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金融和經濟癥結研究
楊芳洲
近些年來,中國的金融改革以全面開放為目標,在以下三個方面實施的頂層設計,完備了產生金融和經濟災難的一切必要條件:1,資金大規模無阻礙且難以控制的跨境轉移通道。(不論是外幣還是本位幣,是洗錢還是投機熱錢。) 2,方便境外離岸金融資本操控的高倍數金融杠桿利空證券投機市場。3,加速外匯儲備消耗并有利于打壓人民幣匯率的金融外匯管理機制。下面分別就這三個方面的頂層設計及其實施后果展開具體論述。
一.資金大規模無阻礙且難以控制的跨境轉移通道
——以金融開放為目的的上海等一大堆自貿區使殘存的資本項目外匯管制徹底失效并導致巨額財富流失。
上海自貿區及以其為范本而復制的一堆自貿區,以全面金融開放為主要目的,注冊不受限制的大量外資銀行、金融公司和隨之而來的各類金融衍生品,貨幣兌換跨境轉移非常方便,它們是來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嗎?(貿易和服務的經常項目外匯管制早已全面放開,資本項目也早已放開85%以上。)它們幾乎全是金融投機熱錢及其投機杠桿,以及方便洗錢和資本大規模外逃、流出的通道。上海自貿區剛一建立就立即引起匯率波動,后來又復制了一大批這樣的自貿區,都是搞金融投機。資金(外匯和人民幣)大規模跨境流動及金融投機的渠道也因此拓得很寬很寬,殘存的最后一點外匯管制也因此缺失。
這個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我們金融崩潰和經濟災難就已命中注定了。(為什么?我后面會說到。)
即使呈現在表面的人民幣匯率穩定,也就因此而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在中央反腐不斷強化的情況下開放金融外匯管制,這樣的金融開放其實是為巨額貪腐資金外逃大開綠燈,把中央的反腐努力變成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驅趕資本外逃之舉。金融管理層就是這樣配合中央反腐的!
從(上海)自貿區2013年10月成立,迄今兩年半多,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及本位幣匯率、外匯儲備消耗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頭一個季度先是本位幣匯率上升(顯示大批熱錢涌入),但從2014年二季度開始,迄今已連續9個季度出現“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其中逆差全是金融賬戶)”的狀況,“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從2014年二季度以來持續逆差,且(2014年)四季度逆差5595億元與三季度556億元相比,增長了近9倍。而此前的14年間,我國國際收支始終保持經常賬戶與資本賬戶‘雙順差’格局,” “使我國際收支運行從大額順差、單邊升值的‘舊常態’轉向一順一逆、雙向波動的‘新常態’”【注1】并且很快從2004年下半年以來又變成順小于逆,要靠賣出大量外匯才能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和人民幣匯率的“新常態 ”。
在此形勢下,人民幣匯率變化有時也不能充分反映金融和整個經濟的實際危險狀況。巨額資本外逃會使人民幣貶值,但在貪腐資金大量外逃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也會因大量熱錢的涌入而保持穩定。這種表面的穩定其實更糟,因為大量流入的投機熱錢也是要帶著更多的投機暴利外流的,財富的流失將更為嚴重。但大量熱錢涌入卻掩蓋了大量資本外逃,使人民幣匯率呈現暫時穩定。如2015年第二季度就是如此。下面分析一下2015年以來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國際收支數據:
2015年一季度,我國在經常賬戶有789億美元順差的情況下,國際收支仍出現約800億美元逆差,這是因為我們有1594億美元經常項目以外(即含凈誤差與遺漏的資本和金融賬戶,不含儲備資產)逆差,這其中主要是資本外逃(有報道稱:顯示資本流出態勢正在惡化。)【注2】【注3】。
2015年二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766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766億美元(資本賬戶順差1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636億美元,儲備資產增加131億美元)。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注4】【注5】
但二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的大幅減少,卻并非因資本外逃減緩,而是巨額熱錢涌入掩蓋了嚴重的資本外逃。這已由2015年二、三季度我國股市前所未有的超規模巨幅動蕩得到證明。
(整個2015年上半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522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945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順差3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1619億美元,儲備資產減少671億美元。(由于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有1619億美元的巨大逆差,因此其僅945億美元的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是靠減少儲備資產671億美元(賣外匯)來維持的。)【注6】)
2015年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63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634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基本平衡,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2239億美元,儲備資產減少1605億美元。【注7】
(三季度金融大鱷們在股市洗劫的巨額財富的外流,又不可避免的反映在國際收支逆差上,導致人民幣嚴重貶值趨勢。央行是靠大量賣出美元在維護人民幣的匯率。)
由于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有2239億美元的巨大逆差(遠遠超過前兩個季度之和的1619億美元,可見第三季度金融洗劫造成的外匯財富流失嚴重),因此其僅634億美元的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與經常項目順差634億美元平衡),是靠減少儲備資產1605億美元(賣外匯)來維持的。僅此一個季度外匯儲備的減少就是前兩個季度外匯儲備減少之和(671億美元)的2.39倍。
2015年四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843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843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基本平衡,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1997億美元,儲備資產減少1153億美元。(還是靠賣出1153億美元外匯來維持經常賬戶順差與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的平衡。)
2015年全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2932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1611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順差3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5044億美元,儲備資產減少3429億美元。【注8】
(分析一下外匯管理局2015年的國際收支逆差的資料,可以看出:
1.金融和資本賬戶的逆差中,資本賬戶基本平衡且數額很小,幾乎所有逆差都來自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這就是我們自貿區金融開放的結果。)
2.由于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巨大(全年高達5044億美元),因此,全年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1611億美元(小于經常項目順差),是靠全年減少儲備資產(賣出外匯)3429億美元維持的。即我們非儲備性質的真實的金融賬戶的5044億美元巨大逆差,大于經常賬戶順差2112億美元(5044 -2932 =2112),這個巨大的國際收支窟窿是靠賣出更多的3429億美元填補的。)
這說明我們的金融開放造成的財富流失(資本外逃+境外金融洗劫)已大大超過我們經常項目巨大的順差太多,因此要靠賣出3429億美元來平衡巨大逆差。
3. 2015年全年我們非儲備性質的真正金融賬戶5044億美元的巨大逆差,減去經常賬戶順差2932億美元,形成 2112億美元的國際收支窟窿,卻用了遠大于這2112美元的3429億美元來填補,人民幣匯率反而在這一年時間大幅貶值5.8%【注9】如此低效率高消耗的人民幣“維穩”措施是怎么造成的?
