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11月初全球金融市場似乎一直圍著QE概念在打轉:10月30日,美聯(lián)儲宣布將從11月起正式停止延續(xù)6年之久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10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將基礎貨幣年供應量從70萬億增加至80萬億日圓,年債券購買規(guī)模每年增加30萬億日圓,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更表示,日本QE將可能長期持續(xù);除此之外,另一個大經濟體——歐盟,11月4日發(fā)表秋季經濟報告,將2014、2015兩年GDP增長預期,分別從原先的1.2%和1.7%,下調至0.8%和1.1%,這令歐洲央行推出QE的呼聲和預期再度高漲。
美國當初推出量化寬松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增加貨幣流動性,利用美元在全球金融領域“國際貨幣”的特殊地位,將美國的通脹壓力轉嫁分攤給全世界,從而確保美國自身經濟、金融和物價的穩(wěn)定,說通俗點,便是有些“以鄰為壑”的意味。
退出QE并不出乎各方預料,這并不僅僅因為美國經濟數(shù)據(jù)持續(xù)保持良好勢頭(因為從中期選舉結果看,公眾對美國經濟復蘇的感受要遠弱于數(shù)據(jù)指標所顯示的),更因為作為全球現(xiàn)有金融體系的主導國和最大受益者,長期保持弱勢美元的政策,對美國自身而言存在很大副作用,長此以往無疑將迫使更多國家尋求“去美元化”的政策,以免被美聯(lián)儲長期“灌水”,遭受池魚之殃,這將從根本上動搖美國在全球金融秩序中的支配地位——甚至動搖全球金融秩序本身。
不僅如此,由于美國早已實現(xiàn)經濟結構的升級換代,量化寬松政策最大的優(yōu)勢——刺激出口,對美國而言意義不大,因此長期以來美聯(lián)儲會議上就是否退出、何時退出QE,爭論始終很激烈,事實上美聯(lián)儲退出QE的傳聞至少在一年多前就已出現(xiàn),拖到現(xiàn)在不過是水到渠成,借數(shù)據(jù)說話罷了。
在長達六年之久的美國QE實施期間,一些經濟學者大談美聯(lián)儲QE對新興經濟體的沖擊、破壞,甚至將之稱為“經濟衰退的根源”,將美聯(lián)儲長期堅持QE并推出QEII,視作“搞垮新興經濟體的陰謀”;而當QE真的謝幕,又有一些經濟學者宣稱,正是因為美聯(lián)儲長期的QE政策,才給新興經濟體帶來繁榮,一旦QE謝幕,也就意味著這些新興經濟體經濟和金融崩盤、增長率下降、本幣巨額貶值等一系列災難的開始。
很顯然,這樣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論調,是把QE當成變形金剛了。
美國推出QE不過6年,而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實現(xiàn)持續(xù)穩(wěn)定高速增長,已有十幾年甚至二十年以上歷史。近兩年新興國家經濟增速放緩,而美聯(lián)儲的QE卻直到10月底才宣布退出,這表明QE既不是新興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也不是這些國家經濟滯脹的罪魁禍首——當然,這不意味著不承認美國貨幣政策和美元供應量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
不論2008年以前美國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的繁榮期,還是2008-2012年美國陷入金融危機的年代,各國資金最大、最穩(wěn)定的流向,始終是美國,包括作為穩(wěn)定投資的美國國債市場和作為風險投資的華爾街金融市場,這是美國全球第一經濟體和最大金融中心地位所決定的,在實行QE和美國金危機期間,美三大股指甚至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這足以表明,QE的持續(xù)并未導致外資“紛紛流出”美國市場——同理,QE的結束也不會導致外資“紛紛流入”這個早已不缺乏外資的市場。
美聯(lián)儲的QE并非變形金剛,而只是一項對美國行之有效、對全球金融和經濟也有一定影響力的貨幣杠桿政策變化,不論從正面或反面過度解讀,顯然都是很不妥當、甚至危言聳聽的。
至于日本,原本就是QE的鼻祖,雖然“不叫QE的QE”早已有之,但明確作為國家金融戰(zhàn)略提出,卻是2001年日本的首創(chuàng)。事實上日本長期以來堅持極低的利率,QE早已日常化、常態(tài)化,可以說只有QE程度的不同,沒有QE與否的差異,正因如此,安倍內閣寄予厚望的前一輪QE,才未能達到預期目的,此次出人意料的追加QE,效果也未必樂觀。至于一些論者認為,日本的QE將對周邊經濟體構成重大沖擊,則恐也言之過當:如前所述,日本經濟、金融的影響力今非昔比,且早已持續(xù)“放水”多年,如今不過再“漫灌”一次,該影響的,恐怕也早就影響過了。
歐元區(qū)的QE則更無須多作置評:從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fā)至今,“歐洲央行行將QE”的傳聞每隔一段時間便會被熱炒一番,隨即無疾而終。歐元區(qū)復雜低效的政策決策程序,歐洲經濟龍頭——德國對QE的意興闌珊,都注定了歐洲央行QE難產的格局很難被打破。
事實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種貨幣的QE,其對本貨幣使用區(qū)以外的沖擊都是有限的,惟有美聯(lián)儲的QE是一個例外——因為自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至今,全球也只有美元這么一種“例外”的、具有全球金融支配地位的國際貨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