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列寧在一百多年前就警示:
“金融資本對其它一切形式的資本的優勢,意味著食利者和金融寡頭占統治地位,意味著少數擁有金融“實力”的國家處于和其余一切國家不同的特殊地位”。(《列寧選集》第2卷646頁)
相比一百年前,今天美國經濟一家獨大,寄生性比任何時候都突出。
1, 去實向虛。美國生產制造僅占20%,其余80%即是運用金融、科技、信息、軍事霸權建立貿易服務供應鏈,享受世界各方生產的財富“朝貢”。美國的社會消費建立在天量印鈔發債的機制上。
2, 以印鈔發債為實力。“虱子多了不癢”。除了美聯儲憑借美元霸權無節制印鈔的量化寬松,美國政府、企業和居民的負債也已高達30萬億美元。美國的所謂實力第一大國,除了科技創新的慣性,主要是印鈔發債的“實力”。
3, 寄生成性。美國人長期習慣了中國制造等各國進口產品,中美貿易戰,實質上是努力鞏固美中關系中已有的美國寄生格局,確保中方繼續大幅購買美國國債、進口美國高附加值商品,進口對美依賴性戰略物資(如糧食等),對美出口低附加值資源類和勞動密集型商品。
中國對美出口雖然僅占美進口商品20%,但因價格低廉適合底層百姓,緩和了階級矛盾,使美國在獲利同時,敢高額關稅增加美政府收入,又經人民幣匯率貶值保持了物價,消化了民眾反彈。
美國人在疫情貨物集中奇缺時,突然發現“強大的”美國什么也不能造,竟如此虛弱。紐約州長驚呼,“口罩,中國制造,防護服,中國制造,防護面罩,中國制造!試劑,還是中國制造!為什么這樣?”
4, 制造業難返觸及美國體制矛盾。美國政客的這一指望實際困難重重。金融壟斷資本對工業資本的回歸并無迫切性。
截至4月14日,美國文藝復興科技公司(RenaissanceTechnologies)旗下的大獎章基金利用疫情做空,今年累計收益率達39%,直逼投資中國的高翎基金的40%收益率。
有消息表明,近日原油期貨跳水負值(下圖),中國原油期貨投資者慘被華爾街金融大鱷收割,瞬間席卷走巨額資金。
這些華爾街的金融資本在巨額利潤面前,對于制造業重返本土,并沒有多少利益驅動。這是代表華爾街的建制派與特朗普代表的反建制派民粹主義的重要矛盾,特朗普的“美國重新偉大”不過是工業資本夢想的“女媧補天”,可惜只能憑借帝國的霸蠻和貿易壁壘保護落后,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揚湯止沸。
對于美國經濟的寄生性高度警惕和重視,在防疫當下極為迫切。對石油期貨做空收割,才剛剛開始,經濟蕭條已經到來。
扎緊籬笆打好樁,習近平同志最近在指導防疫時提出的這句話同樣可以運用在中美關系上。
一年多前美中貿易戰開始之際,美國高官提出要依靠中國的“內部力量”,這種力量,既有第五縱隊,更有美國長期以來的新自由主義思想滲透,這些觀念,是承接美國內外矛盾轉移,殃及中國的大敵。
列寧警示道:
“帝國主義意味著瓜分世界而不只是剝削中國一個國家,意味著極少數最富的國家享有壟斷高額利潤,所以,它們在經濟上就有可能去收買無產階級的上層,從而培植、形成和鞏固機會主義”。(《列寧選集》第二卷665頁)
列寧指出的帝國主義的寄生性,腐朽性,垂死性在蘇聯解體前夕,被認為過時,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對之嗤之以鼻。在中國也長期產生共鳴:資本主義充滿生機,社會主義陣營紛紛解體,何來垂死?學者們不斷諄諄告誡國人,不要低估資本主義的合理性。
特別值得警惕的是,把馬克思的“兩個絕不會”工具化: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絕不會出現的。”
這往往被偽馬克思主義者用來為資本主義辯護,把美國的寄生性看成生產力,把馬克思以來就一直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主義因素這個”更新更高“的生產關系,例如把勞動合作企業看成無限遙遠的抽象因素。
在這樣的思想氛圍中,對美國約翰·威廉姆森于1989年提出私有化、自由化、市場化的“華盛頓共識”在黨內外受到一些人的極力推崇,有些人士忘記身份,發表文章坦稱,
“ ‘華盛頓共識’要求的三點其實在中國都實現了……。國有經濟成分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也不高,只有30%左右。”
這些思想雖然受到批評,但是它們還有強大地盤,還盤踞在經濟領域和思想領域的各個環節。這就形成:明明美國社會主要靠寄生度日,卻偏偏揮起美中脫鉤的“銀樣臘槍頭”,嚇得中國的賈桂把中美脫鉤當成世界末日。
美國或者幻想“中美國”,或者“讓中國買單”聚焦為美國總統選舉最關注的問題,或者借疫情要求中國天價賠款,花樣翻新,無一不是列寧所說的瞄準“世界上所知道的最大的潛在富源”的寄生本性表現。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貿易戰和軍事動作出手,不過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暗中實施金融扼喉戰,意圖滲透、影響中國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伺機通過在中國制造金融危機的方式使中國資本流向美國金融市場,維持美國金融泡沫,實現美國終極目的。美國當下既寄生,又兇惡。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的經驗教訓,總結了中華民族復興新時期的新特點,旗幟鮮明的提出:
“全黨同志必須牢記,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
提出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受到越來越多支持贊成,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日益孤立這樣的條件下,在“北京共識”、中國道路以前所未有的體制優勢、自信姿態宣告“華盛頓共識”衰亡之際,我們既要反對“刻舟求劍”式的教條主義,又要把握《帝國主義論》的精髓,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與狼共舞”中,認識金融壟斷資本寄生性特點,特別是對金融開放中的新自由主義觀念保持高度警惕,扎緊籬笆打好樁,牢記美國借蘇聯金融開放對蘇洗劫的慘痛教訓,與美國壟斷資本的寄生性開展堅決的斗爭,這個道理必須反復講。
美國的前景,是美國內部階級矛盾運動的結果,只要中國在金融開放和經濟蕭條中不為美國寄生性買單,就是中國對美國人民做出的最大貢獻。
幾十年來,今天人們司空見慣的新自由化傾向,被列寧在百年前分析得很生動,我們以革命導師的警示結束本文:
“這一切使所有的有產階級全都轉到帝國主義方面去了。普遍迷戀于帝國主義的前途,瘋狂地捍衛帝國主義,千方百計地美化帝國主義,——這就是當代的標志。帝國主義的意識形態也滲透到工人階級里面去了。工人階級和其他階級之間并沒有隔著一道萬里長城”。(《列寧選集》第二卷670頁)
永遠緬懷偉大的列寧——工人階級的堅定維護者!
2020.4.2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