(有報道揭開了這個謎?“中國人民銀行于(2015年)8月11日出人意料地改革了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以縮小其與境內即期匯率的差距,這導致了對人民幣貶值預期高企、資本外流加劇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為穩定匯率而采取的大規模干預。”【注10】張庭賓對此也有深刻的揭露:“中國央行的此次操作,客觀而言,如果從引發急速消耗外儲促使人民幣崩潰危機的角度看,堪稱完美:1、完善了未來人民幣連續暴跌的機制——頭日收盤價為第二日開盤價;2、強化刺激了市場對于人民幣貶值的預期;3、在強化人民幣貶值預期后,再度賣出大量美元以強行維持人民幣高位,將極大加速外儲美元的消耗,8月及以后,資本外流甚至將達到每月2000億美元以上,按照這個加速度,中國外儲很可能將在一年內枯竭!”【注11】)
4.2015年第二季度金融賬戶逆差的減少,使二季度成為全年外匯儲備唯一沒有減少,而且還有增加的一個季度。但這已根本不能反映匯率和金融是否穩定安全的實際狀況,涌入的大量熱錢掀起的股市巨幅波動,導致三季度和四季度更大規模的財富流失,表現為非外匯儲備性質金融賬戶更大的逆差和外匯儲備更嚴重的“維穩”消耗。(僅2015年第三季度外匯儲備的減少就是前兩個季度外匯儲備減少之和的2.39倍。)
2016年以來,2015年這種金融項目逆差大大超過我巨額貿易順差,要靠賣出大量外匯儲備才能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的趨勢仍在繼續:
2016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481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481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逆差1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1712億美元,儲備資產減少1233億美元。【注12】(由于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高達1712億美元,因此還是靠賣出1233億美元外匯來維持經常賬戶順差與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的國際收支平衡。)
2016年二季度也還是如此,經常帳戶順差59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594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逆差0.3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939億美元,儲備資產減少345億美元。【注13】(還是靠賣出345億美元外匯來維持經常賬戶順差與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的國際收支平衡。)
今年二季度外匯儲備的“維穩”消耗雖小于一季度,但人民幣匯率在此季度卻有更大的跌幅(直逼6.7)。這是因為央行已不再用外匯儲備為人民幣匯率“維穩”,外匯儲備雖消耗減少,但人民幣匯率更大的跌幅卻更彰顯了人民幣的弱勢和貶值預期。
這樣,自2013年10月(上海)自貿區成立,及之后又復制了深圳等一大堆自貿區以來,從2014年第二季度始,我們已經歷了2014年第二、三、四季度,及2015年全年四個季度、2016年第一、第二季度,共連續9個季度“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其中逆差全是金融賬戶)”的狀況,并且這最后8個季度(2014第三季度——2016第二季度),完全變成了金融項目逆差大大超過我巨額貿易順差,乃至要靠賣出大量外匯儲備才能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否則就阻止不了人民幣持續貶值趨勢的“新常態”,人民幣匯率也因此“新常態”在消耗六千億美元“維穩”后下跌超過10%。
在上海等自貿區建立之前,我國雖也有大批地下錢莊方便資本外逃,卻仍能保持貿易經常項目和資本金融項目雙順差,資本外逃財富流失的規模還不足以使人民幣走軟。但自建立自貿區后,這種狀況就徹底改變了。自貿區破壞經濟的威力遠勝地下錢莊(從中可以看出金融改革頂層設計的真實目的)。而對財富流失規模數量的計算,顯然也遠不止非儲備性質的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而是這些逆差還要加上通過地下錢莊及外資銀行(隱藏在經常項目中的)財富流失規模,及流入的熱錢所掩蓋的那些流失財富(資本外逃和金融洗劫)。如2015年財富流失的規模,應該是: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5044億美元逆差 + 通過原有地下錢莊及外資銀行流失的財富(至少約幾千億美元) + 流入的熱錢所掩蓋的流失財富(也有幾千億美元),三項相加其總數2015年至少上萬億美元規模。超過GDP的10%,考慮到GDP中至少一多半是外國人的財富,我們每年有超過20%的血汗錢流失了,(再考慮到我們的GDP中還含有大量的資源錯配、假冒偽劣、有毒有害,流失的真金白銀就更是彌足珍貴,)而我們的GDP 2015年僅增長6%,我們至少流失了3倍增長的GDP!
我國際收支狀況的重大逆轉,可不僅僅是流失了外匯形式,而是實實在在喪失了這些外匯形式所對應的內容——巨額財富。我們外匯儲備的增加并非財富的增加,而是通過貿易和服務的出口交換來的外匯形式——美元等,(這是犧牲我們的資源、環境和食品安全,產生痛苦的勞務,并承受著WTO不平等交換換來的僅僅是財富形式的轉變。)而我們的外匯流失,卻是貪腐收入形成的資本外逃,和內外勾結的金融洗劫。流失的不只是外匯形式,而是這些外匯形式所對應的實實在在的財富內容。
經過這些年更開放的“金融改革”,(尤其是建立上海等一大堆自貿區,)使當今中國在有著巨額貿易順差的情況下,已然成了國際收支嚴重逆差的國家,人民幣也因此從硬貨幣而淪落為軟貨幣,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中國人民世所僅見的勤勞為全世界生產,卻不夠貪腐資金資本外逃和國際邪惡資本與買辦權奸勾結合謀的金融洗劫,人民幣也因此由硬變軟。可見所謂人民幣國際化,純粹是一個騙人的大忽悠。一個弱智的悖論笑柄!
人民幣國際化——弱智的悖論
因為人民幣國際化——即自由兌換(取消資本項目的外匯管制),人民幣就會因巨額資本外逃和國際金融資本勾結買辦權奸的金融洗劫而流失巨額外匯財富,成為軟貨幣——即長期趨勢看跌的弱勢貨幣。而要想成為國際儲藏貨幣(即所謂人民幣國際化的好處),其前提就是其長期趨勢不能走弱看跌。因此,國際化的人民幣恰恰因其國際化而只能長期走軟,從而難以成為國際儲藏貨幣。即使進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SDR特別提款權的貨幣籃子,也改變不了什么,其所帶來的少許儲藏貨幣利益,遠遠不能彌補因其國際化而流失的巨額財富。也遠遠不能彌補人民幣未因國際化而走軟時就已有的(卻因國際化而走軟失去的)儲藏貨幣利益。
人民幣之所以不能國際化,其原因正如我以往一直強調的:人民幣最大的軟肋,即中國經濟最大的弱點,不在經濟而在政治。中國腐敗的政治和法制環境,使人民幣至今必須保持其不可自由兌換性質才能有最起碼的金融和經濟安全,否則各種貪腐收入形成的資本外逃,及內外勾結制造的經濟波動,將導致財富外流如大河奔騰般難以阻擋,而現在卻恰恰因中國與國際金融接軌及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使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金融和經濟災難。
