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時代周報》報道,國資委首席專家李錦近日表示,未來將有80%的國企被下放給市場管理。
李錦在接受該報采訪時表示, 在國資委將國企改革的主導權上移給國務院新成立的國資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后,國企改革終于有了推動性的進展:“三個清單—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和分類清單中的負面清單已提交,目前另外兩項清單也會在最近拿出來。”
在這份負面清單中,國資委列出了10家單位是涉及國家經濟利益,不放開市場管理的,其中包括有1家軍工企業,即中國兵器工業集團;6家供應企業,包括中糧儲、中儲煤、國電、3家石油企業在內;還有3家通訊運營商。
清單以外的國企,則將被開放給市場,未來將有80%的國企被下放給市場管理。
他還稱,上述清單全部列出后,國務院國資深改組還將考慮國資改革的具體方式與方法,除了混合制改革外,包括金融化改革等多種方法在內的改革方式,國資深改小組都希望在充足的論證之后,最恰當地應用到國企改革當中去。
以下附《時代周報》報道全文:
國資委首席專家李錦透露,在國資委將國企改革的主導權上移給國務院新成立的國資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后,國企改革終于有了推動性的進展。
4月27日晚間,國務院國資委發布聲明稱,近日,有媒體報道“央企大規模兼并重組,數量或減至40家”,經查,該消息未向國資委進行過采訪或核實。
近日,國資委首席專家李錦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在國資委將國企改革的主導權上移給國務院新成立的國資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后,國企改革終于有了推動性的進展:“三個清單—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和分類清單中的負面清單已提交,目前另外兩項清單也會在最近拿出來。”
李錦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上述清單全部列出后,國務院國資深改組還將考慮國資改革的具體方式與方法,除了混合制改革外,包括金融化改革等多種方法在內的改革方式,國資深改小組都希望在充足的論證之后,最恰當地應用到國企改革當中去。
負面清單已列出
從1978年至今,國企改革被提了30余年,一直被稱作“最難啃的骨頭”。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自2013年上半年拿出初稿以來,至2015年3月已修改10多次。方案本擬于去年9月推出,隨后一推再推,傳出過2014年11月初、2014年12月底、2015年1月等多個時間表。
直至國資委將主導權上移給國務院。一名國資委官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事實上,在實際行政權屬上,很多國企并不在國資委的管轄范圍內,比如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郵政集團以及各大金融央企等均屬國務院直管并由財政部代管的范疇,而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的行政級別又多為副部級以上,有的甚至是與國資委平起平坐的正部級單位。國資委引導國資深改的難度可想而知。
因此,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宣布成立國務院層級的國資深化改革小組,小組成員仍以國資委的深化改革小組成員為基礎,辦公地點也仍沿用國資委深改小組原有的。不同的是,這次增加了馬凱與王勇兩個副國級別的領軍人物。
隨后,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國資改革負面清單已列出的消息即傳出。李錦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在這份負面清單中,國資委列出了10家單位是涉及國家經濟利益,不放開市場管理的,其中包括有1家軍工企業,即中國兵器工業集團;6家供應企業,包括中糧儲、中儲煤、國電、3家石油企業在內;還有3家通訊運營商。清單以外的國企,則將被開放給市場,未來將有80%的國企被下放給市場管理。
合并重組頻繁
負面清單列出,隨之而來便是對央企的結構調整。
李錦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在結構調整計劃內的企業不僅包含負面清單內的企業,也包括清單以外的企業。
“率先被合并的是中儲糧與華孚集團,這早在去年就已經完成。隨后應該是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因為涉及未來的并網發電以及國家調控投資問題也將被合并。除此以外,三大通訊運營商最終也應該被合并為一,從而結束通訊中轉設備各自壟斷的局面,這樣可以減少通訊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投入、避免國有資本的浪費。”李錦說。
不過,關于“三桶油將面臨拆分重組”的傳聞,則沒有得到李錦和其他國資委官員的回應。此前,國土部官員曾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國家早在2011年就開始制定三桶油拆分重組的計劃,屆時堪比中國血管的全部輸油管道,以及油氣儲存站將得到統一的監管,據稱,該拆分重組計劃曾多次易稿,但始終未能順利執行。
而在負面清單以外的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同樣重要。“有的是為了增加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有的則是進行過剩產能的重組與重新規劃。”李錦說道。
譬如南北車,即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兩個中國境內僅有的高鐵及鐵路機車生產商的合并,就是為了增強在國際市場的國際化競爭能力。李錦說,根據國有企業國際化以及市場化的發展趨勢,要想在全球配置資源,需要迅速形成規模、科技以及銷售等方面的優勢。而作為走出去的先鋒隊和主力軍,高鐵、核電、通訊、建筑等行業強調重組優勢,也是國際化的迫切需要。
同時也是為順應世界大企業合并重組潮流的需要,近十年來,我國加速進入了大企業時代,世界500強中中國企業已經占有100強席位,大企業的重組是世界潮流在中國的延續與發展。
此外,從自身來看,隨著央企分類的明確,中央企業勢必會經歷一次經濟結構與產業布局的調整。此次調整將會形成向優勢領域集中、向關鍵行業和核心領域集中、向主業集中,以主業為主來形成新的企業集團的趨勢,這是央企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李錦承認,在本輪國資改革中,傳言傳著就成真的案例確實存在。南北車是這樣,華孚與中儲糧也是這樣。事實上,3月13日,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就向《中國經濟周刊》率先披露,一直被辟謠的中鐵工將與中鐵建合并之事,國家層面也已經開始研究,而這早已在國資重組的計劃當中。很明顯,在以往的國際競爭中,由于分開打斗,致使招投標能力、抗風險能力等齊齊下降。
受央企產業結構調整和合并重組風影響。地方國資體系也開始效仿。4月9日,上海市國資委所轄的上海光明集團將與上海良友集團傳出即將合并的消息。
光明集團是集現代農業、食品加工制造、食品分銷為一體,具有完整食品產業鏈的綜合食品產業集團;上海良友集團則是上海最大的從事糧食經營的國有企業集團,經營領域涵蓋糧油加工、倉儲物流、便利連鎖、糧油貿易、進出口業務、實業投資等。
求索金融化
除了產業結果調整,金融化改革也是國資改革的擬定方向之一。然而鑒于前幾輪國資改革中員工持股經驗的失敗,國資委至今不敢輕意敲定相關國資金融化改革的方案。李錦透露,“當然這也與監管層面負責人知識體系差異有關。”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他認為國資金融化改革可行。
宋清輝認為,本輪國有企業改革缺少深層次的金融化方向的改革,國有企業也迫切需要一套功能健全、職能完善的金融運營體系,這符合市場化和國際化發展的需求。
宋清輝建議,國有企業金融化改革應該朝著以下兩個角度發力:一是整合國有企業已有的涉金融部門,然后集中優勢資源做大做強,提升國有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助推國有資本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二是支持國有企業發展產業金融,發揮金融對國有企業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持作用。
國家行政學院高級經濟師郭全中也認為國企的金融化改革可行,但他反對國資委以深化改革為借口將企業股份化、交給員工持股。他認為,在國企采用混合所有制后,允許管理層和骨干持股,才是最有效的激勵方式。
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則不看好國資的金融化改革。“既然是國企,為啥員工能持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