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美相互之間的不對等開放
2001年底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目標是建立一個自由與開放的貿易體制[1],其基本原則之一是自由化,包括貿易投資和金融自由化,其實質是各國承諾不斷減少政府對市場管理范圍,也就是不斷擴大放棄政府管理經濟的權力,或者說,將各國經濟管理權力交給資本家,讓資本家來行使經濟主權。例如,美國推動投資自由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讓加入國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來管理投資,包括外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規定哪些經濟領域不開放,除了清單上的禁區,其他行業、領域和經濟活動都許可。凡是與外資的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業績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單方式列明。不在負面清單的領域,政府也就放棄了管理,放棄了經濟主權,也等于公開承諾,讓內外資本家可以自由地追逐自己的利益。
實現自由化的基本途徑是各國不斷擴大開放的范圍,減少政府管制的范圍。這需要各國不斷對等擴大開放,而不是讓他國單方面開放主權,讓美國和西方資本家單方面占有他國主權。世界貿易組織的另一更加重要的原則是互惠原則,也叫對等原則,是指兩成員方在國際貿易中相互給予對方貿易上的優惠待遇要對等,包括自由化進程上的對等。
然而,近年來,我國與美國和西方在推動貿易和經濟往來時,往往對美國和西方單方面開放。例如,中美在金融方面的開放就十分不對等,美國人可以使用美元到中國的金融機構自由兌換到人民幣,而中國人就難以使用人民幣到美國金融機構兌換到美元,只能在中國的金融機構兌換美元。其原因就在于美國的主要金融機構根本就不開通人民幣與美元兌換業務,美國境內也很少存在人民幣與美元兌換的市場,也就是說,美國根本就沒有對等開通人民幣與美元兌換市場。有些人以為美國的商業銀行是私人銀行,然而,美國的金融教科書明確指出[2],主要商業銀行不能倒閉,否則會導致經濟崩潰,其經營風險是政府承擔的,實質上等于是政府派生機構。美國銀行只對西方盟友開放,不對中國開放,實質是美國精英的選擇,而不是什么其他原因。
6月28號國家發改委頒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修訂說明,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在農業種子、電網、鐵路、海上運輸、測繪、金融機構等22個領域向美國和西方資本家全面開放。從文件本身來看,是不在限制和歧視外國資本家,是平等對待外國資本家,應是我國政府采用負面清單管理,在加快落實加入世界貿易協定所承諾的國民待遇原則。就是不再具體審查,就是放棄政府干預經濟的一些主權。
問題是美國和西方并不對等向中國開放這些經濟主權,中國在美國申請開辦企業,常被安全之類理由禁止,管理人員則常受入境限制而受到嚴重歧視性影響[3]。雖然表面看起來,美國早就實施了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但實質上,美國主要用于其盟友的投資和經濟活動。針對中國等非盟友國家,美國往往采取非常嚴厲的管理措施,很少放棄政府管理中國企業在美投資和貿易,對中興華為的管理,就是明顯的例子,美國禁止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一再封殺中興[4]。
