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中國的群體性事件多了起來。
群體性事件,就是老百姓造反。好好的日子不過,卻要造反,這確實是很奇怪的。
是不是有一種可能,就是現在的老百姓都蛻化成了刁民,可是,成千上萬的人都是刁民,這似乎也說不過去!
很多人都在思考群體性事件的成因,有的思考是就事論事的,但更多的思考還是圍繞本質性的。
圍繞黨的現行路線思考群體性事件的成因,也是很接近本質的一個方面。畢竟,黨的路線也是需要跟上時代發展的,也是需要不斷升級和調整的,三四十年都不動一下路線,其實是很不合情理的!
黨的現行路線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就是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應該說,在這個路線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沒有問題的,四項基本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抓經濟建設也是沒人反對的,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抓經濟建設,不抓經濟建設,人民過日子需要的物質就無從而來。只是需要探討的是,抓經濟建設很重要,但要把它拔升為中心,尤其是要把它拔升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中心,似乎就太有些過頭了。
社會主義社會講人人平等,特別是講經濟地位人人平等,這是社會主義社會區別于其他任何社會的根本標志。能夠作為社會主義社會中心的東西,必然要能很鮮明地體現出社會主義社會所獨有的特征,說句大實話,迄今為止,我們也沒有看出經濟建設有哪一點兒能體現出社會主義社會所獨有的特征。
經濟建設是古今中外任何一個政權的本能行動,區別就在于經濟建設的成果歸誰所有,只強調抓經濟建設,卻不明確經濟建設的成果歸誰所有,這就有嚴重問題了,把一個不能體現社會主義社會獨有特征的東西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中心,這就很難講是一條科學的社會主義路線了!
家家戶戶都蒸過饃,如果只強調多蒸饃,卻不強調誰吃饃,結果饃倒是蒸了不少,但有的人一下子拿走十幾個,有的人只拿到一兩個,有的人甚至一個也沒拿到,這樣的情況,蒸再多的饃,也是沒有意義的。經濟建設和蒸饃是一個道理。
當然,治理國家總得有個重點,社會主義社會,如果非要定個中心,這個中心應該是人人平等,如果認為人人平等太寬泛,需要再具體一點兒,這個中心也可以定為共同富裕,強調經濟建設是中心是缺乏理論和實踐依據的。
其實,經濟建設是沒有必要刻意提出來的,更不需要作為路線去刻意強調。任何一個政權都會抓經濟建設,經濟建設是任何一個政權很自然的本能行動,古代會抓,現代也會抓,社會主義會抓,資本主義也會抓,把一個政權很自然的本能行動作為路線來強調,特別是把一個不能體現社會主義社會獨有特征的東西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中心來強調,是不科學的!
中國共產黨是服務全國人民的黨,不是服務哪個集團、哪個圈子的黨,黨的路線必須要體現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性質,否則,一個不科學的路線必然要激起群眾怨氣,群眾怨氣積累久了,就容易在一個偶然因素的作用下引發群體性事件,以致影響社會和諧,影響政局穩定。香港問題值得深思!
毛澤東思想境界下的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建設的方向,黨的路線要為推進這個目標服務!只有毛澤東思想境界下的社會才能讓中國長治久安,這是新中國走過70年歷程后沉淀出的最新結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