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7月3日,上證指數三周狂跌28.77%,造成了中國人空前的財富災難:A股市值蒸發21萬億元,投資者戶均損失41萬元,抵普通人8年的工資,對于中國散戶投資者——普通社會大眾來說,這可謂是十分慘痛的悲劇,然而,如果與中國徹底開放資本項目和簽署不受限制的中美投資協定相比,后者結果將比此次股災嚴重何止十倍——中國人建國66年來積累起來的財富將被徹底洗劫,中國中央集權很可能解體,國家將四分五裂,人民將生靈涂炭!
猛烈做空A股要挾資本項目開放
6月12日,中國證監會主席肖剛在中央黨校做報告稱:改革牛成立,股市不差錢。13日-14日的周末,市場主力通過微信等網絡工具大肆炒作6月15日的生日,而后猛烈做空。
以權貴資本和國際熱錢為主力的市場力量之所以如此猛烈做空,是因為它們發泄對兩大訴求未能如愿的不滿。一是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通過了兩個國企改革先導性文件,會議強調國企改革需“做強做優做大”、“優化企業管理”,強調防止國資流失,這與此前市場主力預期的“私有化”、“國退民進”和“國資退外資進”可謂南轅北轍。二是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編制的MSCI國際指數拒絕將中國A股納入,這與中國對于開放資本項目比較慎重有關。此前國內外媒體曾拋出誘導性輿論,稱加入該指數會給A股帶來1萬億美元的國際游資。這令國內外投機資本熱烈期盼。
MSCI的拒絕讓A股市場存量外資失去了留在A股的最后理由,國際熱錢加速流出中國。根據基金研究公司(EPFR)統計,6月8-11日,新興市場基金共流出93億美元資金,創2008年來同期之最。其中71億美元來自中國股票基金。這創下歷史新高。
MSCI之所以拒絕中國,是因為中國未能拿出令其滿意的利益交換。這就是資本項目開放。在MSCI拒絕的三個原因中,其中之一是滬港通尚有額度限制,而如果滬港通額度取消,則基本意味著開放資本項目了。
比A股納入MSCI指數更大的誘餌是——納入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SDR(特別提款權)。其好處非常“虛”:如果納入了SDR,可以成為某些國家央行的儲備貨幣,但人家也有權不儲備。中國想得到這個“虛榮”,就必須放開資本項目,人民幣成為自由兌換的貨幣。
開放資本項目是引爆中國金融危機的“核按鈕”
博弈至此,美國和西方想從中國獲得的東西已經很清楚了。這就是:1、放開資本項目,美元的做空投機資本可以合法地自由進出中國;2、簽署中美(歐)投資協議,外資可以不受限制地收購中資股權,特別是金融機構股權和國有骨干企業股權。
外資此刻要求開放資本項目絕不是為了投資實業,甚至不是為了長期金融投資,而是為了方便國外最具破壞力和殺傷力的對沖基金(比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入境,在做空中國賺錢后能迅速合法地離開中國。目前,中國的人民幣、樓市、債市和股市等資產價格已經全面高估,這正是對沖基金做空中國賺錢的最佳時期。
國際資本只有完成了二個階段的運動,才能完成對一國財富的轉移。這是西方教科書極力掩蓋的秘密。
國際資本以美元的方式進入中國,換取了中國廉價的資源、廉價的股權和廉價的商品;相應地,中國形成了儲蓄和外匯儲備。這是國際資本運動的第一階段。然后,國際資本必須以某種方式進行一次反向運動,形成資本的回流,抽干中國人的銀行儲蓄和外匯儲備,才能最終達到徹底掠奪中國財富的目的。南美、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金融危機和社會危機都是發生在國際資本運動的第二階段,即國際資本回流階段。國際資本在中國已經走完第一階段,在未來一、二年之內將配合美元加息和美元走勢趨強而進入第二階段,即國際資本回流階段。這就是引爆中國經濟金融危機的最危險階段,而引爆中國經濟金融危機的核按鈕正是資本項目開放。
從2010年開始,外資先后從實體經濟和金融股權投資領域開始戰略性撤離,如今外匯占款(美元從海外流入而兌換成的人民幣,形成國內的基礎貨幣發行)與基礎貨幣的比例已經從最高值的140%下降到了98%。這是國際資本由流入階段轉變為流出階段的重要衡量指標。國際大型對沖基金已經聞到了血腥的味道,他們急于拿起屠刀,進入中國股市、債市和匯率市場。
對沖基金對各種人民幣資產的做空工具包括:股市的股指期貨、融券、轉融券、期權;債市的國債期貨、市場化利率工具;匯率市場的人民幣匯率期貨等。這些金融工具可以組成復雜的組合拳來擊垮任何帶有結構性瑕疵的經濟大國。多年來,在西方經濟金融導師的指導下,中國證監會等為國際金融資本做空中國準備好了各類金融屠刀。最近三周的“股災”不過是中國未來更大危機的一次預演。
不受限制的中美投資協定意在使中國四分五裂
國際金融資本做空中國人民幣資產,其最終目的在于廉價掠奪中國國有骨干企業和資源企業——這也是中國公民理論上最后可以分享的國民財富。
