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謝大家的支持。
2、評論太多,遠遠超過評論上限,能顯示出來的只有大約30%。
3、知乎找茬不是頭一回了,刪帖、限流、答案不許開贊賞,終于玩禁言了。
4、最近想寫的事情太多,比如美國中部州的扶貧、美國的新推出的教育改革、美國刺激經濟鼓勵投資的政策、美國公務員管理,時間太少。
5、和一些美國朋友聊天,普遍感覺,前途茫茫,人心惶惶。許多美國朋友,看出美國藥丸,紛紛要移民中國。
言歸正傳。
民國年間軍閥混戰,勝敗兵家常事,打輸了,宣布下野,交出軍隊和地盤,去租界做寓公或者流亡海外,機會合適,找到了錢、槍的支援,就東山再起。軍閥一般在外國銀行都有存款,在境內外(包括列強)的社會上層有廣泛的人脈,在租界和境外有若干房產。
大多數軍閥都懂得“做人留一線,日后好見面”。大家就是搶錢、搶糧、搶地盤,沒有不共戴天之仇,沒有必要動真格的。如果張三對寓居在租界(或國外)的李四下殺手,日后張三戰敗,王五對張三也下殺手。
再說,徹底清算對方的存款、住宅和人脈既極其困難,也不現實。
但是,中下級軍官和士兵即使主動投降,也未必這么幸運。
對勝利方來說,槍斃對方的俘虜兵,遣散對方或者把對方的俘虜兵編入自己的軍隊,則完全看自己的后勤、心情和作戰需要,如果自己餉彈糧充裕,心情良好,后期作戰需要大批補充兵員的話,一般選擇收編。否則,即使不被處決的話,也會被遣散,從此失去經濟來源。
對戰敗方的中下級軍官來說,情況更危險。他們處境最糟,不被槍斃已是極大地幸運,至于被對方再次啟用,除非自己的軍隊建制完整,戰斗力十足,主動反水,有魚死網破的實力,否則想都不要想——誰也不會啟用靠不住的前敵對勢力的中層干部指揮自己的軍隊。
對除了打仗一無所長,幾乎沒有存款和租界房產的士兵和中下級軍官來說,在就業困難的社會之中,即使死里逃生,不被處決,失去經濟來源,也是成為喪家之犬,窮困潦倒,生不如死。
同樣是放下武器,停止作戰,風險和日后的困窘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軍閥頭目,擁有的資源更多,垂死掙扎的話破壞力更大,社會地位更高,與戰勝方決策者的社會地位更接近,甚至沾親帶故。所以,有必要為他們留出寬大處理的路徑。
中下級軍官和雜兵,沒有多少資源,很難負隅頑抗,社會地位低下,與戰勝方決策者處于不同的社會階級(階層)。所以,沒有必要對他們寬大處理,繳槍也未必不殺,即使不殺日后的日子也極其難過。
話題轉回來。
按照網上的信息,特朗普曾經破產過六次。他能不能讓美國東山再起不好說,不過,他自己每次都能東山再起。相比之下,社會中下層的普通美國人破產一次,就完蛋了。
破產,是資本主義國家大資本的混戰之中,主動下野或投降的制度。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設立這種制度的初衷,是給自己的階級兄弟東山再起的機會,避免他們在崩潰前,做垂死掙扎,也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是大資本家的安全帶和降落傘。
你初一,我十五。掌握國家政權,有能力制定游戲規則的大資本家。誰也不能保證誰這輩子不會走麥城。當然啦,像特朗普那樣,臉皮特別厚的,一連走了六次。
但是,至于中小資本和廣大勞動者,則很難利用這項制度的好處,這樣的安全帶和降落傘顯然不是留給中小資本和勞動者的。
趁著對方陷入危機,無法自拔,廉價收購的對方的資產,讓對方背上債務是資本迅速擴張的秘訣,資本怎么可能放棄這樣的機會?
