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已經(jīng)不是關于財富的神話傳說了,馬云早就把這個神話變成了現(xiàn)實。自從把神話變成現(xiàn)實,他就不是此前在機場書店門口電視屏上那個手舞足蹈滿嘴冒泡的“講解員”了,而是風光無限,行走在世界最高端臺面上,一舉手一投足都有“除了上帝就是他了”的那個神仙。
本來貧道不太在意這些新聞,是去年聽說有人對馬云在亞冠決賽時許諾恒大贏了獎勵1000萬發(fā)表感慨,說“馬云要玩兒足球了”,而馬云回答:“我這還沒開始玩兒呢!”,以及他打算“拯救中國足球”的消息,對貧道有點刺激。突然覺得這場面在哪兒見過:
馬云的感覺十幾年前張朝陽也有,張朝陽從珠峰下來后回憶:那時真的有“除了上帝就是我了”的感覺。馬云與張朝陽差別是:后者的想法當時藏著掖著,馬云嘴還沒張開就把那唯我獨尊的意思洋溢在那張有特點的臉上了。
貧道對此可不只是親眼見過,而是親自體會過:
1996年年底,貧道與幾個朋友在一個餐廳大廳吃飯,突然看見隔幾張桌子公司董事長與一個朋友吃飯,就去打個招呼。他一見我就說“批了,批了!”。我說:聽說了——證監(jiān)會批準我們的一個子公司上市了,這意味著我們是全國第一家上市的民營公司!大冬天且大廳里并不暖和,他只穿一個襯衣打著領帶,一件西裝搭在椅背上。貧道說:“不冷呀?!”他說:“冷啥?熱!燒包燒的!!我現(xiàn)在就想站起來大廳喊一聲:今天盡管吃,賬我都結了!”雖然是開玩笑,規(guī)格也不高(畢竟是省級規(guī)模的舞臺),但感覺肯定都差不多。我們本來就是連續(xù)10年全省第一大私營企業(yè),第二年我們又收購一家上市公司,總資產十幾個億。一次開董事會,他說要用“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辦公司。貧道當時就笑了:競技體育是走極端,啥都往死出整。辦公司肯定不行。該快快該慢慢,該高高該低低,哪有明知道不能快的時候非往坑里跳呢?!
十年后公司在總資產近40億,凈資產20多億時,他給折騰完蛋了,沒了——零價格轉讓了。一如孔尚任說的: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改革三十多年來,一批人在“中國最風頭私營企業(yè)家表演舞臺”輪流表演,打“出將”出來時風光無限,在臺中表演時所有觀眾看得嘴都張開了——瞧還是這人厲害,上帝老大他第二!可都是眼看著他不得不一步步進了“入相”門。騰出場地來讓下一個出來過癮。
當然,貧道今天不是來惡心馬云的——看過這么多戲早已沒心情。貧道是懷疑現(xiàn)在有的領導沒看過這些戲,不知道私企到那個位置一定會“風光”,但一定不會“無限”。不能把關乎國家死活的大事依靠幾個過客安排。這樣做會出事的。私企越偉大越風光越危險,像通用電器那樣Too Big to Fail——大到不能倒的時候,全國人民都笑了。
先說一個:關于稅收問題。
最近幾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長有些慢。2010年從全球金融危機走出后,到2013年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8%,而13到16年年均增長只有7.3%。下降一倍多。而且越往后越低——最近三年為:4.9%、8.4%、8.7%。要知道在全球金融危機前的10年中,中國財政收入增長達到年均20%!!
是房地產降溫,土地賣的少了,非稅收入增速放緩造成的嗎?
房地產經(jīng)歷了2012-2014年的低谷,前幾年又回升一次。非稅收入的增長比2010年前后低了點,但依舊很快。2013-2011與2011-2008年相比,非稅收入年增長從25.2%下降到15.2%,但2013-2015年,恢復到年均增長25.0%的水平。2007年,非稅收入只占財政收入的11.1%,2011年達到13.6%,2015年非稅收入達到29198億元,已經(jīng)超過企業(yè)所得稅,占國家財政收入的18.3%。也就是說,下降的最主要因素是稅收下降了。尤其地方財政,2萬多億的非稅收入接近6.3萬億財稅收入的三分之一。財政收入依賴土地的因素擴大了。也就是說,這幾年國家稅收增長速度大幅降低了。從2010年到2016年的6年中,稅收年增長分別為:22.5%、12.2%、9.8%、7.9.6%、4.8%、4.8%。
稅收增幅收窄,肯定與經(jīng)濟增速收窄相關。但是,這些年,經(jīng)濟減速是緩慢的,從2010年的10.3%降到2016年的6.7%,6年降了35.6%。但稅收增長從22.5%降到4.8%,降幅368.8%。稅收減速是GDP減速的十倍!
