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IPO應推倒重來
朱大碌
中國股市先天不足,生下來就是個畸形兒,其主要問題就出在IPO。
如果不是中國式的“大小非”,用內部原始低價股拿到二級市場賣高價,讓少數人喝股民血一夜暴富,中國股市不會出現這么多問題。
爆炒新股,企業削尖腦袋以巨資賄賂公關上市,30%以上的公司上市即變臉,大批高管集體清倉式減持,企業象破抹布一樣被棄之而去。這些極不正常的、涉嫌團伙詐騙犯罪的現象,在中國竟然以合法的身份長期存在,管理層熟視無睹,久與庖魚之肆,不聞其臭。實為天下奇觀!
如果中國存在利益集團,股市IPO就是利益集團操縱的典型案例。
股市的大門、正門在哪里?當然不是IPO,而是銀行柜臺交易。國際上股票交易市場就象一個大金字塔,在交易所IPO上市交易的只是一個塔尖,只有極少數比較精英的公司才在交易所上市(全球最大的美國股市也只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絕大多數股份制公司并不在交易所上市,而在銀行柜臺交易,這才是金字塔的基礎,所謂注冊制也是指柜臺交易。
在交易所IPO上市用注冊制則是牛頭不對馬嘴,金字塔尖怎能容得下大家來注冊,不經過嚴格篩選是不可能的。
中國至今股票交易的大門沒有打開,只開了一道IPO的小門,這當然不是有關方面孤陋寡聞,而應該解釋為利益集團刻意造的局,不如此怎能營造出一個一票難求的賣方市場?
中國的IPO不單是一扇小門,而且是歪門邪道,一些亂七八糟的企業削尖腦袋花錢公關造假上市,只為了個人一夜暴富,發展企業只是騙人的幌子,錢騙到手企業就不要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唯獨發審委、證監會不知?
為什么發審委、證監會這么容易受騙?其實從保薦公司到發審委、證監會、經濟學家、相關媒體等都是利益集團一根繩上的螞蚱,裝糊涂而已(媒體上關于IPO的爭論象是在演戲,始終回避主要問題),有團團伙伙合謀詐騙的嫌疑。這種人為制造的賣方市場對他們有多大的好處,內部人個個心知肚明。
不清除利益集團,難以改變腐敗政策;不改變腐敗政策,無以肅清利益集團。
反腐敗只是摘去藤上的瓜,出新政才能將盤根錯節的腐敗政策毒藤連根拔起。
這就是IPO推倒重來的意義。
我們首先要從公平公正的角度,徹底解決不公不正的“大小非”問題。
公平公正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股市的生命線,是管理層需要關注的頭號問題(對股指漲落并不需要過多關注)。
所有內部發行的原始股,定為優先股只分紅不上市。從此沒有大小非,只有優先股和普通股,與國際接軌。
普通股發行采用二級市場競價(即上海車牌模式),價高者得,同時也承擔與老股一樣的風險。
內部發行的優先股則只能靠企業發展分紅獲利,不能上二級市場交易(非二級市場買的股票不允許上二級市場賣),從此絕了靠二級市場炒作獲利的美夢。
開放銀行柜臺交易,在嚴格管理的前提下,對柜臺交易實行注冊制,企業自行選擇在哪家銀行交易,只需注冊備案,不需要政府審批。
在交易所IPO上市的企業,需經過嚴格篩選,非國家急需的短板企業、生態企業、創新企業,將不被允許上市,公辦企事業也不需要上市(公辦企事業不是真正的企業,不需要上市,資金由國家保證)。
取消保薦機構,申請上市的公司全部網上申報,網上審批,取消固定的發審委,定期由電腦臨時抽取專家組審批。
新規出臺前,暫停大小非減持。對那些已經獲利退出的暴富個人,應秋后算賬(盡快出臺“公平交易法”和“反暴利法”),追究其不當獲利和欺詐的刑責。
經過這樣的新政改革,股市才能正本清源,撥亂反正,風清氣正。
利益集團也被釜底抽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