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用發展公有制經濟的辦法實現四保目標?
范景剛(2020年3月12日星期四)
隨著疫情防控局面的持續好轉,復工復產的步伐在加快。政府為了實現保就業、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目標,陸續出臺了很多政策,投入了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比如,給非公企業降低社保承擔比例和稅收水平,延遲交納時間;給非公企業提供扶助貸款,減免場房租金;政府派出專門的工作隊伍幫助非公企業協調解決上下游產業鏈的重新建立;政府出車出人幫助非公企業將農民工從家鄉運輸到打工地企業;政府出資獎勵非公企業穩定招募農民工……等等。
這些政策和行動表現了政府為實現四保目標而積極作為,人們不能不給以贊揚。的確,在世界各國經歷疫情之際,中國政府的表現令世人贊嘆,我們應該感到自豪,這是中國優勢。然而,就實現保就業、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目標而言,我們有更好的辦法,可以做得更有利于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有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持續發展。這就是用發展公有制經濟的辦法。今天我先談些初步的想法,希望馬克思主義專家學者們能夠更多地研究,提出可供政府執行的實踐性意見。
第一,國家依托現有央企作為骨干,攜手各省國企,在中西部地區的省會城市和地級城市大力布局,可以兼并重組私企或外企,帶動地級城市的國有企業大發展,著重吸收大學畢業生就業,同時改善中國的生產力布局,縮小中西部地區與東南沿海地區的發展差距。
第二,在中西部地區的縣鄉兩級大力發展中小型國有和集體企業,承接從東南沿海地區轉移過來的中小型制造業項目,為地級以上的國有企業提供各種配套服務,形成獨立完整的產業鏈體系,著重吸納中西部地區農民工和退役軍人就業,改變勞動力普遍東南飛的大流動局面,讓流動的農民工能夠回到家鄉安居樂業,實現家人團聚,不再有留守老人、留守兒童。
第三,在農村投入人力和財力,增強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力,重新帶領農民群眾走上合作化、集體化道路,并在鄉村兩級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各種集體產業,提高農民收入和基層財政實力。通過大力發展鄉村兩級產業,提高鄉村政權的辦事能力,辦好讓農民群眾滿意的各項公共事業,改善與農民群眾的關系,改變農村基層原子化的狀況,提高農村基層的組織化程度,補上農村基層治理的短板,使得農村基層發展走上良性軌道,鞏固共產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
第四,在城市基層社區大力創辦社區超市和公共服務機構,吸納城市失業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為補上城市基層治理的短板出力,為服務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服務。社區超市應該是社區或居委會集體所有制的企業,可以通過中華供銷合作社系統與農村集體經濟建立農產品供應渠道,也和國有企業商超集團對接解決工業品貨源問題。其它面向社區居民的各種文化生活服務機構可以有托兒所、幼兒園、理發店、健身房、老齡大學、老年人活動中心、養老院、社區醫院、社區影院、社區圖書室、社區科技館等等,作為公共事業投入來為居民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福利性公益性服務。這些社區超市和公共服務機構的經費主要靠城市政府財政投入,其主要功能在于為社區居民生活服務,改善社區人文氛圍,造就城市基層社區的熟人環境,提高基層的活力和組織化程度,從而補上城市基層治理的短板。它們為基層社區創造的部分經濟收益只能作為補充,更重要的職能是為城市居民提供服務和提供就業崗位。
第五,與上述舉措相配套,國家應當考慮采用適當手段收回涉及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行業領域的控制權、產業主導權。比如,食鹽行業必須國家壟斷經營,城市商超和運輸物流,水電氣供應保障,戰略物資儲備等等必須國家掌控。有的是原先屬于國有國營,后來承包或私有化給了個人,應當收回。有的是新興行業,私人資本或外國資本發展起來的,國家可以收購,給出相應的補償。
有人說,現在全國乃至全球都生產過剩,還要發展這么多產業,市場支撐在哪里?
其實,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私有制下的必然產物,是兩極分化在經濟鏈條上的反應,是具有購買力的相對過剩,而不是人民需要真的沒有。只要將為利潤而生產變成為國家和人民需要而生產,就不用擔心這個生產過剩的問題。市場支撐就在國家和人民的真實需要。
有人說,勞動力崗位不足怎么辦?
如果把國家和人民需要的事情都辦起來了,特別是諸如自動化、智能化、機器人等新興科技的普遍應用減少了勞動力崗位的話,可以減少人們的勞動時間,每天只需要工作三四個小時,增加社會成員個人支配的自由時間,其它時間從事個人喜歡的各種學習、娛樂、休息活動,或者用于文化、藝術、科學、技術方面的自由發展。這樣的環境和條件,將使個人的充分發展得到實現。
有人說,國家財力不夠怎么辦?
從現實起點來說,國家財力雄厚,應該可以啟動。如果不足的話,初期,可以加大反腐敗力度,清理歷史上的貪污存量,罰沒貪官和犯罪資本家的非法所得,用于補充國家財力。再往后,新的經濟體系運行起來,生產經營的積累盈余就可以支撐全國整體的良性發展了。
有人說,干部缺乏怎么辦?
發揮人民解放軍是個大學校的作用,用好軍隊干部,擴大軍人數量,加快軍隊訓練,加強思想政治訓練,提高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水平。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發現和培養具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的人民干部。
通過這些方法,確保全體勞動者充分就業,普遍改善勞動者待遇和地位,發展生產保障經濟增長,縮小兩極分化,提供國防實力,也就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富強,國泰民安。
總之,與其大力幫扶私人資本實現四保,不如積極發展公有制經濟實現四保為好。通過發展公有制經濟的辦法,能夠更好地保就業,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當然,公有制經濟必須得遵照社會主義原則實行依靠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的方針來辦好,要給勞動者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并要保障勞動者參與企業管理的民主權利。這其中,共產黨就發揮著關鍵的作用,要對黨員干部和勞動群眾持續不斷地開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教育,提高階級意識和政治水平。這樣去辦,是共產黨的本分,是國家的正道,是利國利民的根本之舉。何樂而不為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