在對外出口方面,美國更是如此。美國和世界各國經濟往來,是分等級的,而不是像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們經常在中國主流媒體上為美國精英宣傳的那樣,搞貿易自由化。在新中國前30年,美國不承認新中國政權,不和中國建交,禁止和中國貿易往來,包括禁售物資給中國,對中國進行經濟封鎖。1979年建交后,才開始雙方正式的貿易往來,但仍限制向中國禁售很多物資。不僅如此,冷戰結束后,美國還和其盟國簽訂《瓦森納協定》[5],要求盟國和美國一道,禁售很多高技術產品給中國,甚至將俄羅斯拉入進來,這都是美國長期實施的阻礙中國發展的主要措施。特朗普上臺后,又玩出了新花樣,開始對中國一些公司禁售物資,如對著名的中興公司禁售芯片,讓中興公司停擺。甚至讓美方派人監管中興[6],等于讓美國在攫取中國經濟主權方面又打開了一個新的缺口,代替中國政府管理中國企業,為美國利益服務。相反,中國政府曾經制定政策,試圖限制某些對環境污染非常嚴重的采礦活動,從而會減少出口稀土數量,就遭遇美國和西方的反對,他們借世界貿易組織,禁止中國采取這樣的措施,禁止中國在這方面行使經濟主權[7]。這嚴重違背世界貿易協定所規定的對等原則。
形成上述不對等開放的根源之一,是我國崇美精英們借鄧小平之口,在國內大力推行對美國和西方單方面開放。
二、眾多崇美精英宣傳對美單方面開放
自鄧小平逝世以后,崇美精英寫了大量回憶,借鄧小平之口,宣傳我國對美單方面開放的理由[8]。披露出來最早借鄧小平之口,推銷單方面開放的是社科院李慎之先生2002年在南京講話,題目是談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8],網上流傳的講話文稿是這樣交待的:
【“聯美反蘇是鄧小平在一九七九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以后才完成的,他在二月份訪美時,公開說中美應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那個北極熊”。當時鄧小平已經是七十好幾的老人了,但是他仍然說,訪問美國他一定要自己去,去了美國我這輩子就哪兒都不去了(這是我的同學,當年給鄧小平訪美打前站的外交部禮賓司司長衛永清告訴我的)。鄧小平如此重視美國是因為他認為,要推行改革開放的政策首先就要對美國開放,不對美國開放,對任何其他國家開放都沒有用(這是當時負責訪美代表團組團工作的外交部主管美洲事務的副部長章文晉告訴我的)。應該說在這方面鄧小平不但眼光很準,魄力也很大。鄧小平回國以后不久就發動了為時兩個星期的懲罰越南對中國忘恩負義的自衛反擊戰。這也是以打擊蘇聯的盟國來表示同美國利益一致的一個重要步驟。”】
網上流傳該講話發表在《戰略與管理》雜志2002年4(第53期)上,同方等電子期刊文檔上沒有該文,但該期電子雜志上缺少1-4頁,而紙版雜志上存在該文。
武賢明在菏澤學院學報2008年7月一期上發表的文章《鄧小平國家安全思想之嬗變》引用了該文獻(也說明確實有此文),同樣引用了上述完全相同的說法。
《顧準全傳》作者高建國發表在《同舟共進》2003年第6期上文章《仰不愧天,俯不作人――悼念李慎之先生》一文中則說:
【“據先生介紹,鄧公曾說:“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首先就是要對美國開放。不對美國開放,對任何其它國家開放都沒有用。”又說:“我這次去美國后,一輩子就哪兒都不去了。”】
作者沒有具體介紹該說法出處,而是暗示該說法來自李慎之。
北大國際關系學院袁明教授文章《美國的政治文化》,是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辦的“首屆美國政治與法律學術節”上的講座,發表在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7年02期,文章說:
【“鄧小平1978年訪問美國,隨行的國際問題專家李慎之問他為什么訪美,鄧小平最簡單地回答說:‘跟著美國的國家都富強了’”。】
該文沒有給出任何出處。但是,作者袁明教授發表在《外交評論》2005年6月上的文章《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美國因素》一文中,則介紹說:
