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美股暴跌,問我怎么看?
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動市場,為利潤運動,利潤無法實現,最終爆發危機。
投資1美元,想要1.2美元,那0.2美元哪里來?
甲資本家可以獲得乙資本家得損失,但是一個社會從整體上看,除非政府印鈔,沒有來源。
這是凱恩斯曾經指出的事情。
資本主義必然發生危機。
這是馬克思曾經指出的事情。
政府不斷印鈔,雖然可以避免金融危機,但是不能避免惡性通貨膨脹,政府只有兩個選擇,不是金融危機,就是惡性通貨膨脹。
政府的選擇越來越窄,經濟越來越糟,左邊是金融危機,右邊是惡性通貨膨脹。
左右為難,冰火兩重天,掉到那邊都是輕者重傷,重者致命。
這是我在《紙牌大廈》中指出的事情。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其實征兆在2006年春就已經出現了。
危機爆發以后,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又是降息,又是注資,又是購買債券,又是貨幣寬松。
簡而言之,讓一部分金融企業爆雷,然后增加貨幣供應也好,借錢也好,給其他金融機構資金支持,保護這些姓華的(華爾街的華)。
全接盤,會發生惡性通脹,全部不接盤,會金融崩潰。
救誰不救誰,看誰和美國統治階級關系最近,或者說,誰的含華量高。
發出去的貨幣收是收不回去的。擔心通貨膨脹,減少貨幣供應,縮表就會引發新的金融危機。
只要沒誘發惡性通貨膨脹,各國央行都一個德性。畢竟,通貨膨脹是未來的事情,金融危機是眼下的事情。
從2007年到現在,13年過去了,新一輪金融危機也該來了。
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是大量利潤無法實現,誘因千奇百怪。這就好像雪崩,只要積雪足夠多,勢能足夠大,岌岌可危,一聲槍響、一個噴嚏都能引發。
當然,如果美國政府極端強勢,總統為了自己任期的目的,不計后果干預市場,美聯儲在總統的壓力下成為做市商,設定某一個點位(比如2萬點),低于這個點位就不斷收購股票,那么美股就不會暴跌。
代價就是股票具有發鈔功能。一方面私人企業擁有發鈔權,一方面如果美聯儲不推動牛市自己就會套牢,一方面誘發惡性通脹。
目前,特朗普做不到這一點,但是他可以要求美聯儲不斷降息。降息畢竟不如美聯儲無條件收購股票,所以,金融危機遲早還是會發生的。
美聯儲一個勁降息,但是目前看,金融危機無法避免,降息只不過是延緩危機到來的時間而已。
最終,惡性通脹和金融危機之間沒有中間路線,只能二選一。只要沒有狠下一條心,不在乎惡性通貨膨脹,那么金融危機遲早還是會來。早晚而已。
與小布什當年第二個任期將盡不同,特朗普面臨大選的壓力,他一定會想方設法給美聯儲施加壓力,增加貨幣供應。另一方面,為了避免惡性通貨膨脹,美元失去國際貨幣的地位,在巨大的通貨膨脹的壓力下,美元收縮又是遲早的事情。
因為危機和通脹之間,政策選擇的中間路線很窄,甚至幾乎沒有,所以,商品價格隨著政策走勢,劇烈波動。
2008年的原油價格開盤95.7,收盤42.66,最高147.27,最低35.13,做對了方向,人生從此改變,夠爽,做錯了方向,人生也從此改變,夠酸爽。
外匯也是一樣。
英鎊和歐元,在那兩年都是暴漲之后暴跌。其中英鎊的暴跌最恐怖。
馬克思說過,“在普遍危機的時刻,支付差額對每個國家來說,至少對每個商業發達的國家來說,都是逆差。不過,這種情況,總是像排炮一樣,按照支付的序列,先后在這些國家里發生;并且,在一個國家比如在英國爆發的危機,會把這個支付期限的序列壓縮到一個非常短的期間內。這時就會清楚地看到,這一切國家同時出口過剩(也就是生產過剩)和進口過剩(也就是貿易過剩),物價在一切國家上漲,信用在一切國家過度膨脹。接著就在一切國家發生同樣的崩潰。于是金流出的現象會在一切國家依次發生。這個現象的普遍性恰好證明:1.金的流出只是危機的現象,而不是危機的原因;2.金的流出現象在不同各國發生的順序只是表明,什么時候會輪到這些國家算總帳,什么時候會輪到這些國家發生危機,并且什么時候危機的潛在要素會輪到在這些國家內爆發。”
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各國都是資本主義,都存在利潤無法實現的根本困難,彼此之間存在錯綜復雜的債務和債權關系。各國越是開放,越依賴國際市場,越資金大進大出,越逃不掉。哪個國家首先發生金融危機,那個國家的貨幣首先下跌,因為大家首先把在這個國家的資產變現匯出。其他國家暫時成為避風港,本幣上漲,直到他國的金融危機誘發本國的金融危機。
美國的金融危機傳染到其他國家,一點不難。一方面,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以后,會導致對歐洲商品的需求下降,導致歐洲商品出現滯銷,誘發歐洲的經濟危機;一方面,歐洲的金融機構,持有大量的美元資產,這些資產迅速貶值,美元相對歐元也在貶值,歐洲金融機構出現大量虧空;一方面,歐洲爆發金融危機以后,大批資金外逃,歐洲資產變重,加速對歐洲銀行的擠兌。
不要以為英鎊和歐元暫時成為避險貨幣,是大好事。因為游資走的時候,是要連本帶利收回去的。說到底,國際貨幣的地位是靠暴力決定的,美軍的暴力給美元的信用背書。除非美國爆發惡性通貨膨脹,否則其他國家不摧毀美軍,把美軍打回老家去,拔掉在世界各地的美軍基地,本國貨幣很難取代美元。
2008年的危機,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所以資金首先從美國流出,美元下跌,其他國家貨幣上漲。由于美元是國際貨幣,美國全球金融資本主義的核心國家,是世界金融重心,美國不穩定下來,其他國家不可能穩定下來。所以,美國肯定先于其他國家復蘇,美元首先企穩、反彈。輪到其他國家資產價格和貨幣暴跌。
其他國家或者需要美國的市場,向美國出口商品,或者與美國有大量的資金往來,一旦美國發生危機,美國市場不再購買這些國家的商品,大量資金大進大出,這些國家完全沒有可能幸免于難,也必然面臨經濟巨震。
2007年危機,歐洲、英國先后倒下,冰島破產……
問題的關鍵,不在于這些國家是否受到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是這些國家施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內部經濟本身就是不健康的。這些國家的經濟類似雪崩前的雪山,已經岌岌可危,一聲槍響,一個噴嚏都可能誘發金融危機,何況是美國金融危機這樣的大地震呢?
