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這是昨天我和一位@前輩關于世界貨幣的交流記錄。覺得還有一定價值。發表時有充實完善。僅供參考。
@前輩:班柯(下文稱般柯,是一種理念性世界貨幣)替代美元有什么問題?個別交換意見。
@土八路:
我沒想太清楚,我覺得,歐元,可能就是一種般柯。但,矛盾不少,也不太穩定,競爭力不強,似乎面臨瓦解。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美元及相關貨幣,也是一種般柯,只是只和黃金掛鉤,沒有和那么多主要產品掛鉤,較狹義而已。
最重要的是,貨幣,當作為資本手段用于資本輸出時,就不再是單純的貨幣,不再是商品交易的一般等價物,甚至也不是商品價值的衡量尺度,而是一種國際關系:資本輸出的國家,壓榨資本輸入的國家,資本輸入國的經濟被控制,政治被支配,最后是社會動蕩、政權更迭、人民苦難。
貨幣,我覺得還是一國一幣最合理,最自然,最易辦到。我不贊同輸出資本,搞金融殖民。當然也反對引進外資、出口創匯、外匯儲備。
而般柯,解決了定價和結算權的所有問題,這是資本輸出最大的障礙。般柯最大的作用,在于易于資本輸出。解決了定價和結算問題,就為資本輸出一切障礙。
再說,般柯以三十種主要工農業產品為“錨”,因為不同國家的工業化、科技水平參差不齊,不易確定產品種類及其權重。還有一個極關鍵的產品定價問題,不同國家間,恐怕很難達成協議。如果按照當前的世界市場定價,那么第三世界農業國、原材料出口國,甚至中國這樣的勞動輸出國(代工廠本質上是一種勞動輸出),是非常吃虧的。再說,誰來決定、維護般柯的發行方式、發行數量、分配數量?這又是一個極難解決的問題。
@前輩:
需要深入調查研究。如何確定以三十種商品為錨?
@土八路:
關鍵,貨幣是資本的外在形態。當向外國輸出資本時,貨幣就不再是貨幣,而異化為一種國際關系:金融殖民和金融被殖民的關系。在國內,金融則是一種生產關系,是金融資本對產業資本和勞動者進行剝削壓榨的生產關系。
傳統社會,一國向另一國輸出資本,比如美國向中國輸出資本,還受到中國外匯管制方面的限制。如果中美之間,建立了般柯,統一了貨幣,那么,金融勢力華爾街再向中國輸出資本,就神不知鬼不覺,無聲無息控制了中國金融、市場、企業,如同中國完全向殖民資本打開大門,消除障礙。(當然,理論上講,中國也可以通過般柯去殖民美國,但,我想,中國的金融官僚和專家學者都是美國培養的,主流的經濟金融思想也都是新自由主義的,所以,中國通過金融方式而殖民美國,應該不太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是絕對不允許外資(包括美元形態的外資)進入美國市場的生產流通領域的,可以進到股高和債券市場,以便剪除。
如果建立了般柯,那么,般柯的發行權控制者,就是世界經濟的控制者,即金融霸權。
我覺得,貨幣,必須是和生產勞動至少也要與勞動產品直接掛鉤的貨幣,才是真幣。
當前的美元、歐元、日元、韓元等貨幣,甚至是人民幣,因為沒有公有制為經濟基礎并和貨幣的發行相統一,也沒有黃金本位,所以,都是不同程度上的假幣,都是一種生產關系,即,貨幣發行權和發行方式的控制者(政府和央行),就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
@前輩:
貨幣是一般等價物,必須有錨。脫虛向實是方向。
@土八路:
對。可能,美國財閥也明白這道理,所以,才明里暗里要中國開放金融,開放其他重要領域,以便控制人民幣的行權、發行對象、發行方式。
@前輩: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黃金與美元脫鉤是質變是關鍵點。
@土八路:
我這樣想,當貨幣作為資本,向外輸出時,它不再交易的媒介、等價物,面是一種不平等的國際關系;在國內,則是一種不平等的生產關系。封建社會,地主階級掌握土地以實現剝削,傳統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控制工廠等生產資料以實現剝削,今天,金融資產階級通常掌握貨幣的發行,而實現剝削和對世界經濟的控制。金融資本,對勞動人民當然要壓榨;對工業資本,也有壓榨。從定價權的角度看,金融資本的定價能力和優勢,遠強于工業實體資本。而且,金融資本的流動性更強。
@前輩:
因為美元白條。
@土八路:
布雷頓體系瓦解,意味著美元和黃金掛鉤,美國的黃金儲備量,嚴重局限著美元霸權,使之不能過多地通過投資(即資本輸出)和貿易逆差壓榨體系內的國家。
@土八路:
對,此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美元就基本上是一種假幣了,就是白條。表現在:隨意貶值,逆差巨大。