美元不過是美聯儲發行的紙幣符號。美元符合本身沒有經濟價值。因此,在本質上,美元資本不需要美元,而需要資產和資源。美元資本做空中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低價獲取中國資源和人民幣資產。國際資本一旦成功引爆中國經濟金融危機,股市和債市將大幅暴跌,人民幣將極度貶值,金融機構、國有骨干企業和優質資源類企業的股權將變得極其低廉。此時,就是美元資本的收割季節。為此,華爾街大佬們急需簽訂《中美投資協定》為美元資本不受范圍與比例限制地收購中國優質資產和資源提供國際法保障。
如果美元資本完成了對中國金融機構的控制,那么,這就意味著華爾街金融集團完成了對中國經濟的控制;如果美元資本完成了對中國骨干國企的控制,那么,這就意味著國際政治經濟勢力實現了對中國共產黨執政基礎的釜底抽薪,也是對中國中央集權傳統的釜底抽薪,中國國家將四分五裂,做不了買辦的中國人將任人宰割,在十三億中國人被視為“黃禍”——與西方人爭奪地球有限資源的背景下,大多數中國人的未來命運將非常悲慘,很可能被饑荒、瘟疫和內戰所消滅,只能剩下4-5億人為西方永久服苦役。
一旦中國資本市場被成功做空并引發銀行和信托等的全面信用危機、一旦外匯儲備快速流失并引發國際兌付危機,那么,中國只有三條道路可供選擇:第一是履約,即變賣國有資產和金融股權,任由美元資本直取中國經濟和政治的七寸要害(他們是不會接手其它非要害資產的),此時《中美投資協定》可以提供國際法律便利;第二是毀約,然后接受比俄羅斯更嚴峻的西方經濟制裁;第三、接受戰爭。
如果中國政府經濟智囊人物沒有看清人民幣資本項目自由化和中美投資協定的要害,沒有認識到資本項目開放與該投資協定之間緊密關聯的秘密,那么,中國政府在處理中美戰略關系方面,中國的國之利器極有可能成為“中美夫妻論”的諂媚禮物。在本次中美戰略對話公布的70多項經濟成果(摘要見附文)中,中方代表承諾在匯率自由化和開放資本項目方面繼續大步推進。中方代表還承諾加大談判力度“營造更開放投資環境”——即大幅縮減中美投資協定草案中禁止外資收購項目的負面清單。也許,中方主要談判代表希望將這個最新的所謂成果作為“見面禮”,由主席九月份訪美時提交美方,并由主席承擔未來嚴重的經濟責任和政治責任。
目前,美國以南海戰爭和中斷中國石油供應等手段威逼中國在經濟安全底線和政治安全底線上作出退讓,旨在通過美國最具優勢的貨幣武器與金融武器徹底擊垮中國,消滅潛在的挑戰者,使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之后第二個被美國軟實力和巧實力瓦解的大國。
因此,在中國經濟剛剛開始經濟結構調整、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情況下,一方面,在國內金融領域,中國政府應該盡快著手清理甚至取消資本市場的做空工具和做空平臺(這也是當年朱镕基總理關閉國債期貨市場的原因),降低和限制投資者的融資杠桿,建立商業銀行與股票市場之間的防火墻,防止股市崩盤演變為銀行體系和信托體系的系統性金融危機;另一方面,在對外開放領域,我們建議黨中央和國務院堅決頂住美國的各類威逼利誘,以不惜與美日一戰的決心和意志,把拒絕開放資本項目、拒絕簽訂中美(歐)投資協定列入中國經濟安全和政治安全的底線。
2015年7月3日
(張庭賓為中華元國際金融智庫創辦人 余云輝為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顧問)
附錄: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經濟軌道70多項成果摘要
關鍵成果之一:推進自由浮動匯率中國將繼續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匯率靈活性,加快推進由市場決定的匯率制度。美方注意到,自上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情況,并對中方顯著減少外匯干預表示歡迎。中方承諾僅在出現無序市場狀況時進行干預,并將積極考慮采取進一步措施向市場化匯率過渡。
關鍵成果之二:資本項目開放,特別是開放債券市場和地方債評級為實體經濟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開發一個深度、高效的債券市場,加強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之間的聯系,中方承諾增進外國金融服務公司和投資者對其資本市場的參與,其措施包括:(1)逐步擴大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業務范圍。(2)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合資證券公司,外資持股比例不超過49%,內資股東不限于證券公司。(3)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經紀機構在上海自貿試驗區依法設立期貨公司,代理境外交易者從事境內特定品種期貨交易。