張庭賓去年曾對我國外匯儲備資產及央行的外匯支付壓力做過精辟分析:“在不少人印象中,中國巨額的外匯儲備是中國對抗金融危機的大靠山,事實并非如此:作為中國的外匯資產,截止今年(2015年)7月末官方外儲余額為3.65萬億美元,加上中投等管理外幣資產約4萬億。加上民間外匯儲備0.68萬億(主要在外貿企業手中),合計4.68萬億美元。中國對海外投資合計還有2.57萬億(FDI為9857億美元+證券投資2487億美元+其它投資1.34萬億美元)。總計為7.25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作為央行外匯儲備的潛在支付壓力:中國對IMF、金磚銀行、亞投行等組織和國家投資承諾合計約1萬億、外債1.67萬億(截止3月底)、貿易順差余額2.79萬億、外商投資4.95萬億美元(FDI為2.75萬億+證券投資9679億+其它投資1.24萬億),合計10.41萬億美元。資產項與支付項缺口已經達到3.16萬億美元。”【注14】
張庭賓繼續分析道:“假定中國在不久將來資本項目自由兌換的情況下,上述缺口并未充分顯示中國外儲的外幣兌付壓力。A、在資產中能用于兌付美元的資產項沒那么多。民間外儲大多在外貿企業手中,一旦產生人民幣貶值預期,它們可以很快被轉移出境。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對海外投資也很少有人愿意拿回來的。更何況那些相當部分是國民企業財富,中國央行是無權強行調用的。換言之,中國外儲支付能力也就官方儲備的4萬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央行為支付外流資本,被迫大幅減持美國和歐元國債,則美國和歐元國債大幅下跌,還會遭遇價格折損,能兌換回來3萬億美元現金就不錯了。B、潛在的支付壓力將超過10.41萬億,因為上述測算中,沒有計算外商投資在中國的利潤,它們獲得商業利潤、投資利潤、匯率利潤和利差利潤,四項合計盈利50%(2.47萬億)還是比較保守的。如此算下來,里外缺口達到9.88萬億美元。” 【注15】
如此巨大的金融風險!只要自貿區等財富流失的寬闊通道不趕緊堵死,聽任資本大量外逃、金融洗劫繼續下去,國際資本就會確認這個前景,各類內外資本會跟著加速外流,我們的外匯儲備用不了多久就會耗盡,慘烈的金融和經濟崩潰就在所難免!(如割破動脈,不趕緊堵上早晚血盡人亡。)
外匯資產與其支付壓力之間巨大的缺口將會帶來怎樣嚴重的金融和經濟災難,我在以往的文章曾有過描述:
如一國大量喪失外匯財富,外匯供需失衡必使本位幣與外幣的兌換匯率呈現大幅跌落。由于財富是以外匯的形式喪失,而國內具體的使用價值財富依然存在,因此本位幣與國內商品之間的相對交換價值-—即物價水平,起初并無太大變化。本位幣幣值的大幅跌落首先表現在與外匯硬通貨的比價上,這時外幣持有者可用外幣就以難以想象的低價輕易買走大量國內商品和民族企業,造成財富的第二波流失浪潮――國內物質財富的流失。(90年代中后期以前去過俄羅斯的人可能都會記得那時美元在該國巨大的購買力,如一張莫斯科至彼得堡的飛機票只賣1-2個美元,這就是由大量喪失外匯引起的第二波財富流失浪潮。)這是喪失外匯財富比單純喪失其它物質財富更可怕之處。
經過外匯形式的和國內物質財富形式的雙重重大財富流失后,本位幣幣值的跌落波及到國內具體商品,惡性通貨膨脹便在所難免。這樣的通貨膨脹與貨幣政策的松緊無關,而是財富流失導致的必然結果。于是隨后引發劇烈的銀行擠兌風潮,金融危機發展為全面的經濟危機……。國家若不增發貨幣支持銀行,只能聽任銀行破產,經濟崩潰;若以資金支持銀行,則產生更嚴重的通貨膨脹,仍然是巨大的經濟災難。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說過,中國人自己主導的“改革開放”到1993年就已死(變質)了,從那以后,不過是打著“改革開放”的旗號走了整整23年的買辦化殖民地道路(金融及整個經濟政策完全為美國等西方利益服務),我國巨額財富外流,也始自那之后。這23年累積的財富外流黑洞,不下十幾萬億美元(約百萬億人民幣)之巨,其中僅貪腐收入形成的資本外逃,就不下七、八萬億美元,(據《參考消息》2012年12月19日第16版刊登路透社華盛頓報道《非法資金外流 中國高居榜首》披露,一個金融監管團體在最新報告中說,在2000年至2011年期間,中國總共有3.79萬億美元犯罪、腐敗資金流出。如1993——2016這23年之間的11年(2000年至2011年)我國“有3.79萬億美元犯罪、腐敗資金流出”的話,那1993——2016這23年非法資金流出的金額應至少是2000至2011年3.79萬億美元的一倍,即至少已有7—8萬億美元的貪腐資金外逃。)另外,美國等西方國際資本攫取的不正當暴利比資本外逃更大,再加上民間富翁舉家外遷等,我財富流失規模十幾萬億美元應只多不少。這巨大的財富流失黑洞,也即張庭賓計算的近10萬億美元國際收支缺口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們已有23年累積的巨大財富流失黑洞,因此一旦發生貨幣金融危機,其所導致的經濟危機及惡性通貨膨脹也必因此而更加猛烈。
因喪失大量外匯財富而引發的經濟災難既有包括銀行金融系統在內的大規模公司倒閉及嚴重的失業,也有惡性通貨膨脹。(菲利普斯曲線失靈,嚴重的失業和惡性通貨膨脹交織在一起。) 由于商品的交換價值取決于人們的現實意愿和欲望,而人們對未來的信心對他們的意愿和欲望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又由于現代經濟是建立在人們現實欲望和意愿基礎上的資源充分利用并高速運轉的“效率經濟”,(不僅能放大效率,而且更能放大風險。) 因此由于人們信心的崩潰和“效率經濟”的放大作用,以硬通貨形式大量喪失財富而引發的金融危機,在發展為全面的經濟危機后所造成的損失,必將數倍甚至數十倍于最初引發金融危機的那些流失財富。
最初因喪失大量外匯財富而引起本位幣匯率的大幅跌落,原本只是貨幣市場一個供求形勢變化而引起的暫時波動,但經過第二波國內物質財富的流失浪潮及隨后引發的經濟危機所造成的巨大物質財富損失,幾番折騰后,每元本位幣的實際購買力就會大大下降,本位幣匯率向下的暫時變動就會固定下來,成為代表國家經濟實力重大改變的長期實質性低價位。
總之,以硬通貨形式大量喪失社會財富而引發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它的“殺傷力”足以使一國的經濟實力損失大半甚至十之八、九。東南亞、俄羅斯和拉美一些國家的災難都證明了這一點。
(有學者建議,從市場匯率方面調整政策,如:人民幣一次貶值到位,即可消除人民幣貶值預期。這或許可收一時之效,但治標不治本。因為這不能阻止資本外逃和金融洗劫這兩大財富流失源流。即使人民幣一次貶值到位,仍然阻止不了巨額財富流失導致的人民幣繼續貶值,而只是使這種貶值以階梯斷續的曲線形式代替連續曲線的形式。人們一旦認識到這種變化的實質,階梯斷續曲線形式的貶值也一樣可以形成貶值預期。)
所以說,只要自貿區等將資金(不管是外幣還是人民幣)大規模跨境流動的渠道拓得很寬很寬,最后一點殘存的外匯管制失效(或名存實亡)。只要這個魔盒一打開,我們巨額財富大量外流也就命中注定了。不僅方便貪腐資金大規模外逃,而且方便熱錢大量進出金融投機,這些金融熱錢必定要在股市、匯市、期市、債市、樓市等一切可以折騰的地方翻云覆雨,卷走更多的財富。如去年我股市就被洗劫了一把。
二.方便境外離岸金融資本操控的高倍數金融杠桿利空證券投機市場
——以改革名義頂層設計的各項股市及相關金融政策,明顯是內外勾結,洗劫中國人民制造經濟災難。
1. 世所僅見的強大做空機制。搞個滬深300股指期貨還嫌不夠,去年4月16日又增加中證500和上證50。
去年4月17日我證管機構又表示為加大市場的股票流動量,將允許機構投資者借股做空,同時將可以做空的股票數量擴大至1100只,這樣正股市場在配資盤的介入下也具備了做空杠桿。美國市場迅速作出反應,中概ETF全線重跌,當日跌幅均在4%左右。【注16】
三大期指本身就是方便做空的期貨杠杠,又與配資(也是杠桿)資金高度相關,而且正股市場(1100只股票可做空)在配資盤的介入下也有了做空杠桿,如此全面強大的做空機制據說是為了對沖風險,實乃蓄意將股市變成最敏感最不穩定波動幅度最大的暴利做空投機工具,以方便境外做空我A股的離岸國際金融資本操控,配合其制造前所未有的經濟災難。在將我股市及整個經濟打入谷底后,使國際資本能以最低廉的代價全面控制我經濟命脈!