【“1979年1月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訪問美國,陪同他出訪的一位資深國際問題專家曾問他,中國為何要開放,又為什么主要向美歐開放?鄧小平回答說,跟著美國的那些國家都富強了。歷史學者章百家在研究文獻材料的基礎上對此做了更為詳盡的闡述,即在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會議期間,鄧小平曾在小范圍談及中美建交問題,稱‘這確實是個大局’。這里所說的‘大局’,是鄧小平和中央決策層對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和國內實現工作重點轉移這兩個問題的通盤戰略考慮。在中央工作會議和隨之舉行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幾乎所有的重要講話中,都涉及一個關于外部環境的重要信息,即‘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希望有一個強大的中國’。值得一提的是,這個信息是由美國人傳遞而來的。它被當作一個重要的依據,向黨的高層干部傳達,以說明中央新的政治路線和在經濟上實行改革開放的正確性”。】
作者袁明教授在文章腳注1中說,“關于這一情況,當時陪同出訪的李慎之同志曾在許多場合作過介紹,筆者亦多次聽到他介紹的原話”。等于介紹是李慎之親自聆聽到鄧小平的上述觀點了。
廣西醫科大學人文管理學院王前強副教授發表在《經濟與社會發展》雜志2010年第10期《論中國經濟轉軌的美國因素》一文中,引用了袁明發表在外交評論上的這段話,給出的出處是,劉小磊在南方周末,2003-05-15所發表文章,《學者李慎之》。但是劉文引用的來源是李郁的文章。
李郁在《悼念李慎之先生》一文中寫到:
【“他在1979年陪鄧小平訪美時,曾問鄧小平為什么要開放而且主要是向美歐開放,鄧小平講那些跟著美國的國家地區都富強了。作為獨具見識的國際問題專家,先生認為中美關系的好壞決定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命運,他用兩個字概括鄧小平外交:親美。”】
該文發表在《懷念李慎之》下冊,第393頁上。《懷念李慎之》是香港出版的書,沒有在大陸流通。該文沒有交代出處,但說法和袁明文章完全一致,都是指向李慎之。
中國國家博物館白云濤發表在《中國國際博物館館刊》2011年第八期文章《新中國成立前后確定“一邊倒“外交戰略的曲折歷程》中使用了上述說法,給出了出處是高建國和劉曉磊的文章,其源頭仍是李慎之。
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的袁平在《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4年03期上發表文章《對外開放亟需培養健康的國民形態》中也使用了上述說法,但沒有交待出處。武漢大學文學院樊星在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發表文章《論新時期中國文學對美國文學的接受》,也使用了類似的說法,引用的出處是劉曉磊的文章,其源頭仍是李慎之。由于李慎之先生以及李撰文介紹的出處來自章文晉先生均已離世,真相究竟如何,也就難以知道了。
總之,很多人宣傳介紹1979年鄧小平曾解釋對美開放的理由時說,跟著美國的國家地區都富強了,這個出處來自不止一個人,大都說源頭是李慎之。其中北大教授袁明特地說明,這是鄧小平親口對李慎之的解釋,李慎之在多個場合做過介紹,但是,李慎之自己在唯一與之相關的2002年一個講話和發表的文章上,提及了鄧解釋對美開放的理由,介紹其說法來自章文晉,卻沒有提及該說法。這里的可能性是,第一,李慎之造謠,所以2002年李講話發表時,沒有采用這個說法;包括發表文章時就沒有采用這個說法;第二,其他人說謊,這種可能性相對較小,因為不是孤證。第三,李慎之說的是事實,他2002年發表講話時,已79歲,一年后去世,當時可能忘記了此事,這種可能性恐怕太小,不記得自己的親身經歷,卻記得別人轉述,而且自己親身經歷的解釋簡短而觀點鮮明,可能的解釋,是李造過多次謠言,說鄧對他解釋,跟著美國的國家地區都富裕了,但這一次忘了造謠。
不管怎么說,總結上述介紹,可以看出,很多人相信,鄧小平說過中國應對美單方面開放;而且宣揚和推行這種觀點。
三、單方面對美開放的邏輯錯誤
“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首先就是要對美國開放。不對美國開放,對任何其它國家開放都沒有用”。因為“跟著美國的國家都富強了。”這番話的內在邏輯是,第一,中國很窮,需要向美國學習;第二,我們向美國開放,讓美國充分了解我們,美國就會幫助我們變富。這等于天真地假設美國人是天使,會無私地幫助中國。