(4)允許境內設立的符合條件的外資獨資和合資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按規定開展包括二級市場證券交易在內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業務。(5)推出一項計劃,按照中國有管理的資本賬戶可兌換政策,通過對所有外國投資者設定總投資限額而非對單一國家或機構分別設限的形式允許其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6)制定一項計劃,推動外資機構通過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投資交易所債券市場。(7)允許符合條件的在華法人美資及其他外資金融機構在取得債券市場結算代理人和承銷資格方面與國內金融機構享有同等待遇。(8)允許外資評信機構發布對地方政府債券的評級。
關鍵成果之三:降低美資對華投資收購的限制中美雙方重申投資協定談判是雙邊經貿關系的最重要事項,并對迄今所取得的進展表示贊賞。雙方認為,在第19輪談判中交換負面清單是談判的重要里程碑事件。雙方承諾將加大談判力度,于今年9月早期交換各自的改進出價。改進出價應體現雙方營造更開放投資環境的共識。雙方將繼續積極推進談判,以期達成一個互利共贏、高水平的協定。
關鍵成果之四:中國石油戰略儲備透明化因此,中美兩國重申其承諾,進行更密切的信息共享與合作,確保全球能源市場正常運轉。作為此項承諾的一項內容,美國能源部和中國國家統計局的高層官員承諾今年舉行會晤,以規劃一個側重于實質性內容的研討會,此研討會關注兩國數據采集工作。美國能源部石油儲備辦公室和中國國家能源局國家石油儲備辦公室,已按照2014年簽署的戰略石油儲備合作諒解備忘錄舉辦了兩個有關戰略石油儲備數據合作的技術研討會,在此基礎上,雙方承諾通過工作層的努力為未來的交流做準備。鑒于雙方關系的重要性,雙方承諾在今后舉辦的會議中確保派高級別代表出席。中美雙方還決定進一步加強信息交換和溝通,并且拓展石油庫存政策和管理方面的合作。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經濟成果全文
http://wjb.mof.gov.cn/pindaoliebiao/gongzuodongtai/201507/t20150701_1264139.html
附文:索羅斯登臺博鰲做空中國還需什么條件 中國正失去防范金融危機最后可能嗎?
2013-04-08 07:43
令人遺憾的是,此次索羅斯登臺博鰲論壇,乃至與中國最高領導和五大洲的首腦同臺,反映出中國決策層對迫在眉睫的危機并沒有清醒的認識,而這恰恰是阻止索羅斯們成功主導新一輪中國金融危機的最后防線。
索羅斯卷土從來?
新一屆的博鰲亞洲論壇,最引人注目的金融家,無疑是索羅斯。
索羅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投機者,國際對沖基金的領軍人物,被稱為“金融海盜之王”。1997年,他領導國際對沖基金,抓住了亞洲經濟、股市泡沫之機,針對一些亞洲國家與美元聯系匯率的弊端,猛烈做空東南亞各國,自泰國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匯市和股市一路狂瀉,一蹶不振;其后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也難逃毒手。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憤怒地指責他說:"這個家伙(指索羅斯)來到我們的國家,一夜之間,使我們全國人民十幾年的奮斗化為烏有
挾帶這一路攻城拔寨的威勢,索羅斯們最后沖擊香港的聯系匯率。在當時中央政府總理朱镕基的力挺之下,特區政府果斷決策,入市干預,猛擊其軟肋——熱錢須借入港幣作為彈藥——將隔夜利率最高提高到每天300%,致使索羅斯們彈盡糧絕,不得不落荒而去。但由此香港也元氣大喪,恒生指數最大跌幅60.2%,房價最多大跌70%,眾多香港企業破產,中產階層淪為負資產者比比皆是,跳樓自殺者屢見不鮮。
就是這樣一個剝奪了東南亞人十幾年的奮斗成果的投機者,被受害者痛斥為“金融財狼”、“強盜”、“大鱷”的人,他對自己行為的辯解是:“我沒有制造(亞洲金融危機)泡沫,我所做的只是加速了泡沫的爆破。”索羅斯說:“看到泡沫,我會先買,理性地去參加。當泡沫成熟時,我就會賣出或者短炒。比如當時我就買了一些網絡股,當它們‘長大了’,再賣出。”
曾經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在香港鎩羽而歸的索羅斯,如今成為博鰲座上賓,施施然地回來的,這不能不引起中國人的警覺。他是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曾經一度低調。然而,2010年他在香港設立辦公室,開始再度關注亞洲市場。據筆者所知,去年以來,他曾到中國內地調研,并與中國內地一些成功投資人交流。最近更是再度興風作浪,先做空日元,再做空英鎊,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索羅斯回來了,這一次他的目標幾乎是顯而易見,就是中國香港,就是中國,這一次中國和中國香港還能幸免于難嗎?
