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的區別
迎 春
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是一種科學?還是兩種科學?
有人說是同一科學:“----大部分外國經濟學家都把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作為同義語使用。不僅馬克思在其著作中是把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在相同意義上使用,具有相同的內涵和外延。在有代表性的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兩者也常常是統一的。”(朱安東:《政治經濟學在美國的發展》)我認為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是兩種不同的學科,馬克思主義把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區別開來,這是馬克思主義與西方社會科學的根本區別之一。
一, 科學分類是以研究對象區分
科學的劃分是由于研究對象的不同。正如毛澤東在《矛盾論》所說:“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毛澤東選集》第一卷 第309頁)
研究自然現象的科學,是自然科學;研究社會現象的科學,是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研究的是自然物的運動規律。例如生物學,就是研究生物體自身運動的客觀規律。人們在認識了生物運動的客觀規律以后,運用這種規律,采用一些措施作用于某種生物,使這種生物按照預定的目標發展,這種科學就是技術學,例如作物栽培學等。生物學是自然科學,屬于基礎科學;作物栽培學等則是技術學,是應用科學。
社會科學也分為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兩大類。
作為社會科學的經濟學,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應該劃分為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而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作為基礎科學,還有相應的技術科學。
西方經濟學不僅沒有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區分,更沒有基礎科學和技術學的劃分,因此,在西方社會學里,經濟學就是一個“大雜燴”,即涉及社會生產的物質內容,又包含物質生產的社會形式,即有基礎理論,又有應用科學,因此不可能成為科學的經濟學。這是由于資本主義發展到沒落階段的必然反映。
二, 經濟的內容
經濟科學劃分為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是由于它們的研究對象不同。
什么是經濟?研究經濟學,首先要搞清楚它的研究對象經濟。
在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等著的《經濟學》12版中,沒有經濟的準確定義;在《現代西方經濟學教程》中(魏勛等編著 南開大學出版社)也沒有明確的定義。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經濟有明確的定義:經濟就是物質生產和再生產,包括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
馬克思主義還進一步把經濟區分為物質生產的內容和社會形式:物質生產一方面生產物質產品,這是物質生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生產一定的生產關系、經濟關系,這是它的社會形式。
例如,美國的汽車制造廠,一方面是生產汽車,同時也生產“老板”與“打工仔”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把物質生產內容和社會形式的區分開來,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永遠也無法理解的。正如馬克思所指出,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全部智慧就在于論證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永恒,因此,階級地位決定了他們永遠也不可能把經濟區分為物質產品生產和社會形式的生產。西方經濟學家千方百計混淆物質生產內容和形式之間的區別,就是要表明資本主義社會永存。
“----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只有‘投入’、‘產出’的概念,不分什么生產、流通,也不分經濟、政治和文化等。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謬爾森就把生產看作‘投入’,認為:‘一般而言,投入分成三個部分:土地和自然資源、勞動、資本。’(《經濟學》12版 第9頁)實際上資本是一種生產關系,不屬于物質生產的內容,把資本作為生產的要素,表明薩謬爾森不懂什么是物質生產。現代西方經濟學者所關心的是:勞動獲得工資,土地獲得地租,資本獲得利潤,所以,在他們那里只有“投入”、“產出”,沒有物質生產的科學概念。”(《從國內生產總值 看庸俗的現代西方經濟學》)
既然經濟包括物質生產內容和社會形式兩個方面,研究經濟的科學也必然存在兩種不同的科學: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內容,這里的物質生產是指社會的物質生產,而不是個人、企業的生產。企業的生產是企業管理科學的研究對象。
社會物質生產包括它的數量和質量兩方面。數量:如西方經濟學的國內生產總值指標體系、我國毛澤東時期的工農業總產值的指標體系。毛澤東時期的工農業總產值指標體系,不僅有工農業總產值,還有糧食產量、鋼鐵產量、汽車產量等具體產品的產量,并運用這些指標指導社會進行生產、流通、消費等。另一方面還包括社會生產的質:有計劃地安排生產的產業結構、地區分布、技術水平的高低等內容。
由于毛澤東時期的經濟發展時間很短,研究社會生產的經濟學還沒有建立,因此,還沒有完整的著作,但是,已經出現了一些文章和論著,如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這部書的主要部分,如《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等,就是經濟學的代表著作,研究的對象是經濟發展的結構、地區分布,和社會主義有計劃的發展等,是社會主義物質生產的質。而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發展則表現為競爭無政府狀態。
研究物質生產社會形式的科學則是政治經濟學。這個方面最偉大的代表作就是《資本論》。列寧指出:“他從各個社會經濟形態中取出一個形態(即商品經濟體系)加以研究,并根據大量材料(他花了不下二十五年的工夫來研究這些材料)把這個形態的活動規律和發展規律做了極詳盡的分析。這個分析僅限于社會成員間的生產關系。”《資本論》是“用唯物主義方法科學地分析一種(而且是最復雜的一種)社會形態的模范,是大家公認的無與倫比的模范。”(《列寧選集》第一卷 第9、11頁)馬克思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發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規律,寫下了舉世無雙的《資本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客觀運動規律,是政治經濟學著作的無與倫比的模范。
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研究,由于這種社會發展的歷史不長,還沒有建立起科學的體系。正如毛澤東指出:“寫出一本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現在說來,還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有英國這樣一個資本主義發展成熟的典型,馬克思才能寫出《資本論》。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至今還不過四十多年,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還不成熟,離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還很遠。現在就要寫出一本成熟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還受到社會實踐的一定限制。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究竟怎樣寫才好?從什么地方開始寫起?這個問題值得研究。”(《毛澤東讀社會主義批注和談話》下 第803-804頁)
上述事實表明,研究生產社會形式的科學是政治經濟學,與研究社會生產物質內容的經濟學是兩類不同的科學,不能混淆。抹殺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之間的區別,就是掩蓋物質生產的社會形式與內容的區別,掩蓋資本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區別。
馬克思主義把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區別開來,是突出對于生產的社會形式的研究,而生產的社會形式即經濟關系,是所有社會關系的基礎,決定著整個社會性質: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等。
有人說:“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在相同意義上使用,具有相同的內涵和外延。”實際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物質生產的社會形式,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物質生產的社會內容。兩者內涵不同,它們的外延也不一樣。
研究社會生產形式的政治經濟學,因為,生產的社會形式分為奴隸與奴隸主、封建地主與佃農、資本家與打工仔等等,政治經濟學必然分為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等不同的政治經濟學;而研究社會生產內容的經濟學,也必然區分為資本主義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經濟學。各類社會的獨立經濟學,至今還沒有成熟的代表作,有待今后的發展。
總之,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由于研究對象的不同,前者研究的對象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內容,后者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生產的社會形式,是研究經濟發展兩種不同方面的科學,不能夠混同。由于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都是研究社會經濟的科學,因此,根據不同社會性質,必須把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劃分為資本主義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等。掩蓋這種科學的區別,客觀上符合資產階級的利益,而不符合經濟發展的實際,因而是錯誤的。
抹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及其代表人物“全部智慧”所在,抹殺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區別,是其中的一種手法。必須明確區分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特別是要劃分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與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之間的界限。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經濟理論,千萬不要相信外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經濟理論,千萬不要被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及其經濟學家所欺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