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權的最重要特征,是美國人拿廢紙印美元欠條,就能在其他國家“購買”到物資。就中國的情況來看,按照中國人大制定的《中國人民銀行法》,美元是不準在國內流通的,也就是說 ,不準任何人和機構在國內用美元購物付帳等,若有違反,政府可以予以沒收。這是貨幣主權的基本要求。如果我們的敵人印刷貨幣,就能自由地在中國“買走”物資,我們的國家就必然遭 遇失敗了。各國政府都制定法律,限制外幣在國內流通和民間積累,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這種情況。但是,各國又需要和外國貿易,進口短缺的物資。為了減少貿易障礙,國家間簽訂《國際貨 幣基金協定》,有限開放貨幣主權,其主要條款第八條要求:
第一,不限制貨物或服務貿易的支付和貨幣出入境;這是開放貨幣主權,允許外國貨幣出入境。
第二,加入國政府承諾,用對方國家貨幣或特別提款權兌現對方國家持有的本國貨幣。 各國可以憑借此條款,限制外幣對本國貨幣貨幣主權的侵犯。當某國貨幣在本國積累過多時,本國政府 就可以要求對方政府兌換成本國貨幣,或特別提款權。所謂特別提款權,是各國協議設立的一種記賬貨幣,由各國繳納各自貨幣組成貨幣基金,同時獲得一定量的特別提款權,各國可以向國 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將分配來的特別提款權兌換成任何一個加入國貨幣。當對方政府缺少我方貨幣或特別提款權,不能兌現我方要求兌換我方持有的對方貨幣時,我們就可以限制對方貨幣 入境,從而限定對方貨幣侵犯我國的貨幣主權。
至于各國內部如何兌換外幣,使得外幣在國內有實際使用價值,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規定,由各國政府自行安排。通常各國政府會安排國內的大銀行實施貨幣兌換,政府提供本國和外國貨幣支 持。政府可自行增印貨幣,也有稅收收入,從而可提供充足的本國貨幣,同時政府因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用本國貨幣換來了特別提款權,可兌換成外國貨幣,從而可提供外國貨幣。政府 執行進出口平衡政策,并不需要儲備多少外幣,甚至因分配得到的特別提款權,可以完全不用儲備外國貨幣。美國和西方國家政府都各自安排了國內大銀行負責相互兌換西方貨幣,形成了所 謂的貨幣可兌換,但并沒有安排與人民幣的相互兌換,這種美元或歐元可兌換,對中國來說,幾乎沒有多少意義。但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卻將美元歐元等看成是可對兌換貨幣,而認為人民 幣是不可兌換貨幣。
現在很多國家,主要是第三世界國家,包括中國,將上述《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將上述第二條限制外國貨幣侵犯國家貨幣主權條款理解成,進出口貨物和服務時,西方貨幣可以自由出入境, 本國政府應負責貨幣兌換;等于交出貨幣主權和政府參與貨幣兌換的交易權。我國央行還要擴大到所謂資本項開放和自由兌換,不僅僅限于進出口貨幣和服務,還要承諾兌現因投資所需要的 貨幣兌換,等于完全交出貨幣主權和政府參與貨幣兌換的交易權。由于很多國家,包括中國,都積極響應西方的經濟全球化,促進本國經濟融入西方經濟體系,都很依賴國際貿易。為了兌現 政府自行承諾的西方貨幣的自由兌換,防止外幣短缺,不能進口物資帶來的經濟崩潰,就必須儲備大量西方貨幣,從而讓西方貨幣嚴重侵犯我國的貨幣主權。也有一些上層精英神話西方貨幣 ,例如,將美國人拿廢紙印的美元欠條看成是美金,看成是財富等,從而自愿制定政策,拿財富還美元欠條儲備起來,甚至還依據美元儲備增發貨幣,使自己的貨幣當美元代用券,等于完全 交出貨幣發行主權,讓美元完全侵占本國貨幣發行主權;從不知道依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八條款,控制外匯儲備在本國的積累,限制美元對本國貨幣主權的侵占。
