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量寬音樂椅繼續旋轉,各主要經濟體央行“放水”欲罷不能,美國結束買債后計劃明年加息,但隨著日本加碼量寬,歐央行準備全面“放水”,中國人行又出其不意地減息,重新掀起貨幣戰爭的序幕,同時亦迫使各國央行不敢輕言“收水”,以免經濟收縮。這種形勢必進一步吹大資產泡沫,但表面繁榮終須付出代價,狂印銀紙不是挽救經濟的靈丹妙藥,只是飲鴆止渴,泡沫一旦爆破,殺傷力只會比金融海嘯更慘烈。
美國為量寬畫上休止符之際,各國央行卻背道而馳,繼日本為救經濟突然加碼“放水”后,人民銀行為了增加流動性,上周五下調貸存款利率,并且是二○一二年以來首度降息,消息震撼金融市場,再加上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的放水言論,明示為了刺激通脹,將不惜進一步擴大量寬政策,顯示三大經濟體齊齊放寬銀根刺激經濟,即時谷起美股及各類商品價格應聲急飆。
中國突然減息,明顯是為了可能出現的經濟放緩作出支持,在量寬政策上與日本及歐洲相互較勁,其他國家亦面對減息壓力,首先是英、美兩國短期內都不會改變現行的貨幣政策,其他亞洲國家為免本國貨幣升值影響出口需求,也會跟隨減息并持續以寬松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其結果是新一輪貨幣戰爭即將爆發,全球股市在資金充斥下升勢未完,同時亦令資產價格繼續不合理地上升。
坦白說,各國都有本身不同的經濟問題,不能單以猛印銀紙解決,日本市場封閉,內部需求持續疲弱;歐洲金融體系脆弱,銀行危機未能根治,這些問題都不是只靠大量增加貨幣供應就可解決。至于中國今次罕見地減息,確實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經濟增長不會出現大幅回落,但若從深層次審視中國經濟問題,市場并不缺錢,而是企業借錢難的問題,屬于市場化不足引發的融資困難。減息推動美國經濟的效用立竿見影,但在中國能否同樣以貨幣政策解決經濟問題,確實存在不少疑問。
現今全球經濟一體化,量化寬松政策的影響無遠弗屆,日、歐、中相繼“放水”,目的都是為了救經濟,對于市場上資金過剩可能引發的資產泡沫,并沒有太多關心與顧慮,但正正是量寬的浪潮未退,明年還可能風起云涌,資產泡沫化危機爆發的可能性不斷升溫,對各國未見起色的經濟終必帶來災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