債務和資產,是最大的財富,如果輕易放過債務人,那么債權人無法獲得利潤,甚至有可能承擔損失,資本主義也就不是資本主義了。
作為統治階級,自然有必要一方面保證自己的安全,一方面謀求最大的利益,并以此為依據制訂游戲規則。
所以,同樣面臨破產的打擊,大資本支付的代價比小資本輕得多的。大資本可以東山再起,中小資本從此一無所有,階級跌落,或者說降維。
同樣是貸款,大資本家可以使用信用貸款。而中小資本家則必須有抵押物。同樣是破產,大資本家損失信譽,中小資本家和勞動者損失抵押物加信譽。
考慮到資本主義國家高層的人脈關系,對大資本家來說,破產以后,只要朋友圈里有人為他做保,他很快就能恢復信譽,再次獲得貸款,東山再起。
對中小資本和勞動者來說,他們的朋友圈的多數人的處境和他們類似,擁有的資源有限,很難有人有能力站出來替他們作保,下閑棋布冷子,學馮諼替孟嘗君儲備閑置的潛在資源。他們一旦破產,其他人往往敬而遠之,他們從此萬劫不復。
知道某種酸的不能再酸、貴得不能再貴的橙子的來龍去脈的人,不難理解這一點。
即使不東山再起,大資本家也有能力在本國法律觸及不到的地方(比如當年的租界、現在的外國、金融自由區、家族基金會、家族信托)儲備財富,以備萬一破產,可以做一個寓公,安度晚年。
知道某知名企業家的大小姐擁有長期居留權,幾名子女都是外籍,及其豪宅的價值的讀者也不會懷疑這一點。這種財產分布,在這個層面是常態,在社會中下層則是很罕見的——多數人哪有這樣的閑錢?
破產清算的過程,既不會觸及他們積累的人脈,也不會觸及他們在安全區應急儲備,只是讓他們在力所能及的幅度內償還債務,并免除多余債務。這樣的安排,對他們來說,豈不是大好事?
反過來,那些沒有多少高層人脈和海外資產的中小資本家和勞動者,一旦破產,就會損失所有的資產,可以變現的財產被拍賣,行為處處受限——失去乘坐大多數交通工具的權利和諸多便利,信譽受損,就業困難。
失去所有財產性收入,除非機緣巧合,再次獲得資本原始積累的機會,否則難逃階級跌落,更遑論東山再起。
放過他們是不可能的,放過他們就意味著那些在金融危機中勝出并獲得債權的大資本的損失。
在資本日趨壟斷,刑法日益嚴密的時代,這樣的資本原始積累的機會怎么可能還有?
對大資本來說,破產可以成為討價還價的底牌,如果銀行(美國政府)不繼續給予我一定的貸款(財政支持),我就宣布破產——大不了我去當寓公,寓居幾年,你們的損失可是實實在在的。
中小資本和勞動者是沒有這樣的討價還價的資格的。一旦宣布破產就是階級跌落,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選擇這條路。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展開想象,不要讓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解放極少數,榨干大多數。是制訂有關破產的游戲規則的基本原則。細節是魔鬼,細節必將處處體現這個原則。如果有關破產的游戲規則不能充分做到解放極少數,榨干大多數,那么它將很快被修改。
為什么美國此時此刻出臺這樣的政策,很可能與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將要發生轉移有關。滯漲沫崩,漲沫的風險越來越大,不得不默許一定程度的崩。崩之前,給自己和自己的階級兄弟準備好安全帶和降落傘,以備自己東山再起。
記住:
1、美國政府的宏觀政策選擇很可能或主動或被動從漲沫轉型,默許一定程度的崩。這可能是主動尋找解決方案,也可能是被動不得不如此,不論主動被動,美國宏觀經濟從漲沫,轉向崩的概率都在增加。
2、制訂破產政策的初衷,并不是為了解放大多數債奴,多數美國人沒有能力轉移資產(或設立基金會)很難利用相關政策逃廢債務。
3、細節是魔鬼,在制訂破產政策的過程中,必然對細節詳細斟酌,既解放要解放的極少數人(比如特朗普),又不放過每一個債務奴隸。
4、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宣布破產不死也要脫層皮,如果他們能夠利用相關政策輕松逃廢債務,那么政策的細節必然進行大幅度修改。
為什么特朗普每次都能東山再起?因為他是統治階級的一員。為什么普通美國人不行?因為他們不是。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那句話,你也配?你不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