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外交、軍事這條明線的斗爭越來越白熱化的同時,以美歐同時擴大對俄制裁為標志,從七月下旬開始雙方在經濟領域(包括金融領域)的斗爭也越來越明顯化了。本文將重點圍繞經濟、金融這條主線展開分析。以下先簡單梳理與回顧雙方自7月下旬在經濟金融領域的展開的系列壓力測試互動。
首先觀察西方(美、歐、日等)7月份對俄新一輪經濟制裁。
[歐盟制裁]
歐盟各國領袖于當地時間16日召開特別會議,會中決定對俄羅斯擴大制裁,要求歐洲投資銀行暫停提供俄羅斯新公共部門計劃融資,同時也將合作在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中止資助俄國。
22日,德國外長在歐盟外長會議上呼吁歐洲增加對俄羅斯的支撐,他認為外交對話并不能對俄羅斯就烏克蘭問題施加足夠壓力;
23日德國政府發言人宣布,默克爾因俄方沒有意愿對馬航MH17客機墜毀事件做出解釋,德國方面已“受夠了”俄羅斯的態度,催促歐盟迅速加大對俄制裁力度。
24日,德國《世界報》網站7月24日報道稱,歐盟24日就繼續制裁俄羅斯達成共識。歐盟各國一致同意禁止另外15人入境并凍結其銀行賬戶,目前受到這一制裁的人數已增至87人。還有18家組織和企業首次進入歐盟黑名單。這是首次對俄經濟部門實施制裁,有關加大歐盟其他制裁措施力度的決定稍后才會作出。
25日,歐盟各國代表25日就推進對俄實施的有力度的經濟制裁達成了初步一致,不過細節尚未敲定。歐盟各國代表要求歐盟執行委員會起草關于對俄實施經濟制裁的法律文本,歐盟可能會在下周通過這樣的文件。停止向俄提供用于石油開采的高科技設備以及武器禁運也討論范圍內。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當天宣布,歐盟各國代表當天商定了一份初步協議,將對俄發動經濟制裁。這份協議需要獲得歐盟全部28個成員國的批準,預計最快要到29日才可能獲通過。
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表,涉及資本市場、軍購和高技術產品的制裁措施不具有追溯性。因此,武器禁運將只適用于未來的合同,不會影響法國根據2011年達成的軍售合同向俄交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
27日,施泰因邁爾表示,歐盟通過擬議中針對金融、防務和能源設備的制裁,已經“為加大對俄羅斯的壓力創造了條件”。但他要求擬議中的措施必須由所有歐盟成員國公平承擔。歐盟各國大使29日將就全面經濟制裁展開辯論,無論是美國還是歐盟,這是他們首次準備針對整個經濟領域而不是個人或公司實施制裁。
7月29日,歐盟各成員國外長齊聚布魯塞爾,討論“第三階段”對俄羅斯制裁措施,內容主要有三項:禁止歐盟成員國政府及其企業與俄羅斯簽訂武器貿易合同,限制俄羅斯獲取歐盟敏感技術尤其停止向俄羅斯石油工業提供高科技設備,限制俄羅斯國有銀行進入歐盟市場融資。
7月31日,歐盟正式以法令形式公布了對俄最嚴厲的制裁。并在三個月后對制裁措施進行評估。歐盟承諾將不斷調整、審議對俄羅斯的制裁。
8月1日,歐盟官方公報公布因為烏克蘭東部部題歐盟決定對俄羅斯采取新的經濟制裁正式生效。
[美對俄羅斯制裁]
7月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對俄羅斯的能源、軍事和金融等領域實施進一步制裁。
奧巴馬當天宣布擴大對俄羅斯金融和軍事行業的制裁范圍,中斷對俄羅斯能源行業特定的物品與技術出口,同時正式暫停對俄出口激勵措施以及對其經濟發展項目的融資。
奧巴馬表示,現有的制裁措施已削弱了俄羅斯經濟,當天新的制裁手段將繼續對支持俄在烏克蘭“非法”行徑的企業和個人施加壓力。他還警告說,如果俄方繼續一意孤行,其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日本制裁]
7月28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宣布,鑒于與馬航MH17客機遭擊墜毀事件有關的烏克蘭局勢,將對俄羅斯采取追加制裁措施。其中包括限制進口來自克里米亞的各種產品。
