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觀察報12月26日報道,資產總值1.8萬億、在全國排名第四的重慶國資,歲末之際亮出了一份半年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績單”:根據官方信息匡算,重慶首批2650億國企混改項目至此落定近八成,央企和外資在此輪混改中占據了大多數份額。
今年6月底,總計110個共2650億的項目在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四屆四次常委(擴大)會議上首次公開亮相,這次會議同時也被作為“重慶市國資國企面向非公資本項目對接會”。出席會議的重慶市常務副市長翁杰明表示,此次會議是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關決策”的一個舉措,也是具體推動國資企業、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深化合作的一個具體舉措。
經過半年時間,上述項目中簽約和批準實施項目總金額達到2000多億元,但民資在競爭中并沒有占到上風,央企和外資最終成為參與此輪重慶國資國企混改的主力。
“靚女先嫁”
12月8日,重慶市國資委以國資國企項目簽約會的形式,公布了總計約835億元的國資混改簽約項目。重慶市長黃奇帆在簽約儀式上表示,當天簽約后,全市批準實施和簽約的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金額已達1130億元,加上前不久的PPP模式簽約項目,全市國資國企改革簽約實施項目總金額已有2000多億元。半年時間把2600多億項目中的2000億付諸實現,表明全市國資國企改革正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市委改革方案有力推進。
黃奇帆所說的2600多億的項目起于今年6月底,當時,總計110個共2650億元的項目在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四屆四次常委(擴大)會議上首次公開亮相,這次會議同時也被當地官方作為“重慶市國資國企面向非公資本項目對接會”。
上述項目中包括競爭類企業項目69個,其中糧油、能源等功能保障性項目21個、金融類項目7個、公用事業類項目13個,涉及能源、冶金、交通、旅游、基礎設施、金融等多個行業。
此次會議后約40天,重慶亮出了第一份國資國企“混改”合作清單,包括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與重慶簽訂合作備忘錄,計劃選擇部分線路與重慶合作;重慶市鐵路集團、重慶交通開投集團下屬公司分別與中國鐵建等合作方組建合資公司,建設運營3條市郊鐵路線;中國鐵建與重慶簽訂合作備忘錄,選擇約500公里已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線路進行經營管理;此外,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重慶中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則以BOT方式參與當地垃圾焚燒發電廠、城市供水廠的建設運營。
最近一次項目集中簽約則在12月8日,其28個項目主要包括中航航電公司與西永微電園對中航(重慶)微電子公司增資擴股,重慶農商行與兩江金融和重慶捷力合資組建渝農商金融租賃公司,約旦磷酸鹽公司與重慶外經貿集團合資組建化肥生產企業,北京姊潤與重慶商社集團合資組建消費金融股份公司,重慶旅投集團與重慶豐都縣政府合資合作名山風景區項目,招商銀行與渝富公司組建股權投資基金等項目。
但是,地方工商聯會議推出項目時號召當地私企積極參與的初衷,從其后兩批項目敲定的情況來看,并未實現。在已公開的“混改”合作清單中,重慶所有排得上號的大型民營企業無一現身,而中國鐵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分別拿到部分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項目,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其總投資可能以數百億計,央企和外資成為參與此輪重慶國企混改的主力。
另外,從已經簽訂的項目上看,“靚女先嫁”也是一個特點。“有些混改項目涉及具有壟斷性的公共服務,同時考慮到政府定價和補貼等因素,在較短時間內盈利可期的,有些項目資金需求量極大、市場培育時間過于漫長,則很難吸引到外來資本參與。”重慶國資系統一位處級官員說。
