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內部對于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出現分歧,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復雜性再次顯現。
近日,針對國企在競爭性領域的進退、如何發展混合所有制,尤其是“產業負面清單”設立與否這一原則性問題,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和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先后在媒體上發表了不同觀點。
華爾街見聞網站上周四(23日)報道,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表示,應加快制定發展混合經濟中的“負面清單”,便于各方對政策有底,并避免改革的方向和性質存在爭議。清單以外的領域和行業由誰控股,由企業自主決定,由市場競爭決定。
季曉楠認為,“負面清單”的范圍不宜太寬,除此以外的領域和行業,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都可以控股。
但是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則于27日則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與搞好國有企業是有機統一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不能為了混合而混合,更不能開列一個所謂“負面清單”,導致國有經濟的大規模退出。
與季曉楠對呼吁盡快制定改革路線以避免爭議不同,楚序平則更多指出面臨的問題,其中包括:避免定向增發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盡快建立健全國家產業安全審核把關制度,警惕國有優先股和“黃金股”之類的混合方法。
楚序平稱,當前混合所有制改革面臨的形勢非常復雜,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一些企業以定向增發的方式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當前改革的特殊時期,非公開定向增發需要周密的、經得起質疑的特定理由,要高度謹慎。這種方式不公開、不透明、沒有競價,很容易產生利益輸送,很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應該堅決糾正。
二是對于與外資企業搞混合所有制經濟,建議盡快建立健全國家產業安全審核把關制度。要高度重視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企業的控制權,對與人口基數高度相關的糧食、醫藥、水務等產業要更加謹慎,加強最終控制權的風險評估,防止類似行業境內上市公司控制權向境外轉移,防止損害公眾利益,確保我國經濟安全。
三是在國有股權定性方面,要警惕國有優先股和“黃金股”之類的混合方法。優先股其實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類似舉債集資的形式,不應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正確方法。當前,一些地方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黃金股”,國有“黃金股”持股比例一般為象征性的1%,不干預企業經營決策,不參與企業分紅,不承擔企業從事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一切民事責任。“黃金股”不應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政策選擇。推進混合所有制必須避免暗箱操作,堅持進場交易、競價交易、陽光操作,充分披露股東信息,讓市場發現價格,讓法定程序和市場機制決定對價,才能保障國有資產安全。
作為本輪國企改革的重要一環,混合所有制承載著“探索新的產權制度、激發企業內生動力、促進經濟持續繁榮”的重任,而“負面清單”是重要前提,對此財政部就曾指出,在國家明確“負面清單”的基礎上,國資委才能完成發展混合所有制的相關方案。但是從近日國資委兩位高官圍繞“負面清單”一事“隔空喊話”上來看,民營資本想要在國有壟斷行業里分一杯羹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