其實美國精英拿胡蘿卜和大棒推銷的西方自由市場經濟學及其衍生的華盛頓共識經濟政策,其基本公理就是人是自私的。美國人有美國人的利益,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利益。兩者從利益上講是相互對立的,是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在國際舞臺上,就是戰略對手;在戰場上,就是要槍炮伺候的敵人。在朝鮮戰場上,美國軍隊和中國志愿軍也確實面對面干了一仗,美國軍隊被中國志愿軍消滅了很多。按照中國官方公布,消滅了美軍39.7萬人;按美國官方公布,超過17萬人;而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則被中國消滅了225萬人[9]。這是美國精英承認的第一次軍事失敗,也是美國最大的一次軍事失敗。
崇美精英們顯然沒有學懂美國精英推銷的西方經濟學,因為其基本假設與美國精英在西方經濟學諄諄教誨的真理是相互矛盾的。他們顯然不認為美國精英是自私的,而是指望美國精英們是無私的天使,會主動幫助中國人致富。在他們看來,跟著美國的日本,我國臺灣,南朝鮮等等都變富了,顯然是美國幫助了它們,美國也會幫助中國。
在這些地方變富過程中,也許美國確實“幫助”了他們,并且發揮了作用。但美國幫助這些地方勢力,是指望它們充當美國進攻中國的炮灰。朝鮮戰場上,南朝鮮人就是主要的炮灰,被中國軍隊消滅的南朝鮮軍隊是美國軍隊的十倍以上。當時美國軍方還制定了大規模軍事侵略我國東北的軍事計劃,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也批準了這個計劃,只因軍事失敗,才僅僅執行了一部分[10],包括在我國東北通過飛機大量投放細菌發動細菌戰[11],多次轟炸我國東北[12],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奧斯汀(Warren R. Austin)在聯合國發言,不得不承認了美國對中國東北的轟炸,但以誤炸搪塞[13]。只是美國軍隊很快就被打敗,無法在中朝邊境駐足,更無法讓美國陸軍登陸中國東北,只好放棄了侵略中國的計劃,南朝鮮炮灰沒有起到美國精英所期待的作用。
盤踞我國臺灣的國民黨蔣介石軍隊也是美國的炮灰,抗美援朝期間,就在美國安排下,派空軍轟炸上海等重要工業城市,1951年初的一次轟炸就幾乎炸壞了上海所有發電設備,致使上海工業完全停產,很好地充當了美國炮灰。
菲律賓是美國最早的殖民地,美國在十九世紀末就控制了菲律賓,只是菲律賓與中國隔著浩瀚的中國南海,又很貧窮落后,無法成為美國進攻中國的有用炮灰,也就一直貧窮了。
日本是美國最好的炮灰,近代以來,美國一直支持日本人侵略中國,先后將琉球、臺灣和朝鮮從中國肢解,后來又占領中國東北,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在日本歷次侵華行動中,美國都是日本戰略物資的主要供應者。按日本軍方官員說法,日本本是資源匱乏國家,根本沒有能力進攻中國,主要依靠美國提供物資[14]。很多美國精英也很清楚這一點,例如曾經擔任美國國務卿和二戰陸軍部長的史汀生先生就公開在美國紐約時報上批評美國給日本提供戰略物資,認為美國政府只需禁止美國供應物資給日本,中國人就很容易打敗日本的侵略,而且贏得了美國輿論的一片稱贊。從1931年到1941年,美國向日本提供的戰略物資高達20億美元[15],而日本進攻美國軍事基地珍珠港以后,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賣給中國用于抗日戰場的物資僅有2億多美元[16],主要用于緬甸戰場[17,18]。蔣介石曾致電羅斯福指出[19],“到1944年6月,中國內地全部之軍隊,除云南遠征軍之外,并未有租借案之一槍一炮”。民國政府官員抱怨,到1944年9月,美軍運抵中國抗日戰場的軍火,不足一個師作戰一星期需要[17]。蔣介石和他的留美精英組成的政府,卻在九一八事變后,迷信美國和西方承諾保護中國領土和主權,幻想美國和西方出面制止日本的侵略,長期實施不抵抗政策[20],致使日本不戰而獲,侵略野心膨脹,導致全面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又背著中國,伙同俄國人制定《雅爾塔協定》[21],割走了中國外蒙領土,占領旅大等港口,這是中國近代以來損失國土最大的一次失敗。借助日本侵略中國,美國既削弱了中國實力,也極大地削弱了日本實力。到二戰結束的時候,美國軍隊同時登陸中日領土,讓中日兩國都成了美國控制的半殖民地。二戰后,更是提供了30億美元軍火等物資[22],幫助蔣介石鎮壓人民的反抗,屠殺中國軍民;還有表面上聲稱歸還中國,實際將琉球群島交給日本[23]。
