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學應該超越政治。這是扯淡的。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學應該是統一的,不同歷史時期,應該有統一的經濟學。這個更扯淡。每個階級都有每個階級的經濟學。哪個階級掌權,哪個階級的經濟學就流行。至于怎么流行,現在暫時不談。
我們所能確定的是,人類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生產,利用生產工具,獲得一定產品,然后這些產品在全社會分配,用于消費或再投資。至于這些產品為什么這樣生產,這樣分配是否合理,這就需要有人來解釋。 當某人餓得要死,旁邊的人撐得要吐的時候,怎么能讓快餓死的人安心呢?這時就需要有一個權威的力量告訴他,你餓死是上天的安排, 是因為你自身的原因沒有獲得上天的賜福。那個撐得要吐的人由于種 種善行,獲得上天的垂青。所以,你不應該嫉妒而應該不斷按照上天 的意志自我躬身自省,爭取早日獲得上天的賜福。否則,餓死活該。
這就是宗教的作用。
問題是,有人不信宗教,而且隨著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不那么好欺騙了。這時就需要一個新的理論出現,這個權威要能讓盧瑟自慚形穢,安心當牛做馬,能讓穩拿心安理得。這種宗教就是經濟學。
所以,經濟學也是一種宗教。
同樣一門基督教,大家都承認上帝的存在。但是,都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解釋。教皇是上帝的代言人,君王的權力來自上天,這是一種解釋。每個人只要相信上帝的存在,就都有權解釋宗教,這也是一種解釋。兩者都認同上帝的存在,卻對解釋權有不同的闡釋。上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釋。如果教皇是上帝的代言人,那么教皇就是上帝。如果每個人都有權解釋,那么人人都是上帝。
怎么能把思想統一起來呢,就需要宗教裁判所。所以,最終的解釋權,還是要和暴力結合,盡管許多時候暴力隱藏在天鵝絨的手套里。換一個角度,看那種價值論流行,什么分配理論流行,就知道大約是哪個階級在掌權。回到經濟學。經濟學中,價值的概念如同物理中的力的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力的存在才能解釋物體運動,價值存在才能解釋一切經濟行為。大家都承認價值的存在,對價值的解釋五花八門。不同階級掌權,對經濟的解釋就完全不同。
曾經有一個金融學碩士向我抱怨,經濟學中價值的概念太復雜,只能死記硬背。我說,你換個方式去看,其實就很簡單了。大地主掌權的時候,流行的經濟學就是重農主義,產品的價值都來自土地。大地主嘛,當然要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中國沒有重農主義,中國有五蠹之說,商人是五蠹之一。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里,也排斥商人,因為農業為主的經濟,地主和自耕農必然反對要和自己分一杯羹的商人。
商人地位高,流行的經濟學說就是重商主義,經濟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在那個時代就是獲取金銀。除了開采金銀礦以外,對外貿易是貨幣財富的真正的來源。因此,要使國家變得富強,就應盡量使出口大于進口,因為貿易出超才會導致貴金屬的凈流入。一國擁有的貴金屬越多,就會越富有、越強大。因此,政府應該竭力鼓勵出口,不主張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進口。
到亞當斯密的時代,新興資產階級要挑戰貴族(封建地主)和僧侶,這個時候就要提出自由市場和勞動價值論。在自由市場條件下,社會充分分工,社會財富就能極大豐富。勞動創造價值,商業促進流通,大地主和僧侶都是白吃飽。
到馬克思的時代,工人階級要造反,于是堅持勞動價值論。勞動創造價值,干得最多必然是工人,資本家雖然也勞動,但是憑什么拿那么多啊?資本家拿得多,不是因為他們干得多,而是因為他們擁有資產剝削工人。所以全世界無產階級要聯合起來,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奈爾就一定能實現!
資產階級利用無產階級斗倒了大地主階級,就要讓經濟學要為自己辯護,要讓工人安心。這就需要新的價值論替代勞動價值論,于是就有了效用價值論。每一樣東西都是有用的,都是稀缺的,資本家拿出資產,工人提供勞動力,資產比勞動力稀缺,所以資本家分大頭,是理所當然的。
斗地主的時候,是勞動價值論;坐天下的時候,是邊際效用價值論。此一時,彼一時。奪權與掌權的過程需要不同的價值論,于是經濟學就有不斷的進化。當然,也可以說是退化。所以,我們能確認的創造財富的過程只有:一些人在一定條件下,生產一定產品。至于怎么解釋,就要看誰掌握話語權。無論哪個階級,都要把自己解釋為創造價值的階級——沒有哪個階級會把自己解釋為寄生蟲。
認為經濟學應該統一的人,無非是暗示自己支持的經濟學是唯一真理,其他經濟學都是歪理邪說。換一個角度看,提出這樣觀點的人,往往推崇的是現任穩拿的經濟學,潛在的目的就是封殺盧瑟和前任穩拿的經濟學——盡管他自己未必意識到。
為本階級提供理論支持是每一種經濟學最基本的功能。每一種經濟學的背后,都隱藏著本階級的訴求。把自己宣傳為神圣的科學,不過是自我的掩飾,如同給耶穌畫上光環。盧瑟,一無所有,吃苦受累,是出力的一方,按照中國的說法,就是勞力者。既然是勞力者,所以必然會堅持勞動價值論。
歷史上最有名的盧瑟經濟學家,無疑是馬克思。遺憾的是,馬克思死后一百多年,盧瑟雖然震撼了世界,卻沒有建立起英特納雄奈爾,盧瑟經濟學也發展緩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