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不明”是一個經典問題。《紅樓夢》中的平兒是賈璉的侍妾(俗稱“通房丫頭”),但是沒有正式名分,不是正式的姨太太,所以夾在男女主人之間左右不是。孔子他老人家會總結,把這個問題提到一個高度,說是“名不正,言不順”。
資本市場也有類似的問題。證券交易所(下稱“交易所”)是營利機構,還是自律組織?這是一個難題,也是中國和美國的交易所之間的一大區別。中國的證券交易所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很強的自我監管職能。歷史上美國的證券交易所也具有很強的自我監管性質,但20世紀90年代后,美國轟轟烈烈地大搞上市運動,證券公司上市,交易所也上市。美國還煞有介事地成立了金融監管局,接管了紐約股票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的部分自我監管職能,以便兩家交易所能夠輕裝上陣。可見美國資本市場的操刀者與先哲孔子不謀而合,都是要做到“名正言順”。
遺憾的是,交易所無法完全撇清自己的所有監管職能;由于交易所的性質,如掌握大量交易信息,某些監管職能必須由交易所行使。這樣一來,交易所便具有雙重性,既是營利機構,又是監管機構,妾身不明的問題仍然存在,監管術語是存在利益沖突。在民事索賠案中,如何界定交易所的性質,可以決定訴訟結果。Ducan Galvanizing訴倫敦金融交易所案便是一例(期貨合約也可以被界定為證券,所以期貨交易所也被歸類為證券交易所)。
倫金所案中,原告提出起訴倫金所和華爾街的某些投資銀行,理由是被告壟斷抬價,而且故意拖延大宗產品的交割時間,收取更多的倉儲費。美國曾經長期禁止銀行和證券公司經營大宗產品的實物資產業務,一方面是要防范金融機構的風險,同時也是要設法避免少數金融機構坐大。但2003年美聯儲批準花旗集團進入大宗產品的實物市場,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少數證券公司隨后進入該市場,購買倉庫、輸油管道和發電廠。摩根大通曾經囤積過17.5萬噸的銅,占到倫敦庫儲的一半以上,而倫敦是全球交易的樞紐,可見摩根大通的存儲量之大。
倫金所案中,凱瑟琳·福里斯特法官認定,倫交所是英國政府的一個“部門”,所以根據《外國主權豁免法》,美國法院對倫金所沒有管轄權,倫交所得以全身而退。這就好生奇怪:倫金所是私人擁有的營利企業,如何搖身一變,成了政府部門?該案法官也承認,她的決定乍看上去“有些奇怪,而且是反直覺的”。但她又說,“法律要求倫敦金屬交易所發揮監管職能,而該職能是一種公共職能。”很多時候法律分析近于詭辯,法官和律師通過推理,由此及彼,先證明A=B,再證明B=C……,一直到Y=Z,所以A=Z。
中國的證券公司已經紛紛上市,但交易所還沒有上市,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會上市。不僅如此,根據《證券法》和《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由證監會直接任命,理事長和副理事長由證監會提名。證券交易所中層干部的任免報證監會備案,財務、人事部門負責人的任命報證監會批準。中國《證券法》明文規定,交易所總經理由國務院證券監管機構任命。這些保證了交易所的領導會在關鍵時刻以大局為重。證券和金融是經濟的命脈,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應當成為一個私人營利機構。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也是由政府援手,挽救市場,挽救經濟,挽救華爾街。金融危機緩解之后,華爾街的首領們又開始要求政府放松監管,這就是典型的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