主要制裁措施包括:與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以及烏克蘭東部動蕩局勢直接相關的個人或團體在日本的財產將被凍結,對象包括俄政府官員和烏克蘭民間武裝領導人;同時,日方將按照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最新決定,凍結對俄羅斯境內新項目的投資;限制從克里米亞進口商品。日本外務省官員說,預計新制裁措施將在8月1日經內閣批準后生效。
8月5日,日本正式宣布,就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追加制裁,凍結包括俄政府官員在內的40名個人以及兩個實體組織在日資產。
[加拿大制裁]
8月6日,加拿大也公布了對俄制裁名單,其中包括包括14名俄羅斯人和5名烏克蘭人,多名商界領袖,對其實施入境禁令。另有22個實體及組織受制裁,包括莫斯科銀行、俄羅斯農業銀行、俄羅斯國有商業銀行、俄羅斯外貿銀行等。同時,對俄羅斯石油勘探和開采業使用的技術進行出口限制。
[西方七國集團]
7月30日,七國集團(G7)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警告稱,如果俄羅斯不轉變其對待烏克蘭問題的政策,將可能面臨進一步經濟制裁。
該聲明是在歐盟做出新一輪制裁決定后發布的,G7領導人的聲明顯示了各成員國對俄羅斯的立場一致。G7領導人在聲明中稱,俄羅斯仍然可以“選擇走一條令沖突降溫的途徑”。但他們同時警告普京,如果俄羅斯仍然支持烏克蘭的親俄分裂分子,G7已做好讓俄羅斯付出更大代價的準備。
澳大利亞并未考慮就俄羅斯支持烏克蘭親俄反叛分子而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的制裁。
俄羅斯的反制措施
8月7日,俄羅斯政府根據此前普京總統簽署的總統令要求,正式出臺了俄對西方制裁的反制措施。俄政府公布的反制清單包括:在未來一年內,俄聯邦各國家機關及法人實體禁止進口原產于美國、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挪威的部分農產品,原材料及食品,含牛肉、豬肉、魚類、禽類、乳制品、水果、蔬菜、堅果等。俄政府的反制措施還涉及航空運輸業。
俄總理梅德韋杰夫宣布,為了報復西方對俄羅斯航空公司下屬子公司“佳航”的制裁,俄將禁止烏克蘭航空公司中轉航班飛越俄領空,俄政府還在考慮禁止西方航空公司客機經過俄羅斯領空飛往亞太地區。
農產品在西方對俄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為歐盟最大的蔬果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食品出口市場,俄羅斯僅在2013年就從歐盟進口了總額超過118億歐元的農產品。俄每年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總額約14億美元,其中雞肉是美向俄出口數額最大的農產品價值3.37億美元。
在俄反制措施公布后,歐盟駐俄大使烏沙茨卡斯預估對歐盟造成的年損失將達120億歐元左右。而擬議中的禁飛令將大幅增加西方航空公司的飛行運營成本和旅客時間成本,將對歐美航空客運市場造成嚴重影響。
俄羅斯反制后的替補方案
俄羅斯農業部:反制裁措施宣布后,俄羅斯已制定進口食品的替代國名單
俄羅斯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俄將通過白俄羅斯、土耳其和拉美國家補充因制裁而出現的食品供應短缺問題,或通過增加本國產量來彌補。未來一年俄將主要依靠本國生產,尤其是禽肉、蔬菜和水果。他同時承認,肉類消費將會在更長時間內依賴國外伙伴
在俄羅斯宣布對西方國際的反制措施后,媒體普遍認為俄羅斯將轉從南美進口更多食品。8月7日俄羅斯食品監管辦公室將約見智利、厄瓜多爾、巴西和阿根廷駐俄大使洽談進口食品有關問題。該辦公室同時透露,已允許91家巴西食品生產企業進入俄羅斯市場。
巴西立即將本國肉類出口商數量從30個增加到90個,對俄牛肉、雞肉和豬肉出口量將迅速飆升。除了巴西,諸如智利、厄瓜多爾和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的對俄食品出口預計都將增加。來自厄瓜多爾、智利和烏拉圭的肉類和奶制品,最早9月初就可以擺上俄羅斯的貨架。