鳳凰財經在評論去年7月1日的股災時說:“今天先是期指有主力突然大肆作空,繼而引起300指數跟跌,根本不是先拋股票而使指數下跌,是期指作空導致指數下跌,其操作手法與九七年索羅期在香港市場通過期指作空港股一樣。目前主力的資金非常巨大,完全不是國內機構的做法,操作水平極高。”【注17】
而率先砸盤的期指,恰恰是新增加的中證500和上證50。經濟觀察報刊7月2日登張彬文章明確指出期指市場惡意做空,乃股災元兇:“從最近幾日的市場表現來看,其演進路徑可以歸結為:(中證500)IC1507率先砸盤,負基差持續擴大,帶動正股市場殺跌,引發場外融資爆倉、場內融資盤平倉、公募基金贖回,先跌停的股票賣不出去,只能賣出尚未跌停的股票,造成A股市場的大面積跌停。……期指市場的巨大賣盤,三大期指尤其是(中證500)IC1507頻頻跌停,期指與正股的負基差現象持續惡化,這已經不能用套保來解釋了;必然存在一種甚至多種勢力的惡意做空。”【注18】
量躍資本首席經濟學家張捷撰文指出:“做空一個國家是殘酷的國際間經濟戰。……當前我國股市最大風險在于有了股指期貨以后,通過金融衍生品做空大盤的利益極為巨大,這已經不是對個股的做莊,而是對大盤的做莊。6月29日,滬深300的期指總成交是39753億元,而相關股票成交是7040億元,股指期貨成交量已遠遠超過股市股票成交量。這背后的盈虧是按照成交量乘以漲跌點數計算的,股指期貨的盈虧超過股票很多倍,股票可以成為操縱股指的工具,”【注19】
張捷還一針見血地指出,做多和做空是不對等的,做空損害的是所有市場投資者的利益,做空的期指額外的帶走了市場的財富。“國家立場下股市絕對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赤裸裸的國家間財富的再分配和掠奪。因為你的股市高漲的泡沫是可以換取他國低估的股票、資產、資源、貨幣的!所以在考慮了全球一體化的環境下,對某國就是做多是得利的,做空則是要被掠奪的。因此各國抬高本國股票,打壓做空競爭國家的股票,是一個只做不說的潛規則。”【注20】
在資金技術層面,張捷也指出:“對于操縱市場的資金而言,一旦有了做空工具,做多大盤得利和做空大盤得利也是不對等的。因為如果做多,大盤總市值擴大,……是需要不斷擴大資金量;而做空則是一旦下跌開始,多方的股票價值就要縮水,越往下打資金需求也在降低,所以操縱者選擇做空更有利可圖。沒有一定的做空限制,二者的力量難以平衡。…………場外(空方)的掉期和融券,由于資金不離開操作人的賬戶,其保證金和利息都比場外(多方)融資要容易得多,成本低得多,空方和多方嚴重不對等。而且在信息層面,融資的信息容易被挖掘,場外的掉期和融券則秘密的多,信息上也嚴重不對等。因此如果沒有嚴格的限制,空方總能夠突襲多方獲取暴利,……”【注21】
正因多、空市場力量和利益的不對等,且股市做空對國家利益危害巨大,世界各國都對股市做空有很多限制。美國也不例外。量躍資本首席經濟學家張捷對此介紹說:“我們可以看一下追捧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人對于股災做空是怎么干的:
2008年9月15日雷曼破產股市大跌。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美國證監會(SEC)發布了禁止裸賣空(NakesShort)的通告,明確不準在沒有持有股票或融券的情況下進行賣空。
9月18日星期四收市后,美國證監會發布了一條驚人的通告:證監會決定停止797只金融股的賣空,為期10天。同時證監會宣布所有機構投資者必須每天匯報做空的頭寸,并且宣布會嚴厲查處操縱市場行為。
9月22日星期一,三大證交所繼續增加禁止做空股票清單。例如紐交所加了32只股票,后一天又加了44只。新增的已經不僅僅是金融股了,就算有金融子公司的大型企業也被加了進來,比如:通用汽車和通用電氣。
到了10月2號,10天的禁令到期,(美國)證監會又把禁令延長了幾天,直到10月8號。10月9號起,所有金融股都恢復了正常的賣空交易。
10月12日又有消息傳來,美國財長保爾森表示將盡力挽救銀行等金融機構,避免雷曼事件再次上演。
我們看到了美國的反應迅速和2008危機時監管層對做空的限制,這種違反美國標榜的價值觀的做法背后,難道不是做空危害極大的例證?”【注22】
反觀我國證券監管,卻聽任空方肆意打壓股市,即使中央三令五申嚴查也拒不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僅一個多月就將A股從5100點打至3000點以下。跌幅深達40%以上。國家和人民慘遭互相勾結的國際資本和官僚買辦洗劫!(證券監管是無能為力還是同謀?只能說是內外勾結蓄意為之。)
2. 將股市強大的做空機制結合巨量配資投機杠桿,使做空具有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
去年A股做空動能之大前所未有,據東方財富網財經頻道6月30日透露“某場外配資公司人士估計,目前場外配資包括民間配資和傘形信托。初步估算,配資公司大約有10000家,平均規模約為1億-1.5億元規模,保守估計整體的配資規模約為1萬億-1.5萬億元。……綜合來講,總體規模大約1.7萬億-2萬億元。”【注23】
如此巨量場外投機熱錢和公司哪來的?難道和自貿區無關嗎?兩年半前掛牌的上海自貿區及之后照其復制的一堆自貿區都在金融開放,外資可輕松設立獨資及合資銀行(為此還暫停實施《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關于行政審批的規定),貨幣兌換和跨境轉移方便自由,資本項目的外匯管制基本都沒有了,可投資各種商品金融期貨及衍生品,2014年又進一步減少負面清單中(對外資)的限制措施。實際上是給了互相勾結的國際資本、官僚買辦資本和貪腐資金任意轉移資產,洗黑錢、跨境套利、并利用各種金融工具的杠桿作用制造巨大金融風波洗劫中國的便利。
正是這些自貿區帶來多如牛毛的外資銀行、金融公司,及各種金融衍生品,熱錢短期大量進出的渠道前所未有的擴得這么寬闊順暢(已遠超此前地下錢莊的規模)。這些外資銀行、金融公司、衍生品、熱錢的巨大投機能量,正是制造我巨大金融波動的強大生力軍。
為何在自貿區成立前從未有如此巨大的股市做空洗劫浪潮?為何自貿區成立才兩年半,我國就迄今連續9個季度出現“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其中逆差幾乎全是金融賬戶)”的狀況,從2004年下半年以來又變成順小于逆,要靠賣出大量外匯才能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和人民幣匯率的‘新常態’?這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其中主要是金融)就是資本外逃和金融洗劫。
為何去年二季度能有巨量熱錢涌入(乃至掩蓋了一半巨額資本外逃),掀起股市巨幅波動?又為何投機熱錢洗劫我股市后能大量流走,乃至引起我人民幣匯率大跌,要靠央行每天花大把美元方能維持匯率?沒有自貿區外匯管制的缺失,及眾多金融公司,這些能做到嗎?
“問題就出在了場外配資在最近幾個月出現了野蠻生長,場外配資規模目前已經激增至萬億以上,如果算上傘形信托的話,這部分杠桿資金的規模已經超過了2萬億,”【注24】顯然,場外配資“最近幾個月(指去年6月前)的野蠻生長”與去年二季度有巨量熱錢涌入掀起股市巨幅波動在時間上是一致的。
看看配資資金和股指期貨這兩類杠桿是如何結合的:
“引發次(應是“此”)輪千點暴跌行情的真正導火索,就是配資資金與股指期貨其實是存在高度相關性的。……配資公司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的利益不致受損,很多配資公司都專門聘請了專業的股指期貨團隊為他們運作股指期貨對沖,同時很多資金量的配資客也有做股指期貨對沖的需求。
一旦場外有機構大舉做空股指期貨,很多弱勢股就會迎來大跌,而配資公司此時往往會借勢通過強制客戶減倉或平倉的方式進一步做空股市,從而在股指期貨上謀取暴利,而這一切都是屬于配資公司和少數大資金量配資客的游戲,大資金量的配資客根本不會被強平出局,因為在股指期貨市場上謀取的暴利足夠他們進一步補足保證金,而小資金量的配資客對此毫無應對之策,最終淪為了這輪踩踏的犧牲品。…………場外做空股指期貨力量的強勢介入,讓原本專心股市的配資資金開始伸手股指期貨市場參與對沖,”【注25】
三大期指保證金13%--15%,本身就是7倍的杠杠,場外配資還有3—5倍甚至10倍的杠桿,這兩類杠桿又高度相關,而且使正股市場在配資盤的介入下也具備了做空杠桿,如此全面的使用高倍數做空杠桿,我股市便具備有了比單純期貨市場更大的風險,成為舉世罕見前所未有的巨大而慘烈的投機場所。這是為了對沖誰的風險?是為了對沖在幕后操縱股市洗劫投資者而獲暴利的金融吸血鬼的風險!