國內一些成熟的高速公路近年來已被公認為“印鈔機”;而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盡管投資巨大、回報較慢,但也能夠衍生出一些利潤豐厚的“甜點”。據港鐵 (00066.HK)7月份公告顯示,其與重慶市政府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就市內一條或多條軌道交通線的投資、建設和營運展開合作的洽談,“重慶市政府亦歡迎港鐵于軌道交通車站及車廠發展物業。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及港鐵將成立工作小組,對軌道交通及物業發展項目進行洽談。”
比照重慶2650億“混改”項目和官方公布的簽約信息可以發現,其中一些項目還未見有合作意向方信息公開,其中包括重鋼集團澳大利亞磁鐵礦項目,估算投資154億;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沙坪壩鐵路交通樞紐項目,估算投資116億;重慶高速集團數條擬建高速公路項目,估算投資306億;重慶商投集團朝天門國際商貿城項目(重慶南岸),估算投資240億;重慶旅投集團7條豪華游輪和當地區縣的旅游地產、主題公園項目群,股權轉讓金額總計約47億。
而未見合作成果披露的高速公路項目,或在三峽庫區腹地,或處巴山秦嶺深處;具體包括:重慶巫溪至陜西鎮坪高速公路項目,總投資達80多億;巫溪和鎮坪都在大巴山脈腹地,均是多年的“國貧縣”;重慶開縣到城口再到陜西嵐皋的高速公路,估算總投資近200億;重慶奉節到湖北建始的高速,估算投資近90個億。
私企簽約少
今年6月重慶推出首批混改項目時,當地一些大型民營企業對此輪改革和部分項目頗有期待。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會后在接受重慶衛視采訪時說:“比方說像(重慶)三峽銀行、(重慶)三峽擔保公司等等、還有能源投資項目,甚至有些地產的一級開發,這些全部都是賺錢的,其中至少有六個項目我都有興趣。”擔任重慶市工商聯主席的重慶金科集團董事長黃紅云則表示,市工商聯下一步將和市國資委建立一個協調機制,積極推動項目落地。
盡管當地一些實力雄厚的私企對一些混改項目抱有很大興趣,但至今仍少見“聯姻”成功的案例。
一家資產規模在重慶私企中排名前十的企業人士透露,前述2650億項目公布后,其企業內部對一些公共服務項目盈利前景還是很看好的,很快就選定一些項目與重慶有關國企接洽,對方也積極接待,“剛開始談時還比較順利,但到最終‘拍板’的問題時,談話往往就進行不下去了。”前述私企知情人士說:“那種感覺就像男女談戀愛,一方追得很熱情,另一方始終不冷不熱,反正不是滋味。”時間一長,這家私企也就放棄了。
另一家當地私企則認為,有些項目投資回報率過低是私企參與重慶國資混改的障礙。重慶一家業務涉及地產、金融和制造業的大型私企副總透露,這家企業此前曾想參與重慶國企的一個土地整治項目,也就是一級土地市場的開發,“但是按有關規定和精神,這個項目私企投入的資本回報率最多只能到8%,對我們來說可能還不夠融資成本。”前述私企高管說。
另據經濟觀察報了解,還有一家主營地產的重慶民營企業,曾試圖參與當地一些旅游地產項目的國資“混改”,但最終因為股權比例問題放棄。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蒲勇健則認為,就重慶多數私企而言,因為自身資金實力有限,會比較擔心投資或入股后在企業中沒有發言權;央企和外資參與重慶國企“混改”,不僅僅是盈利的考慮,也有宏觀戰略的考量。
重慶市國資委主任廖慶軒今年6月底針對此輪重慶國資“混改”時曾表示,競爭類的企業我們沒有考慮股權下限上限的問題,民營企業可以控股,甚至我們整個企業賣掉都可以,但是對基礎設施類的企業,必須在比較成熟的條件下,讓它們走向市場。
何謂“比較成熟的條件”?重慶市長黃奇帆今年1月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曾表示,在公共服務行業和基礎設施領域,大家要打消所謂壟斷的誤解,這不是開放不開放的問題,而是市場發育好不好和有沒有市場信號的問題。一個合理的定價機制很重要。不能坑老百姓,讓企業賺暴利,但也要讓企業能活下去,有一個合理的、穩定的利潤空間。政府是市場的守夜人,要兼顧兩頭的公平和公正。
值得注意的還有,這半年間,在前述2650億“混改”項目名單之外,重慶國資中的一些牌照稀缺的“優質資產”也在積極尋求戰略投資者。8月底,由三家重慶地方國企參股的重慶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傳出將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消息,經濟觀察報獲得的最新的消息是,目前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最有可能以增資擴股的方式控股這家重慶本土唯一的汽車金融公司。
11月初,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西南證券24.09%共計6.8億股股份,而何種身份的投資者最終會踏入西南證券的董事會,也會在不久的將來揭曉。
相關閱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