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交換,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你拿走我的大米,留下貨幣,這是正常狀態。
有沒有你拿走我的東西,我還要給你錢的呢?
有。
垃圾和污水。
垃圾有垃圾清運費,污水有污水處理費。
這些東西不但沒用,而且污染環境,不能隨意丟棄,你收下垃圾和污水,我要給你錢,請你幫我處理。
昨晚又多了一樣,2020年5月交割的原油期貨,也就是原油2005。
我接收你一桶原油,你還要給我37美元。
為什么?因為全球經濟大蕭條,能源供大于求,各大煉油廠產能和儲能過剩,原油沒人要。我接收你的原油,不能隨便傾瀉,必須收儲,收儲倉庫已經滿了,我要高價去租儲油罐,或者無害化處理掉。
昨晚是2005原油期貨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手中的石油期貨不脫手,就要交割,你沒有地方儲存原油,只能脫手。誰也不要,你只能像處理垃圾一樣,倒搭錢把手里的石油多單合約脫手。
我收你37美元,把你手中5月份交割的石油合約收過來,替你把這些交割的原油高價收儲,或者無害化處理。這37美元之中,一部分是我的利潤,一部分是我需要支付的儲藏費或處理費。
因為暫時沒有交割日的緊逼,所以2006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雖然下跌,但是暫時相對穩定。
石油成為垃圾,交割原油要倒收儲藏費和處理費,真是活久見。
類似的事情也有很多,比如倒牛奶、埋雞苗、銷毀多余農產品。奶罐、雞舍、糧倉都滿了,不倒、不埋、不銷毀怎么辦?
這次輪到石油過剩。
石油和其他商品不一樣,嚴重污染環境,不能隨便傾倒,所以要和垃圾一樣收處理費。
于是,許多人開始幻想自己加油,能倒貼錢。
給我的油箱加滿,再給我400元……
事情的關鍵,不是給你倒貼錢,而是你還有沒有錢加油。
石油是現代社會的血液,石油產能嚴重過剩,油價劇烈下跌,意味著生產和消費規模在可以預期的未來,將不斷下降,至少是低位徘徊。
那么,對另一種生產要素——勞動力的需求,如果不是需求驟降的話,也將是低位徘徊。
有什么理由,認為自己未來的收入和消費水平,還將保持不變呢?
蘇聯解體以后,世界革命的風險下降,資本沒有必要再對勞動力讓利,勞資關系,社會分配日益向少數人傾斜。從那時開始,全球資本主義就在不斷醞釀危機。
危機沒有爆發的原因,一是各國使用信用消費等手段,透支民間的未來消費能力;二是各國使用財政手段,透支未來的財政收入;三是各國增加對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的投資或借貸,透支這些落后國家未來的償付能力。
簡單地說,資本在全球范圍加杠桿,加給本國人民,加給財政收入,加給落后國家。
除此之外,還有各國國內和國際之間的資本吞并。大資本吞掉小資本,強國資本吞掉二流國家資本。資本之間激烈斗爭。不過,這不是主流。
目前看,未來的消費能力、財政收入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償付能力都已經接近或達到極限。
暫時能夠維持,無非是在不斷滾雪球而已。消費者、政府和第三世界不斷借新還舊,資本不斷增加投資。
雪球顯然是不可能無限滾下去,遲早要停下來。一旦不能繼續滾動,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就會爆發出來,一面是大量商品滯銷,一面是大量債務違約。
這次爆發出來,是偶然誘發的必然。
看過《盧瑟經濟學》的讀者知道,經濟危機過程中,生產規模是螺旋下降的。總需求小于總產能,總需求與總產能互相影響。終端產品滯銷,逐漸影響到上游。甲產業鏈滯銷,勞動力失業,逐漸影響到乙產業鏈。生產規模隨著有效需求不斷下降,生產規模下降反過來進一步降低有效需求。
看過《紙牌大廈》的讀者知道,金融危機過程中,債務違約的爆發是分批次的。信用環環相扣,層層嵌套,錯綜復雜。第一批債務違約,影響第二批債務償還,間接影響第三批債務。整個債務系統如同用紙牌堆砌的大廈,抽走一張紙牌,由這張紙牌支撐的其他紙牌陸續倒下。
整個危機過程中,生產螺旋下降,債務不斷爆發。社會總產能、總需求和總信用規模,不斷塌陷。
最終,生產規模會停留在一個極低的水平,為社會頂端的有限的有效需求而運轉。
生產規模下降,信用規模萎縮的鏈式反應,可能持續很長時間。
除非發生工業革命,或者強行拆散壟斷資本,否則復蘇則更難。
政府赤字消費,可以刺激經濟,但是,存在巨大的潛在風險:
一方面可能出現惡性通貨膨脹,政府注入的貨幣被壟斷大資本獲得,沖向生產生活必需品市場,推高各種基本生活用品的價格。
一方面可能出現流動性陷井,大量的貨幣被資本囤積,不斷退出生產循環。表面上,生產規模不斷萎縮,物價甚至不斷下降,實際上存在一個由資本控制的不斷膨脹的貨幣堰塞湖。一旦出現某種商品(住房、糧食、外匯、黃金)短缺的跡象,這些貨幣如同醒來的僵尸兵團,迅速橫掃市場,出現物價暴漲、匯率暴跌。
