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展望
迎 春
展望世界經濟,首先就是認識其必然性。當前流傳著一句話,說是世界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如果經濟學不能揭示經濟發展的規律性,只能說存在不確定性,那么還有科學的社會學和經濟學嗎?還能夠科學地預見世界經濟發展嗎?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就是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也是揭示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性,即資本主義經濟必將滅亡,共產主義經濟必將取而代之。
一,資本主義經濟及其危機發展的幾個階段
1,資本主義發展的幾個階段
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下發展,不是封建主義的經濟關系,就是資本主義的雇傭勞動的經濟關系,或者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經濟關系。
當前世界的經濟是資本主義經濟,其發展前途必然是逐步滅亡。
1579年的荷蘭的資產階級革命和1642-1648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辟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紀元。
“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首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關系。”“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馬恩選集》第一卷 第253、256頁)
1825年英國爆發的經濟危機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發展的矛盾開始尖銳化。
“現在,------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喚出來的魔鬼了(指社會化的生產力——引者注)。幾十年來的工業和商業的歷史,只不過是現代生產力反抗現代生產關系-----的歷史。要證明這一點,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循環中愈來愈危及整個資產階級社會生存的商業危機(即經濟危機——引者注)就夠了。在商業危機期間,總是不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產品被毀滅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經造成的生產力被毀滅掉--------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社會上文明過度,生活資料太多,工業和商業太發達。社會所擁有的生產力-------已經強大到這種關系所不能適應的地步,它已經受到這種關系的阻礙--------資產階級的關系已經太狹窄了,在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資產階級用來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現在卻對準資產階級自己了。”(《馬恩選集》第一卷 第256-257頁)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
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一書中明確指出,帝國主義是寄生、腐朽、垂死的資本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前夜;帝國主義就是戰爭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事實證明了列寧關于帝國主義就是戰爭的科學論斷;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以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出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標志著資本主義已經開始部分地死亡,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世界的這部分已經進了“博物館”。
但是,人類社會幾千年的私有制經濟制度,轉變為公有制的共產主義經濟制度,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幾經反復的斗爭。
20世紀末的蘇聯解體、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復辟和我國的改革開放就是這種反復斗爭的表現,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客觀必然。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幾種形態
《共產黨宣言》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容納不下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外殼就要爆炸了,最好的證明就是周期性爆發的經濟危機。
從1825年資本主義爆發經濟危機,幾乎每隔十年就要爆發一次經濟危機。1929年爆發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震驚了世界,而且至今還使資本主義世界“談虎色變”。
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應運而生。他提出的凱恩斯主義,主張采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防范和化解”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采用貨幣政策化解經濟危機,實際就是大量發行紙幣,形成虛假的購買力,結果出現了“奔馳式”的通貨膨脹,而且使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轉化成為上世紀70年代的通貨膨脹與經濟停滯并存的經濟危機;資產階級政府轉而采用財政政策,主要是依靠預支未來的購買力,發行國債及各種債務,維持居民的福利和生活水平,從而使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轉化成為債務危機。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樣:“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辦法呢?這不過是資產階級準備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機的辦法,不過是使防止危機的手段愈來愈少的辦法。”(《馬恩選集》第一卷 第257頁)
