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昌明:怎樣解決“中美貿易摩擦”?
——評龍永圖“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的講演
有朋友傳來一篇龍永圖有關“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的講演,看了以后很不是滋味。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這篇講演,幾乎完全是順著特朗普的邏輯在講話。龍氏認為,此番“中美貿易摩擦”,不是美國無事生非,而是事出有因。概括其全篇講演內容,那就是:承認中美貿易確實存在“三個問題”;主張用龍氏“三觀”思路去解決矛盾;最后竟得出“兩個結論”嚇唬國人。這是一篇在當今“中美貿易摩擦”緊要關頭,主張徹底向美國霸權屈服的勸降書,是在向國人散布失敗主義情緒,必須予以揭露。
一、承認存在“三個問題”。
龍氏認為,美中貿易確實存在問題,必須予以解決。這就是:“貿易逆差問題”,“所謂的強制性技術轉讓的問題”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問題”。
真的是這樣嗎?否!
筆者以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原本就是個偽命題。所謂的“三個問題”無非都是特朗普“狼吃羊”的借口罷了。它至所以成為“問題”,全是美國霸權主義為了在經濟領域要霸凌中國、訛詐中國,是特朗普政府整體遏制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的組成部分。
道理很簡單,中美貿易是在WTO條件下進行的,貿易雙方原本就是“愿賣、愿買”的關系。只要中美雙方都按現行的國際貿易規則辦事,即使有什么矛盾,都應該、也可以在WTO框架內解決。根本就不應該出現“關稅壁壘”問題。如今特朗普完全無視世貿規則,以單邊主義的方式行事,這才成了問題。這不就是赤裸裸的霸權主義!美中貿易問題,看似貿易問題,實為中美總體的關系問題;也就是美國不愿意平等對待中國的問題,是它要從根本上遏制中國的發展問題。
其實,打自1991年冷戰結束——社會主義體系崩塌,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美國從來就沒有以平等的態度與中國打交道。君不見:
美國從來沒有放棄過對中國內政的干涉,一直在違反“三個公報”,堅持對臺軍售。1999年5月美軍不顧國際關系準則,轟炸我南聯盟使館;緊接著,2001年又制造在我國家門口的“撞機”事件。只是由于中方的“忍讓”,這兩件事才未導致兩國關系的破裂。此后美國忙于窮兵黷武、大打“反恐”戰爭,連續陷入阿富汗、伊拉克的戰爭泥潭,引來債臺高筑,終于釀成2008年的“次貸危機”——引發波及世界的大規模經濟危機。期間,中國伸出援手,以“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友善,大力購買美國債券,支援美國渡過難關。然而,如此誠意,也始終未能改變美國對中國的敵視態度。
早從2000年起,美國學界、政界代表人物約翰·米爾斯海默、班農和格雷厄姆·艾利森等精英,就先后在《大國政治的悲劇》、《零世代》和《修昔底德陷阱已經在太平洋地區凸顯》等作品中,大肆鼓吹“修昔底德陷阱”說,持續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國威脅”論,對中國推行遏制政策。這集中表現在:
政治上,從奧巴馬的“重返亞洲”,到特朗普的“印太戰略”;經濟上,從奧巴馬推出排斥中國的TPP,到特朗普公然挑起的貿易戰;軍事上,從奧巴馬挑動東海釣魚島事端和南海中國島礁問題,到持朗普公然屢派軍艦、戰機闖我南海島礁領水、領空(包括2016年8月美國部署“薩德”入韓);外交上,更是一再違反“一中”原則,搞變相的“一中一臺”;等等。
特朗普上臺后,變本加厲,進一步全面強化對中國的遏制。2017年出臺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徹底扯去面具,明確地把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2018美國國防戰略報告》,再把中國定為它的“首要競爭對手”!今年3月美國會通過《臺灣旅行法》,派政府官員訪臺。前不久,美國又搞了一個《2019年臺灣保證法》,要求對臺軍售常態化,為蔡英文的“臺獨”站臺、打氣,公然違背“一中”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強行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
美國政府所干的以上這一切,難道都是孤立的?應該說,誰都心知肚明。
可是,龍先生偏偏認為,它們之間都是沒有聯系的。貿易問題就是貿易問題,中美貿易的“三大問題”,只要繼續“以開放促改革的精神,使我們在這三個方面都有極大的進展”,中國就能從“外貿大國”,“真正轉變為外貿強國”!
二、主張用“三觀”思路去解決矛盾。
既然龍某承認在中美貿易問題上,存有“三個問題”,那當然需要去妥善解決。怎么解決?他的主張就是要有正確的“歷史觀”、“角色觀”和“大局觀”。
龍氏提出了什么樣的“歷史觀”呢?他引用總設計師的一句話說:“我觀察了很多年,過去幾十年當中,凡是和美國關系好的國家,都富起來了”(屁話!墨西哥等許多拉美國家,一直是緊跟美國的,為什么仍這么窮?)。還說,我們“搞改革開放就是要讓中國人富起來,所以他的外交政策完全是為這一目標服務的”。也就是說:搞好跟美國的關系,跟美國走。這就是龍先生的“歷史觀”。
龍氏提出了什么樣的“角色觀”呢?他說:“大家知道,中國和美國經濟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在全球老大、老二的關系,老大、老二的關系都是很敏感的,特別是老二很難當”。什么意思?也就是說,老二的角色不好當,但一定要當好這個角色。當“老二”的,理該順從“老大”。這就是龍先生的“角色觀”。
龍氏提出了什么樣的“大局觀”呢?他說:“我們現在和美國的貿易有落差,我們希望把貿易的問題控制在貿易上,希望中美關系過去幾十年中形成的基本格局不發生重大變化,希望過去幾代領導人確立的和美國建立穩固、平等關系的戰略不發生變化,相信中美貿易摩擦不可能給我們帶來災難性影響,除非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犯大錯誤”。什么意思?就是不管怎么樣,都要維系好中美關系的大局”。否則,就是“犯大錯誤”!就會大禍臨頭。
龍先生的“三觀”,總括起來就是:要有跟定美國的“歷史觀”;要有甘當“老二”、當好“老二”的“角色觀”;要有甘愿犧牲局部利益、“維持好中美關系”的“大局觀”。
三、最后“兩個結論”的警告
一句話,龍先生苦口婆心地告誡人們:“當前中美貿易摩擦最重要的基本出發點,就是怎么樣維系好中美關系的大局,怎么樣使過去幾代領導人的基礎上把中美關系推向前進,這是解決中美貿易摩擦不對中國經濟造成災難性影響的關鍵”。
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維系健康的中美關系大局,維護世界和平,這應該是我們中國的愿望。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維護國與國的關系,是靠雙邊的;絕不是靠龍先生的“單相思”所能如愿的!
龍先生最后得出的“兩個結論”是:
“一要維護好中美關系的大局;二是不要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問題動搖對經濟發展的信心”。言下之意,要不然,就會出現像特朗普說的,外資都會撤離,中國就完了。至此,筆者真的懷疑,龍先生究竟是站在誰的立場上在講演?!
毛主席說過,“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究竟應該怎樣處理、解決當今“中美貿易磨擦”問題?看來,用龍先生的“三觀”辦法是不行的!因為這是北洋政府的辦法,中國人民不會答應,他們是不會同意的。還是引用一下5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的話吧:
“對于貿易戰,中國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絕不怕打。如果有人打到家門口,我們必然會奉陪到底。中方從來不會屈從于任何外部壓力,我們有決心、有能力捍衛自身合法正當權益”。
老祖宗有言:“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言必行,行必果”。這就是中國的立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