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我黨政權的鑄幣融資權,是釜底抽薪的顛覆行為
(明為)
近日(正處兩會期間),我國財政和央行兩隊再次“打架”——財政隊指責央行是“國中之國”、是自己賺錢自己花的“央企”,央行隊指責財政政策的傳導機制不充分有效、此時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央行隊辯稱,我國貨幣已經發行很多了,看看M2多大、M2/GNP多高(見表1)、資產價格泡沫多大(如房價);財政隊辯稱,我國財政債務負擔已經難以為繼了,很多地方政府事實上已經陷入了非常嚴重的債務危機之中(見表2)。茲事體大,連在國外得了大獎的前中國央行行長周先生都被驚動出馬了,當然,周先生是央行隊的大腕。
表1:1990-2019年我國貨幣使用效率趨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和《中國統計年鑒(2001)》.
表2:2000-2019年我國財政(透明)赤字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和國家財政部官網。
從中國歷史上看,雖然不是所有的王朝都是直接由于財政的崩潰而垮臺,但是絕大多數王朝在垮臺前夕其財政都是崩潰了的。一個政權,一旦失去了足夠的調配資金用于國家治理的能力,其權威就會逐步喪失。最后,隨著經濟基礎(國家經濟系統在弱肉強食的自由搏擊中)崩潰,樹立其上的上層建筑也就自然倒塌了。
中國和西方國家不一樣。西方是資產階級操縱下的資本主義國家,政府不過是資產階級統治的一個面具而已,財政垮了,換一屆政府官員就是了,不會危及資產階級的統治。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財政若垮,我黨領導下的政權必然倒塌,政府必將淪落為跨國壟斷資本的守夜人。從而,不能從軍事上搞垮中國(因為我們有核武器和英勇無敵的人民解放軍),那就從經濟上(私有化)、財政上(陷入債務危機)搞垮中國,這大抵就是西方跨國壟斷資本家們所謂的和平演變的核心內容。
那這就要說到中國人民銀行了。從我黨在江西建立革命根據地,成立人民銀行起,人民銀行的最大職能就是為我黨政權提供資金,為革命根據地提供交易媒介、促進經濟發展的職能位居其次。不管是在后來抗日戰爭期間和解放戰爭期間,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前三十年里,人民銀行為我黨領導下的政權提供資金、發展經濟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真正體現了為中國人民印鈔的人民性和服從我黨領導的黨性。
可是,大抵從1995年修改《中國人民銀行法》起(2004年版依然如此),人民銀行開始強調其“獨立性”了。《銀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第二十九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但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除外。
這兩條規定(紅體字)的核心思想,就一句話:政府如果缺錢,不要找我。這實際上就砍掉了我黨領導下的政權的鑄幣融資權。這是搞垮我國財政進而搞垮我黨領導下的政權的釜底抽薪之作,又可稱為“斷其糧道”。這是央行與人民銀行之間本質的區別。從此以后,我國政府就陷入了赤字陷阱(當然,也還有被新自由主義誤導的保GDP增長的原因)。在1995-2019年的二十五年間,除了2007年略有盈余外,我國財政是年年赤字,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機爆發后,為了保莫名其妙的GDP增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多年,不能以GDP論英雄。今年終于把這一政府工作導向給廢除了),我國財政赤字是跳躍式地增加,2009-2019年累計的(透明的)財政赤字就達21.9萬億,占了這二十五年赤字總額的91%。其中,債務利息已經成為赤字的一個重要原因,2016年的負債利息支出就高達3374.45億元,占當年赤字額的約12%(見表2)。
照此下去,隨著債務額的不斷攀升,利息支出將是越來越大,財政就將陷入“借新債換舊債”的債務陷阱之中。這是扒腳趾頭都能算得清的賬,央行隊為什么算不清,還要指責財政呢?實際上,我國諸多地方政府早幾年就已經陷入了這種困境中。這也是財政隊對央行隊忍無可忍的原因。
我們再來看央行隊辯稱的理由——M2很大了、M2/GNP很高了(見表1)、資產價格泡沫大(如房價)。從表1可以看出,貨幣增長快的,是M2和M1,不是M0。真正屬于央行發行的貨幣,實際上只有M0。M2和M1中超過M0的部分,實際上是商業銀行“創造”的貨幣。然而,從1990年至2019年,隨著我國的經濟增長,M0/GNP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下降(下降了45%),也就是說,央行發行的貨幣數量不是在促進我國經濟增長,而是在拖后腿。支撐我國經濟增長,是商業商業銀行創造的貨幣。我們只有掰扯清楚這一點,才能看清央行的本來面目。然而,不管是M2還是M1超過M0的部分,通過商業銀行按照商業機制“創造”出來的時候,事實上都提高了我國經濟運行所必須的貨幣資源的成本。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如果將各個環節的利息累計起來,都是一個巨額的天文數字。貨幣成本高是我國物價系統性上漲的重要原因(所謂的成本推動型通脹)。
至于房價高、泡沫大,實際上是商業銀行提供了金融杠桿(按揭購房)等一系列原因所致。央行隊以此來為自己辯護,實在是欺負別人不懂金融。甚至有人說,我國央行通過無條件收儲外匯,事實上成了為外國壟斷資本印鈔來收購中國的一個典型買辦央行了。就按2019年底我國外匯儲備3.1萬億美元、匯率按1比7計算,那我國的央行至少為外資印刷了21.7萬億人民幣。
是該糾正被新自由主義所誤導的改革了,否則我國必然難逃前蘇聯崩潰分裂的悲慘命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