中國十大泡沫隱患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1998年中國香港因最后時刻的政府直接干預行為——提高隔夜利率至300%——這種破壞游戲規則的方式,勉強與索羅斯打了個平手。而中國內地因為資本項目的嚴格管制,避免了亞洲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更因危機后東南亞深受重創,加上美國爆發911恐怖襲擊,由于中國相對穩定,勞動力價格低廉,全球制造能力向中國轉移,中國反而獲得了發展的機遇期。
現在的中國內地與當初已經迥然不同。如果說1997年中國經濟沒有什么泡沫,那么今天中國經濟的泡沫,或者說經濟金融危機的隱患已經十分嚴重,而且呈現并發癥的局面:
……
上述十大問題的形成是過去二三十年積累而來的,是對過去各種問題逃避拖延乃至寅吃卯糧的結果,是各種權貴外資既得利益擴張不斷擴張的結果,也是民眾缺乏對官員外資力量有效監督的結果。要解決起來異常艱難,其核心策略為:1,成功的行政體制改革,公務員減員50%以上,政府開支減少50%以上;2,建立較為完善的基礎性社保體系,土地和礦產資源的主要收入歸社保基金,并落實到每位公民頭上;3;國有企業從競爭性領域退出,開放金融、教育、醫療等高端服務業;4,股市根本性制度變革,變“利益輸送市”為“財富創造市”;5,農業以農村合作社方式保障農民利益和糧食安全;6,改變國人生存方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水平等等。唯有如此,中國才能再造新動力,然上述改革不僅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也需要時間。
中國金融城門洞開?
中國的十大泡沫和隱患,索羅斯們不可能看不到,這或許也正是他2010年在香港設立辦公室,頻頻訪問內地,這次更是主動參加博鰲論壇的原因。
不過,盡管這些泡沫都在,畢竟中國是一個大國,要做空它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還需要很多具體的條件。令索羅斯欣慰的是,他需要的做空工具,恰恰是中國相關部門當前努力推進的。這包括并不限于:
——外匯資本項目自由化。中國除擴大既有的QFII、RQFII和QDII規模外,還在近期開放港澳臺在內地居民投資A股,這給予了小額資本項目收益匯出的合法保障;中國正加大跟各國的貨幣互換,這是以國家信譽保障大額人民幣進出的合法性;大力推進香港作為人民幣的離岸交易中心;使得做空人民幣的工具——如外匯掉期、人民幣期貨等都已經到位。如今只差直接給索羅斯這樣的國際正規的對沖基金的資本進出權了——這為做空人民幣創造了條件。
——利率和債券市場化。利率市場化給做空銀行業創造了基礎條件;債券市場化,特別是推出國債期貨,將為做空國債、地方債和企業債創造了做空不虧損反賺錢的便利條件。
——股市的做空機制已經完備。從股指期貨到融券,再到今年2月28日正式推出轉融券,中國股市的做空機制已經完全到位。
——樓市的做空機制。做空樓市比較復雜,在國際上需要糧食危機、石油危機爆發,形成嚴重的輸入性通脹,再以此做空債券,提高利率,迫使購房者斷供,進而被迫拋售房產,導致房價大跌。再以此做空銀行業、股市,形成惡性循環。
換言之,今天的中國內地已經遠非1997年的時候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與1997年已經是天壤之別;中國金融防御已經基本蕩然無存,索羅斯們做空中國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對此,有識之士十分憂慮,中國首屈一指的外匯專家余永定不久前在香港表示:“內地若加快資本化進程,令資金隨意進出,將構成極大風險,而且難以在內部自行控制,不希望決策當局急于求成(資本項目自由化)。”
令人遺憾的是,此次索羅斯登臺博鰲論壇,乃至與中國最高領導和五大洲的首腦同臺,反映出中國決策層對此危機并沒有清醒的認識,而這恰恰是阻止索羅斯成功主導新一輪中國金融危機的最后防線。
簡言之,當下已經是中國規避國際金融危機的最后機會了。當然,換個角度,如果中國遭遇嚴重的金融危機,反而也可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擺脫權貴外資既得利益束縛,倒逼出真正國家人民立場的社會變革的戰略轉機。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