但是,即使在當代中國,由于美國精英通過文化侵略培養了大量美國崇拜者,在中國的主流媒體和網絡,到處充斥了美國幫助舊中國的神話,如拍攝節目紀念駝峰空運[24]。舊中國時代最后一任美國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試圖分裂中國為南北中國,又被精英們迎回了中國[25]。在我國親美精英們看來,我們在美國支持下取得了抗戰勝利;沒有美國“幫助”,我們就無法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他們以為,美國還會像“幫助”我們抗日一樣,幫助我們致富。要知道,僅在幾年前,中國軍隊還在越南戰場上與美軍對陣,當時中國先后派32萬防空炮兵對付美國空軍對越南的轟炸,曾打下了1700多架美國飛機,打死了數千個美國飛行員。當時美國多次派偵察機到中國上空,政府高管多次計劃尋機進攻中國。可是,我們的親美精英們將美國精英看成是天使了,認為美國精英不但不會追究幾年前在越南戰場中國打死數千美軍飛行員的“罪行”;不會追究20多年前在朝鮮戰爭消滅美軍17萬,消滅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225萬[9]的“罪行”,而且會像無私的天使一樣忘記仇恨,主動來幫助中國人。
1999年美國導彈襲擊中國大使館,那位被西方譽為懂經濟的人到美國給美國人消氣去了。2008年美國制造金融危機,當美國從各國借了大量債務的金融機構倒閉從而賴帳,掠奪各國財富包括中國財富[26]的時候,親美精英們卻聲稱救美國就是救中國,救歐洲就是救中國[,告訴美國人,“中美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成為朋友。真誠希望,中美友好合作能夠走出一條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國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光明大道”,要與美國交朋友。
為什么在中國,有大批精英篤信美國,幻想美國天使般的幫助,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國精英一直自詡為上帝的選民,將自己的國家視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巔之城”,并肩負著拯救世界的神圣使命。美國的很多普通民眾則在美國精英的召喚下,經常到世界各地推銷美國的文化,真誠地幫助各國老百姓,以及真誠地幫助在美國的外國人。大多數中國人,在與美國民眾交往的時候,常常能感受到美國民眾的善意和幫助。但這并不說明,美國精英會幫助中國。
四、對美單方面開放的危害與荒誕
自1995年以來,在美國精英的忽悠下,我國就依據外匯儲備增發人民幣了[27],就是說,印出來的人民幣都用來兌換美元歐元,交給美國及其西方盟友;而換來的美元歐元則是人民幣發行依據,只能儲存起來作為人民幣發行依據,用于回收市場上人民幣,最多是購買幾乎沒有利率的美國和西方國家國債,免費借給美國和西方,以便保值增值;由于經濟不斷發展,人民幣需要不斷增多,也就不會使用,在這樣的發行制度下,等于免費將增發的人民幣都交給美國和西方。到2015年廢棄這種方法前,精英們免費送給美國和西方27萬億元人民幣[28],讓美國精英購買中國工廠和產品,控制中國經濟資源,攫取產業鏈大部分利潤,不勞而獲。
現在我們生產了世界上大部分工業產品,美國基本不生產工業消費品,人均消費卻遠高于中國,約相差十五倍。而我們不僅人均消費少,而且積累也很低。例如,美國僅1946年一年就建成1259個機場[15],是新中國60多年建成機場數量的2.5倍,改開時代,我國平均每年建成的機場不超過3個,不到美國1946年的五百分之一。美國哈佛大學弗格森教授總結為中國負責生產,美國負責消費的中美國[29]。中科院的研究表明,僅2011年,就向美國免費輸送了3.66萬億美元財富[30]。央行依據外匯儲備被動發鈔,將20多萬億元貨幣與無數經濟資源免費交給美國,讓美國拿走大部分產出,是我們具有遠超美國巔峰時期人均生產能力和生產量,技術水平也遠高于美國生產能力巔峰時期,卻人均消費低,積累少的根本原因。顯然美國從中國獲取的利益如此之大,遠超殖民地時代。
