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資本與信用——與陳老師商榷
作者:吳銘(20200529)
注:類似的文章,我好像寫過。今天,再寫一回。
看了陳元老師關于資本與信用的論述,感覺隔靴搔癢,繞了半天,沒有抓住信用的本質。應朋友之邀,特撰此小文以與陳老師商榷,請批評指正。
陳元老師講的資本的信用,實際是貨幣的信用問題,資本的表現形式、外在形式或者說載體,是貨幣。脫離了貨幣,就沒有資本。資本的信用,就體現在其貨幣的信用上,而不體現在其他什么東西上。貨幣沒有信用,則相應資本也就沒有信用。
這個世界上,按照大魚吃小魚的順序,大致可以區分為金融資本、商業資本、工業資本。我感覺,漢朝的鹽鐵銅專營,就可以視為工業資本。而漢武帝時的貨幣專鑄,可以視為金融資本,當然,是朝庭要壟斷金融資本。常平倉,屬于商業資本,也是朝庭占據壓倒性優勢。漢朝,搞的不是市場經濟,應該大約就是所謂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貨幣的信用如何體現、如何保證?貨幣的信用,就是貨幣的購買力是否穩定甚至是固定。在王朝統治的范圍(王朝所發行的貨幣的流通范圍)之內,一斤鹽,就是一毛錢,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是這樣;一斤大米,就是三毛錢,什么時候都這樣,既不漲價,又不跌價,也不缺貨。這就是貨幣的信用:價穩、貨足。
信用,指的就是貨幣的信用,不是什么資本的信用。信用,不是發誓賭咒!不是以人格擔保,政府的發誓擔保也不行,你要是騙子怎么辦?你這個政府要是騙子政府怎么辦?個人的信用、政府的信用,和貨幣的信用是兩碼事,別混在一起講,也不能類比。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貨幣信用的具體本質和具體規律,認清這個本質,遵守這個規律。
貨幣,可以區分為三類:一是黃金白銀,或者銅,或者大米,布匹,羊之類,就叫原始貨幣吧。二是與黃金白銀掛鉤的紙幣,比如宋朝的交子,清朝山西票號的銀票,還有布雷頓森林體系之下的美元、英鎊、馬克等,注意是是布雷頓森林體系之下的這些貨幣,因為,有布雷頓森林條約規定,這些貨幣都與黃金掛鉤,本質上就是“金票”,與山西票號的銀票,本質上是一回事,就叫舊貨幣吧。三是與商品實物掛鉤的紙幣,比如今天的紙幣,就叫新貨幣吧。
第一種貨幣,原始貨幣,因為其本身就是商品,有使用價值。所以,不存在信用問題,不需要誰來保證這些貨幣的信用。
第二種貨幣,舊幣,本質都是銀票。這就需要貨幣的發行方,必須確保足額、方便地兌換,發行方必須有足夠的黃金白銀儲備。不然,就出現擠兌,破壞信用,導致貨幣崩潰。美元于1970年代初宣告與黃金脫鉤,實際就是遇到了擠兌,這意味著美元信用掃地了,即崩潰。現在,為了粉飾“美元是世界貨幣”這個騙局,主流學術界好像在拼命掩蓋美元的這次信用崩潰。
從信用,這個貨幣最關鍵的特點上看,美元不是什么世界貨幣,甚至,也不是美國的貨幣,或者,根本就不是一種貨幣。別怪我說話難聽、違背常識。
漢朝的五銖錢,兼有第一種貨幣和第二種貨幣的性質,非常特殊。需要發行者提供信用保障。
第三貨幣,就是今天全世界最常見的貨幣,我們討論的關鍵問題就是這些貨幣的信用如何保證。就是說,如何保證這種貨幣能夠價穩、貨足。
實際上,這也不是什么難題,已經是中國歷史上常見不鮮的問題,而且解決得相當好。
漢朝發行五銖錢,“銖”,是一種貨幣單位,大約相當于現在的“角”“元”之類,與糧食按斤買賣是一樣的。但是,多少銖才可以購買一斤食糧,卻是人為規定的。這好比是現在的長度基本單位“米”,其長度,是人為規定的,目的在于統一度量衡,方便社會。這個,規定多長是一米就多長是一米,沒有什么關系,只要統一、穩定即可。
比方說,漢朝中央規定,一銖錢,就是一斤米,那么,漢朝中央,為了確保銖的信用,在向臣民們提供銖這種貨幣的同時,必須長期地確保有足夠的大米、穩定的價格向臣民們銷售。
如何確保有足夠的大米(也包括其他商品)、穩定的價格向臣民們出售?