一旦出現這兩種現象,就意味著政府的刺激政策已經失效了,繼續增加赤字支出和貨幣供應只是在推高或者醞釀惡性通貨膨脹。
目前看,全球多數國家,很可能處于第二種狀態。貨幣總量在上漲,物價在下跌,失業率在不斷上漲,貨幣在堰塞湖中淤積,尋找投機的方向。
說到底,有效需求不斷萎縮,總體供大于求,勞動力不斷失業,生產規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將不斷下降,資本沒有必要擴張產能。同時,由于種種原因,資本暫時沒有找到更好的投機目標而已,大量退出經濟循環的貨幣暫時在銀行休眠,堰塞湖越來越大。
這是非常危險的狀態。
對政府來說,通過增加財政支出和貨幣供應刺激經濟的效率迅速下降,同時爆發惡性通貨膨脹的風險在暴漲。
對勞動者來說,貨幣不斷被堰塞湖囤積,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會失業。貨幣堰塞湖一旦破裂,就是失業加生活必需品暴漲。
從流動性陷井轉化為惡性通貨脹,完全可能是由某種非常意外的誘因所導致,比如歉收、減產或其他偶然事件。沒有灰犀牛有黑天鵝,沒有黑天鵝有黑蝙蝠。只要內因存在,外因完全可能是多種多樣的。
危機不僅僅出現在經濟領域,也會出現在政治領域。
經濟下滑,稅收減少,財政收入必然下降。此時此刻,除了手里有槍的人,比如現役美軍和退役的美軍,鐵飯碗也未必鐵。
美國有些州已經出現了財政困難。由于事權和財權不匹配,以及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美國多數州財政長期捉襟見肘,拖欠公職人員工資的事情本來屢見不鮮。現在失業率暴漲,可以預計,美國公職人員被拖欠工資事件將更加頻繁。
這種情況下,一方面作為稅收大戶的大資本的實力會上升,一方面地方公職人員隊伍難免人心不穩,行政效率下降。
國內各種不穩定因素也會加劇。
平時,美國政府向社會中下層稅收,轉移支付養活社會最底層,一方面實現社會穩定,避免流氓無產者鬧事,一方面滿足頂層的利潤——濟貧也是一種生意,這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決定的。
現在隨著經濟下行,這種游戲規則顯然運轉不下去了。
平時靠救濟金養活的底層,怎么生活?毫無疑問,他們之中相當一批人會選擇男盜女娼,鋌而走險。
怎么解決這種情況?
增加監獄和警察,還是努力維持現有的救濟水平?不論哪種選擇,都要由社會中下層負擔相應的稅收。
不僅有內憂還有外患。
航母全趴窩,境外投資安全,很難保證。秋后算賬是秋后的事情,非洲國家翻臉是馬上的事情。
直接投資越多,越不安全。相比之下,使用金融等手段控制非洲等殖民地國家的風險則比較小。
要突破這種困境,需要打土豪、分田地,剝奪大資本控制的過多的財富。但是,這就意味著顛覆資本主義制度。美國政府作為上層建筑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上的,顯然不可能這樣做。
怎么在資本主義的框架內,解決這種困境?
上世紀1930年代,列強選擇了戰爭。上世紀1950年代,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在蘇聯的壓力下,選擇左轉改良,向工人階級讓利,縮減貧富差距。上世紀1990年代以后,各國選擇了增加財政赤字和貨幣供應。
目前看,這三種解決方案都有可能,實行起來也都有很大的困難。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資本主義各國采用AI技術,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強力維護社會穩定??催^《HUNTED》的人,應該不會懷疑這一點。實際上,《HUNTED》之中得技術已經落伍,各國現有的鎮壓技術要比電視片中的披露出來的技術高級得多。
不好預測,世界將走向何方,如何建立一個相對長期的穩定的世界秩序。
但是,不論怎么樣,各國國內矛盾尖銳化,國際上各國之間矛盾尖銳是可以預期的。損失將主要由社會中下層和弱國承擔,也是可以預期的。
動蕩,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是世界的主流。
事情才剛開始,目前還看不到觸底,更看不到反彈。
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有必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應對最惡劣環境的準備。
未雨綢繆,不斷增強并保存實力,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