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許巖
毫無意外!2月份主要宏觀經濟數據紛紛下滑,創下新低。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了工業增加值、消費、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等多項數據。數據顯示,這幾項主要經濟指標無一例外增速全線下滑,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創13年新低,社會消費增速創9年新低,工業增加值增速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新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指出,主要經濟數據說明經濟下行壓力不僅大,而且還在增大,需要警惕,結合已經公布的貿易數據看,在國際商品價格較低的情況下,進口量并沒有明顯增加,顯示國內需求很弱,下一步還需要貨幣政策的松動來刺激需求。同時財政政策也要加力,要加快支出進度,盡快形成實際的政府投資規模。
民生證券分析,貨幣寬松帶動經濟反彈只能是美好的愿望,現實依然殘酷。房地產銷售再度下滑,疊加庫存壓力,投資全年難見拐點。工業企業庫存高企,仍有去庫存、去產能壓力。
具體來看,內需疲弱是工業增加值增速大幅下滑的關鍵,1-2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6.8%,回落1.1個百分點。實際利率居高不下,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大幅下滑。1-2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13.9%,大幅回落1.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年初“季節性”大幅下跌。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10.7%,大幅回落1.2個百分點。
“從數據看經濟還在慣性下滑,預計要到二季度才企穩。”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副總裁胡艷妮表示,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放松貨幣政策,其效應估計得到今年二季度才能顯現,一般都有滯后性,從投資角度看,貸款增長率低、資金到位率很低,已經到了金融危機時期水平,說明錢沒有進到投資領域。
盡管多數機構對2月份數據解讀不樂觀,但也指出一季度經濟增速保持7%沒問題。
官方也在第一時間表示了對此數據的認可,國家統計局發布低于預期的工業增加值、投資和消費數據后,又發布“全面辯證看待頭兩個月國民經濟穩中趨緩”的解讀稱,中國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與轉型升級優化并存,2月份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1%左右,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經濟增速放緩是在“三期疊加”影響持續加深的情況下發生的,符合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換擋的客觀規律,符合一國經濟進入到中高收入階段后增速回落的普遍規律。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下臺階后的正常區間為6%-9%,即使當前增速再略下降,也不用大驚小怪,中國宏觀政策需要保持定力,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最主要的任務是實現轉型和升級。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預計,若穩增長政策繼續出爐,一季度雖然會是今年低點,但保持7%左右問題不大,二季度經濟開始回升,到三季度是階段性高點。
延伸閱讀:中國經濟大減速 寬松即將加碼?
朱軼天 2015年03月11日來源:華爾街見聞
1-2月,中國的投資、零售銷售和工業產出均不及預期,并跌至多年來的低點。這讓投資者預計,中國經濟正在失去動能,當局將會推出進一步的刺激措施。
今年1-2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創下2009年6月以來的新低,遠低于7.7%的預期,也遠低于去年12月7.9%的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漲10.7%,同樣不及11.6%的預期。而中國經濟的主要推手——固定資產投資則同比增長13.9%,低于15%的預期,創下2001年以來新低。
海通宏觀分析師姜超表示,寬松仍需加碼。“1-2月工業同比增速墜落至6.8%,遠低預期,為近六年來最低水平,預示一季度GDP增速或降至7%左右。隨著工業增速下墜,寬松仍需加碼。經濟仍在下行,消費未能幸免,但消費表現遠好于工業投資,且通訊等新興消費搶眼,消費漸成穩增長主力。”
疲軟的工業活動讓投資者預計,即使央行采取進一步的刺激措施,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也僅將增長7%左右。而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2月,“李克強指數”之一的發電量同比同比增長1.9%,遠低于去年12月1.3%的增長。
民生宏觀團隊表示,經濟仍有下行壓力,貨幣寬松帶動經濟反彈只能是美好的愿望,現實依然殘酷。
經濟數據差 政策再寬松?
針對今天的數據,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宏觀分析師曹陽表示,二季度將成為刺激政策出臺的密集期。他表示:
中國的經濟下滑值得擔憂,預計一季度單季GDP增速可能跌破7%,這使二季度將成為刺激政策出臺的密集期。其預計二季度初,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有所發力,以加速落實去年四季度的七大領域10萬億以上的基礎設施投資;同時預計貨幣政策也會更加積極,二季度前期將降息25個基點,二季度降準可能性加大。
而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則認為,調結構是當前的主要任務,宏觀政策需保持定力。其指出:
工業、投資、消費全部超市場預期下滑,預示著經濟運行狀態不佳。作為投資型經濟體,未來經濟增速回穩還得依靠投資。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下臺階后的正常區間為6-9%,即使當前增速再略下降,也不用大驚小怪,中國宏觀政策需要保持定力,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最主要的任務是實現轉型和升級。
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 銷售額銷售面積大幅下滑
今年前2個月,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進一步放緩,商品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雙雙大幅下滑。
中國統計局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0.4%,較去年全年回落0.1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6.3%。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15.8%,超過了去年12月6.3%的降幅。
由于牽涉到近40個行業,中國樓市低迷對經濟增速有較大影響。中國政策制定者擔心,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可能引發范圍更加廣泛的負面效果。中國當局在四個月內兩度降息,旨在刺激經濟活動,也令房地產行業受益。
彭博新聞社曾在2月底援引知情人消息報道稱,中國政府已做好房地產政策儲備,儲備政策包括降低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中國還考慮調整二手房交易營業稅的免征期限,由5年后免征恢復至2年后免征。
網購影響擴大 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不及預期
中國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漲10.7%,不及11.6%的預期。
零售額的下降或許是由于網購的影響。隨著雙11、雙12的網購銷量創下新高,年末零售銷售爆發,導致年初成為零售淡季。
中金宏觀的研報指出,從2011年開始,1-2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均較上年末大幅下滑,今年也不例外。
我們認為,這反映了網購的爆發式增長。網購計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統計(2014年網上零售額2.8萬億,占比11%),年末(雙11,雙12)網購同比增速逐年飆升,這造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年末翹尾,而年初是網購淡季,即便是同比增速,年初也會季節性下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