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房企擬拋棄房地產
盡管樓市政策日漸寬松,但一股房企撤退的暗潮卻在各地涌動。
最近,一度被視為“地產航母”的合生創展(00754.HK)在區域公司裁員20%,其掌舵者朱孟依也已萌生“遠離房地產”的想法。
“房地產早已不是朱孟依倚重的中心,裁員只是轉型的必要步驟。”一位曾在合生創展任職多年的中層管理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在此之前,上海(樓盤)證大也發布公告表示將出售超過30%的股權退出房地產。億城股份(000616.SZ)轉型金融投資,連公司名字也變更了。越來越多昔日發展迅猛的房企正逐步撤離曾依靠發家的老本行。
“一方面是房地產發展空間逐步受限制,不再那么容易賺到錢,踏不準市場節奏隨時被拋棄,另外房企在這樣的環境下,有意布局多元化發展,逐步用其他領域的投資代替房地產。”華南某地方國有資產管理企業一位從事兼并重組的人士在接觸多家房企后分析道。
開發商“不想玩了”
有媒體報道,合生創展集團廣東東部區域公司以公司業績整體下滑為由進行裁減人員,比例高達20%。該區域公司負責人對外表示,公司實行經濟性裁員,與公司業績下滑嚴重有關,目前基本處于虧損狀態。
記者致電該區域公司得知,一些員工已經在此次裁員風波中“被迫提前回家過年”,而部分員工是因為去年銷售業績不達標而自動離職。
不過,合生創展相關部門否認了大幅裁員與經營業績不善有關,指公司裁員是為了推進“事業合伙人制度”、提升員工工作效率。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大舉裁員也曾在合生創展掌舵者朱孟依旗下多家公司發生。記者了解到,這些公司當時祭出了遣散千名員工、裁員賠償額上限僅3萬、不接受裁員就必須降薪等鐵腕手段,引起眾多老員工不滿。
曾經是一線房企的合生創展雖未明確表示拋棄主業,而從朱孟依生意王國的整體布局來看,其遠離房地產的軌跡十分明顯。
目前,朱孟依家族掌舵的“珠江系”進軍金融,朱孟依三兄弟手執珠江人壽60%股份,為該壽險公司實際控制人。此外,公路橋梁、通信網絡、煤炭能源、電力水利、商貿物流等領域已成為朱孟依在房地產以外低調賺錢的途徑。
記者從朱家三兄弟旗下公司了解到,朱家手上土地儲備豐富,但項目開發并非重心,一些土地儲備是為了拓展其他行業發展做準備,且為各環節加快資金周轉、降低融資成本等方面起到相互支持的作用。
隨著房地產行業從黃金時代轉向白銀時代,明確宣布退出房地產的房企則陸續增多。
“的確有從房地產淡出的想法,但我們會把手頭正在做的項目做完。”上海證大主席兼執行董事戴志康向記者表示,未來不會追加新項目。
對于在2006年才從金融行業轉入房地產的上海證大,經過不到10年時間,選擇再次投身金融領域。
同時,經過一年多布局轉型的億城股份近日更名為“海航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公告指出,為了順應公司戰略轉型及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
事實上,遭遇了2013年全年凈利潤下降34.8%的重擊后,億城股份指出要在2014年深化轉型戰略,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轉型為金融投資企業,以信托和基金為重點,并探索其他金融服務業和相關產業投資業務。期間,億城多次轉讓手中項目,回收大量資金,為轉型做足儲備。
利潤率差距
上述管理人士形容,在朱孟依的家族生意中,堪稱暴利的房地產曾是發家的主業,但如今這個領域卻成為“不太賺錢的主業,所賺的也是辛苦錢”。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分析,對于長期徘徊在50億元以下的證大來說,如果不能突破自身發展的瓶頸,將不得不面臨轉型。
克而瑞研究院副總經理林波分析,戴志康對市場的節奏把握非常準,其在2006年進入房地產行業期間,資本市場的投資回報遠不如房地產。如今,房地產的回報越來越差,收益也會越來越低,地產在規模上很難再延續以前快速增長的趨勢。
朗詩集團董事局主席田明表示,房地產的原有生態會逐步被顛覆,其實不需要那么多開發商,十年以后可能只剩下20%的開發商。
“樓市正告別人人彎腰就可以撿錢的時代,”萬科集團副總裁毛大慶的言論一語點破房地產行業當下的經營窘境。
雖然標桿房企的銷售規模屢創新高,但房地產行業的利潤率下降趨勢已難逆轉。
據媒體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共計35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4年年報業績預告及快報,18家房企預告凈利潤虧損。一些主流房企核心利潤率下跌幅度增大,部分甚至跌破10%。
“遠離”房地產行業的朱孟依將高速公路作為其轉型投資的其中一個產業,該領域的利潤率遠遠超過房地產行業水平。相關數據顯示,廣東地區多條高速去年上半年利潤率達26%,全國其他高速公路利潤甚至高達30%以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