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吳敬璉先生長文《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探索與確立》其中談到國有企業改革問題,吳先生在文章中披露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一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有經濟的戰略性改組”課題組對“第三個萬言書”(指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國家基本經濟制度不能變觀點的同志所寫的長篇文章))做出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回應。他們從理論和實際兩個方面提出自己的觀點:從理論方面說,他們指出,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理想,本質在于追求社會公正和共同富裕。“一個國家是否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并不是由國有經濟所占份額決定的……只要共產黨采取正確的政策有效地防止了財富分配的兩極分化,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都是有保證的。”
好家伙,如此權威的部門,為改革出謀劃策,竟然有這樣離奇的理論主張,且已經作為一種方案提出,怎能不令人心驚肉跳。
單從字面上理解,這種觀點似乎是在言說加強共產黨的領導,另層意思滿是恭維,仿佛共產黨的存在是不需要經濟基礎的,仿佛共產黨猶如天兵天將可以離開了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而為所欲為。仿佛追求社會公正和共同富裕,可以像變戲法那樣,朝空中做一個手勢,不依賴國有經濟便可以實現,仿佛私有經濟更有助于社會公正和共同富裕的實現。
國有經濟所占份額真的是無所謂嗎?老百姓想事兒比較直觀,經濟學家喜歡用一些彎彎繞式的言辭、公式、圖表把本來不需要那么深奧的經濟學弄得神乎其神,非專業人士不能看懂,但老百姓生活的邏輯,生活的常識,并非靠深奧的理論和復雜的圖表都能推翻。
索性直白地說吧,我們國家的礦藏、河流、森林、荒地、草原和其他陸海自然資源,還包括所有的工廠、農場、商店、鐵路、郵電和銀行等,如果全盤私有化,都
歸了李嘉誠們,或者都歸了潘石屹們,只給國有經濟留下0.01%,結果會怎么樣呢?
閉上眼睛,用腳后跟思考,都會得出與我們的經濟學家們不盡相同的結論。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結論,看看今天兩極分化沖突尖銳的香港吧,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結論,潘石屹把在國內賺的錢轉移出去捐給美國大學,想捐多少捐多少?你說怎么個辦呢?
國有經濟份額降到微乎其微,社會主義剩下一個空殼,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均被私人把持,叫共產黨拿什么去避免兩極分化?拿什么去主導國民經濟?私營企業家眼睛不夾你不聽你招呼,你奈他何?
中國的國有經濟如果被肢解,不論以什么樣堂皇的理由進行,其結果都是災難性的,如今國企、私企、外企三足鼎立,國企坍塌了,中國經濟會變成一個跛子,那是沒有辦法趕路的,兩個100年、中華民族復興的目標一切終將化為泡影。失去國企的中國私營經濟在跨國資本面前,猶如大鱷嘴里的一條小魚,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國有經濟份額無所謂的理論,為各種各樣把國企做小、做空、做沒的方案提供了理論綱領,亦是對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的否定。如果不是在吳敬璉先生的文章中看到曾經有過這樣的理論方案,很難相信這些年竟然發生這等真事兒,想起來呀,真叫人后怕。
相信國有經濟份額比重無所謂,并且一個晚上就把國有經濟的份額降為零,這種事兒不是沒發生過,北方鄰居那里就曾經發生了這種休克式的改革,其結果是共產黨垮臺了,國家解體了,連續十幾年經濟每況愈下,人均壽命下降5到10歲,一半人口淪為貧困,社會陷于混亂之中。普京慨嘆:“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最嚴重的地緣政治災難,對于俄羅斯人民來講,它是一場真正的悲劇”。那些致力于將建國70年來國有經濟像積木一樣一腳踏翻的諫言者,有什么辦法保證中國不重蹈蘇聯的覆轍?
2012年之前一段時間里,不僅指導思想混亂,在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問題上,有些人也是急急忙忙拋出改弦更張的大膽方案,沿著佐克利們指出的方向奮勇前進。幸而有了此后的兩次大會,比較堅決地頂住了這股風。2013年11月9日,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話說的很徹底:首先是基本經濟制度不能動搖,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19屆四中全會關于這個事情有了更加明確的新說法,“公有制為主體”作為第一原則被加以強調,其決定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項制度并列,都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做出的新概括,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內涵有了重要發展和深化。不但如此,十九屆四中全會最重大的主題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有經濟下課,全盤私有化,勢必對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建設造成重創,在私有制的條件下,全國一盤棋舉國體制傳統優勢將不復存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的日程表路線圖里,慢慢地把國有經濟消磨掉、稀釋掉、分光吃凈,沒有這回事兒,決不允許發生這種事兒,新自由主義和市場原教旨主義熱心者這些年來,一直在做這個春秋大夢,他們一度曾經有希望實現這個目標,現在則離目標越來越遠了。
社會主義到底怎么弄?如何把握社會主義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社會主義發展本身也是有一個過程的,但是在貌似純理論的探討當中,一些人努力要把家底兒搞沒,基礎搞丟,總是看著國有經濟不順眼,無非看著巨大的蛋糕吃不到心有不甘。
前些年市場原教旨主義者傳播“冰棍理論”,他們說,這個冰棍兒啊,你不吃它也化了,還不如就把它吃了。有些民營企業家眼放賊光也躍躍欲試,我告訴他們,國有經濟,這個蛋糕太大了,你們吃不下,能把國有經濟這塊肥肉鯨吞下去的只能是國際資本大鱷。
今天在理論界,在意識形態輿論場,這件事情其實沒完,“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盡快在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成效”總是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干擾。
難道國有經濟的比重越高越好嗎?
有人理直氣壯的發問。筆者當然不支持這個錯誤的提法,不支持國有經濟比重越高越好,并非等于同于國有經濟比重無所謂。
難道國進民退好嗎?
叫囂了多少年的“國進民退“本來就是個剿殺國有企業的輿論戰口號,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什么“國進民退”?恰恰相反,所謂民營企業,其實是私有企業,從無到有,40年來一直在進,退的是國有企業。
國有經濟降到0.01有什么根據嗎?
這是在你們份額無所謂的前提之下隨便舉的一個例子,我當然知道那些要求一再降低國有經濟份額的人階段性的目標是擬將國有經濟先降到10%,據說英國大體就是這個樣子。他們大概忘了一個根本的事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一個必須效法的榜樣,在現代化的道路上也沒有強摁頭喝水的規矩,英國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榜樣,英國國有企業所占比重10%,不是我們要效法的目標。恰恰相反,英國國有經濟居然占到10%,正說明國有經濟的份額,即使在老牌的資本主義制度的英國也不是無所謂的。
中國共產黨人作為馬克思的學生,學習、實踐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其歷史使命,馬克思主義是要不斷發展的,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是不能違背的,其在《資本論》中所提出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至今不曾被證偽。那些主張“國有經濟份額無所謂”的先生們,果真看不到國有經濟被干垮了之后,中國上層建筑的變化嗎?還是在內心里正期盼著這種變化?
難道國有經濟就那么好嗎?
國有經濟沒有你們說的那么不堪,當然也有很多不好,它的問題多多,這正是國企在深化改革當中要解決的,但它的地位和作用,不會因為它不如人們想象的那么完美而被私企外企替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重要力量。這些實際上是對國企提出的任務要求,試問,私企外企能夠擔當起這些任務嗎?沒有這個金剛鉆兒,就別攬這個瓷器活兒了。
(2019年11月22日中午寫于北京市東城區南鑼鼓巷8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