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貨幣也要拉起股市!
全球股市開始暴跌。我認為,此時此刻中國“發貨幣也該拉起股市”。這是一直藏在我心里的一句話,現在我明確地把它表述出來。
為什么要這樣做?利弊如何權衡?很顯然,對中國經濟而言,當前股市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這句話我說過太多次,這觀點我論述過無數回。我認為,正因如此,中國經濟的競爭對手無論如何也不愿意看到中國股市走牛,同時也會想方設法破壞中國股市。很遺憾,中國的金融思維已經被“新自由主義”的一套教條禁錮住了,這就是我們面對金融戰爭總是猶猶豫豫,前怕狼、后怕虎的關鍵所在。
在我看,我寧愿看到央行再貸款支持股市,而不是其他商業貸款。因為,再貸款是央行發貨幣,而其他商業貸款是給中國經濟加杠桿,所以,后者不可取。有人說,央行發貨幣托股市是引發通貨膨脹。我說這是“不懂裝懂”。央行發貨幣買股票,錢根本跑不到商品領域,如何會引發商品價格上漲?而且有一天,只要中央一聲令下,注銷證金公司所購買的股票,貨幣一分鐘就沒了。企業資產不變,股票相應減少,股市泡沫減少,這不是大大的利多?
目前,中國經濟已經到來最后關頭,甚至全球經濟都到了最后的關頭。此時此刻,“剩者為王”,“剩”就等于“勝”。我可以肯定地講,現在就是戰爭,哪有那么多清規戒律?哪有那么多安然無恙?我們必須在兇險中穿插,必須在運動中應變,而一切都必須圍繞著一個目標——剩下來,活下去,直至最后的勝利。這就是“王道”。其他都是手段,但無論怎樣的手段,只要能贏,只要能增加贏的概率,我們都不應當限制使用,而且要用就無所不用其極,抱定戰斗到底的信念。
為什么要說“剩者為王”?因為,新一輪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已經開始,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已經露出苗頭。如果說,上次金融危機起源我們還可以看清楚——美國,那這次經濟危機的起源是誰?當然還是美國,但它一定會把責任推給中國,推給新興經濟體。
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依據過去40年全球金融大爆炸的情況,我可以肯定地講,就算把全人類的實業資本、全世界GDP都堆到美國去,也遠遠不足以覆蓋它的金融和貨幣泡沫。但我們中國不同,我們用不著那么多的資本,只要有一部分就可以呈現一個“漂亮的中國”。所以,這對中國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抓住它,未來世界的天秤將向中國傾斜。
現在不能硬拼,在開放問題上中國必須“以退為進”。現在的辦法是:放棄一切“金融國際化”的努力,實施極其嚴格的資本管制——只允許“真正合法合規”的、經常項目下、實業生產方向外匯資金流動,隔絕世界經濟大蕭條對中國經濟影響,盡最大努力保存自身的經濟實力,把全部經濟著力點轉向內需;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確保國內經濟穩定增長,保住中國股票市值;讓人民幣匯率在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依據國際經濟和本國貨幣條件,適度進行人為調節,保住外匯儲備;向愿意進入中國外國實業資本提供優惠條件,并向友好國家提供外匯或投資支持。
更重要的是,在資本管制期,中國必須抓緊改革,以全面適應全面開放后的國際環境。密切觀察國際市場動向,在適當的時機,徹底開放,從而讓經濟實力說話,讓中國經濟贏得更多國際資本的青睞。同時,中國必須展開輿論戰,告訴全世界,中國不是不想開放,而是有人逼著中國走向封閉。而且,中國實施強力資本管制只是暫時的,并不影響正常的貿易往來。
當然,中國如果實施強力的資本管制,那些試圖打劫中國的勢力必定會不遺余力地攻擊中國。沒關系,攻擊吧,現在攻擊得少嗎?關鍵不是面子,而是里子。其實,換一個角度看,這恰恰是中國討價還價的籌碼,想讓中國開放嗎?那必須滿足我的條件。
中國需要改革什么?第一,摒棄金融資本主義的改革方向,至少要在市場規則上、衍生產品上不向惡意投機者提供工具,讓中國金融“慢下來”;第二,尋找能夠讓全面共同富裕的路徑,同時找到捍衛國民財富的武器和方法;第三,金融業全體高管轉變思維方式,真正變成捍衛國家金融安全的衛士;第四,認清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開始大倒退,此時中國經濟必須全面轉向國內經濟為主導;第五,構建符合中國利益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