不論是場外配資盤、場內配資盤、期指、股票,其操作都是通過有市場席位的交易代理人(券商)將其結合在一起實施,而券商之所以能這么做(且事后不怕被查處,)是因得到市場監管的許可。證券和金融監管機構無疑應對股災負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蓄意設計了這一切,并且完全可以控制并改變這個局面。因為他們是法規制定者和執法者。
3. 積極制定實行搞亂股市金融的法規,卻不依法查處惡意做空違法,逆向選擇性執法
A.就在去年6月股災前兩個月,股市管理機構4月12日放出一個投資者最多可開20個A股賬戶、封閉式基金賬戶的亂市政策。什么人需要20個賬戶買賣股票?顯然這是方便資金數額巨大的資金操盤和貪腐資金股市洗錢,如此便可躲開機器自動的大額監管,為清查制造障礙。股市管理層居然制定不利于自己監管的規定,是何居心?
B.緊接著又在4月16日增加了中證500和上證50兩大做空砸盤期指。形成我A股世所僅見的強大做空機制。4月17日允許機構投資者借股做空,同時將可以做空的股票數量擴大至1100只。A股也成重要做空場所,做空機制無所不在。
C.查處惡意做空洗劫股市其實有法可依,證券法第七十七條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縱證券市場:
(一)單獨或者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二)與他人串通,以事先約定的時間、價格和方式相互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三)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四)以其他手段操縱證券市場。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量躍資本首席經濟學家張捷指出:“從第七十七條,我們就可以看出第一款合謀做空是不成的;第二款更明確了一點,就是以事先約定的時間、價格和方式相互進行證券交易被禁止,直接的說就是掉期是不成的;第四款更留下了監管層可以解釋和拓寬打擊的空間,因此對聯合做空的嚴查是有法可依的,而對場外的掉期,本身就是明確的違法,是必須嚴查的。……
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監管層具備數據分析的能力。事實上,歷次金融動蕩后,西方國家都限制過惡意做空,在中國也是應當限制違規做空。這個限制就是要依法治國,對聯合做空者按照操縱市場進行處罰。”【26】
張捷還指出:“西方對金融犯罪是無罪推定的例外,是有罪推定的,這個有罪的壓力下,做空是要有顧忌的,但中國金融實力派則是刑不上大夫的無罪推定,加大了監管的難度,”【27】
總之,打著改革的旗號蓄意制定并實行搞亂股市金融的一系列法規制度,將一切導致股災的條件費盡心機一一具備并結合在一起,這種頂層設計的目的,顯見是為了方便境外做空我A股的離岸資金等國際金融資本操控,制造巨大的股市及金融波動洗劫我財富。將我股市及整個經濟打入谷底后,就可使國際資本能以最低廉的代價全面控制我經濟命脈!
在引起前所未有的股災造成巨額財富流失后,金融管理層卻聽之任之(證監會曾明確表示不再干預股市漲跌【注28】),對中央嚴查股災黑手的指示精神陽奉陰違,不依法行使監管權力查處犯罪,選擇性逆向執法,維護必導致股災及金融經濟災難的股市金融秩序。這就是我證券監管的“業績”!
三.加速外匯儲備消耗并有利于打壓人民幣匯率的金融外匯管理機制
——外匯管理和匯率政策方面千方百計加速財富外流,暴露出金融管理層的內奸本質。
2015年8月11日,在金融大鱷們洗劫了股市正將其做空暴利兌換美元源源不斷外流之際,央行突然宣布人民幣匯率改革,開盤價由參考前一日的中間價改為參考收盤價,人民幣當天大跌近2%。【注29】
在熱錢裹著暴利大量外流使人民幣不斷貶值之時,此舉顯然使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速度至少快了一倍。因此而形成更明顯的匯率貶值預期又帶動更多熱錢和資本外逃,使人民幣匯率短短兩天便從不到6.2跌到6.4。
“面對人民幣連續兩天大幅下跌,央行在13日尾盤和14日入市干預,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使人民幣匯率由最低的6.4458反彈到6.3908。但這種毫無疑問將加快央行外匯儲備中美元現金的消耗。……資本外流將更加快速!”【注30】
顯然,央行8月11日宣布的開盤價參考前一日收盤價的改革是為了加速人民幣匯率的下跌,匯率大跌后又每天拋售大把美元穩定匯率。意在加速外匯儲備的消耗速度。也是托起匯率方便投機暴利和資本外逃順利流走。
中華元(國際金融)智庫創辦人、《第一財經》副總編張庭賓對此評價道:“中國央行的此次操作,客觀而言,如果從引發急速消耗外儲促使人民幣崩潰危機的角度看,堪稱完美:1、完善了未來人民幣連續暴跌的機制——頭日收盤價為第二日開盤價;2、強化刺激了市場對于人民幣貶值的預期;3、在強化人民幣貶值預期后,再度賣出大量美元以強行維持人民幣高位,將極大加速外儲美元的消耗,8月及以后,資本外流甚至將達到每月2000億美元以上,按照這個加速度,中國外儲很可能將在一年內枯竭!”【注31】
張庭賓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的確,自1993年年中以后,金融及經濟管理層的政策全是在為美國等西方利益服務,若從國家利益的角度,怎么也理解不了;但若從內外勾結,漢奸賣國的角度看問題,則一切疑問都迎刃而解。
張庭賓對我國外匯儲備資產及央行巨大的外匯支付壓力的分析前文已有介紹,此處不再重復。
正是由于金融管理層煞費苦心的高消耗低效率人民幣“維穩”措施,才使我國2015年以消耗3429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填補2112億美元的國際收支窟窿,人民幣匯率反而在這一年時間大幅貶值5.8%【注32】,2016年上半年仍在繼續這種趨勢。
綜合三方面金融改革,我們見到了什么?
綜合以上這三個方面金融改革及其實行后果,我們直接看到的是:我國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財富外流已無法控制,乃至在有巨額貿易盈余的情況下人民幣反成了軟貨幣,其幣值要靠消耗巨額外匯儲備才能維持一時,卻改變不了長期的貶值趨勢。如此還能撐幾時?!
我們進一步看到的是:巨額財富外流產生的通脹因素造成了我難以遏制的長期通脹趨勢,由此造成各方面成本的迅速增長和對需求的嚴重抑制徹底封殺了我國的社會利潤空間。(專家學者們也承認我國經濟缺乏利潤空間的現實,但對其產生的真正根源——財富外流,卻都諱莫如深。)
我們透過這些外在現象還可進一步看出:將以上三個方面的金融改革結合在一起的頂層設計,絕對有不僅方便美聯儲和華爾街的貨幣政策和金融工具,而且還有方便境外離岸金融資本,方便他們操控我國資金大規模跨境自由流動,既可隨時流向美國去支撐美元幣值,又使我大量喪失財富導致經濟災難,并操控我金融證券市場(包括股市和匯市),方便洗錢和金融洗劫的設計主旨。這只能是配合敵國的經濟戰才會有的指導思想!
