足于“利益” 范疇得出的結論。結論中的“無產階級”指的是由產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條件下所產生的、自己沒有任何生產資料、必須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才能維持生存的工人階級,是“十九世紀的勞動階級”。勞動階級就是依靠自己勞動獲取生活資料的階級,不僅包括無產階級,而且還包括《共產黨宣言》所指出的“小工業家、小商人、手工業者、農民。”這就充分說明:社會主義的社會利益主體不僅僅是無產階級,而是包括無產階級(即工人階級)在內的整個勞動階級。這就需要我們從整個勞動階級來研究社會主義本質論。

  綜合上述認識,社會主義本質就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社會主義就是以包括無產階級在內的整個勞動階級為社會利益主體并被一定社會制度所反映或表現的利益關系。簡言之:社會主義本質就是勞動階級利益關系,社會主義就是勞動階級的利益體現方式和全面發展方。在馬克思中國化的過程中,毛澤東主席言簡意賅地將其概括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思想的唯一精髓。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都是根據勞動階級利益需求而確立的,社會主義一切建設和發展任務都是為勞動階級全面發展而進行的,勞動階級利益關系是社會主義制度進行頂層設計的基本依據。勞動階級是社會主義國家當家做主的階級,與一切腐敗分子、剝削分子以及一切破壞和背叛勞動階級利益的分子的關系是階級斗爭關系,社會主義就是一個階級斗爭的社會。

  需要說明的是從過去社會走出來的勞動階級還是一個天然的、粗糙的、渙散的勞動階級。這樣的勞動階級和它所承載的利益關系是不能直接成為社會主義本質的,只能是誕生社會主義本質的胚胎。要成為社會主義主體階級,這個階級必須由自在階級轉變為自為階級,必須能夠自主地產生能夠組織階級力量并能夠代表階級利益進行活動的政黨,必須能夠自覺實現個人利益向共同利益關系的轉變。這一點已被社會主義運動實踐所證明。

  勞動階級利益關系作為社會主義本質,無論社會主義運動是處于革命階段還是處于建設發展階段,都是在勞動階級利益關系主導下進行的,勞動階級利益關系始終是貫穿于整個社會主義運動的主線。共產主義是消滅了階級、生產力高度發展、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產品進行按需分配的社會,但這些東西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由勞動者生產的,是社會主義時代的勞動階級給奠定的。所以,在社會主義社會時代,只有勞動階級成為統治階級,才能實現每個勞動者與勞動對象有效結合,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才能不斷消滅階級對立,才能為共產主義社會時代的全體社會成員的全面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社會主義是勞動階級統治的社會,社會主義的“以人為本”還不是以全體社會成員意義上的“人”為本,而是以勞動階級的“人”為本,勞動階級才是社會主義真正的“本”。

  3,中國的基本國情問題

  中國國情是中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依賴的基礎,又是制定社會發展目標的基本依據。顧名思義,國情就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的主要情況。國情又分基本國情和一般國情。根據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所謂基本國情就是一個國家在某一時期或某一時間的生產力經濟形態發展所處的基本狀態。

  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理論認為:從原始經濟發展到自然經濟、再從自然經濟發展到商品經濟,這是生產力經濟形態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規律。根據這一規律,從歷史縱向發展看,當前我們中國的生產力經濟形態發展正處于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度階段;從歷史橫向斷面看,當前我們中國的生產力經濟形態正處于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并存狀態。“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度,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并存”,這是當前我們中國的基本國情。

  自給自足規律是自然經濟主導規律,農業是自然經濟的基礎產業,簡單再生產是自然經濟的主要再生產方式。我國的自然經濟仍然主要分布在農業領域和廣大農村地區,也分布在傳統手工業領域。也就是說,我國那些社會經濟發展緩慢、“三農” 問題比較突出的地區,農業自身至今進行著年復一年的簡單再生產,大部分農民出售的農產品大部分是在自給自足規律主導下進行的是品種調劑性簡單商品交換,其收益只能維系農業簡單再生產,對社會生產力根本就形不成基本投入,更無法通過市場交換吸納更多的經濟資源進行擴大再生產。傳統農業與簡單商品交換的內在統一,在自給自足規律和簡單再生產規律主導下,形成了自然經濟相對獨立的運動機理。農業既是自然經濟的基礎產業又是主導產業,但在商品經濟時代,雖然農業也是基礎產業,然而形成商品經濟的主導產業卻是現代工業。自然經濟的農業要轉變為商品經濟的農業,只有在現代工業反哺下,與現代工業經過互動循交融后,剩余價值規律和擴大再生產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主導規律,傳統農業轉化為現代農業,現代農業與現代工業形成商品經濟的運動機理,農業經濟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品經濟。中國要由現在的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并存狀態走向全面的商品經濟發展,還需要相當的生產力積累。

  基本國情是唯一的,一般國情是多樣的,基本國情決定一般國情。“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度,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并存” 這是中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其它諸如“半封建半殖地”, “幾億人口,幾億農民”,“ 由農業國正向工業國轉變”,“ 三農問題”,“ 城鄉二元結構”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以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等等一切國情都是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度,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并存” 這一基本國情派生出來的一般國情。基本國情不僅決定了我國經濟領域的二元結構,而且還決定了我國廣大民眾的政治意識、思想觀念、倫理道德、社會心理行為無不帶有“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二元結構的雙重特征。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二元結構的基礎上,我國雖然建立著社會主義制度的主流,但也在不斷滋生著封建主義的腐敗殘余,而且還涌動著資本主義的思潮,由此也決定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正處于十分脆弱時期,隨時都會受到其它社會制度的侵害,加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建設和政治制度建設是保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當務之急。