很簡單,漢朝就建立了常平倉、鹽鐵銅專營,就是國有商業和實體生產企業。他們出售的商品,就可以確保遵守朝庭指定的價格。豐收季節,國家拿出所發行的五銖錢,以適當高于市場的價格,采購農民手中的大米。就是說,所發行的五銖錢,交給了國營企業來使用,這樣,農民通過交售大米,就獲得了五銖錢。農民為什么要相信五銖錢的信用?因為朝庭還開辦了鹽鐵銅布等國營商店,那里面的商品價格合適,而且,只能用五銖錢購買,不收其他貨幣。歉收季節,或者市場上缺貨,朝庭再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向市場出售這些大米,而且,也同樣只能用五銖錢購買,不能使用其他貨幣。要說“錨”,大米、鹽鐵銅等國家控制生產和出售的產品,才是五銖錢的“錨”!
在五銖錢的發行方面,要注意發行量,籠統地說,就是根據市場需要發行貨幣。經濟發展了,用于交易的物資多了,就必然需要增加發行貨幣。這個增加發行貨幣的權利,掌握在朝庭手中,由朝庭按照生產情況、交易量情況,以及市場上現有流通的貨幣總量情況,增發貨幣,并交給國營企業使用。所以,貨幣的增發,不是可以隨意量化寬松的。也不能不增發貨幣,那樣不利于商品流通,不利于生產發展。
更關鍵的是發行對向:全民所有制國營企業!讓國營企業使用五銖錢為交易媒介和價值尺度,開展商品交易活動和發展生產,采鹽采礦。這樣,才能確保定價穩定甚至是固定。
這個道理,大約就是《鹽鐵論》所講的道理。
新中國在貨幣與商品的關系方面,我覺得,是完全遵守《鹽鐵論》所體現的規律的。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是新中國更加注重發展公有制生產,二是用勞動價值論確定商品價格。
首先,人民政權完全控制貨幣發行,絕對不允許其他外幣在中國發行,而發行的貨幣都必須交給國營企業事業單位來使用。國營企業事業有沒有義務還回本錢?沒有這個義務。我發行給錢學森、鄧稼先的錢,并不是要你還錢,而是要使用這些錢,調動社會資源,要你用這些資源研制出“兩彈一星”!這就是成果。當兩彈一星成功之后,這些錢,就是你的了;就是“兩彈一星”沒有成功,這些錢也是你的,因為你們努力了,真心努力了,繼續努力吧,直到成功。要不要利潤,當然不要,連本錢也不能要。
私有企業,可以從商業銀行貸款,有可能要利息,而且貸款量不會太大,因為我們要發展公有制嘛,大型的科研并不需要貸款;私有企業,不能是貨幣發行對向。
錢學森鄧稼先拿著這些錢,向誰購買物資?向其他國營企業購買物資,也可以向自由市場采購。那么,國營企業提供物資的價格怎么定?由國家根據勞動價值定,不能高也不能低,也不能變來變去亂漲價,當然,工人階級非常慷慨,一聽說錢學森要東西,免費提供、免費運輸。從自由市場采購物資,價格誰來定?由小商小販們自己定。但這部分物資占比很少,而且,小商販有國營商業這個重大競爭對手,也不能太放肆,這就不影響國家的定價權了。
就是說,國家必須有自己的完備的、遍及全國的采購供銷體系,把絕大部分國營產品采購過來、供銷出去,確保國家按照勞動價值論制定的價格,確保有足夠的商品供應。這是其次。
那么,經濟是什么意思?經濟,就是發展生產、搞各項建設的意思,就是把生產和建設的比例合理化的意思。
足夠的豐富的商品供應,就是社會富裕的意思。要想社會富裕,就得發展生產,要想社會方便高效,就得搞建設,修鐵路、機場、碼頭、電能、醫院、學校,赤腳醫生、愛國衛生運動、消滅傳染病、婦女解放、掃盲、民主管理之類。而搞建設,是需要工農業生產給予支持的,是以工農業生產大發展為基礎的。
足夠的商品,還要以穩定的價格供應,人家生產者為什么要聽命于你的價格?為什么要用穩定的價格向你提供商品?人家不要高額利潤嗎?不要,為什么不要?因為,這些都是國營企業,什么價格國家說得算。當然,也不讓他們吃虧,不是說了嗎?按照勞動價值論確定他們商品的價格。