俄羅斯農業部長尼古拉·費奧多羅夫表示,隨著從埃及進口的土豆、洋蔥、大蒜、橘子等農產品的增加,可以填補俄羅斯實施禁令后近一半的市場缺口。
俄羅斯媒體認為,中國向俄羅斯出口蔬菜和水果,將部分填補歐洲商品在俄市場的空缺。
中國經濟抗壓測試
1、7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組織北京、上海、廣東、四川、福建、湖北、江蘇、重慶、河北等9省市近百名工商執法人員對微軟公司在中國大陸的四個經營場所,即微軟(中國)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廣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時進行反壟斷突擊檢查。
2、中國政府近日展開大規模反壟斷行動,除了歐洲、日本汽車受查外,美國科技公司也在調查之列,這令在東莞、深圳等珠三角及長三角地區的外企人人自危,擔心調查范圍越來越大后,遲早會燒至自身。
中國此次之所有要展開大范圍的反壟斷風暴原因有三:涉及安全因素,中國要加強信息的保護;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營造一個更為公平的市場環境
今年上半年中國共遭受18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53起,涉案金額52.9億美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0.4%和136%。就個別國家來看,美國、歐盟和日本是對中國發起“雙反”(反傾銷、反壟斷)調查最多和涉案金額最大的經濟體。
隨著反壟斷調查的展開,有人認為,這些外資車企過去在中國市場“躺著賺錢”的暴利時代,恐怕一去不回頭,中國消費者被外企剝削的情況也將改變。
3、7月中國新增人民幣貸款及社會總融資規模大幅下滑,社會融資規模大幅收縮至2,731億元,環比下降86%。
[綜合評析]
之所以將7月下旬以來全球主要國家在經濟(包括金融領域)領域發生的系列重大事件梳理并詳細羅列出來,目的就是讓大家認識到,除了平時最容易引人關注的地緣政治、外交、軍事領域這條戰線的斗爭呈現出白熱化態勢,甚至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狀態治外,其實,在另外一條戰線上——經濟(尤其是金融領域)雙方的“肉搏戰”也同時打響了。
從經濟戰線來看,7月下旬開始打響的這張戰役,覆蓋范圍要更廣,涵蓋了全球幾乎所有大國,并且已經延伸到非洲大陸(美非會議)、拉美大陸。除了澳大利亞與新西蘭這次沒有加入到追加對俄制裁的陣營之外,西方國家幾乎整體形成了一個統一陣線打響了對俄經濟攻擊戰。
西方為什么這次以整體的形象發起對俄經濟戰呢?衡岳山人認為可能出于以下考慮:
1、利用西方整體當前在全球經濟總量上占有的相對優勢(折算成美元計算仍然超過全球經濟總量的50%),西方采取了集中絕對優勢兵力試圖一舉圍殲俄羅斯這個“弱敵”。從參與本次圍殲俄羅斯的西方國家來看,其經濟總量與俄羅斯的經濟總量之比應該接近20:1。
2、西方之所以用如此懸殊的力量對比圍攻俄羅斯,目的就是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面前展示當前的國際經濟秩序仍然由西方所掌控,誰不聽命于西方或者與西方作對,那么俄羅斯的下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一招就是典型通過“殺猴儆雞”(不是“殺雞儆猴”)達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3、西方之所以選擇俄羅斯作為經濟圍剿的對象,源于俄羅斯的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主要依賴原材料、能源出口及軍火貿易,人民生活需要的輕工業一直不發達),對外部市場依賴性較強,所以制裁效果最明顯。
4、只要將金磚國家中綜合國力排行第二的俄羅斯通過經濟制裁的手段徹底壓垮,那么他們認為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形成“天下圍攻中國”的這一極為有利的局面,只要中國屈服,那么可以在這場“世紀挑戰賽”中再次扭轉乾坤。
那么在歐盟制裁令生效后,俄羅斯為什么等了五天才正式做出反制裁的決定呢?
