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消費會來嗎?
作者 望長城內外
報復性消費是指在某個特殊時期或場合限制了人們的消費需求,一旦開禁之后放開欲望進行瘋狂消費的行為。
一個多月前,有人曾經預言,疫情過去之后就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那么,報復性消費會來嗎?
我的看法,目前,正常的消費會逐漸恢復,但真正的報復性消費不會出現。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一些階段性的消費過去的就過去了,不會再消費。
例如春節期間親友們的聚餐,探親訪友的禮品等消費,春節時沒有吃的、沒有買的,疫情過去之后也就不會再去吃再去買了。
其次,一些想消費的項目現在還無法消費。
例如旅游,現在疫情還在全球大流行,誰要想去國外旅游,政府不提倡,旅行社不組織,不僅有染病的危險,即使不染病回來也要隔離14天,大家誰去冒那個風險,找那個麻煩?至于國內旅游和消費,由于疫情反彈的危險還沒有完全消除,不僅影劇院、舞廳、游戲廳、博物館等密閉空間的娛樂活動不開放,大型體育活動和展會不組織,就是室外旅游,許多人也不敢到人群扎堆的地方去,只敢自駕外出,不敢乘坐飛機、火車、輪船和長途汽車。
第三,許多想消費的現在不敢消費。
不少人說:“我也想報復性消費,可是我沒有錢。”有的說:“現在不是報復性消費的問題,而是報復性掙錢的問題。”
因為經過這場疫情,很多人在消費上變得謹慎了。
一是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對消費的抑制作用。目前,由于受疫情沖擊和全球性經濟衰退的影響,國內各行各業現金流吃緊,中小企業艱難自救,大公司相繼裁員、降薪,搞得人人自危,不少人在擔心自己明天會不會減薪,后天會不會失業?所以,即使手里有點錢也要省著用。有人說:“多掙才敢多花,收入沒保證,我怕被消費給報復了。”
二是通貨膨脹對消費的抑制作用。現在全世界都處在通貨膨脹的陰云之下,中國也不例外。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9%;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上漲1.3%,其中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4.9%。有人說:“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倒先來了。”
對于有錢人來說,為了讓自己的錢保值,他們可以去購買住房等能夠保值升值的商品;對于一些家庭已經確定的大額消費項目(如買房子和私家車),他們也會盡早購買,以防漲價。從這一點來看,通貨膨脹對消費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可是,對于社會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炒房炒不起,私家車、空調等耐用消費品許多人家里已有,現在還沒有的也大都是因為買不起用不起;他們最需要的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而絕大多數食品都不能長期儲存。因此,即使面臨通貨膨脹的危險,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也要留住手里的“保命錢”。
此外,即使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漲價也會抑制消費。許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到市場上去購買自己喜歡吃的食品,一看到漲價了,往往就會少買或者不買。
這就是通貨膨脹對消費的抑制作用。一般來說,通貨膨脹對消費的抑制作用要遠遠大于對消費的刺激和促進作用。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78580億元,同比下降19%。大約跌回2016年一季度時的水平。
我認為,在社會主體運行穩定、收入水平保持不降的情況下,正常的消費會逐漸恢復的。但是會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這要看疫情控制和經濟恢復的情況。由于以上三個原因,我國在近期出現報復性消費的可能性很小。
馬上就要到“五一”小長假了,今年“五一”,國家為了刺激消費,假期比往常的3天多了2天,比去年的4天多了1天,因此,很多商家都在期盼“報復性消費”的到來。而我卻認為,不少商家很可能會失望。
據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去年綜合測算,2019年“五一”假日期間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1.95億人次, 實現旅游收入1176.7億元,綜合計算人均消費600多元。我判斷,今年“五一”假日期間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和旅游總收入,能夠達到去年的水平就很不錯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