這樣,生產力提高,生產得越多,產品越豐富,質量越好,功能越強大,則國家就越富裕。所以,國有經濟發展的重點,是生產和建設。當然,這其中必須有科研。這是第三。
如何發展生產、提高建設速度?重點是勞動者,是解放勞動者,比如掃盲、學科學,提高認識能力水平,治病救人,身體健康了,生活能力就強了,移風易俗,婦女解放,參加生產勞動;民主管理,發揮大力的積極性創造性,各盡所能;社會主義教育,思想改造,集體主義,要有整體觀念,顧全大局,不能搞小集體主義,因小失大,等等。
簡單地說,貨幣的信用,就是由我領導下的工農兵學商等勞動者,使用我發行的貨幣,按照我根據勞動價值論確定的價格,在我建立的國營購銷體系上,采購、出售我領導下的工農兵學商生產的商品。再簡單點,就是我的人用我的錢在我的交易平臺上按照我定的價格做各取所需要的公平交易。
這樣,確保信用,必須確保以下四個要素:一是政權必須壟斷貨幣發行權,以便確定合理的發行數量和發行時機,發行對向必須是國營企業事業、發行領域必須是工農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二是必須有一個全國性的政權掌握之下的公有制采購出售體系,私有的商業體系是不接受國家確定的價格的;三是必須有獨立完備、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工農業生產體系,以便源源不斷提供足夠種類、數量、確保質量的商品,而且也接受政權明確的出售價格;四是必須按照勞動價價值論,對所有公有制之下生產、出售的商品給予明確穩定的定價。
還有沒有用其他什么手段確保新幣的信用,或者說確保資本的信用?沒有,一個也沒有。
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四要素中,定價,是靈魂,是關鍵,而確保定價,就必須確保另外三個要素。
有人要回到舊幣時代,提出以黃金為“錨”,建立人民幣的信用。這應該是很荒謬的建議。
我是堅決反對開放市場、引進外資、出口創匯的。因為,這些政策,導致了發行權、定價權完全喪失,導致了公有制主體地位喪失,導致了人民幣成了外幣的代用券,當然,人民政權也喪失了使用人民幣為國內外貿易定價的權力。
我覺得,如果把一個經濟體比作一頭牛,那么,發行權就是牛頭,而發行對向、發行領域,則就是牛鼻子。引進外資、擴大開放之類的政策,意味著中國,把人民幣的發行權讓給了外資,那么,中國經濟這頭牛,就不是中國人的了。要搶回這頭牛,就必須從奪回貨幣發行權這個牛鼻子入手。所以,我支持財政部的“赤字貨幣化”。
當然,光抓住牛鼻子還不夠,還要繼續努力,停止引進外資、擴大開放的荒謬政策,以收復整個發行權;爭取人民幣在對外貿易中的結算權,以奪回這個結算權,為推進中國主導的世界經濟體系準備前提條件。建立國營商業體系,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不再細說了。
最后講一下票證制度。許多同志認為,那是因為商品不夠豐富,所采取的一種制度。其實不對。票證制度,是一種分配制度,是確保商品價格穩定(即貨幣的信用)、防止私有商業資本囤積炒作的必要手段,和商品充足與否無關。即使今天,票證制度仍然在某些地區實施。比如,北京的通州地區,為了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就規定一對夫妻只能購買一套房子,本質就是一種票證制度。
我想我講明白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