美元自那以后,一直在貶值。
@前輩:
白條美元成就霸權。
@土八路:
是的。但,我覺得,白條美元,只是美元霸權建立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方面,在于中國、蘇聯對這種白條的投降和接受,對自己貨幣定價和結算權的叛賣。好像西歐的英法也沒有這么做,它們更懂得本國貨幣在貿易中的定價權和結算權的重要性,太要命了。
應該說,當時,西歐、中國、蘇聯等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對布雷頓體系瓦解之后的美元的假幣性質,還是非常清醒的。
表現在:西歐拒絕美元,因為信用太惡劣,說兌黃金貶值就貶值,說和黃金脫鉤就脫鉤,完全不守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規則。連西歐的乞丐也不要美元。中國,從1957年的廣交會起,就拒絕美元結算,19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后,中國更加拒絕美元。蘇聯及其盟友,當然也拒絕美元,美蘇間的貿易,幾乎為0;美蘇貿易不發達,我想兩國間的定價和結算問題,是根本問題之一。另外,各國(除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當然拒絕美元資本輸出,貿易不用美元結算,更重視對美元的國際收支平衡(日本、韓國似應也重視美元國際收支平衡,中國臺灣,似無力重視此平衡),以防范美元貶值。
@土八路:
美元霸權,在布雷頓體系瓦解后,因為其貨幣信用盡失,霸權當然不復存在。我覺得,二戰末期,美國是想憑其巨大黃金儲備優勢,建立金融霸權,但,由于美元信用系于黃金存量,所以,巨大的黃金儲量,成就了美元霸權,也害死了美元霸權,是美元霸權的一個枷鎖。這個枷鎖,到1970年前后,因為美元逆差過大,發揮了作用。
據說,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設計者懷特,是蘇聯間諜,后來被美國殺害了。看來,這個間諜,應該是個非常了不起的金融大家。而相關的美國政客,完全是貪小便宜的白癡,和今天中國推動引進外資、出口創匯、儲備外匯、開放金融的家伙一樣。當然,后者在性質上和程度上,要惡劣得多。
懷特,據說是蘇聯間諜
我覺得,整個70年代,美元、美國,是沒有霸權的。
美國重新建立霸權,關鍵的支撐,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接受美元定價體系和結算體系,放棄了毛主席極度重視的人民幣的定價權和結算權,放棄第三世界這個世界性的、最龐大的經濟金融和貿易體系。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金融領域,完全否定了毛主席,并拋棄了第三世界路線,這樣,中國,由原本屢次擊敗美國的一個重大戰略對手,突然變成了美國的戰略脅從者。這才是美元霸權于1980年重新建立的第一塊基礎,和所謂“石油美元”基本沒有關系。
1970年春季廣交會起,中國和英法西德意大利等貿易大國的外貿,實現用人民幣定價和結算。這個非常偉大的成就,當前被忽視了,徹底忽視了,也可能是刻意忽視的。此后,日本加拿大等國對華貿易,也使用人民幣結算,這些國家都愿意,原因在于,人民幣直接和生產勞動(產品)掛鉤,定價非常穩定,信用性、穩定性,比這些資本主義國家的貨幣都好,所以,這些國家的實業資本家當然愿意接受。
主席身后,我不知道在外貿金融上發生什么事,沒有資料,中國何時、為何就放棄了人民幣的定價結算權,背后的思維是什么。中國逐漸重視對美貿易,且最荒唐的是,居然接受美元的定價權和結算權,把貿易的目標定在“出口創匯”上,甚至把外匯儲備的多少,當作一種成績。把毛主席費盡心血爭取的、極其寶貴的人民幣定價權和結算權,主動拋棄了,完全拋棄了。
拋棄給誰了?居然拋棄給了信用破產的美元。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美元霸權起死回生,重回國際貿易定價和結算貨幣的地位。而且,因為此時的美元沒有任何“錨”,作為資本輸出時,只要目標國不加限制,美元就毫無顧忌,隨意“量化寬松”,只要中國這類出口創匯、資本輸入國愿意要,就不用擔心黃金不足所導致的信用危機。