如果各國都不拿物資換美元,美國人又如何能實現增印美元,就能換來物資?西方各國從不大量儲備外國貨幣。40多年前,美國人也曾過量增印美元,試圖到其他國家換物資,支持美國侵略 越南等國的戰爭,但是各國都限制美元入侵,雖然當時美國的生產能力約占世界三分之一,但其結果是美國國內物價猛漲,整個七十年代,按照美元當時的增發依據黃金價格計算,從1971年1 盎司黃金35美元漲到1980年850美元,增加幅度超過24倍。
當時各國很少儲備西方貨幣,包括美元,各國政府儲備的外國貨幣總共僅有30多億美元,大多還是美國憑借軍事優勢,要求西方盟國進行貨幣互換而增加的。但是現在各國政府的外匯儲備竟 然達到12萬億美元了,其中我國儲備了4萬億美元,約占三分之一。近年來,我國政府每年增加儲備5000億美元,等于讓美國人增印5000億美元,從我國“買走”遠超過5000億美元的物資。現 在美國人基本不生產工業消費品,主要依賴印美元,從各國進口物資了,或購買外國工廠賺錢進口物資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各國,主要是第三世界國家,尤其是中國,自愿制定經濟政策, 促進拿物資換美元儲備起來。由于低價賤賣,美國印美元換走的財富量遠大于各國儲備的美元量。
各國政府可以增印貨幣,從本國市場購買物資,等于免費從本老百姓手里拿走物資,但是,當增印貨幣過多時,也會引起物價飛漲,嚴重情況下,會導致經濟崩潰。民國末年,蔣介石政府就 曾經大量增印金圓券,僅十個月時間,金圓券發行總額竟達一百三十余萬億元,超過原定發行總限額的六萬五千倍。其主要原因,是當時老百姓不愿持有這種貨幣,經常是拿到工資,就跑步 到商店換物資儲備起來。雖然蔣介石政權憑借武力,還槍斃了一些資本家,要求老百姓必須拿黃金白銀換金圓券,也無法阻止老百姓寧愿儲備物資,也不儲備金圓券。新中國成立后,美國人 直接武力威脅范圍已經退出中國,更不可能強迫中國人民儲備美元了。可是,我國的央行卻大量儲備美元,還自行制定依據西方貨幣儲備發行人民幣的發行辦法,讓人民幣成為西方貨幣代用 券,從而不得不制定促進出口物資換西方貨幣的經濟政策,包括優惠引進外資,實際就是讓美國人拿美元欠條購買中國工廠等,促進增加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如果央行不增加外匯儲備, 在這種貨幣增發制度下,就無法增發人民幣,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其結果就是美國不搞工業消費品生產,自08年以來,美國央行發行的貨幣增長了5倍多,僅5年多時間,美國發行的基礎貨幣 就等于過去數百年累計發行的基礎貨幣的5倍多,物價卻異常穩定。而我們的生產能力突飛猛進,10年間翻了2番多,是人類生產能力增長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紀錄,物價卻反而不斷輪番上漲。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國央行依據美元儲備增發貨幣,物資出口,國內貨物減少,央行反而依據出口物資換來的外幣增發人民幣;從而將物資輸出給西方,將通貨膨脹留在自己國家。
所謂美元霸權,讓美國人印美元就能換走中國物資,是因為我國央行依據外匯儲備增發人民幣,從而不得不大量出口物資換外匯儲備起來,主要是美元,使得美國人可以印美元,就能從中國 “買到”物資。因此,對中國來說,美元霸權是我國央行制定奉送貨幣主權的貨幣發行政策,自愿奉獻的。我們應依據國債增發貨幣,同時取消促進出口的經濟政策,學習七十年代西方各國 制定的減少美元儲備的政策,例如補貼進口,民間儲備外匯收稅等市場政策,同時提高經濟的獨立自主能力,控制西方貨幣對我國貨幣主權的侵犯。這是對付美元霸權的唯一有效途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