從這三方面金融改革之間的關系,也可看出其內奸賣國的“良苦”用心:
從第一個方面“資金大規模無阻礙跨境轉移通道”與第二個方面“高倍數金融投機杠桿利空股市及其相關政策”結合起來看,這兩個方面是互相配合的。當自貿區的建立使“資金大規模無阻礙跨境轉移通道”功能具備并實際發揮作用后,緊接著就是第二個方面的改革“高倍數金融投機杠桿利空股市及其相關政策”出現并導致對股市的洗劫。二者的結合除了方便洗劫股市的資金卷著豐厚的暴利能及時流走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使“資金大規模無阻礙跨境轉移通道”只能為我財富大規模流失服務,而不能被我股市利用境外資金做多。即這些粗大的血管只能用于我單方面失血,而不能用于為我補血。
而第三個方面“加速外匯儲備消耗并有利于打壓人民幣匯率的金融外匯管理機制”,則是在前兩個方面的改革落實,造成嚴重資本外逃和對我股市的金融洗劫,形成我巨額財富大規模流失后,為有利于這些巨額財富轉變為外匯順利流走,并加速我外匯儲備消耗且有利于打壓人民幣匯率,而銜接其后施行的金融外匯管理制度改革。
正如張庭賓對外匯管理政策的評論及本文前面所說:若從國家利益的角度,怎么也理解不了這樣的頂層設計宗旨;但若從內外勾結,漢奸賣國的角度看問題,則一切疑問都迎刃而解。
如此不顧一切,內外勾結的瘋狂利他自殺式金融改革,已以其嚴重后果明確展示:中國已徹底喪失了金融和經濟自主權,已如割破動脈任由他人吸血,用不多久便將血盡人亡!到我經濟無血可吸之時,剩下的皮肉和骨髓也將任由他人宰割!因為垂死之軀已無力反抗。
當今中國經濟問題癥結何在?
當今中國經濟最大最關鍵的問題是什么?就是已徹底失控的金融開放造成持續性大規模財富外流,不僅流失了可用于投資的資金,其產生的通脹因素徹底封殺了我國社會利潤空間,而且使我面臨金融和經濟崩潰的前景。如同人之割破動脈,如不趕緊扎住向外淌血的破口,撐不了多久即血盡人亡。
扎住并縫合大出血的動脈破口,乃處理動脈出血第一要務,否則,不管吃什么藥,如何滋陰補陽,都不管用。
同理,如不趕緊堵上財富大量流失的通道,不管搞什么經濟對策和改革,什么供給側、需求側,統統都是瞎掰。為GDP每年多增1個百分點煞費苦心,然而與每年超此10倍的財富外流規模相比,況且還年年如此,孰輕孰重?孰為芝麻孰為西瓜?何況經濟增長速度嚴重下降,不正是財富超大規模外流,國民經濟大失血造成(社會利潤空間被徹底封殺及缺乏投資)的惡果嗎?
有人說,中國的通貨膨脹是多印了鈔票的結果,其實這不過是央行及金管當局掩飾財富外流的說辭而已,是財富以外匯的形式大規模流失,才使與這些財富對應的鈔票多了出來。央行過去一直不承認多印了鈔票,但當嚴重的財富外流規模被媒體披露時,央行馬上就承認多印了鈔票,因為以開放金融之名造成巨額財富外流,不僅比多印鈔票罪過更大,而且一旦社會嚴重關注,將妨礙其制造更大規模財富外流的金融開放目標。
我國財富大規模外流始自買辦權奸重登政治舞臺的1993年年中之后,這23年來,財富外流規模不斷擴大,這是造成我國長期通脹趨勢的主要根源。尤其2013年10月建立自貿區后,財富流失規模更是成倍擴大。因此對社會利潤空間的封殺及對需求的抑制也更為嚴重。財富流失了,與流失的財富相對應的人民幣,就成了沒有財富內容的紙鈔形式——即通脹因素。于是通貨膨脹從炒作住房開始,然后逐漸波及到所有商品,房租、倉儲費用、地租、農業成本、蔬菜瓜果、辦公費用、工資、運費、稅費等等,所有經營成本都要看漲,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這些通脹因素最終都要攤到社會經營成本中,既大增成本也嚴重抑制需求,從而將我社會利潤空間徹底擠壓封殺殆盡。
我們全球最高的儲蓄率因社會利潤空間被封殺而無投資機會,只能或流向境外支持美元,或跑到樓市、股市、期市、匯市、債市興風作浪,加劇金融和經濟波動,方便國際金融資本剪羊毛。我本應轉化為投資去創造財富的大量儲蓄反而加大了財富外流。
社會利潤空間被徹底封殺以及投資的缺乏使經濟發展已無出路,幾乎所有的經營者都面臨垂死掙扎厄運,失業更是空前嚴重。社會內部矛盾將因此空前尖銳,政治局勢也將因此劇烈動蕩!假冒偽劣,“天災”人禍,生態環境及食品安全問題將更惡性發展而難以抑制……更可悲的是就連這樣凄慘的現狀也難以持續,遏制不住的大量財富外流終將導致金融和經濟崩潰!這將又一次證明一個真理:建立在法紀混亂基礎上的腐敗市場經濟是不可持續的!
因此,當務之急是立即堵住財富流失的通道。須采取以下緊急措施:
1. 重新嚴格資本項目的外匯管制,為此,必須清查、整頓、直至取消自貿區!至少應先增加自貿區關于金融和外匯管制方面的負面清單,并嚴格落實監管措施。由于眾多自貿區外資銀行和金融公司已多如牛毛,監管已十分困難,因此必要時應考慮凍結、乃至取消自貿區!至少要凍結、取消自貿區的金融開放功能!使其轉變為為實體經濟服務。
清查地下錢莊,對外資銀行也要加強監管,嚴查其交易賬目,并嚴格資本項目中監管、限制資金大規模進出的外匯管制措施。
總之,必須立即堵上財富外流閘門。這既能大大降低宏觀經濟風險,又可大增社會利潤空間,擴大就業,增長經濟。而且這也完全符合《服務貿易總協定》有關文件中所認同的金融業審慎原則。
2. 為阻止內外勾結的金融洗劫,必須全面清理整頓證券和金融市場。清查整頓央行、及證券和金融管理部門,撤換其以金融改革為名制造財富流失和經濟災難的瀆職領導人,追究其罪責。
3. 對中證500、上證50、滬深300,這三大股指期貨停開新的期貨交易月份,逐漸自然關閉三大股指期貨。
股市的期貨只能有利于空方打壓股市,并掀起更大幅更頻繁的股市波瀾,其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完全是一種消極的破壞作用。而股市作為主要的資本市場,又是整個國民經濟中最敏感的晴雨表,股市的動蕩必將對宏觀經濟產生嚴重消極影響。
股市的期貨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弊大于利的巨大社會風險。因此,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應沾惹這個倒霉鬼。
何況現我國三大股指期貨的頂層設計根本不是為了對沖投資者的風險,而是為了對沖在幕后操縱股市洗劫投資者而獲暴利的金融吸血鬼的風險! 投資者的風險因而空前巨大!
