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訊 中國央行上周五意外祭出降息利劍,金融市場劇烈震蕩。此次降息舉措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征兆”,但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或暗示中國經濟放緩程度要比預期的更加嚴重,近期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因為投資者將關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數據表現,倘若表現再度不佳,不排除年底前央行再度降息的可能性。
路透社援引參與政策制定的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中國政府和央行準備再次降息并放松貸款限制,擔心價格下跌可能引發債務違約、企業破產和就業崗位流失情況加劇。此前他們一直堅持溫和刺激舉措,上周終于決定有必要推出積極的貨幣政策舉措來穩定中國經濟。
中國央行(PBOC)上周五(11月21日)于逾兩年來首次降息令人意外,反映出中國政府和央行的政策路線發生了改變。
中國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央行宣布,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
在本次降息之前,隨著中國經濟邁向1990年以來最低全年增速,央行一直主要采取的是定向貨幣寬松和注入流動性等措施。
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令市場有些措手不及。央行聲明過后,金融市場“風起云涌”,商品貨幣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揚。澳元/美元快速上漲,匯價自0.8630附近飆升近90點,最高觸及0.8720。紐元/美元亦擴大漲幅,最高觸及0.7944。美元/加元重挫,最低觸及1.1278水平。現貨黃金亦受到鼓舞,金價一度升至1200.60美元/盎司。
ING Capital Markets外匯部門董事Lane Newman表示:“這給本已有充足流動性的全球體系又帶來了大量流動性。”
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放緩至7.3%,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且政策制定者擔心有降至7%以下的風險。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近三年來持續下降,企業面臨的壓力積聚,且消費通脹也疲軟。
一位參與內部政策討論的政府智庫資深經濟學家表示:“最高領導層已改變了他們的觀點。”中國今年進行定向降準,但自2012年5月以來未實施過全面降準。
這位不愿具名的經濟學家稱,中國央行已把關注重點轉向更廣泛的刺激政策,并且不排除進一步調降利率以及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這實際上限制了流入信貸的資本規模。
上述經濟學家表示,央行應當在準備進一步降息,因為中國已經進入降息周期,同時也存在降準的可能性。
為何“突然”降息?
消息人士表示,央行上周降息舉措也可能是因為擔心,融資平臺改革恐導致地方政府更加難以控制沉重的債務負擔。
政府高層原先一直不愿降息,擔心會引發債務和房地產泡沫,有損他們作為改革派的聲譽;但隨著房地產市場降溫,經濟增長出現惡化跡象,最終令他們的立場松動。
在那之前,決策層一直堅持實施定向舉措,例如針對部分銀行實施降準和對銀行體系注資。不過這些措施未能拉低企業融資成本。
政府中一名曾任央行研究員的人士指出,央行增加流動性未能降低實體經濟中的融資成本;就業形勢仍不錯,但企業利潤因生產者物價下滑而受到擠壓,從這個角度來看,銀行業賺取高額利潤是沒有道理的。
中國央行在聲明中指出,本次降息為“非對稱降息”,仍屬于中性操作。此次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期限檔次進行了簡化和合并,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
瑞銀集團的(UBS)經濟學家汪濤認為,中國央行下調利率是絕對正確的行動。
汪濤表示:“這不意味著這政策立場的改變,因為信貸量對于利率并不是非常敏感,而是受到定量和審慎規則的控制。央行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融資成本和金融風險。”
中國經濟學家呼吁政府大膽行動
許多中國經濟學家不斷呼吁政府采取大膽的政策行動,因近期數據顯示第四季中國經濟流失更多動能,消費物價通脹出現下滑。全年成長料無法達成政府7.5%的目標,可能成為24年來經濟擴張最疲弱的一年。
多家政府智庫已敦促中央下修明年的經濟成長目標,可能從今年的7.5%左右下修至約7%。
中央將在下月的工作會議上擬定2015年經濟與改革計劃,包括經濟增長目標。明年3月的人大會議上將公布新的經濟增長目標。
中國領導人還擔心,經濟急速放緩可能損害就業,影響公眾對政府改革的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對于利率調整或人民幣匯率,并沒有最終的決定權。貨幣與匯率政策的大方向由國務院或中央政治局所訂定。
中央有意在明年推進一些較為艱困的改革舉措,包括推行財政改革以解決龐大的地方政府債務,而降低利率或許可以抵消地方政府違約的風險。
部分了解政策內情的人士表示,降息之舉也受到本月20國集團(G20)峰會的影響,與會國家在會上誓言提振全球疲弱的經濟成長。
中國將主辦2016年的G20峰會,正努力維持其作為全球成長重要引擎的影響力。
投行預計將有更多刺激
在市場普遍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創下1990年以來最差表現的情況下,摩根大通(JPMorgan)、巴克萊(Barclays Bank)和瑞銀集團經濟學家均認為,中國央行將采取進一步刺激行動,以此來推高市場需求。
因中國也加入歐元區和日本的寬松行列,推出新的刺激政策,全球股市、石油和金屬價格全線上漲。因市場預計中國2014年可能難以實現7.5%的經濟增長目標,且當前通脹放緩,借貸成本居高不下,表明中國決策層可能將采取更多刺激措施體提振經濟。
摩根大通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中國央行此次降息是貨幣政策朝著更激進方向轉變的信號,這反映政府開始重視市場對近期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同時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方面作出的重大努力。”
瑞銀經濟學家汪濤表示,中國央行下調利率是絕對正確的舉措,央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融資成本和金融風險;降息并不意味著政策立場的改變,因為信貸量對于利率并不是非常敏感,而是受定量和審慎規則的控制。
匯豐(HSBC)經濟學家Sun Junwei指出,央行降息決定顯示“我們必須為壞于預期的經濟增長數據和通脹放緩速度快于預期做好準備”。
荷蘭國際集團(ING)表示,降息利好股市,人民幣相對于中間價的溢價將擴大;降息信號是當局真的希望促進增長,而且各方非常信任他們的能力。
麥格理集團(Macquarie)評論稱,中國央行降息原因在于經濟數據遜于預期。降息應會幫助降低抵押貸款利率,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幫助提高存款利率上限,給予銀行更多調整利率的空間。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發布報告稱,預計中國央行2015年將有兩次降息舉措。(本文綜合自中財網,鳳凰財經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