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女王”美聯儲主席耶倫向特朗普“投誠”了,這意味著特朗普已經徹底統一了美國精英階層,而耶倫發出了與中國進行金融大決戰的明確信號。
今日凌晨3點,美聯儲宣布了本輪首輪加息一年后的第二次加息,這是在市場意料之內的,而出乎市場意料的是,耶倫在隨后的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多數委員預計明年將加息3次而不是原來的2次。這令美元指數再創階段新高至102.35點,新一輪上漲通道已經夯實;離岸人民幣跌至6.93收盤;而倫敦金則最低跌至1139.45美元/盎司。
這個決定顯然不是一直超級鴿派的耶倫的風格,自她上任后,她對加息猶猶豫豫,與奧巴馬在國際政治上的猶猶豫豫如影隨形,在國際政界逐漸看貶了奧巴馬,甚至最后菲律賓總統直接罵他;與此同時,國際投資界也開始逐漸藐視美聯儲的權威性。特朗普在競選中曾多次指責奧巴馬軟弱可欺,而贊賞強硬的普京;他還對耶倫鴿派軟弱的貨幣政策很不滿,抨擊這是幫助希拉里競選,并發誓上臺后要換掉耶倫。現在耶倫服軟,美聯儲開始表態擁護特朗普了。
雖然美國的數據近來比較穩定,但也沒有特別好到讓大多數委員認為2017年加息三次的程度。如果說真正的原因,那就是美聯儲向特朗普“投誠”了,或者說交納“投名狀”。說的好聽點,就是美聯儲對特朗普建立了信心,決定放下顧慮配合他決戰。
在歷史上,美聯儲在美國政治、經濟和金融格局中擁有特殊地位,他是美國幕后真正的統治者——猶太-盎格魯撒克遜資本金融寡頭家族集團直接控制的平臺,他獨立于美國總統和議會。但是這一次不同了,因為特朗普不再是過去的政客傀儡,而是美國資本金融寡頭的直接代表。
此次特朗普當選與組閣,打破了美國歷史上的三個政治傳統:1、特朗普在選舉中,拒絕如果選舉失敗承認希拉里為總統,這等于拒絕了美國少數人服從多數人決定的民主政治基本原則,歷史罕見;2、特朗普本人是億萬富翁,他的內閣充滿了美國頂級跨國公司的董事長,請注意,主要是董事長,不是CEO,董事長是資本寡頭,CEO只是高級職業經理人。有美國媒體測算,其內閣成員身價高達390億美元,是奧巴馬內閣的100倍;3、武將直接進入執政前臺。這打破了美國歷史上文官指揮武官的傳統。
這意味著什么呢?是美國資本寡頭厭倦了奧巴馬、希拉里這樣的政客傀儡,踢開了他們,撕開了垂簾,直接操作國家內政外交,特朗普就是他們的代表,或者說他們共奉特朗普為宗主。這樣,原本表面接受政客領導,實際間接受命于金融寡頭集團的美聯儲、軍方和情報機構,就直接受命于特朗普了,這樣效率高的多。
美國資本寡頭為什么要撕開原本“最后一層面紗”,而要赤膊上陣呢?因為他們在來自于中國的競爭壓力前感到岌岌可危,必須最后放手一搏了,就顧不了那么多了。
過去十多年來,中國軍事力量突飛猛進,美軍因為戰略失誤已經失去了在東亞戰勝中國的把握,而中國制造業隨著升級轉型,美國企業在中國失去了超國民待遇后,正面臨中國自主品牌企業競爭的巨大壓力,正在逐漸失去在中國原本相對壟斷的地位。因此,美國必須在國內重建制造業體系,并由此獲得國內特殊政策保護,以保衛美國制造業實力。
然而,如果僅憑常規的經濟金融競爭手段,美國難以實現這一目標,特別是大規模的減稅和基建,會導致美國財政先行巨額支出,未來才能增加稅收,而且稅收增加也將有限,這將嚴重惡化美國的債務,甚至可能在制造業重建前財政金融崩潰。因此,美國必然不遺余力地“三管齊下”,力爭一次性沖垮中國。
齊下的“三管”是:1、貿易資本戰,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阻止中國商品進口,刺激中國資本回流美國;2、石油糧食戰,與俄羅斯和解,讓普京默許美國軍事打擊伊朗。此次特朗普提名與普京有著十多年交情的埃克森美孚CEO蒂勒森(RexTillerson)出任國務卿,可見他說服普京的決心;3、支持臺灣獨立,力挺日本軍國化,試圖讓他們充當代理人引發東亞地緣政治危機。其目的都是為了沖垮中國,至少要讓中國經濟金融受到重創,以利美國重建制造業體系,穩定美國經濟基礎。
本人在8月1日就曾預測特朗普將當選美國總統,他上任后中國將“壓力山大”,11月1日更進一步指出,美國幕后老板已經拋棄了希拉里,而選擇了特朗普,如今都得到了驗證。特別是實際擔任特朗普幕僚長的女婿庫什納就是個猶太人,而候任商務部長羅斯為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資產并購服務了十多年。
特朗普當選后,其落子如飛,美國資本精英,乃至全球資本精英紛紛歸順,特別是他幾乎將美國頂級董事長和CEO的班子搬入了白宮,現在鴿派的耶倫也變成了鷹派,顯然這是謀劃已久,絕非在一個月內能夠辦到的。而即便是事先謀劃的,這也顯示了特朗普極高的效率,和正在形成的強大影響力。坦率地說,也只有這樣的美國領袖,才配是普京和習總的對手。
鑒于特朗普已經70歲了,而商務部長羅斯更是78歲高齡,因此他們不會再等待了,很可能迅猛地對中國發起進攻,而耶倫明確2017年美國預期加息三次,則是配合這種進攻。
顯然,中美這場大決戰是全方位的,但至關重要的要害在外匯儲備。美國的目的是要讓中國官方和民間的外匯儲備枯竭,而中國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盡可能多地將外匯留在國內、民間以及國企手中,而不是讓外資乘著人民幣高位盡數帶走。因此,中國最明智的政策有三:
1、放任人民幣一次性貶值。這是筆者過去四年反復建議的,雖然現在最佳機會窗口已經錯過了,而且已經與通脹再起形成了“兩難”,但早貶比晚貶好!
2、鼓勵國民和中國企業換取外匯,但不準出境,留在國內。
3、繼續鼓勵“藏金于民”,讓外匯以黃金的方式留存在國內。
只要中國國內還有相當量的外匯和黃金,即便經濟金融出現再壞局面,鑒于中國是貿易順差國,且人民勤勞奮斗,只要有這源頭活水,中國仍然能夠走出低谷,困難時期反而是促使中國下決心進行深刻全面的改革,并升級制度文明模式的機遇了。
本質而言,此次特朗普與美國資本寡頭直接前臺操盤,是美國對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最后一次反擊,何嘗不是對中國再次“淬火成鋼”的機會呢?因此,中國人完全不必恐慌,準備過幾年苦日子沒什么了不起。
讓時間來證明,誰能挺到最后吧。(作者為中華元智庫創辦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