這中間的主要原因恐怕還是因為中國在7月28日(也就是西方做出追加制裁俄羅斯的同時)以后繼拿沃爾瑪開刀以后再次果斷的同時拿美國的高科技企業(微軟)、歐美的高端產品(高檔汽車)開刀,表明中國不害怕全球大搞貿易戰、金融戰、經濟戰,也不害怕全球經濟硬著陸的決心,而面對中國的這一決心,西方竟然不但沒有做出任何強烈的抗議,而且予以配合。而俄羅斯在五天的觀察期中恰好接收到了“中國的決心”與“西方的膽怯”這兩組信息,然后才果斷地予以跟進。
俄羅斯這次選擇的反制裁措施所直接針對歐盟的農業,其實也就是針對歐盟的低端人消費人群去的,120億歐元的損失將涉及上10萬歐盟農民的就業問題,也就是說這會直接影響歐盟的社會穩定問題。同時通過觀察非西方國家能否及時填補俄羅斯反制裁措施留下的供應缺口,也將檢驗在即將到來的局面更加嚴峻、更為惡劣的全球經濟硬著陸環境下,非西方國家經濟的自我修復能力與救助能力。
中國除了通過在國內發起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反壟斷調查”這一有力行動來提振俄羅斯的抗壓信心之外,毅然在8月13日發布了一個令國內、國際經濟界完全感到“意外”甚至“震驚”的消息:7月份社會融資總規模大幅下滑,規模僅為2713億元,下降幅度高達86%,創下2008年10月以來的新低,同時,1月—7月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7%,也創下了2002年以來的新低。
這樣一組數據如果不從全球政治視角進行分析,而單純從經濟的角度進行分析的話,那么結果必然會令人“大驚失色”。
其實央行相關負責人在說明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時,給出了“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所致的解釋。
筆者認為,央行有關負責人的解釋多少有點牽強,從經濟角度而言也很難成立。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中國通過這一數據的發布,中國已經為重回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狀態做好了準備,并且已經對中國經濟重回2008甚至重回2002年中國加入WTO之前的狀態的承受力提前進行了“預演”,預演的結果還算不錯,在“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的運行基本穩定。從而更進一步表明了中國這樣一種態度:如果有人一定要再次象2008年那樣引爆一場“金融危機”的話,那么就不妨重走“長征路”;如果有人一定要發動一場貿易戰的話,那么中國也不害怕再次回到中國加入WTO之前的那種狀態。
讓山人感到更為驚訝的是,就在這樣一組令人不可思議的數據發布以后,國內的媒體也好、那些知名的財經評論分析員也罷,面對令人匪夷所思的數據,不但出奇的冷靜、出奇的安靜。甚至有很多學者都認為這很正常。比如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在這種經濟背景下,“強刺激”不會再出現,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時候,政策就會相對放松,而在經濟企穩或呈現上行趨勢時,政策就會收縮。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新常態”正是未來經濟增長的力量所在。經濟數據的下行未必是壞事,只有將經濟體中的泡沫擠掉,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才能成為現實??梢?,這一次,很多人的“政治覺悟”還是蠻高的。
回顧一下7月下旬至今發生的系列地緣政治事件以及經濟事件,這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MH17墜毀、阿爾及利亞空難、伊朗空難、巴西總統候選人空難、巴以沖突、美國駐阿富汗過度部隊副司令被清除、奧巴馬授權對伊空襲、安倍晉三在巴西遭遇交通事故(企圖以此證明巴西社會極不安全、極不穩定)、埃博拉的突然失控、印度海軍再次訪問越南、西方整體制裁俄羅斯,.......,這一系列事件無不與此前的金磚國家在巴西峰會上宣布成立“新開發銀行”、“應急儲備資金庫”這一準備在現有國際經濟金融體系之外“另起爐灶”,從而向國際社會正式宣布“經濟金融雙軌制體系”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國際政治經濟體系的“雙軌制模式”從某種角度而言,無疑拉響了埋葬現有“西方主導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這一單軌制模式的號角,迫使西方不得不提前倉促發起攻擊,壓縮了西方尋找最理想的“攻擊位置”以及將“攻擊姿勢”調整到最理想狀態的空間與時間,在這個倉促的過程中同時也暴露了西方最易遭受攻擊的位置與部位。
顯然,在金磚國家與金磚銀行這一“國際政治與經濟秩序”的“雙軌模式”在巴西被正式展示于世人面前之后,已經容不得西方有更多地時間去思考、去調整了——也就是說西方絕對不容許給這個“雙軌模型”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正式定型,必須搶在“雙軌模型”正式定型前發起攻擊以阻止“雙軌模型”最終的正式定型。
這才是為什么從7月15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剛剛宣布成立,16日,歐盟就緊接著于16日召開特別會議,會中決定對俄羅斯擴大制裁(要求歐洲投資銀行暫停提供俄羅斯新公共部門計劃融資,同時也將合作在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中止資助俄國),且制裁內容直奔俄羅斯的金融系統。再緊接著就發生了MH17客機墜毀事件,并嫁禍于俄羅斯,此舉不但刻意抹黑俄羅斯的國際形象,而且為接下來以此作為全面制裁俄羅斯只在借口與理由。再接下來,歐盟從7月22日一刻不停地推動對俄制裁方案的出臺。
面對中國已經拿出了不惜重走“2008年的長征路”甚至不惜重走“2002年之前被阻于國貿組織大門的路”的測試結果,西方又將如何應對?西方真的做好了“重走長征路”的準備了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