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今日直接下跌近2%
今天本來是風平浪靜的一天,繼昨日國企改革與A股大漲后,暫時沒有重大政策發布,市場本應該逐漸消化昨日大漲,走向平淡。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市場并不愿做一名“安靜的美男子/美女子”,早間人民幣匯市突發巨變。
早上9:15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298,跌1136基點,較前日跌1.9%,創2013年4月25日來新低。
不到9:30,中國人民銀行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發布關于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決定。公告規定,從今天開始,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不再是央行“一錘定音”,而是要做市商根據前日人民幣收盤匯率決定。
一石激起千層浪,人民幣單日2%的貶值程度,人民幣中間價不再由央行決定,不禁讓人感嘆真趕上了歷史事件。如此巨變,堪比十年前的匯改。
從2015年的匯改,到2015年的匯率近一步市場化,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之路已經走了十年。
如此大的消息,自然很快上了各大國際媒體的頭條。多個權威媒體將此消息放在頭版頭條,頭條標題關鍵詞都落腳到“devalue”(貶值)一詞上。各大外媒對人民幣貶值的解讀也是五花八門,我們為您一一梳理。
彭博社、CNBC、華爾街日報、路透社、英國《金融時報》均在第一時間將人民幣貶值作為頭版頭條
No.1 路透社:人民幣為什么要貶值?就是要刺激出口
周二,在中國央行宣布人民幣主動貶值后,美元對人民幣走高至2012年來最高水平。人民幣貶值將刺激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出口。
該地區其他國家貨幣兌美元同樣出現下跌。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為保持對中國的競爭力,各國貨幣同樣選擇貶值。
美元指數上漲0.2%,至97.339;歐元下滑觸及1.0990;美元對日元穩定在124.85。中國股市在周一大漲后保持穩定。
No.2 彭博社:人民幣貶值的“正反面”:刺激出口的同時也引發資本外流
彭博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Tom Orlik)表示,中國不得不平衡刺激出口和外匯儲備不斷下滑風險。歐樂鷹預計,三個月中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每貶值1%,中國出口就會上漲1%。但是與此同時,人民幣兌美元沒下跌1%,將會引發4000億美元的資本外流。
歐樂鷹表示,當前的風險在于人民幣貶值將會引發資本外流,這將會影響到中國金融系統的穩定。中國領導人認為中國目前持有的3.69萬億外匯儲備可以應對資本外流帶來的任何風險。
No.3 英國《衛報》:全球貨幣戰即將打響,人民幣貶值會“傳染”到其他亞洲貨幣
中國政府決定對人民幣實行主動貶值以刺激不斷下滑的出口。這一決定進一步增大了全球貨幣戰爭所帶來的風險。
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目前人民幣相對歐元和日元的競爭力已經明顯下降。
北京正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希望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一籃子貨幣。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一籃子貨幣包括美元、日元、歐元和英鎊。
但中國政府主動貶值人民幣可能會“傳染”到亞洲各國,引發亞洲各國央行跟隨中國央行腳步同樣對本國貨幣進行貶值,以試圖保持對中國的競爭力。澳大利亞、韓國和印度三國央行之前已經多次下調本國利率以推動本國貨幣貶值,刺激本國出口。
No.4 《華爾街日報》:人民幣貶值到底是因經濟數據不好看?還是為了加入SDR?