二,20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以來的世界經濟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非常嚴峻,自2008年爆發經濟危機十多年來,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經濟增長率一直徘徊在1—2%左右,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世界貿易組織還下調了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據匯信報道,歐盟委員會7日依照慣例發布了春季經濟預測報告。報告中,歐委會再次下調了2019年與2020年歐元區和歐盟的經濟增長預期。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預計,歐元區的19個國家,2019年GDP的增速為1.2%,2020年預期為1.5%;而歐盟28個成員國2019年的增速為1.4%,2020年則為1.6%。”日本的經濟形勢經濟也很不好。“13日發布新聞公報說,由于3月份景氣一致指數下滑,內閣府對日本經濟基本情況的判斷從此前的‘表現出向下的跡象’下調至‘正在惡化’,這是日本政府自2013年年初以來首次用‘惡化’來描述經濟情況。” 總之,當前的世界經濟仍然沒有擺脫2008年爆發的生產過剩危機的陰影。
而這種嚴峻的經濟形勢還是依靠不斷增加債務即預支未來的購買力獲得的。
最近看到一條消息,說美國國債創歷史新高,達22萬億美元。另外“去年第四季度,美國家庭債務增加320億美元,至13.5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這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峰值高出7%。” 美國按人口平均的家庭債務就達4萬美元,再加上政府債務,人均債務竟高達10萬美元,相當于2017年美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兩倍,美國人的生活水平是在債務不斷增加的條件下維持著的。
日本國家債務也很沉重:“日本財務省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財年末(2018年3月底),包括國債、借款和政府短期證券在內的國家債務余額達1087.81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萬億元),較2016財年末增加16.2536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也是“創歷史新高”。歐盟呢?“據歐盟統計局7月20日發布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歐元區政府債務占GDP的比率升至86.8%,歐盟各成員國中政府債務占GDP的比率最高的國家為希臘(180.4%),其次為意大利(133.4%)和葡萄牙(126.4%)。”等等。我國呢?2017年國債余額134770.2億元,相當于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6.2%,(《中國統計摘要》2018 第68頁)也是“創歷史新高”,地方政府的債務更是不斷增加。不僅美國、歐盟、日本、中國世界的四大經濟體債務沉重,連非洲的債務也高速增長。“自2013年以來,非洲的債務迅速增加,2017年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中位數比率增加到53%。因此,撒哈拉以南非洲大約1/3的國家被歸類為處于或面臨高債務危機風險的國家---------債務與GDP的中位數比率從2013年的33%上升到2016年的52%,這大約相當于每年增長GDP的5個百分點。”看來債務累累、“創歷史新高”是世界各國的普遍現象。
資本主義世界從1825年爆發第一次經濟危機以來,幾乎每隔十年左右就爆發一次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盡管危機的形式或轉化為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或者是債務危機,但本質上都是生產過剩的危機。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薩謬爾森承認:“美國經濟在我們的整個現代史上一直受著經濟周期的折磨。”“----經濟周期的各個相繼的階段。當實際GNP連續下降兩個季度時,經濟便進入了衰退。衰退在‘谷底’結束------然后便是復蘇、高峰、衰退、低谷、復蘇------以及永無止境的漲落交替。”(《經濟學》第12版 薩謬爾森、諾德豪斯著 高鴻業等譯 第313、314頁)按照恩格斯的描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大體是:“商業停頓,市場盈溢,產品滯銷,銀根奇緊,信用停止,工廠關門------停滯狀態持續了幾年--------生產和交換的運動逐漸恢復起來,運動逐漸加快,慢步轉成快步,工業快步轉成跑步,跑步又轉成工業、商業、信用和投機事業的真正阻礙賽馬中的狂奔,最后,經過幾次拼命的跳躍重新陷入崩潰的深淵。”(《馬恩選集》第三卷 433頁)西方經濟學描述經濟周期的公式是衰退——復蘇——擴張——衰退;馬克思主義的公式是危機——蕭條——復蘇——高漲四個階段。
最近一次世界經濟危機以來,根本看不到擴張或者高漲階段,一直處于復蘇階段,而且是復蘇乏力。可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脫離了原來周期的軌道,經濟復蘇乏力,不見擴張,更看不見“跑步”、“狂奔”。而一些國家債務創新高的事實說明,目前的“復蘇乏力”還是依靠預支將來的消費能力得來的。眾所周知,借債是要還本付息,可見,再一次爆發債務危機的陰影一直環繞著世界經濟,尤其是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則表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氣數已盡,資產階級政府黔驢技窮。
總之,從資本主義的發生、發展和逐步衰亡的歷史證明,特別是當前資本主義經濟茍延殘喘的事實表明,馬克思列寧主義所揭示的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興起是一種客觀規律,是真正的歷史發展潮流,也是我們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展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