就是說,無錨貨幣,只是美元霸權的原因之一,而中國接受這種無錨的假幣,蘇聯也接受,并放棄與之進行全世界范圍內的經濟斗爭,才是美元霸權建立的根本。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美國通過對外資本輸出和貿易逆差,向全世界發行了巨量美元,那么,這些美元如果返回美國,那美國的市場是受不了的。怎么辦?美國也想了對策,就是不允許這些美元回流到美國市場。比如,拒絕華為購買其3LEAF等公司,只允許這些美元購買國債和股票,或者一些垃圾產業,比如希爾頓酒店、房地產之類,還有聯想購買的IBM的什么個人電腦業務,且價格奇高。這是個回收美元垃圾的大坑。但是,中國就接受了這個坑,就用巨量美元外匯購買這些美國國債和股票,等于把辛苦掙來的美元扔到了坑里。
@前輩:
無錨貨幣,一飛沖天。
@土八路:
是的。回頭再從1970年布雷頓體系瓦解后說起,美元信用崩潰,美國怎么辦?它當然要設法挽回。我覺得,美國想了兩個辦法:一是和新興的產油國沙特達成其石油對美出口、對西歐出口,用美元結算(不包括定價,美元并未掌握中東石油出口的定價權)。
沙特也不傻,我憑什么要用你的毫無信用的美元結算?我要那么多美元做什么?美國人給出的條件是,你可以用你的美元購買我的武器。這是第二個辦法,一個非常邪惡的辦法。
沙特作為中東落后國家,的確非常需要武器,盡管這些武器是用來保護美國公司的石油的。所以,這個條約,它同意了。客觀講,這個協議還是很公平的。
另外,當美元和黃金脫鉤時,西歐國家英法西德手中還有相當的美元,花不出去,如同今天的中國一樣。而且,英法西德意大利瑞典等,這些貿易大國,以后也不愿意和美國做貿易了。這些國家當然痛恨美國。這造成美國在外貿上的困境。
@土八路:
現在,沙物等國石油出口用美元結算了,那么,這些國家手里的美元也可以花出去了。也可以繼續和美國做貿易了。只是,要注意美元的收支平衡,不然,美國人又要賴賬。
我不知道,沙特石油,包括此后歐佩克石油出口,是不是也可以用英鎊法郎馬克等貨幣結算。我想,西歐也不傻,他們應該知道結算權意味著什么,應該會爭取,這是一場激烈的斗爭,是貨幣定價權和結算之爭,也是霸權之爭。我沒有這類資料。這段歷史研究,應該是非常精彩的。
@土八路:
再說此時的中國、蘇聯。
中國此時石油工業超速發展,短短十年,實現自給。這種自給一直保持到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還有一定出口。
中東石油用美元結算,對中國經濟無直接影響。
蘇聯仍然是石油出口大國,自然不會用美元結算,所以,中東石油用美元結算,對蘇聯經濟也沒有什么直接影響。
而且,蘇美貿易量極少,美元對蘇聯沒有太大用處。再說,所有大國,對本國貨幣的定價結算權,都極重視,包括毛主席時代的中國。拒絕美元,竭力阻止美元的定價和結算權,應該是蘇聯當時的一種重大原則。
這些大國,寧愿以貨易貨,那怕貿易受限,也不愿丟結算權。
@土八路:
當前,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說美國掌握了沙特及歐佩克石油結算,所以,美元霸權就建立了。我覺得,完全不是這回事。這個觀點完全沒有顧及當時的世界貿易和國際關系方面的斗爭情況。
需要強調一下,布雷頓森林體系雖然在西歐瓦解了,但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東亞地區,仍然存在。這些地方,并不敢因為美國宣布美元和黃金脫鉤,就對美元的定價權和結算權提出太多反感(日本,推測起來,可能經韓國表現強些),所以,美元霸權在這些小地方,仍然是存在的。這就是后來被吹的四小龍,用來欺騙中國拋棄人民幣定價結算權,采取美元定價結算權。
@土八路:
很有意思的是,即使是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中國對美元仍然不親切,當時引進的外資(貸款方式,而不是投資方式,說明當時的領導人還是比較清醒的),主要是日元。看來,中國此時對美元這種假幣,還是警惕的。
@土八路:
既然沙特以及后來的歐佩克石油出口用石油結算,然后,美國向中東提供武器,當然,也用美元定價和結算。而西歐手里存儲的美元也有了出處。于是,西歐、美國、中東,以石油用美元結算為基礎,又建立了貿易循環。美元的信用得到一定的挽回。
但是,問題也來了。石油,消耗量是極大的,而且,美元只掌握了石油的結算并未掌握定價!沙特等國是可以提高石油定價的,每提高一次油價,就打擊了一次美元的信用。
而武器的消耗量,顯然,沒有石油那么大。這就使得美國軍火與沙特石油貿易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逆差,不可能平衡。如果這個平衡不能建立,那么,美元信用會和此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一樣崩潰,石油出口國會拒絕美元的結算權。
怎么辦?