4. 清查為股市投機配資的公司,融資融券必須透明、公開、可控,并取消杠桿。(縮小股市波動幅度,降低風險。)
5. 取消一個投資人可開20個A股和封閉基金賬戶的規定。徹查去年4月12日出臺此利于洗錢、財富外流、亂市,卻不利于監管的破壞性政策的責任人。
6. 取消人民幣匯率開盤價參考上一日收盤價的規定。恢復原開盤價參考上一日中間價的制度。徹查去年8月11日出臺此破壞性政策的責任人。
7. 鑒于在人民幣國際化及股市期貨方面的“金融改革”所造成的嚴重后果和巨大“系統性金融風險”,人民幣所謂“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一定要慎重,決不能再盲目推進。
匯市期貨交易原本是為規避匯率風險而產生,由于金融期貨本身的特點及很難避免的銀行金融業實際上的混業經營,匯市期貨目前不僅和其它一切期貨一樣為社會制造的風險遠遠大于其為社會分擔的風險。而且與本位幣與外幣的自由兌換、及股市的期貨、一起構成可使境外金融投機資金得以惡意沖擊的三個必要條件。(這三個必要條件加在一起則構成可能發生金融災難的充分條件。)
我們目前的所謂匯率風險,及人民幣匯率近兩年來持續走低,完全是我刻意要搞與國際接軌而以金融開放人民幣國際化改革造成財富嚴重流失的“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造成的。即我們自己的“接軌改革”造成的風險需要以產生更大風險的(匯市期貨)改革去規避。只要我們重新嚴格外匯管制,阻止住財富的大規模外流,刻意保持匯率長期緩慢而可預測的平穩變化,就不存在匯率風險。即我們可以其變化的可預測性來規避社會匯率風險。何況所剩些許社會匯率風險畢竟只是微觀的個別風險,不值得為其再制造匯市期貨這樣巨大的宏觀系統性社會風險為代價。
而要真正實行以上這些措施,指望已墮落為內奸的金融和經濟管理層是不行的。因此還必須有組織上的保證措施:即清查金融漢奸!代之以愛國的金融和經濟官員。
如不能做到這一點,則我們很難避免嚴重的經濟災難,而重大的經濟災難所引發的社會動亂其劇烈程度無疑遠遠超過一切“顏色革命”,如阿根廷的經濟災難使其政權頻繁更迭,短期內就換了五位總統。
那些高調“金融改革”“金融開放”的金融和經濟管理大員,及其身后神秘的國際勢力,正以“金融改革”為我最高領導挖坑,要一箭雙雕,既為美國利益造成我經濟災難,又借此制造政治動蕩,搞掉我最高領導,從而顛覆政權,徹底實現高層的偽化。
重大的經濟災難不僅會造成政治動蕩,因其對國家經濟實力造成重大損失,也將嚴重削弱我國防實力。這在當前美軍重兵集結亞太,并勾結日本頻頻侵我南海,威脅我東海、臺海,并支持臺獨、港獨、疆獨、藏獨,支持我周邊鄰國謀我領土,戰爭隨時可能發生的險惡形勢下,如發生重大經濟災難,如釜底抽薪,我將無力應對邊海防的嚴重安全局勢!(俄羅斯因金融經濟災難淪為三流國家的前車之鑒還不足以讓我們吸取教訓嗎?)
重大經濟災難不僅引起政治動蕩,削弱國防實力,而且還將因國家經濟實力的削弱影響一切民生問題。如轉基因等食品安全問題,當一個社會的利潤空間被徹底封殺而只能靠不斷壓縮成本才能維持時,其民族生存發展權實際上已被剝奪,只能走上不斷犧牲質量標準、生態環境和人民生命健康的不歸之路。
尤其當財富流失引發金融經濟災難,老百姓連吃轉基因的錢都沒有了,談何綠色生態食品?綠色生態農業?
結束語:關于金融開放及市場化改革
多年來,買辦權奸操控傳媒及附屬于他們的專家學者,編造“市場萬能”的謊言為其理論依據,到處忽悠“金融改革以全面開放為目標”。并將“改革不可逆轉”的神圣光環,罩在了“金融開放”及其市場化改革上。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一直強調指出:
市場并非萬能,市場經濟商品交換有一最基本前提,即嚴肅的法制環境。并非有益于社會之正道才可掙錢,造假幣、坑蒙拐騙、賣國、破壞生態環境、販毒、貪污賄賂、搶劫、偷盜、假冒偽劣等歪門邪道也能發財。唯以法制手段有效堵住一切靠損害社會謀利之途,社會成員才能在其謀利動機驅使下,通過市場“看不見的手”,以等價交換方式增進社會利益。否則,無法紀維系之商品經濟必為災禍!因此,嚴肅法紀,堵住一切損害社會利益的歪門邪道,應是當前我國經濟改革的首要問題!
市場機制(價格和供需數量互相調節)的效率是建立在嚴肅的法制環境基礎上的,唯在此基礎上才會有有益于社會的等價交換和公平競爭。
看看我們這個無法無天的“市場經濟”的效率吧:
貪腐非法收入和外國人通過勾結我買辦權奸攫取的不正當超額暴利(也是非法收入)占了我們GDP的絕大部分,并絕大部分外流,留下了同樣數額的通貨膨脹因素,其與所剩無幾的未流失財富之比,即通貨膨脹的倍數。每年僅貪腐非法收入外逃就超過國民收入增長額數倍,且持續了23年。實際上已啃光了1993年以前新中國40多年積累的老本。(正如有網友一針見血指出:中國市場經濟的實質,就是非法收入占90%以上,并且全部外流。)
此外還有遠遠超過計劃經濟的資源錯配:僅空置樓房就至少高達6000萬套以上,(如此效率,僅此一項就遠超計劃經濟因缺乏市場調節機制造成的浪費不知多少倍。)
這樣的高倍數負效率市場經濟帶給中國人民的是什么“福祉”呢?
過去我們的人民吃的是有機食品,喝的是干凈的水。現在則是含大量除草劑和農藥殘留,及各種有害添加劑的有毒有害食品,及水源被污染的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絕大部分被污染)。還有空氣污染,我國廣大地區經常籠罩在霧霾之中。農村和農業原本是生態環境最佳之地,現在土壤和水源被除草劑和農藥全面污染,物種大量滅絕、變異,成為生態重災區。
而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更是嚴重惡化,現癌癥已普及為常見病,糖尿病、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病、腸胃疾病、骨科病,內分泌疾病、各類精神疾病等等的發病率更是成倍迅速增長,其中糖尿病、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病、腸胃疾病發病率已分別占人口10%左右。超過半數的中國人患有各種慢性疾病,中國人已成名副其實的“東亞病夫”。更嚴重的是年輕人生育能力空前下降,比八十年代大大降低了標準的男性精子合格率也僅20%,并還在以每年超過1%的速度下降,中華民族面臨前所未有的亡族滅種危機。
我國的醫療衛生和教育成了賺錢的商業部門,住房在有至少6000多萬套空置房屋的情況下,大部分年輕人買不起房。還有大批民眾因住房被強拆而無家可歸。與資源錯配聯系在一起的是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失業,至少上億沒有工作。
工傷事故也空前嚴重,百萬噸煤死亡率高于美國100多倍,高于俄羅斯11倍,高于印度15倍。礦難和化工廠爆炸事故層出不窮,人民非正常死亡(包括被貪腐黑惡殺害草菅人命及生活絕望而自殺者)遠超新中國以往任何歷史時期(包括文革“混亂”時期)。
我們的寶貴資源,如:稀土、焦炭、鎢等,被以白菜價賤賣給西方而面臨枯竭。
如此高倍數負效率,且大災大難頻臨崩潰之市場經濟,乃國際邪惡資本和貪腐黑惡買辦權奸違法犯罪魚肉人民之天堂,中國人民之地獄。他們精心設計了這一切,為此大肆鼓吹“拜市場教”,要的就是這樣可無法無天,胡作非為,盡情施展騰挪——收買官員,操控行政權力,隨意制定對其單方面有利的市場規則和交換條件,任意盜竊、掠奪,剝削。原本商品交換本身就是雙方互相承認對方對其物品的支配權和所有權,通過雙方交換意愿的對立、限制,所達成的同一交換意愿才有公平性可言。但這些內外勾結,控制了市場交換環境和規則的權勢者卻偏偏要讓中國人民失去對其財富的支配權、發言權、及所有權,由他們勾結起來搞一手托兩家的買賣,既能作買家的主也能作賣家的主。除此之外,還有監管和被監管,在涉及其巨大的黑色利益時,凡是市場經濟中應有的角色對立,都被其以卑劣手段取消,由他們單方面搞定。這樣的“市場經濟”與其說是市場“交換”,更確切地說是市場搶劫,他們與其勾結在一起看得見的罪惡之手,將市場機制“看不見的手”扭曲為最邪惡的殘害人民的魔鬼效率——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榨干中國人民的血汗,并將其推向永久沉淪的深淵,直至亡族滅種。他們要的就是這樣的市場經濟及其效率!這難道不是我們中國人民該堅決反對的嗎?!