2016年5月9日,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公開宣布,他的部隊必須做好“今夜就向中國開戰”的準備。6月25日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在海軍戰爭學院發表演說時,把美中戰略態勢比喻成“宛如與前蘇聯持續50年的冷戰對峙”,并聲稱“這將是堅決、溫和但強有力的長期對抗,很可能會持續很多年”。“我們的亞洲再平衡戰略不會淺嘗輒止,而會長期進行下去”。美軍在南海布置了兩艘航母,分別是“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和“里根”號航空母艦,組成雙航母編隊在南海附近巡航,包括總數超過20艘大型軍艦及約200架戰機。此外還有“斯特西姆”號、“斯普魯恩斯”號以及“莫姆森”號等多艘美國驅逐艦,它們一直在南海中國實際控制的島礁附近巡航。6月15日,美國又派遣4架電子戰飛機抵達菲律賓北部呂宋島的克拉克空軍基地。7月12日美國指使一家民間機構發表中菲南海“爭端”調解意見以后,美國公開要求中國執行調解意見,妄圖依靠軍事威脅迫使中國放棄在南海的領土主權,放棄面積高達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權益。美國人耗費如此之多的軍費,占世界近一半的軍費,開著軍艦和航母到中國南海,難到是為了免費幫助中國的?從常識出發,指望朋友的幫助都是不靠譜的,更何況是指望敵人了。
也許精英們不當美國人為敵人,希望與美國交朋友,但美國人一直當中國是敵人。這是因為美國精英篤信社會達爾文主義,相信競爭勝利者生存,失敗者滅亡,不是中國消滅美國,就是美國消滅中國。正如美國歷史所顯示的,不是美國消滅印第安人,就是印第安人將他們消滅或趕出美洲,兩者必居其一。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龐大的族群,具有統一而悠久的文化,能夠象毛澤東時代那樣團結如一人,是當今世界最有能力反對美國霸權的,美國必然以中國為敵。2010年5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更是在接受澳大利亞電視記者時說,“如果10多億中國人口也過上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和災難,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將陷入非常悲慘的境地”[31]。暗示美國人要維護自己的生活水平,必須遏制中國,防止中國人過美國和西方人那樣的富裕生活,也道出了美國將中國看成是最重要的戰略對手的內在不變的本質原因。今年10月11日,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聞(Fox News)“福克斯和朋友”節目電話采訪時說[32],“他們(中國人)日子過得太好也太久了(They lived too well for too long)”,并且他還補充說,他們(指中國)認為美國人很愚蠢,但“美國人不蠢”。暗示要采取行動,其邏輯與奧巴馬一脈相承。
特朗普上臺后,在南海臺灣等中國領土問題上頻頻突破我們的底線,無視中國的主權,敵意中國已經十分明顯了。按照正常的邏輯判斷,如果美國愿意幫助我們,最好是向我們開放,讓我們自由地學習和了解美國的成功和先進的經驗,美國也不用付出任何勞動。精英們不是促使美國向中國開放,而是單方面向美國開放,幻想通過輸誠來換取美國精英的無私幫助。美國精英們顯然沒有幫助中國的意愿,更不可能對中國開放,讓中國了解美國的底細。事實上,美國精英一直拿胡蘿卜和大棒推銷美國的華盛頓共識毒藥,讓中國成為為美國免費生產的經濟殖民地。無論是精英們30多年如一日的向美國輸誠,還是僅僅表演一種韜光養晦式的忽悠,美國精英都我自巍然不動,坐看中國親美精英們在神奇邏輯指導下的荒唐表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