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申了“黨是領導一切的”新中國基本規矩,旗幟鮮明地指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領導權問題的正本清源,遏制住了長期以來各領域的混亂局面,開啟了建國創業、改革開放之后偉大復興新的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領導權問題至關重要,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命運,領導權清晰,國家就容易形成凝聚力,領導權穩定,國家就能夠長治久安。不重視領導權建設,各領域就會出現烈度不等的嚴重混亂。領導權是安幫治國的首要抓手,須臾不可忽視。
領導權實質上就是控制力,領導權強,指的就是控制力強,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如果沒有一種力量能夠產生強大的控制力,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新中國成立后,領導權被歷史性地賦予給了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是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國共產黨是信仰社會主義的,人民是贊成社會主義的”,這就是中國共產黨能成為新中國的領導力量,能擁有新中國無可爭辯的領導權的歷史邏輯。
建國創業時期,在毛澤東思想主要指導下,新中國掀起了大干社會主義的高潮,正是在這一時期,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從建立到健全的歷史進程,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隨著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展現出優越性,不斷帶給全國人民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國共產黨“偉大光榮正確”的形象開始樹立起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開始鞏固起來,人民由衷地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建國創業時期是社會主義制度最得到人民認可的時期,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最得到人民認可的時期,全面總結建國創業時期的歷史經驗,對于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特別重大的現實意義。
回看建國創業時期,有兩個重要結論需要深刻回味:一是社會主義制度主要靠公有制來表達,二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主要靠干社會主義事業來鞏固。經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應該很好地回味兩個重要結論。
近幾十年來,有恒產者崛起成了一股新生力量,同步于有恒產者力量的崛起,社會生態開始出現變化,有恒產者被尊奉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有恒產者的倡導被標稱為先進文化,有恒產者為大,成為一些領導者的格式化思維,在這種背景下,以去公有制、去黨的領導為傾向的多元化思維開始搖晃著社會,有恒產者也開始變得強悍起來,不能管,不能碰,為所欲為,成為有恒產者長期以來的特權,輿論圈也營造出誰敢管有恒產者誰就是反改革,誰敢碰有恒產者誰就是破壞市場經濟的荒誕氛圍。
有恒產者力量就是非公有制力量,應該說,改革開放以后,發展非公有制確實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如何約束非公有制,如何讓非公有制很好適應社會主義制度方面,長期以來都是很欠缺的,有恒產者不能管、有恒產者不能碰的現象在全國普遍存在,帶來的問題十分嚴重。從現實暴露出的情況看,有恒產者在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黨的領導方面大多都是表里不一、言不由衷的,這樣一股力量不注重引導,不強化管控,隱患將是巨大的,另類經濟力量顛覆正統政治力量的風險并不是不存在的,講一點兒前瞻性,多一點兒憂患意識總會是有好處的。
注重對非公有制的引導,強化對非公有制的管控,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領導權建設的重要方面,再不認識到這個問題的緊迫性,未來很可能會犯下很難逆轉的戰略性錯誤。黨章和憲法對非公有制都有明確定位,注重對非公有制的引導,強化對非公有制的管控,切實把引導和管控工作重視起來,是黨迎擊新挑戰的重大任務,引導和管控工作,要講起來堂堂正正,抓起來理直氣壯,不需要拐彎抹角,更不需要遮遮掩掩,黨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發展,但決不意味著非公有制可以享受嬌寵地位,進入新時代,管不得、碰不得的現象必須結束,特殊地帶、特殊群體不允許再存在。
這些年來,各領域的亂象得到有效整治,相當比例的有恒產者被發現有嚴重問題,有的道德敗壞,有的違法亂綱,有的參與腐敗,有的鉆營權力,更為過分的是,有些有恒產者拉幫結伙,野心勃勃,積極培植權力圈傳聲筒、代理人,經常統一口徑聯合喊話,明里暗里結立帶有政治色彩的組織,分庭抗禮的意味非常明顯,所有這些動向都表明,注重對非公有制的引導,強化對非公有制的管控,不能再拖,借口發展經濟,漠視政治風險,是不能允許的!
引導和管控工作,是一項政治工程,事關社會主義制度的真實表達,事關中國共產黨領導權的長久鞏固,必須排除干擾,清除阻力,高度重視,全力推進。總體思路講,一是要在民營企業中普遍建立起派駐性質的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增強民營企業中體現國家和公眾意志的力量,幫助民營企業正規化發展。二是要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向民營企業延伸,讓社會資本和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深度融合,提高民營企業經營收益的公共方向轉化率,遏制日益嚴重的兩極分化。抓好了這兩個方面,引導和管控工作就有了體制支撐,非公有制就能夠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健康存在、安全存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科學社會主義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思想,最大的領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是社會主義,任何時候都不能過分強調中國特色而刻意忽視社會主義,否則,我國社會就有變質的重大風險,黨的領導地位就有動搖的重大風險。關于非公有制,最需要思考的是量的問題,存在方式的問題,量限制在三四成左右,存在方式限定為混合態為主,非公有制才可能很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制度而不出現嚴重負面危害。
目前,我國經濟結構已經出現了失衡現象,公有制為主體面臨威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針對非公有制體量過大的問題,精準問診,精準擬方,精準治療。對存量成分,要積極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增量成分,建議做出一項重大規定,即:一定規模的社會資本創辦實體或參與投資,必須匹配一定比例的國有資本或集體資本,否則不予批準。放縱社會資本無條件發展,只能讓社會資本象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以至形成惡性循環,最終不可收拾。為了治理兩極分化,針對社會資本的稅費政策也應做出調整,要止減改增,止降改升,水平要高于國有資本、集體資本。藏富于民,不是藏富于小圈子人口。反腐敗斗爭要向故意打砸公有制的政治性腐敗平衡火力!
進入新時代,必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決去除舊習慣,改變舊行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要一直開展下去,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一直堅持下去,新發展理念要一直貫徹下去,要促使一部分人提升境界,跟上節拍,滿腦子私思維建設不了社會主義,不脫胎換骨,只能被新時代淘汰!
十九屆四中全會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會議,這次會議全面總結了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經驗,對關系全局、關系長遠、關系方向、關系原則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梳理和強調,否定了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出現的奇談怪論,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程、新使命。這次會議是一次凝聚共識的會議,是一次規劃未來的會議,必將在黨的歷史上留下特別的印痕。貫徹好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對于優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具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和非常深遠的歷史意義。
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化的時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能力、領導地位大提升的時代,一切以服從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為最高原則,破除迷信,深化改革,去偽存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加快實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