  令人遺憾的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政治經濟學理論脫離開中國的基本國情,研究重點卻放在了市場經濟,而對市場經濟的母體——商品經濟的研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對我國還存在的自然經濟及其主導規律和發展規律的研究幾近為零。許多理論工作者在套用西方經濟學相關理論研究中國國情的時候,往往忽視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這些發達國家的自然經濟發展時代早已結束了,他們的經濟理論都是以商品經濟為研究對象的,幾乎都不涉及自然經濟理論研究問題。所以,簡單地套用西方相關經濟學研究中國國情時,很難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我們應該睜開眼看到:自然經濟是我國明擺的一個問題,一個“市場經濟體制”是包打不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天下的。

  三、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結構脈絡問題

  二維范式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三個運動段,決定了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整體結構應該是由三個維度的邏輯脈絡構成的。

  一是在生產力經濟形態維度的經濟脈絡中,應該緊緊依據“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度,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并存” 這一基本國情為理論邏輯起點,運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科學認識勞動力結構、勞動價值論、勞動工具、勞動對象、貨幣金融、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等范疇以及這些經濟范疇的主導規律;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面臨的城鄉二元結構問題、農村城鎮化問題、三農問題、糧食生產與安全、市場經濟等問題,只有放置于生產力經濟形態維度內才能得以科學認識。

  二是在利益經濟形態維度的經濟脈絡中,應該緊緊圍繞“勞動階級利益關系” 這一社會主義本質,運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科學研究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按勞分配結構、國家經濟管理等基本制度經濟的頂層設計問題。建國初期,我國從前蘇聯照搬照抄的政治經濟學就是單一“利益” 維度的理論,前半部分是資本主義,后半部分是社會主義,它所揭示的商品經濟發展規律是在“資本主義” 范疇內進行的,最終不是適合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經濟學。在今天,還有的理論工作者仍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 對立起來,竟不可思議地把“社會主義要不要市場經濟” 發展成了“市場經濟要不要社會主義” ,把市場經濟當成了改革開放的終極目標,把重大的勞動人民利益問題看成了被市場經濟隨意蹂躪的奴役,完全背離了社會主義本質。利益陣地是客觀存在的,不讓勞動人民去占領,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勢力必然要去占領。

  三是在生產力經濟形態維度和利益經濟形態維度的交匯脈絡中,應該運用社會成員二重主體性原理不僅要科學研究中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社會機理問題,更要科學研究社會主義利益規律駕馭中國的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發展規律問題。近年來,在“自由主義市場經濟” 鼓惑下,許多人對國家管理經濟產生了質疑。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國家是在人們長期的經濟活動中產生的,“經世濟民”是國家的天然職責,理直氣壯地管理社會經濟是國家天經地義的職能。國家管理是超經濟的政治力量,不具備超經濟的政治力量的國家管理是不存在的,也是不能對社會經濟進行有效管理的。在中國,國家不僅要管市場經濟,還要管自然經濟,必須緊緊牽住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的發展規律,使其按照勞動階級的利益要求發進行展。國家不能消滅經濟規律,但能駕馭經濟規律,而且必須駕馭經濟規律。社會主義國家管理具有“利益本性”和“生產力本性”兩重性,一是在利益本性范疇內,強化勞動階級所有制基礎,規范勞動階級內部分配關系,保證按勞分配的公平與效率的統一;二是在生產力本性范疇內,理順經濟發展秩序,組織勞動力量發展生產力,保證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特別在商品經濟范疇內,要緊緊牽制住剩余價值規律的“牛鼻子”,使其馴服地為勞動階級全面發展服務,以解決民生大計。同時,要管得住市場經濟,沒有國家對市場經濟的有效管理,就沒有發展成熟的市場經濟發展,對國家管理社會經濟是不容半點質疑的。近些年來,西方經濟學被引進不少,但這些“經濟學”大多是國家和企業管理經濟活動的技術手段。是介于政治經濟學與社會經濟活動之間的中間環節,但不是政治經濟學,它是永遠代替不了政治經濟學的。可是現在我們卻把這些理論奉若“政治經濟學”的神明,本末倒置了。

  以上就是當代中國所需要的政治經濟學。二維度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是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本質和中國基本國情的理論根基,社會主義本質和中國基本國情是進行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有了這三個方面的科學認識,就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雄宏的、科學的、自信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支持,就能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開辟理論新途徑。

  *池艷慧(1960-),男,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存瑞鎮公務員,現為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主要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資本論》與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思想的融合性研究,兼民俗文化研究。先后到福建師范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國防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東北大學、山東大學、湘潭大學等地多次參加歷史唯物主義哲學全國研討會。

  參考文獻:

  1 《列寧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39頁。

  2 《資本論》第一卷,北京:1975年,人民出版社,第644頁。

  3 《馬列著作選讀》(政治經濟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25頁。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頁。

  5 《簡明政治經濟學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8頁。

  6 《社會主義名詞詞典》,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6頁。

  7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3頁。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5. 到底誰“封建”?
  6.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7.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尹錫悅這樣的奇葩為什么會出現?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7.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8.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9. 樂觀與悲觀,三天一個大翻轉
  10. 元龍:特朗普一示好,主流文人又跪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自拍自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 日韩精品一本中文在线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抖音 | 日韩精品中文天天射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