1930年代,蘇聯能夠幸免于經濟危機,因為蘇聯不是資本主義,既不需要美國等國家的市場,也沒有國際資金的大進大出。
美國先于其他國家走出危機,給了美國反手收購其他國家資產的機會。美國出問題的時候,其他國家也即將爆發危機。其他國家爆發危機的時候,美國首先走出危機。
其他國家,只要在美國經濟圈內,使用美元結算國際貿易,就不要幻想吃美國的尸體。最終,本國經濟和社會秩序不崩潰,能不被美國吃尸體,就很幸運了。
其他國家,如果試圖使用本幣或者其他非美元貨幣結算國際貿易,挑戰美元的統治地位,那就要做好戰爭的準備。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在美國國內經濟政治動蕩,迫切希望通過戰爭轉嫁矛盾的時候,主動迎頭對撞,首先要考慮自己的綜合實力和物資儲備。除了直接軍事打擊,美國的武器庫里還有:代理人戰爭、顏色革命、金融打擊、核心物資禁運、經濟封鎖、增加關稅等手段。我們甚至不能排除,美國利用其科技優勢,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對他國的糧食作物,甚至他國人們發動生化打擊。
個別國家可能開出比美國放松貨幣規模還大得多的金融寬松方案。表面上看,這些國家經濟企穩向好,其實地雷從那時就開始埋下了,一方面債務不斷增加,一方面資產泡沫膨脹,一方面物價穩步上漲,一方面經濟不斷放緩。
類固醇可以讓普通人變成肌肉怪物,但是從此以后,就休想離開類固醇。美國不是不能用這么猛的劑量刺激經濟,而是考慮到后效,采用了減量的處方。
這次危機期間,那些創造經濟奇跡的國家,在后效還沒有過去的時代,能否還用這樣的劑量而不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值得拭目以待。
與上次危機不同,這次危機時期糧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印度、美國、法國,這些重要的糧食生產國都爆發了疫情。日本、韓國,這些購買力強勁的國家也爆發了疫情。非洲沙漠蝗蟲進入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后,產卵死亡,未來蟲卵孵化后,很可能爆發更大規模的蝗災。全球糧價大概率上漲。在這種情況下,更容易誘發惡性通貨膨脹。真到那一步,像委內瑞拉人一樣,錢不錢,債不債都不是問題,活下去是問題。
有沒有膽量繼續增加貨幣供應,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增加貨幣供應,糧食上漲,本幣下跌;為了控制糧價,維持本幣匯率,猛烈加息,資本市場一地雞毛;在本國帶路黨的積極配合下,美國資本大肆收購,國家喪失經濟主權……,這就是當年某些國家走過的路。不了解這一段的,可以去看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
說點題外話。
許多人關注我,是想發財。我的一些分析,給他們一些啟發,有利于他們投資,甚至投機。但是,我對發財興趣不大。
資本是以物為媒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財產,是社會地位的變現,依托于社會地位而存在。教父成為意大利移民區頭號紳士。他的財產絕不是靠投資來的。同樣的紫禁城,在康熙、雍正手里,是最大的私人宅邸,到了溥儀手里,就是一個大包袱。大明亡了,紫禁城成了大清的,大清亡了,紫禁城變成博物院。一旦社會動蕩,財產的意義其實不大。
想明白自己的社會地位,對財產沒有必要那么孜孜以求。
相比之下,有些更可能影響未來若干年自己和自己后代社會地位和生存狀態的事情,雖然我大聲疾呼,這些人卻并不關心,甚至覺得我杞人憂天、大驚小怪。讀者知道我指的是什么。想想真可笑。
我的粉絲之中,馬克思主義者、小資產階級、托派、自由主義者、投機者、流氓無產者甚至關注我就是為了記黑賬的蠢紅,什么人都有,和社會結構一樣復雜,我也沒辦法。
另:資本主義制度必然周期性發生危機,如何利用資本主義國家的危機彎道超車,是后發國家需要考慮的事情。
主席當年在經濟上,拒絕和蘇聯、美國融為一體,儲備大量的武器和糧食。表面上看,這樣的模式確實比搭蘇聯、美國的順風車慢很多。但是,手中有槍,心中不慌,手中有糧,喜氣洋洋。一旦兩個超級大國發生危機,沒有被危機波及的中國,有資格取而代之。結硬寨、打呆仗,看似笨拙,在對付太平軍的時候,其實挺高明,不是嗎?
又:在主要產糧區的朋友,歡迎提供今年春耕備耕等糧食生產情況的信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