人民幣價格已經觸及2012年初以來的最低點。
本周末,中國出口出現意外大幅下滑。同時,7月生產者價格指數連續下滑至近6年來新低。中國強勢人民幣的政策部分是為了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但是這一政策上海了低端出口制造商。
人民幣貶值2%對中國來說是一個相對大的動作。在今天之前,人民幣匯率的日內波動自3月以來一直被鎖定在一個極小的范圍,匯率波動范圍僅有0.3%。
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央行此舉只是為了應對7月出口的大幅下滑。但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Zhou Hao表示,“我不認為這是對疲軟的貿易數據的反應。我認為人民幣主動貶值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有關。中國正在推動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的一籃子貨幣。“
Zhou Hao指出,“中國需要一個市場為主的機制,中國需要波動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月發布報告表示將會推遲將人民幣納入基準貨幣籃子至2016年9月之后。這使得北京的金融改革對匯率市場的影響更加復雜。
中國央行的決定給其他亞洲國家外匯市場帶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鄰居們不得不貶值本國貨幣以保證對中國的競爭力。韓元兌美元上漲,澳元、新加坡元和新西蘭元兌美元全線下跌。
No.5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人民幣貶值,澳大利亞遭殃
盡管人民幣走弱會刺激中國的經濟需求,但是這會使得鐵礦石和煤炭出口價格更加昂貴。這將進一步傷害澳大利亞的貿易平衡,也使得礦產公司的境遇更加困難。
市場中投資者賣出澳元,澳元通常被當作人民幣的流動代理。澳元從0.7430下滑至0.7347。
No.6 《華盛頓郵報》:人民幣貶值可能會激怒美國,美國已多年指責人民幣匯率水平過低
中國央行主動貶值人民幣的舉措可能會激怒美國。美國在過去一直指控中國操控人民幣匯率,以保持人民幣處于較低水平以支持中出口。但是在今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人民幣不再被低估,但是人民幣匯率需要更加靈活。
美國長期起來指控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以保證人民幣價值被低估,以刺激中國的出口抑制進口。中國政府已經在近年來允許人民幣升值,但這使得中國爆炸式的經濟增長速度逐漸放緩,而中國經濟增長對于出口依賴性很大。
No.7 CNBC:中國央行并沒有操縱匯率,只是幫助匯率向現實靠攏
在一個小時前,面臨著美聯儲即將加息的預期,人民幣還不在大幅貶值的貨幣范圍內,但是現在這種預期發生了改變。
中國央行的此舉是不是在操控匯率?分析師告訴你不是的。
建銀國際證券股票分析師Mark Jolley表示,“人民幣匯率水平之前一直被政府所支撐。而現在中國央行所做的只是讓人民幣回到它應該在的水平。這不是操控匯率,只是向現實靠攏而已。”
另一名分析師Callow也同意Mark Jolley的觀點。Callow表示,“這并不是在操控匯率。之前的匯率調整沒有起到作用。日間調整將成為市場常態”。
No.8 《日本經濟新聞》:人民幣貶值導致日本股價下降,需對中國經濟更加警惕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11日上午東京股市日經平均指數回落,上午收盤報價20761.03點。
今日,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人民幣中間價,岡三證券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政府不考慮市場平衡干涉市場,強制恢復經濟景氣,今后需對中國實體經濟更加警惕”。
中國政府誘導人民幣貶值力挺出口的志向,加劇了和日本出口企業的競爭,今后或將導致日本制造業股價下跌。
No.9 韓聯社:韓國官員稱中國無意引發貨幣戰,不擔心韓元走軟
韓國外匯官員周二(8月11日)表示,只要韓元是有序波動,當局并不過份擔心韓元在中國人民幣貶值后的走軟。
這位韓國官員表示,中國央行今日稍早的舉措看來旨在更好地反映市場情況,而不是為了引發所謂的貨幣戰。
他還補充道,美聯儲(FED)可能在今年稍晚的升息不會導致匯市出現重大波動,因為美聯儲已經暗示升息很長時間了。
No.10香港《南華早報》:美聯儲加息預期促成人民幣貶值
隨著美聯儲最快可能在下個月開始加息,美元將繼續走強。這就使得中國政府的壓力不斷增大,人民幣需要更大貶值。
分析師之前表示為了保證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中國政府需要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如果人民幣開始貶值,人民可能會開始將人民幣兌換成外幣,這將引發資本外流。
No.11 新加坡《海峽時報》:新加坡受巨大影響,兌美元匯率大幅下跌
周二早間匯市開盤,新加坡元兌美元大幅下跌,跌至3月的低點。上午10點,1美元可以兌換1.39新加坡元,而昨天收盤時為1.38新加坡元。
中國央行的決定給其他亞洲國家外匯市場帶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鄰居們不得不貶值本國貨幣以保證對中國的競爭力。韓元兌美元上漲,澳元、新加坡元和新西蘭元兌美元全線下跌。(作者:易典)
編譯Oscar、王珊亦對此文有貢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