至于“金融開放”,也早已如“市場化改革”一樣,被附在國際資本買辦權奸皮上的精英們賦予了神圣的光環,在此神圣光環照耀下可隨意違法犯罪。如市場化改革是內外勾結,一手托兩家的市場搶劫一樣,他們設計的金融開放(金融的市場化改革),也同樣是內外勾結一手托兩家監守自盜的金融洗劫,全都是按照外國人的旨意不對等的單方面過度開放。(我們的金融改革設計和經濟發展規劃,有幾個不是經美國人認可的?)
當今中國有數百家外資獨資銀行(算上自貿區外資獨自銀行更是數不勝數),但卻無一家中資獨資銀行。為了美國能給我們發幾個銀行營業牌照,我就要付出許其大比例參股控股我銀行的巨大代價。(而美國對我參股其金融機構,卻連其對我要求參股比例的四分之一都不允許。)對外開放最起碼的準則應是平等互利,對手因我開放而獲暴利,我卻為何總自棄利權為他人輸送利益?
對外開放無疑存在適度問題,其標準就是國家民族利益。開放適度與否要受腐敗程度制約,腐敗越甚,財富外流就越嚴重,如此開放愈甚則衰亡愈速。
而金融和經濟管理大員們卻偏要在最腐敗(包括他們自己的腐敗)的環境中對外開放,唯如此才好內外勾結,共同盜取我國家和人民的財富。因此他們不認為開放應適度,主張越開放越好。越開放為國際資本和他們自己輸送利益效率就越高,也越能盡快消滅日后清算其罪行的祖國債權人。他們的所謂效率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禍國殃民直至亡族滅種。因此,他們的金融改革目標自然就是徹底開放,所有的改革措施都是以我單向失血為目標和結果。對此,我們必須盡快糾正金融領域單方面過度開放(包括重新嚴格外匯管制),堵上財富外流的閘門。
糾正單方面過度開放其實技術上并非難事,只要堅持開放的對等原則,要求我對其開放之國也平等地對我開放同樣的領域,否則即根據對等原則停止對該國開放。這既符合國際貿易平等互利的原則,也完全符合《服務貿易總協定》有關文件中所認同的金融業審慎原則。但如今,在與國際資本勾結在一起的買辦內奸掌管金融和經濟管理大權的形勢下,指望他們糾正單方面過度開發簡直是與虎謀皮。因此,扭轉單方面過度開放和財富大量外流的嚴重金融形勢,必須徹底清除控制這個領域的買辦內奸勢力,代之以愛國的專業官員。否則,就難以避免我們嚴重的金融和經濟災難。而要徹底清除掌控我國金融和經濟管理層的買辦內奸,其難度還是政治問題。成了氣候的買辦權奸在其身后邪惡國際資本、新帝國主義的支持下有強大的政治勢力。
美國等西方國家貨幣盡可自由兌換,因為這些國家不僅金融實力雄厚,而且法制健全,監管嚴格,既有行政集權效率,也有民意監督制約,維護國家利益之國家意志無處不在,貪官難以挾款外逃,也鮮有買辦賣國及財富流失問題,而且金融證券市場是有罪推定。因此,不怕資本全球流動,相反卻可充分利用其獲取經濟利益(以其本位幣剝削全世界)。但即使其金融及經濟開放,也嚴格限制外資控制其金融及經濟命脈。(不似我國,竟讓外資大比例參股銀行,控制眾多戰略產業。)此即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之基礎,也即我之所以未能進入發達行列之緣由。我國金融領域20年大量外流財富及單方面過度開放的事實足以說明這個最重要的經濟部門早已被外國勢力嚴重滲透。只有徹底清除支配這個領域的買辦內奸及其所代表的整個貪腐黑惡勢力,即清除巨額財富外流的源泉,中國才能有最起碼的金融安全。在此基礎上也才會有平等互利的金融開放。這也正是我國目前還不能完全與國際金融接軌,而必須對其保持一定程度隔離狀態的緣由。
正如我在過去的文章中一再強調指出的:中國經濟早晚要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很重要。但當今世上沒有一個富強的大國能夠將其復雜龐大的社會經濟體系建立在腐敗混亂的基礎上。如腐敗盛行法制缺失的問題不解決,中國就必須與世界金融有所隔絕。腐敗及法紀問題永遠不解決,中國金融就只能永遠與世界經濟隔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中國能否避開前進道路上的劫難和陷阱,真正步入富強的大國行列,如何清除掉自身潰爛的毒瘤,蕩滌腐敗發臭的污泥濁水,并建立起真正法制化的社會制度,是一道繞不過去的歷史關隘!
中國如果真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首先應維護自身的金融安全。中國應積極響應國際社會普遍要求加強金融監管和建立有效的金融問責制的呼聲,首先嚴格自己的金融監管,建立嚴肅的金融問責制,撤換懲辦瀆職犯罪金融大員。這既是維護自己的金融安全和經濟利益,也是對世界金融穩定的重大貢獻。同時也完全符合《服務貿易總協定》有關文件中所認同的金融業審慎原則。
楊芳洲
2016年8月26日
注1:新華網2015年8月7日財經新聞 《我國國際收支連續5個季度呈現“一順一逆”》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8/07/c_1116185928.htm
注2:鳳凰網財經:一季度中國資本外流8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520/13717789_0.shtml#_zbs_duba_jsws
注3:見楊芳洲:《推廣自貿區開放金融加速資本外逃,金融經濟崩潰倒計時!》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506/87411.html
注4:同注1。
注5: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15年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
注6:同注4、注5。
注7: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15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
http://money.163.com/15/1111/09/B84NQCRA00253B0H.html
注8: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15年四季度及全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
http://forex.hexun.com/2016-02-04/182187441.html
注9:官方數據: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全年貶值5.8%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216/14218603_0.shtml
注10:離岸人民幣匯率坐過山車 明年在離岸匯差或仍將持續
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5-12/31/c_128584229.htm
注11:《張庭賓 :央行最糟政策內外雙重"自殘"》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5-08-26/94172.html
注12: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16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
http://www.cnfinance.cn/articles/2016-05/09-23797.html
注13:《外管局公布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附全文)》
http://finance.jrj.com.cn/2016/08/04171721276069.shtml
《二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3879億元》
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6-08/05/c_129206885.htm
注14:同注11。
注15:同注11。
注16:新華網財經新聞《中國擴大做空范圍 中概ETF盤前暴跌4% 》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4/17/c_127703422.htm
注17:鳳凰財經《分析人士:有人惡意做空A股 手法與97年索羅斯一樣》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701/13812020_0.shtml
注18:中財網《誰在做空中國股市?》
http://www.cfi.net.cn/p20150703000428.html
注19:中國證券報·中證網《應加大對做空市場的監管規范力度》
http://www.cs.com.cn/xwzx/zq/201507/t20150702_4747333.html
注20:和訊評論《張捷:做多和做空是不對等的》
http://opinion.hexun.com/2015-08-24/178548222.html
注21:同注18。
注22:同注19。
注23:東方財富網.財經頻道《證監會回應融資客踩踏:強平規模很小》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7,20150630522009297.html
注24:東方財富網.財經頻道《場外配資崩盤的真相》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74,20150630521822168.html
注25:同注23。
注26:同注18。
注27:鳳凰財經《張捷:對做空的選擇性執法導致人為暴跌》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704/13818415_0.shtml
注28:鳳凰財經《中國證監會已明確自身立場,不再干預股市漲跌》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2769_0.shtml
注29:中間價參考前日收盤價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再進一步
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50811/3944700.shtml
注30:同11。
注31:同11。
注32:同注9。
附:
推廣自貿區開放金融加速資本外逃,金融經濟崩潰倒計時!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506/87411.html
上海自貿區將成為導致我經濟全面崩潰的巨大財富失血口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9850205&boardid=2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