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金融創新?
先看金融本質,有四句話:以利潤為目標、以杠桿為手段、以信用為基石、以風險為邊界。
利潤,杠桿,信用,是已知的,邊界以內事情。風險有已知和未知兩部分,對已知風險的解決不是創新。對未知風險的解決,就是所謂的金融創新之一。其二,是對技術的局限性的突破,這是技術帶來的創新。其三是突破監管的行政規定。
所以,諸位可以發現,所謂的創新,就是解決金融學自身,自然,社會的三個邊界局限性的突破。相當于天(自然),地(社會),人(自身)的突破。
到這里,大家就會發現,其實金融創新也符合一切創新的本質,那就是對未知的探索,對邊界束縛的突破。
為什么要寫一段話,因為失眠了!以上這點小事,算是一個心得體會。
第二個事情,金融學的局限性,今天體會比較深刻,我再次把它定一下位。按照從物質到心靈的進階:物質,生產,經濟,政治,軍事,文化,藝術,哲學,宗教,人心。
金融學從屬于經濟學大的范疇,但在經濟學里面又是金字塔。在經濟和政治之間,有一個政治經濟學,比金融學要高一階。
學問是有層次的,有自然之術,有人之術,有社會之術,從治人和社會的角度看,金融手段還真是差的比較遠。以前說三子同科,方能大圣,錢袋子,筆桿子,槍桿子,金融學頂多只能算三分之一。是遠遠不夠的。
第三件事情,孔子說舜的音樂盡善盡美,周武王的音樂盡美不盡善。因為孔子認為舜搞和平,一派和氣。周武王雖然功極大,但南征北戰,殺伐太多,不夠善。
孔子雖然知道二人的音樂不同,但不知道為什么二人音樂不同。我跟諸位說,那是因為二人所處的時代不同。舜的時候,還是原始社會,私有制還沒有發展起來,大家都是過著公享的生活,自然一派純真祥和。到了周武王的時候,早就經歷了夏,商時代,私有化很厲害了,所以人心為私,互相侵伐已成為必然。所以時代不同,自然音樂不同。
這就是觀世音而知時代特征。不僅音樂可以達到分析時代特征的目的,語言,文字,文風等都可以如此。
孔子總是鄉愿,抱著復古的希望。但哪里回得去呢?即便是消滅私有制,也已經是兩三千年以后的事情了,而且也必將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也不可能再是茹毛飲血的時代了。所以,我們看問題,總是要面對未來,至少也要面對現實。回望過去只能是為了現實和未來服務。畢竟,時間的方向,總是單向的。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在沒有發明出時光倒流的穿梭機以前,還是希望大家面對時間單向的事實。
和平,和氣,祥和雖然美好,但如果其大前提公有制未能具備,只妄想于結果,最后的結果豈不是像孔子那樣,只剩下笑柄留給后人哪?
口頭的和平,善良,仁慈,豈不是可笑嗎?豈不是婦人口舌之仁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