既然石油的消耗量不斷增加,而武器的消耗量也增加但追趕不上石油的消耗,那么,要實現平衡,只能增加中東地區的武器消耗量,提高軍火的價格。
怎么才能增加武器的消耗量?戰爭。
1970年代,中東地區連綿不斷的戰爭,因此而起。美國必然挑起中東的戰爭,才能實現其貿易平衡,維護美元的信用。
革命導師列寧同志說,帝國主義就是戰爭,在中東問題上,體現得最典型。
@土八路:
流行的觀點,沙特以及歐佩克石油出口用美元結算,所以,支撐了美元的霸權,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只是一定程度上挽回了美元的信用而已。
這個一定程度上,只是指在中東、西歐,美元又獲得了信用,但是,沒有霸權。更不能說明,美元被中國、蘇聯和盟友接受。就是說,此時,美元的信用,僅限于中東和西歐,即使有霸權,加上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地,美元的霸權,也只是個地區性的局部霸權,而不是全球霸權。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并不是美國說的算,也不是美元定價和結算。
沙特石油,很多是美國石油公司開采的。這也是沙特不得不接受美元結算權的一個原因。
因為美國是通過向沙特等石油出口國提供武器的形式,使美元挽回了一定信用,所以,對沙特等石油出口國來說,這個美元應該叫作“軍火美元”,不能叫“石油美元”。而西歐則因為美元可以用來購買中東的石油,所以,西歐,也只有在西歐,美元才能稱為“石油美元”,準確地說,是“中東石油美元”。這是由美元的“錨”決定的。
相應地,中國學者,居然也有人稱什么“石油美元”的,這就有些搞笑了。
@土八路:
中國的改革開放,放棄人民幣定價權結算權,接受美元的定價權和結算權,這只是美元霸權重新確立的原因之一,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
美元金融霸權,重新確立的第二個原因,是中國在放棄人民幣定價和結算權、接受美元的定價和結算權的同時,也放棄了第三世界路線,不再為他們提供武器和金融保障,甚至中斷了與第三世界的經貿關系。
而第三世界,本來就是個武器消售的大市場,想想看,美國軍火占據了這個市場,賺大發了。
而且,這些第三世界國家,失去了中國這個大國的政治、外交和經濟金融支持,也紛紛被美國的金融霸權攻破,美元成了這些國家的硬通貨,如同蔣介石時期的中國一樣,成了金融殖民地。
反過來,第三世界的陷落,又鞏固了美元霸權。
支撐美元霸權的第三個重大原因,蘇聯叛變和蘇東劇變。戈爾巴喬夫放棄和美國爭霸,轉而和美國緩和,甚至把美國當作朋友,一招一式向美國請教,并放棄了對東歐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經濟關系。這又為美元,特別是軍火的出口,騰出了市場。
@土八路:
流行的觀點,說石油用美元結算是美元霸權產生的唯一原因。我覺得,所謂沙特石油甚至是歐佩克石油出口用美元結算,和美元霸權的再次建立,沒有多少關系。
這個說法,掩蓋了以下事實:中國的改革開放、拋棄人民幣定價結算權、接受美元定價結算權,是美元霸權建立的第一個重大基礎~!這個,被掩蓋了。這個石油美元霸權的荒謬說法,似乎是專門為了做這一掩蓋而捏造和推廣的。
這才是根本的問題。
但,似乎沒有人研究這個問題,都不愿意捅破這層紙,大家都接受“石油美元霸權”這個荒謬的說法。因為,捅破這層紙,改革開放的性質,就掩蓋不了了。
@前輩:今天怎么辦?
@土八路:
辦法還是有的,就是當年山東抗日革命根據地辦法,就是北海銀行的辦法,“排法禁偽”運動。這方面,中國共產黨曾經非常熟練。
把外資,排擠出去;把外國金融機構,排擠出去。不過,政權不在我手,這個辦法,沒有人執行。
政權問題,是一切問題的根本。政權掌握了,問題就好解決了。
@前輩:
抗美救亡倡導世界貨幣終結美元霸權逃出白條美元陷阱
@土八路:
是的。
其實,毛主席時代的人民幣,具備了世界貨幣的雛形。首先,中國實現了對英法西德甚至加拿大日本貿易的人民幣定價和結算;其次,中國和第三世界國家的貿易,應該也是人民幣定價和結算(應該是非常優惠的),肯定不會用美元結算,用英鎊、法郎、馬克定價和結算的可能也不大,因為這些國家的產品,在西歐美國市場的定價都很低,而且它們手中也沒有多少外匯,它們自己的貨幣似也不太穩定。(我缺乏這方面的資料)。就以上兩點,人民幣的定價和結算權所覆蓋的地域是十分強大的,既有英法等資本主義強國,更有大量的第三世界國家。最重要的一點,人民幣直接和中國人民的生產勞動掛鉤,是世界上最強大、信用最好最穩定的貨幣,遠比西歐和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貨幣要科學、守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