不是土地因素,不是經(jīng)濟增長因素,有別的原因嗎?
國家稅務局說是國家實施減稅政策的結果。問題在于,國家減稅政策是2015年8月公布實施的,與2011-2014年稅收增幅從23%下降到8%關系不大。應該還有什么因素在里面。
貧道注意這樣一組數(shù)字:2016年財年全年,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成交額突破3萬億,達到3.09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聲稱其規(guī)模不亞于歐美主要發(fā)達國家全年的GDP。3.1萬億交易,相當于2015年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0.3%。
記住,這3萬億的線上交易是不發(fā)生稅的——因為沒有收稅的環(huán)節(jié)——只要淘寶網(wǎng)后臺不對稅務部門開放,不與稅務部門聯(lián)機代收稅款,怎么會發(fā)生稅收?這一點,玩兒淘寶、京東的都會心里門清。賣方如果是生產商,增值稅、營業(yè)稅都免了;如果是零售商,起碼營業(yè)稅免了。甚至企業(yè)所得稅都看不見。
說透了人家還真不是“偷漏稅”。人家是“明漏稅”!
2016年全國74萬億GDP。其中80%有納稅環(huán)節(jié)(農業(yè)、政府教育軍隊等不納稅)。3.1萬億的交易,本來要有接近20%要變成各種稅收,總計不低于6000億。2016年稅收比2015年增加4.8%,增加約6000億。如果減免稅政策照樣實施,但阿里巴巴線上平臺“明漏”的稅收找回6000億,則當年實際稅收增幅會達到10%,甚至高于2013年的稅收增幅。
別以為阿里一個企業(yè)對國家宏觀經(jīng)濟影響不大,要知道還有京東等其他企業(yè)呢,現(xiàn)在都不止3萬億。線上銷售肯定越來越大,尤其非現(xiàn)金交易完成后,小零售都看不見。如果線上和無線交易占到全社會零售額的50%(現(xiàn)在是10%),明漏稅以數(shù)萬億計的時候,政府就傻了。
當然,還有土地財政一旦玩兒到頭了怎么辦的問題。現(xiàn)在地方財政收入有2萬多億,占財稅收入的32%來自“非稅收入”。但中國房地產已經(jīng)到了不需要蓋房的時候了——“現(xiàn)有城市住房+空置商品房+ 在建商品房”/城市人口(含常住人口)已經(jīng)是亞洲第一,高于歐盟大多數(shù)國家。如果再加“已售出地可建商品房”就更高了。總有不再賣地的時候。屆時地方政府2-3萬億的“非稅收入”突然沒了,回到當年教師不發(fā)工資發(fā)襪子襯衣的時候(九十年代后期),就會去別的地方找吃的了。2016年阿里巴巴完稅213億,杭州市政府肯定不急,但國家稅務總局會急。
不過那時候線上交易的“明漏稅”也到頭了——政府肯定自己先要活。
問題在于,線上交易的稅收環(huán)節(jié)只能在線上。也就是交易雙方交易在線上,完成交易才需要完稅,所以完稅也只能在線上。說白了,政府要真的非要把這塊越來越大的“明漏稅”找回來,肯定先找馬云、劉強東、馬化騰,所有交易平臺系統(tǒng)的后臺肯定要對稅務部門開放。
貧道這里實際是提醒雙方:總有那一天的,盡快做準備吧。
有人會說:不管偷漏稅還是明漏稅,這事兒與我們屁民沒一毛錢關系。
那是你傻!
馬云捯飭沒有的稅,到時候政府都會補上——不是馬云補上,而是包括你在內的人都要掏錢的。你說不又不做生意,工資又不到納個人所得稅的標準。不見得不讓你操心的!
財政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與你生活相關的,錢讓馬云折騰沒了,要是你家門口的立交橋半截停工了,清潔工少了到處都是垃圾,你別抱怨。你媽你爸報銷看病的錢政府一直往后拖,你別著急。而且可能你天天盼的第二艘航母停工了——沒錢了,你別不爽!
政府不會讓自己關門的,到時候肯定變著花招征稅。明漏稅的你說不要緊,到時候你罵人都沒資格。
寫到這里快3000字了。很多朋友嫌貧道寫得太長,第二個問題就下次說吧。是關于馬云、馬化騰、王健林等為國分憂積極參加混改的問題。
歡迎關注作者個人微信公眾號“邋遢道人”(yosl1949)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